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過,便不曾離開散文

你來了。

來過,便不曾離開散文

我來了。

我知道你會來。

我知道你知道。

——《似水年華》

帶着惆悵,在一個寧靜的午夜,我終於把這部很多年前想看卻一直沒看完的電視靜靜的看完了。

而文和英的這幾句淡淡的對話,也似乎成了《似水年華》裏的經典臺詞

一部電視,會把一些演員,一些歌,一些地方甚至是幾句話在一夜之間竄紅,而《似水年華》就是這樣,當劇中不斷出現的古橋、古書、流水、藍印花布等等情景,以一種非常清幽、古舊、安祥的氣息出現在大家的面前時,我想那種美,也成了一種召喚。

因爲這部電視,我知道了在中國江南有一個古樸安靜的水鄉小鎮,名叫烏鎮。我想,有很多人象我一樣,會因爲一部電視而愛上了一個地方。一年前,我帶着對《似水年華》模糊的記憶,帶着劇中文和英童話般的愛情,走進了這個水鄉。一切都象劇中的模樣,當古鎮古橋流水就那麼靜靜的出現在我的眼前時,我彷彿站在了時光之外。

烏鎮就象一幅沉澱了時光的畫卷,站在任何一座石橋上,看着古舊的小鎮,聽着流水發出的“汩汩”聲,愰忽間就會迷失自己。我想烏鎮也是一個特別適合等待的地方,在那裏,連等待都會變成一種習慣吧。就象劇中的文和英,一直就是在等待中想念對方。還有齊叔,終生沒有結婚,在那個小鎮,等待了一輩子,也想念了一輩子,直到年華老去,就象烏鎮的流水,平緩的沒有一絲痕跡。

“我面前是妖嬈的夜色,我的眼中卻看到的是寂靜的水鄉,爲什麼?我在那裏失落了什麼?”

“不是失落,在我頭頂依舊是一張地圖,一個世界,在我眼中卻是一雙眼睛,以及難以名狀的牽掛。”

當英站在臺北家中的窗前,看着窗外流光溢彩的街道時,她的眼裏出現的卻是寂靜的水鄉,那是文的故鄉,是他們有過愛情的地方。在文的牀頂,有張地圖,他毎晚看着地圖上的臺北入睡,就象看着英的眼睛。整個劇情都是以一種很淡的感覺來講述文和英的愛。最終,他們還是沒能在一起,英回到了臺北,文繼續留在古鎮,他們將他們之間那種淡淡的而又深情的愛戀,連同古鎮的氣息,一起變成爲了記憶,惆悵了一生,也想念了一生。

“如同網無法握住水一樣,當華美的葉片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五十年後,文在給英的信裏寫下了聶魯達的這句詩,我想英一定是那個能看見文生命脈絡的女人吧。

這部電視拍了有好些年了,很多年前斷斷續續的看了幾集,從此記住了烏鎮。文的那句“我知道你會來”也一直成爲自己想去烏鎮看看的理由。重新把這部老片好好的看完,我發現,不管是我去過的烏鎮還是劇中的烏鎮,都一樣美好。我心裏的那個烏鎮,依然在似水年華里……

奶茶說:烏鎮,來過便不曾離開。

多年後當我再看這部奶茶主演的《似水年華》,看着劇中熟悉的景,便想起了奶茶的這句話,在我的心裏,烏鎮,又何嘗不是個去過便不曾忘記的地方?

只是遺憾,一年前去烏鎮時,並沒有太多對《似水年華》的記憶,也沒有用心記錄文字的習慣,雖然回來,也寫了一篇有關烏鎮的日記,卻只是廖廖數句應付了事。在這個每天下雨的三月,不知爲什麼,我竟然再次看起了《似水年華》,而和《似水年華》有關的烏鎮的記憶,已經慢慢模糊了的影像,又跟隨着文和英的愛情,一點一滴的漸漸清晰起來。烏鎮,在我心裏,終究是不能忘記。

去烏鎮,是在11年的元旦那天,其實那天的心情有點陰鬱。我還是依然遵守和朋友的約定,在新年的第一天,坐上了去烏鎮的火車,只希望從烏鎮回來的我,在歷經水鄉的那種淡定和從容後,一切都有個新開始。

