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的經典散文

一、兒時的紙片

童年趣事的經典散文

那個玩具匱乏的年代,小孩的玩具稀罕少見,“紙片”曾是我的最愛之一。

晴朗的天氣,農村的街道上,樹林裏,是兒時小夥伴打紙片的聚集地。打紙片一般是兩個夥伴玩,多人玩方法也相近,就是一個一個輪着個擊打,打翻了,再兌上一個紙片,或輸或贏,直到玩累玩過癮才罷手。

童年的記憶裏,我喜好兩人玩打紙片。這樣交叉少,輪流快,一來一往見成敗。要是技術好了,贏得比較快,贏光對手的紙片,再尋其他小夥伴玩。

約夥伴打紙片,規則很簡單。誰先擊打,一般是用石頭剪刀布或伸指頭看單雙來決定。

任由隨便把紙片甩地面,正面要朝上放。手裏舉着紙片,轉着個圈來回瞄着,尋找好紙片翹起的點,只要把紙片擊翻個面,就贏了紙片。然後各自在兌一個放地上,重新開玩。

兒時心粗少觀察,遇到精明的對手也有白瞎的時候。有一次,一個外號叫“機靈鬼”的小夥伴,摺疊了一個正反一個樣的紙片和我“對戰”。結果可想而知,我一連輸了十幾個紙片都沒發現。後來在“機靈鬼”一陣“竊喜”中才發現了這個“祕密”,又急又氣的我追出他好遠好遠,索要他孬贏我的紙片。“…哈哈…不給,不給,就不給!翻了不贏有啥法?哈哈……”

“機靈鬼”邊跑邊說着氣我的話。

那時農村貧窮,大多家裏不寬裕。紙張金貴是實情,連舊書報紙也稀少,反正面都用過的作業本都難找,跟寶貝似地。記得有一次,輸光了紙片,偷偷撕了幾張姐的作業本,被姐發現後,氣的追了我老遠。“不撕了,不撕了還不行嗎?”我邊跑邊求饒。最後還是被抓着,屁股上捱了幾巴掌還不算完事,告到父母那,雖然姐捱了批評,我也沒得好果子吃。向姐認了錯,還做下保證,以後再不敢偷撕作業本了,才息事寧人,完了事。

兒時玩的四方形紙片,多是用舊雜誌封面或牛皮紙摺疊製作而成,用寫過的作業本摺疊的也不少,只是輕薄了些,很容易被擊翻。有時爲增加勝算,或將火柴盒等插入紙片內增加重量和厚度,這樣就會讓對手很難打翻,增加了勝算。

有時贏來的反面沒用過的作業本紙片,我會視如珍寶,回家後急急的折開,放在木板下壓平整,用來充當寫作文或演練算術題的打草紙。有次贏回的兩個紙片,是“西遊記”書的幾頁內容,真是個“寶”,我一連看了好幾遍還不過癮,喜得一宿沒睡好覺。第二天早早起來,就去約那個家裏較殷實的夥伴,用三換一的代價,兌了他所有的紙片。雖然不捨,最後還是下決心,忍痛割愛,用當兵的舅舅送我的一頂帶着五角星的軍帽,換回那部殘缺不全的《西遊記》,這也是我人生裏讀過的第一部長篇小說。

二、兒時的彈弓

兒時的歲月,大多數家庭清貧窮苦,是吃個燒餅能解饞,兜裏裝把花生或幾塊糖果,都會招呼夥伴顯擺上天的年代。那時孩子們的玩具更是少之又少,哪像物質豐富的今天,小孩玩的玩具飛機,摁一下就能飛上天!

兒時少不更事,難懂大人的難。枯燥貧乏的歲月,最大的樂趣,就是自制一個“彈弓”,一把“洋火槍”,一個“風箏”……嬉鬧間,快樂着不知愁爲何物的童年。童年趣事,就像風和微風緊密相連。有時一個壓着一個,一個接着一個,像卵石般,重重疊疊,快樂多彩,經年不忘。也像兒時沙灘上認真數的小貝殼,怎麼數都數不完……

是謀劃已久的念想?還是眼饞別的小夥伴,都有一把神奇的彈弓?讓我丟下手裏的飯碗,就急急的跑進村頭的樹林。來回轉悠幾圈,便瞄準了一個“Y”型枝叉。退後幾歩遠,大着嗓子咳嗽幾聲,朝掌心吐出點唾液,來回搓幾下手。一個箭步衝上去,抱緊樹身,蹭蹭蹭……高高的樹上,折下自己喜歡的枝叉。

