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心悟散文

到了天命之年,人生的路已經走過了大半,嘗過甜酸苦辣,看過悲歡離合,於是所有的愛恨情仇都悄悄地不動聲色了。所以欣賞那個詞,叫如如不動。

天命心悟散文

時光荏苒,歲月不荒。

記得我小的時候,因爲沒有兄弟姐妹,城裏的孩子就沒什麼玩伴,和外祖母在一起,接觸最多的,就是爺爺奶奶級的老人。如果是相熟的,我有時會纏着他們講他們年輕時的故事,因爲那是一個還沒有我的時代,我充滿好奇,並試圖理解他們已經混濁的雙眼中透出的深意。

現在想想,很感激那些老人。他們無意中在我還年少的時候,提示我什麼是人生,什麼是老去的狀態。是否必須走過流年,才能讀懂歲月?一年、十年、二十年......長長的過往,到了某個時刻,突然覺得怎麼瞬間就過去了。

時間大概是這個世界上最厲害的高手了,時間無所不能,可以帶來一切,也可以摧毀一切。讀書的時候,對時間沒有什麼概念,無非是上課、考試,考試再上課,周而復始,考好了慶祝,落後了要加油,乏善可陳。而且感覺時間可以無限拉長,無限揮霍。年年都有好光景,可以做很多想做的事情,美好總是在未來等着我們。要說是遠大理想的話,二十來歲想過兩件事:一是自己創業,二是去非洲支教。但現實是隻是想想而已,正如那句: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時間卻白白浪費了。

所以仍舊像絕大多數的人一樣,有一份工作,掙一份收入。於是就這樣一年年地過,但那時卻絕難會停下來想一想,自己的一生要怎麼過。

很多年以前好朋友阿真曾經發了篇鏈接文章給我,那是長長的一篇和佛有關的文章,我已經忘記了題目,但依然記得一點內容,大意是我們今世碰到的事情、遇見的人都是事出有因的,那就是過去世種下的因,今世得到的一些果報,所以世上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與恨,這大概就是佛教裏講的因果吧。然後希望我們今生用正確的(聰明智慧)方法去生活,總結起來就是八個字:提起、接受、看破、放下。字面上沒有一個是看不明白的,實際上我真的沒明白。

感覺自己真正長大成人,是母親去世以後。這從思想的成熟,和對生活態度的改變中感受到。自己是最瞭解自己的,慶幸的是,相較於以前的我,我更加喜歡現在的我,自我剖析一下,以前的我應該是有些令人討厭的。用最俗套的說法,就是我慢慢活成了自己喜歡的模樣。

這倒不是什麼自戀,而是慢慢理解阿真給我的那八個字了,並且也願意這樣學着去做。因爲只有這樣,這輩子才能活得比較順暢。所謂心開意解吧,與這個世界和解,與人與己與事就都不會擰巴了。

師父有句話讓我回味良久,看看自己五歲的.照片,二十歲的和四十歲的照片,哪個是我呢?都是我,又都不是我。拿一年前和一年後比較,身體內部臟器的不可逆變化不說,體內無數細胞的死死生生,不都是一個新的我嗎?一百年前我在哪裏?一百年後我又去了哪裏?想到這裏,便有答案了。我們原本都想做的是,漫漫人生路,瀟灑走一回,但是,如果做不到“拿得起、放得下”,何來瀟灑呢?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也慢慢認清了時間的本質,說它是殺豬刀,何嘗不是殺人刀呢?且它是殺人於無形。在一個完整的家裏,時間潛伏在身邊悄悄而過,然後它會找一個弱者,慢慢地各個擊破,撂倒一個又一個,直到完整的家庭徹底散去,不復存在。我並非詛咒時間的無情,它只是在永不停息的一分一秒中,告訴我們一個生命的真相,也是宇宙的真相。所以早一點了解早一點悟到,纔會對自己的一生有所幫助,因爲它幫我們思考如何過好自己的人生。有人說,這未免沉重,腳踩西瓜皮,滑到哪裏是哪裏,稀裏糊塗地過就很好,也有人說,年輕時就要盡力賺錢享樂,到老了纔去想這個嚴肅的哲學問題。但時間不會那麼仁慈,有句老話說,莫待老來方修道,孤墳多是少年郎。

五十而知天命,更多的會想一想人生最終的答卷,想好好交一張考卷,不趁早準備是不行的。

首先過活要減而簡。時間讓我們老去,讓我們衰弱,這客觀的規律是不可逆轉的。因此給自己減負就是必須的,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疲累不堪,通常不是身體的累,而是心累。心裏裝的東西太多,諸如希冀、期盼、等待,還有欲求,怎麼會不累呢?朋友說,不惑之年應該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真是這樣,不改變是不行的。若還像十幾年前那樣衝殺只怕會蝕掉唯一老本吧,那是非常得不償失的。於是要學會舍,慢慢舍掉一切,當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才能了無牽掛。古人也告訴我們,無欲則剛。只有自己強了,才能抵抗時間帶來的衰敗吧。

其次要學着放下,這着實也不容易。不過想想人就是赤條條來又赤條條去的一個過程,不放下又能怎樣?負重前行不如輕裝上陣。所有的得失、愛恨、恩怨、榮辱都要放下,心纔會真正的安定和自在,因爲那些也只是一個過程,就像有黑夜就會有白晝,暴雨過後必然要放晴。我有個好友,長我幾歲,她便是什麼都放下的。她以前沒有逼過自己的孩子,現在孩子懂事又孝順;今年三十了還單身着,她也從不逼孩子相親呀快點結婚生孩子之類,只在一旁欣賞支持孩子。每天都吃簡單的食物,過年也如此。去美國歐洲旅行沒有高大上的曬,去啓東或松江的泰晤士小鎮也一樣樂呵呵地高興。看書就讀《紅樓夢》,讀報就讀《新民晚報》,從不對比、不跟風。她說做人什麼都要放下,才活得不辛苦。

再者,事事都不要執着,比如有病看病,但不執着於這個病。平常讀書寫字盡力就好,不與人比較。凡事隨緣不攀緣,凡事也不要去計較,因爲明白了世間的一切都是一個過程,潮起總有潮落,執着便是和自己過不去,不值得。遇到別人讚歎也好,批評也罷,聽過就好,不要很往心裏去,要力求無駐。或是像以前常說的,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但心無駐是最重要。記得要提醒自己,最喜歡的東西有一天要壞掉(或者丟掉),最愛的人有一天要離開,所以不執着。

要試着看一切都是雲淡風輕,最好自己也人淡如菊。如果有一天,看這世間不再會看到愛恨情仇的悲歡離合了,只會見到緣生緣滅,那麼在我看來就是修成正果了。如此,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