從來沒有過在冬天出去旅行,也不知道烏鎮往哪個方向走更近。當時,我和朋友有兩個旅行方案:去烏鎮或是橫店,雖然我在網上已經做了一些有關烏鎮和橫店的“功課”,卻還是沒弄清烏鎮到底在哪裏?最後我們稀裏糊塗的決定先到義烏,到那再做決定去哪。我們在義烏的小商品城閒逛了大半天,給孩子們買了一些玩具。在下午,去了長途汽車站,一打聽,才知烏鎮在桐鄉,而車也馬上就要開了。就這樣,來不及思考還去不去橫店,就隨着人流擠上了去桐鄉的汽車。一路坐車再加閒逛的疲勞,在汽車上,我只覺得很累。我沒有去想象任何和烏鎮有關的印象,只是把去烏鎮,當成一種簡單的旅遊而已,還有就是爲了《似水年華》在腦海裏僅存的一些零散片段。那時的烏鎮,雖然心裏已經有了它,但對我來說,畢竟還是陌生而又遙遠的。汽車在夜色裏不停的向前延伸,就象我正在行走的人生旅途,而那一時刻,我的終點就是烏鎮。

到達烏鎮,已經是晚上8點左右。冬日的烏鎮,街上清冷的只有幾對看似遊客的情侶,家家戶戶幾乎都是木門緊閉。我們提着行李,走在古舊光滑的青石板鋪成的小道上,說不出的靜謐。除了微微感到冬夜的寒冷,整個烏鎮靜的似乎只能聽到我們自己腳步發出的咚咚聲,沒有網上形容的已經那麼商業化。走在去訂好的民家旅館的河道邊,隱約不知從哪個小巷裏傳來幾聲狗叫,讓夜色裏的烏鎮顯得越發寂靜。幾株柳樹在夜色裏隱隱的飄搖,河岸邊靜靜的停靠着幾艘烏篷船,心裏突然就莫名的溫潤起來感動起來,烏鎮,我真的來到了你身邊。

清晨,在公雞清脆的啼叫聲中醒來,我光着腳跳下牀,迫不及待的想看看烏鎮睡醒的樣子,是不是就象宣傳冊裏的一樣。透過窗戶,晨霧中的烏鎮,似醒非醒,朦朦朧朧中,只見一片高高的屋檐若隱若現,白的牆烏的瓦,在晨曦中看起來是那麼的`安祥寧靜,又是那麼的驚豔脫俗,就象在夢裏,又似曾相識。

烏鎮的小巷彎彎繞繞,似乎總也走不完,踩在古舊光亮的青石板上,輕輕的走進那些狹長的高高的小巷裏,烏鎮的厚重和風霜就那麼觸手可及的印在那一面面已經顔色斑駁的牆裏,甚至不記得在小巷裏的光陰到底走了多少年?想起《似水年華》裏,文就是在那條最長的小巷裏,拉着英的手一直奔向了他們美妙的童話世界。

坐上一艘烏篷船,在水巷穿梭,經過一座座橋,眼前那有些渾濁的河水,還有河岸人家那懸掛在外面隨處可見的正在滴水的拖把等生活用品,都似乎在告訴我,烏鎮是蒼老的陳舊的。就象那傍河而建築在水中的木屋一樣,破舊而零亂,但卻一點也不影響我們在橋底看風景的心情。看着橋上的風景,也看着河岸人家的生活,就那麼真實的出現在眼前,這難道就是枕水人家嗎?如此具有生活氣息。又想起奶茶的樣子,這個女子真的很適合做烏鎮形象的代言人,乾淨、溫婉、質樸、真實,就象眼前的烏鎮,讓人一眼就喜歡。

不停地走,不停地看,不停地拍,總想把烏鎮的樣子全部記在心裏。可是烏鎮是如此美如此好,就象人生總會有遺憾一樣,我又怎麼能在一天裏把烏鎮的樣子全部記住?想着那高高懸掛的藍印花布在風中飄舞的樣子,英在花布下尋覓文的眼神,我突然發現,烏鎮不僅適合等待,也是個特別適合懷念的地方。因爲有了《似水年華》,纔有了烏鎮與其它水鄉不一樣的美。烏鎮與《似水年華》從來就在一起,就象烏鎮的河水,一直伴着那些石橋,無聲的緩緩的流過。

坐在遙遠的家中,看着眼前密密的黑白兩色的文字,想着的卻是水鄉那種淡然、安詳、從容不迫的身影。烏鎮的水,烏鎮的橋,烏鎮的人,還有那靜靜停靠在河岸或在水巷悠然穿梭的烏篷船,以及水邊的木屋,讓多少在俗世中生活的人們,不忍離去。烏鎮就象一個夢,一個美麗的夢,一個不真實的夢,醉在那裏,不願醒來。腳步走過很多地方,能夠記住的卻不多,有些地方,註定去了便不曾離開。烏鎮永遠在我似水的年華里,教我學會淡然、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