回到家,翻箱倒櫃找來製作彈弓的工具,先削去樹皮,在叉的頂端,認真細心的用鉛筆刀刻出一圓“凹槽”,用早已準備好的兩根長短一般齊,車內胎剪出的兩根皮筋,或彈性好的膠皮條。在刻出的圓“凹”槽上,用細鐵絲固定綁實,另一端綁在地瓜葉大小,硬實的橢圓形牛皮帶上,充當“彈窩”,有時也叫“彈兜”。

還有一付彈弓,是用硬鐵條握成的架,在頂端握出兩個“小耳朵”,用來綁皮筋或皮條,其它程序和木彈弓一樣,沒啥特別的變化。

這一木一鐵兩付彈弓,把兒時貧瘠枯燥的生活演變的樂趣無窮。天天神氣的別在腰間,盼望着天明,昐望着放學,盼望和小夥伴賽彈弓。

彈弓比賽很簡單,隨時隨地都能進行。哈哈……停在樹上的小鳥,路過身邊的小狗,牆上的瓦片,水裏的鴨子,覓食的小雞……都是比賽的目標。舉起彈弓瞄準,選出個“司令”,喊一聲射擊,就算比賽開始,哈哈……射中啦,射中啦……拍着巴掌,蹦起高歡呼!

射馬蜂窩那次比賽,烙在腦海裏,咋也忘不掉。不知那個小夥伴,彈弓裏射出的小石子,正中蜂窩和樹枝的接點,落地蜂窩裏飛出的馬蜂,瘋了般,傾巢而動,嗡嗡嗡……不論你跑的多快,任由你拍打掙扎的多頑強。頭上,臉上,只要露出皮膚的地方,都成了馬蜂報復的戰場。瞬間,刺樣的疼,變成一片鬼哭狼嚎。啊啊……呀呀……蜜蜂蟄過的臉,咋像個熟透的`面瓜!也就自那時起,玩彈弓的夥伴,在家長的監督下寫了紙條,還用針刺破指尖,按了手印,立下規矩,舉手發誓,再不去惹蜂窩。

經年往事,綿延悠長。童年的趣事,每每憶起,便能醉透整個身心。

三、兒時的風箏

兒時的風箏,是我春天愜意的日子。

放風箏的季節,照着自己喜歡的樣子,在家裏翻箱倒櫃,找來做風箏的物料和工具,自己親自動手,精工細做個風箏。先用刀子削出三根長短不一,粗細一樣的細竹篾來。用細線把細竹篾綁成風箏架,在風箏架上糊上一層輕薄柔韌紙,用紅黃綠等顏料塗上喜歡的圖案,再題上“雄鷹號”、“英雄號”、“勇士”等之類的名字。在風箏的尖頂部,粘上準備好的兩條彩紙條,這樣做是爲了平衡風箏,飛上天飄飄的也好看。翻出母親納鞋底的棉線,連起風箏架正中心和各端的點,把長長的線一圈圈,繞在用四根長短不一的木棍做成的線拐上,就成了。

風箏做好了!試試管不管。激動的蹦着高,左鄰右舍間來回轉,招呼來一羣小夥伴,駕着風箏,嘰嘰喳喳一路跑顛……

村頭田野空曠處,你架風箏,我來放線。呀呀,高點,高點,再高點!趁着風大趕緊的蹲下屁股,用腳尖點地猛的想上以竄,把手裏風箏送上藍天。扯線的狗蛋拉着風箏急急的向後竄。哈哈……飛了,飛了,我們的風箏飛上天啦!

跑累的狗蛋有點大氣喘。“看你跑多慢,換我,換我,換換我……”饞貓便喊叫,便挽着袖子跟上去,一把接過狗蛋手裏的線。你累了我上,我累了他接着竄。就這樣夥伴輪流牽着線。手裏繩線全放完,天空高處的風箏迎風飄的悠然,悠然,好悠然!累的夥伴地上躺,眯着小眼晃呀晃,一刻不捨看着風箏望藍天。

有時風力小了真費勁,不知放飛多少次,風箏還真難飛上藍天。拖着風箏到處飛奔,直小夥伴各個跑的滿身大汗。有時候你追我趕,不知摔了多少跟頭,弄髒了衣服和嘴臉。這時候往往不覺疼痛,沒有一個小夥伴叫苦喊累,爬起來繼續咋咋呼呼拼命的攆,樂此不疲!直到玩足玩夠玩過癮,玩到父母找到村頭,在一遍遍大聲催叫回家吃飯時,才滿身泥巴,晃悠着有點痠疼的小腿,抹着滿臉的汗溼,弄得小臉咋像個大花瓜,唯恐捱了大人的巴掌,便溜着牆角小心翼翼的回家,在母親大聲奚落聲裏,像個筋疲力盡的懶貓,飢不擇食的吃着早已等涼的飯。

經年往事,有誰知道?兒時快樂的奔跑裏,追逐的夢想,是風箏?還是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