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臺北的散文

狼煙瀰漫,一灣淺淺的海峽,在誰的那頭,蒼蒼茫茫,踏上征途千山萬水,是遠赴時的風吹黑髮,歸來時的雪滿白頭,千里之外,是臺灣的中心--臺北。以下是“描寫臺北的散文”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描寫臺北的散文

味至濃時即家鄉

俊男靚女在屏幕上誇張的大呼小叫:“這也太好吃了吧。”覺得又可愛又好笑。到了臺北,才發現臺北人對於食物果然熱情,招待我的臺北MM遞給我一大杯奶茶,笑得甜蜜:“全糖全奶,要吃就不要怕胖。”

新光三越下的各種美食店密密挨挨,但大多隻是噱頭。嘗過了新鮮,最終心心念唸的還是臺北的老味道。夜市上的那些古舊的老鋪子,就都有這麼一種時間停滯住的味道。開了幾十年的牛肉麪攤,半筋半肉的大塊新鮮牛肉熬好的滾燙湯底噴香,伴隨着筋道的麪條,再配上少許胡蘿蔔、青菜以及小蔥,真真色香味俱全,回口也都還有一種淡淡的甘甜。最喜歡的是中藥燉排骨,新鮮的排骨熬湯,加上當歸、黃芪、枸杞、甘草等十幾種中藥材,炆火慢燉數個鐘頭,濾出了中藥的苦味卻又留存了淡淡的藥香,喝起來順口又暖心。也難怪泛了黃的牆面上,各個電視臺推薦的紅紙貼了一張又一張。

至於飯後甜品,就是年輕人的最愛了。用刨冰機碎出雪花似的小冰粒堆出了小山的形狀,在上面鋪上厚厚的紅豆、愛玉凍或是珍珠,最後再點睛之筆般的澆上一勺濃濃的黑糖汁。黑糖汁裏淡淡的藥味滲透了碎冰,配合着紅豆的香甜、愛玉和珍珠的Q軟,入口都化成了一片清爽的甜意。還有綠瑩瑩的涼茶攤,有各式青草茶、冬瓜茶、地骨露、蘆薈汁……都是地道的古早味,可惜胃太小,只恨自己不能一一嘗過來。

臺灣人對食物,格外喜歡用“古早味”這個詞,用來形容味道的傳統和古舊,也可以理解爲“懷念的味道”。年紀越成熟,越懂得舊時滋味的妙,一如年紀越大越懷念起家鄉的好,所以老饕梁實秋先生才說“味至濃時即家鄉”。

搭着捷運逛臺北

想要親近一座城市,看看這座城市的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或許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搭乘公用交通了吧。在臺北,由地鐵和城鐵組成的捷運,就是與人們生活最息息相關的公用交通之一。

大抵是因爲日常生活接觸太過頻繁的緣故,臺北的故事似乎總與捷運脫不了關係。幾米用大片的色彩講故事,失明的小女孩搭乘地下鐵從一個陌生的小站到另一個陌生的小站,“尋找心中隱約閃爍的光亮”;痞子蔡的.小說裏,女主角會騎着機車在捷運站口等下班歸來的男主角。人來人往的捷運站,是個多麼適合發生故事的好地方。

喜歡臺北的捷運,有明亮的玻璃和寬敞的空間,一路都是好風景。車廂內,年輕幹練的白領們低着頭,認真的兀自看着報紙或是雜誌;還有年輕的男女學生,穿着藍色制服揹着書包,互相嬉笑,一臉燦爛。而專爲不便人士設置的深藍色博愛座,即使是在最高峯的上下班時段,也一徑空着爲適合的人等候。

當然,臺北捷運站的設計也看得出是花了不少心思的。臺大醫院站內的“手之組曲”的雕塑昭示着救死扶傷的仁愛精神,生命是那麼的強韌與溫暖;中正紀念堂站採取了民國風的設計,站口是小小的庭院覆着深藍色琉璃瓦;昆陽站的穿堂玻璃上則是一組旋轉木馬,有行人經過,便會奏出動聽的樂曲。原來,在這個熙熙攘攘的城市裏,小小的捷運站不僅販賣着通向目的地的車票,也爲行色匆匆的旅客提供着溫情。

上車、下車,搭乘那些複雜、交錯的捷運線,終於抵達深夜。風微涼,站在站臺上看着末班車駛入,MP3裏孫燕姿在唱:“我聽見風來自地鐵和人海”,是臺灣作者易家揚填的詞。我在想,在一座城市裏,誰遇見誰都是最美麗的意外。

每座城市都應該有間好書店

大概每一個愛好讀書的孩子,在年少時都曾幻想擁有一家屬於自己的書店,如同梵高說的:“我在內心深處,總是想着要畫一家暮色中的書店,有着黃與粉紅的外貌,宛如黑夜中發出的光芒。”所以在暮色中邂逅誠品書店的時候,欣喜之餘,更多的竟是夢想成真的不真實感。

作爲一家留存着理想主義色彩的文藝書店,誠品有着自己獨特的風格和魅力。推開玻璃門,書店的佈局明亮又開闊,清新的空氣中混合着淡淡的咖啡香。歐式的簡約設計有着沉穩和優雅的色調,又被那些排列整齊的書冊染上了那麼些中國古典的墨香。書店按分類劃爲不同區間,各個區間採用斜坡或是階梯銜接,長條凳、布衣沙發隨處放置,展臺上拆封好的精裝書籍端端正正的擺放着方便讀者閱讀,一切都溫馨得好像私家圖書館。在臺北這個下着雨的星期天,就選擇這樣抱着書,席地坐在乾淨的實木地板上,度過這樣綿長而安靜的時光吧。

身處在這浮躁的大時代,信息越來越速食化,網絡書店越來越吸引大衆的目光,總還是有一些書店從業者心懷理想,固執的守護着我們的精神家園。就如同誠品書店裏的店員們,他們大多是年輕的男孩子或者女孩子。笑容乾淨而明朗,還有一些羞澀。可是一說起自己喜歡的文字就忍不住興奮起來了,眉梢眼角的喜悅掩飾都掩飾不住,我真心喜歡這樣的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