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校情思的短文散文

母校---乜席小學,坐落於瑤鄉八臘青山懷抱的大山之中。那是編織夢想的搖籃。

母校情思的短文散文

上世紀60年代生人的我,70年代初步入學堂。每天迎着晨曦,踏着晨露,徒步崎嶇蜿蜒的山路趕往約5公里開外的學校。從此,沐浴知識的滋養。

那時,學校條件極其艱苦,一座兩間低矮的木架茅草屋,左邊是一間約40平方米的教室,右邊是一間10餘平方米的老師宿舍,屋檐下懸掛一塊鏽跡半圓形鋼板吊鐘,鐘聲清脆而悠遠。教室沒有窗戶,靠右上半部毫無遮擋,光亮通透。夏天,微風佛面,涼爽愜意。冬天,寒風習習,吹得手腳冰涼全身哆嗦。桌椅高矮長短不一,桌面凹凸不平,泥土地板凹凸起伏。一間教室全校幾個班級擠在一起,塞得滿滿當當。學校沒有籃球,沒有乒乓球,唯有空空蕩蕩約200平方米的泥土操場。這裏,是同學們課間娛樂的唯一場所。有的跳“飛機”,有的下打炮棋,有的拋石子,有的踢毽子,有的你追我趕打鬧嬉戲,一片歡聲笑語,樂趣無窮。雨季,操場常常積水,一些調皮的學生用木板駕在操場中學着耙田,來回踢踏弄得滿是淤泥,卻開心十足。

大約到四年級,學校新建一棟三間泥磚瓦屋,兩邊是教室,中間是老師宿舍。教室寬敞明亮,門窗齊備,地板仍是泥土,但較爲平整。窗戶雖然沒有玻璃,但設置木門可開關,冬天可抵禦寒冷。桌椅更換一新,高矮一致。操場安裝了籃球架,購置了籃球,增設了乒乓球桌,添置了乒乓球。從此,打籃球、乒乓球成了我的最愛,一直保持至今。此後,學校開展勤工儉學活動,利用學校的學農基地種植川穀,全部收入用於購買教學用品。秋天,組織學生拾木柴,解決冬天取暖所需燃料。從而,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習慣。

在物質十分匱乏,生活條件十分艱苦的年代,不知老師需要多大毅力來支撐,而依然心甘情願堅守崗位。老師的報酬極低,每天僅有兩三毛錢,民辦老師吃集體統籌,仍然任勞任怨。學校每學期收取的書學費雖然只有一兩元,但有的家庭實在困難交不上,要求減免的,只要村裏出具證明的方可減免,方能繼續上學讀書。

雖然離開母校在外求學,到參加工作轉眼幾近40年,但母校的變化依然歷歷在目。從上世紀90年代以後,隨着國家腿耕還林政策的實施,許多年輕人走出大山外出務工,攜兒帶女到打工的'城市生活,甚至有的農戶全家搬離世代居住的大山。由於生源減少,學校改制成教學點,開設一至三年級三個班。21世紀初,通過愛心捐資新建一棟鋼筋混凝土教學樓,雖然校舍修建一新,但還是由於生源實在太少,學校無奈關閉。從此,再也聽不見書聲琅琅天真無邪的聲影。確實令人嘆息。

春來秋去,山花爛漫;寒來暑往,花落無聲。自母校開辦至今,不知有多少老師躬耕於三尺講臺。他們默默揮灑青春,辛勤播種希望,甘願燃燒自己,無悔照亮他人,不知成就了多少學子未來美好的人生,千言萬語說不完。是他們悉心的呵護,耐心的教誨,敲開一顆顆心靈之門;是他們無怨的付出,無私的奉獻,啓迪一個個智慧人生;是他們辛勤的澆灌,默默的耕耘,讓朵朵鮮花美麗綻放。千恩萬謝道不盡。在物質極爲豐富,生活極其富足的今天,許多的老師已經慢慢老去,有的已經離開這個世界。雖然再也無法看到曾經脈動青春的足跡,揮斥方遒的英姿,但他們的聲音永遠在大山裏迴盪。每每回想這些,暖意融融心懷感念。雖然無以回報,但他們的芳名卻深藏在記憶的時光裏,化着座座高山。

春風化雨潤物細無,桃李滿園;涓涓細流匯成江河,學子芊芊。不管時代如何變遷,不管母校是否走遠,也無論恩師是否健在,雖身處他鄉,依然心懷感恩心存感激。是母校悉心培養,讓我插上了騰飛的翅膀,翱翔於天空;是恩師真誠摯愛,讓我遨遊於大海,馳騁於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