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絲散文

在小說裏,人生被濃縮和精煉,只留下必需的有意義的思想歷程。我喜歡在讀的過程中思索。尤其是一些內容與我朦朧的想法不謀而合的時候。自已模糊而又簡單的認識,在書中鋪展爲明晰而生動的畫面,那種喜悅與共鳴,令人充實。

苔絲散文

托馬斯.哈代是生活的大師。《苔絲》中,展示了一幅逼真而形象的勞動場景。作者所傾注的感情,使那些景物不再平淡。而苔絲,更是一個深深植根於生活中的人物。她的命運,是當時社會背景下,那個階層的典型,她的遭遇更能反映出普遍的艱難和不幸。做爲一個女性,有時要揹負一些屬於女性的苦難。環境的逼迫,性別角色本身帶來的壓抑,和命運上的'不甘和抗掙。儘管有些時候,這些抗爭是完全無效的。

《傲慢與偏見》中的麗茜身上,有更多的偶然和傳奇色彩。苔絲是真真切切的生活中的一部分,爲生活所主宰,有她沉重的人生,痛苦中的真情。

對牧場生活的大量描述,爲布萊爾田園詩般的情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比起當牧師的哥哥,他對牧場的愛更令人神往。他的見識更爲豐富廣闊,他所感受到的纔是真正美好的生活,他經歷了他所能體驗到的純美且深沉的愛情。

布萊爾只所以愛苔絲的理由,苔絲愛他的方式和程度,我並不贊同。或許,作家只所以濃墨重彩地刻劃苔絲對布萊爾的依戀,只爲了展示她的堅貞與忠誠,以更濃厚地形成悲劇氣氛。這也近乎情理,苔絲對明顯優越的布萊爾產生了完全的崇敬。

和許多文學作品一樣,書中存在着普遍的一種傾向:一種崇高、神聖、而又真切的愛情的發生。人們都有這樣的意願,哪怕爲此做出一番艱難的鬥爭。然而,現實中的情況往往更爲複雜。怎樣分辨一時的誘惑與永久的吸引呢?怎樣看清真誠的程度呢?

作家往往無需考慮這個用時間證明的問題,因爲主人公總是按期望去設計的。不可能用大量篇幅去描述醜惡,否則書就失去了它的價值。《苔絲》在這方面是發人深思的。它更真實地刻劃了德伯約爾這樣一個人物。頑固的道德觀註定了苔絲的悲劇命運,令人壓抑而爲此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