《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詩歌賞析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詩歌很是熟悉吧,詩歌具有語言高度凝練、篇幅短小精悍的特點。還在苦苦尋找優秀經典的詩歌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詩歌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金陵城西樓月下吟》詩歌賞析

“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這兩句是描繪臨江古城月夜的景色——俯視白雲和城垣倒映在江面上的影子,微波晃涌,白雲和城垣似在搖動;仰觀遙空垂落的露珠,在月光映照下,像珍珠般晶瑩,彷彿是從月亮中滴出。把秋月下臨江古城的夜景,描繪得逼真傳神。兩個“白”字,把月光皎潔、江水明淨、露珠晶瑩、雲天渺茫,從色彩上全渲染而出。“搖”、“滴”二字用得神奇,城不會“搖”,但風發水動影搖,造成幻覺,似覺城搖;月亮不會“滴”露,但凝神望月,皎潔如洗,好像露珠是從月亮上滴下來的。兩個字把靜止的畫面寫得飛動起來了。浪漫主義的手法,奇特的想象,敏銳的感覺,細緻的觀察,細膩的運筆,把諸多景物,描繪得情態逼真,異趣橫生,令人神往,實乃“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千古佳句。

原文

金陵夜寂涼風發,獨上高樓望吳越。

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歸,古來相接眼中稀。

解道澄江淨如練,令人長憶謝玄暉。

註釋

吳越:楊齊賢注“越州會稽郡,勾踐所都。蘇州吳郡,闔閭所都。今浙東西之地皆吳越也。”即今江、浙一符。

白露垂珠:江淹《別賦》中“秋露如敢。”此化用其意。

澄江淨如練:出自《文選》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中“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此徑引其後句,而改動一字。

謝玄暉:即謝脁,其字玄暉。

參考譯文

在金陵一個靜悄悄的夜晚,涼風習習,我獨自一人登上高樓,眺望吳越。

白雲低垂,水搖空城,白露好像是從秋月上垂滴的水珠。

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歸,思念古人,而古人能與吾心自相接者,亦已稀也。

惟有能寫出“澄江靜如練”這樣清麗之詩的謝玄暉,方令人長憶不已。

賞析:

此詩約作於開元十四年(726)詩人初至金陵時。金陵城西樓即“孫楚樓”,因西晉詩人孫楚曾來此登高吟詠而得名。城西孫楚酒樓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長江,皆陳其足下,爲觀景勝地。此詩是李白寫自己夜登城西樓所見所感,以即景抒懷的手法,表達了李白對南齊詩人謝脁的崇敬和追慕之情。

金陵城西樓即“孫楚樓”,因西晉詩人孫楚曾來此登高吟詠而得名。樓在金陵城西北覆舟山上(見《輿地志》),蜿蜒的城垣,浩渺的長江,皆陳其足下,爲觀景的勝地。這首詩,李白寫自己夜登城西樓所見所感。

全詩一二兩句敘寫登樓的時間、地點以及環境氣氛。夜深人寂,金陵城下西風乍起,詩人獨上西城,舉目四望,只見整個吳越原野全都被如水的月光籠罩了,呈現出一片朦朧的景色。這兩句起筆平穩,境界闊大,雖未言情,而墨濃情深,從而爲以下所抒發的思古幽情,蓄足了力量。

接下兩句即以寫景承之。“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秋水澹澹,白雲、城闕映入水中,在月色下輕輕地搖動着。白露凝爲水珠,明亮亮地綴在草木之上,泛着晶瑩的光點。這兩句是景物的實寫,儘管沒有正面描寫月色的皎潔,卻從側面烘托出了月色的可愛。“搖”滴”二字,以動寫靜,恰好反襯出彼時彼刻萬籟俱寂的`特點。

五六兩句上承第二句,轉出“沉吟”一層。詩人所以“沉吟”“不歸”,是因爲處於如此明靜的景色之中,覽物興懷,不禁聯想起古今詩壇的盛衰。“古來相接眼中稀”一句,即寫出內心深處的深沉感慨。一方面表達了對古人的傾慕,另一方面又含蓄地表達了對自樑陳以來“豔薄斯極”詩風的不滿。

七八兩句是全詩的結末,點明詩人在詩歌創作上所推崇的不是別人,而是“令人長憶”的謝玄暉。

這首詩以寫眼前景起筆,而歸結於對謝脁的欽佩。首尾之間的聯繫,關鍵就在於詩人眼前的明麗景色正恰如謝脁詩清新秀麗的風格特點。謝脁的山水詩雖然缺乏充實的社會內容,但對於祖國東南一帶秀麗風景的描摹卻是異常細膩、精確和生動的。諸如“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等。這些詩句精工明麗、清新自然。由此能體會謝脁山水詩的風格即有如“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明”的明媚。處於這種環境之中,也就自然會聯想起當年謝脁描寫金陵景色的名句。這正是此詩含蘊精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