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小鎮那些年那些事的散文

只是因爲我的幸福是從那裏開始,也終止於那裏。所以,我總以爲只要我不去想,不提及那熟悉的地名,我就不會那麼痛苦。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只有我的內心纔會明確的告訴我。其實我一直是在自欺欺人,因爲我從來就沒有忘記過那熟悉的小鎮——興隆鎮。它就像一枚釘子紮在了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讓我每想一次都會疼痛。不是因爲傷心,而是傷感和留戀。那裏不僅賦予過我對人生幸福和快樂生活的憧憬;那裏同樣也銘刻了我作爲女人最美好的青春年華。那裏有我愛戴的叔叔孃孃以及小鎮父老鄉親們,還有印滿我足跡的山路彎彎,小鎮長街和小巷。這一切都無數次的讓我魂牽夢縈,夢迴故里。

回望小鎮那些年那些事的散文

那年,天空下着濛濛小雨,剛剛大學畢業的我與男友一起,懷着對未來的無限憧憬坐車七轉八拐的來到這裏。剛下車,我們就被這裏滿目的蕭條和冷清驚呆了。街道不大,從十字路口起,每段街長不到100米,坑坑窪窪的還沒被硬化,正處於動工的前期工程。鋪滿了大大小小的石頭夾雜着泥土。腳剛踩上去走幾步就是滿鞋滿褲腳的泥,街上行人稀少。來接我們的是前一屆畢業的同系校友,他把我們帶到一棟破舊的兩層瓦房旁,說這就是我們單位的辦公樓和職工住房。看着這一切,我的心頓時的哇涼哇涼的。剛出發前的那份美好心情被現實徹底打破了。我不知道未來我是否有信心在這裏工作和生活下去。那一整天我的心都是陰沉沉的,因爲這實在與我最初的想象差距太遠了。

不論你有多麼的失望。對於剛剛畢業的我們來說這都得面對現實,因爲我們沒有選擇。既來之則安,安頓好住宿之後。接下來就去單位報道,領導是一位戴着眼鏡的比我們稍稍年長的瘦瘦年輕人。看起來有點古怪,簡單的詢問了兩句之後就算報道了。領導的老婆倒是位模樣漂亮,也非常熱情的人。她留我們在她家吃了飯,閒聊了些家長裏短,同樣都是女人,慢慢也就算熟悉了。在以後的日子裏,工作之餘,也常常在她家玩耍和吃飯,他們有個特別聰明可愛的小女兒,每次有什麼事或是家裏煮好吃的都讓她來叫我們,在樓下奶聲奶氣的叫”孃孃”吃飯了。”孃孃”媽媽叫你了。特別的溫馨。

鄉鎮的工作不像城市系統劃分嚴謹。我們畜牧單位的工作人員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在政府搞突擊任務的時候同樣要被抽調。所以那段時間我幹過計生工作和各種春種秋收的工作,以及追收公糧任務等。幹計生工作是一項比較尷尬的任務,不論天晴落雨都得與一大幫人到農村計生頑固對象家強行帶人做手術,強行追討計生罰款。反正就像鬼子進村一樣。只因村民的百般不理解計生政策的重要性,所以逼得鎮府只能強制來執行。即便這樣,還是有人冒險在玉米地裏搭窩棚偷偷生孩子。真讓人苦笑不得。這樣的工作當然是不受歡迎的,吃飯點上都只能找不是計生對象的家裏去吃。真有種過街老鼠的感覺。

對於春種秋收的工作,以及我們單位發展畜牧業一類的工作就好做多了。因爲都是對村民有利而沒厲害關係的工作,所以村民也很歡迎,每到一家都特別的熱情,拿出家裏最好的`東西來吃。由於剛畢業,學生氣還沒有完全褪掉。有時還要拘下禮,講下客氣。和我一起下鄉的胡孃就悄悄的告訴我,下了鄉就要碰上了就吃,不能太講究禮節,要不然就要餓肚子,村民也會以爲你嫌棄他傢伙食不好的。所以以後的日子到村民家,我也學會了有凳就坐,灰也不用拍一屁股就坐下,該吃飯的時候,主人一喊端上就吃。從來就沒客氣過。其實你越是這樣,村民就越喜歡,還說你隨和,不傲氣。有時還一起拉拉家常,工作也很容易就做好。那段時間每天走山路彎彎,穿密林小路,吃農家飯菜。雖然很累,但卻讓我覺得非常的快樂。

後來畜牧業系統化了,我也很少下到鄉村裏了。平時就管管賬務,開開生豬外運的票證。工作不算忙也不算辛苦。慢慢的鎮裏的街道也逐漸硬化了,乾乾淨淨的再也沒有當初來時的那種蕭條和冷清了。街上人來人往,有了小鎮的熱鬧和朝氣。一來二往也熟悉了許多的叔叔孃孃,大哥大姐,姑娘嫂子。下了班,大家就湊在一起聊天,打牌。不論是在誰家玩,都會做點小吃來招待大家。有時是在我家,有時是在他(她)家,反正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盛夏的黃昏,我們都愛搬個凳子坐在既是家門前又是街道的路旁和姑娘小夥,大哥大嫂們一起乘涼。買點街邊的燒烤邊吃邊聊,小鎮裏談笑風生。晚風吹走一縷縷的熱浪,也吹走了濃濃睡意。我們總是天南海北的聊到很晚,才意猶未盡的回家睡覺。

因爲小鎮不大。所以那家包子好吃,那家湯煲得好,那兒有油果子,那兒有涼米皮。我不用思考就都瞭解得清清楚楚。張家包子鋪的包子餡多皮薄最爽口,小英姐家的牛肉粉湯濃粉條精道好吃,后街老大爺炸的油果子香脆可口……。每逢不愛做飯時我都會和男友去吃小吃,熟悉了,都會多加些肉或是多送一兩個。因爲同是一鎮上的居民,大家也都非常熟,所以我們領導的老婆常常會自己做餡拿到包子鋪,以饅頭的價請老闆做包子來吃。我們基本上都能吃到,這樣的包子當然更好吃,餡多啊!一個單位的幾個人一鬨二搶的很快就消滅光了。

結婚有了孩子後。我和丈夫常常帶着孩子在街上逛。叔叔孃孃們看孩子可愛,都爭搶着要抱抱。夏孃是一個五十多歲的人。家中幾個兒女都很有出息,也都在外地工作,她和老伴在家經營着一個雜貨鋪,平時沒什麼事,成天樂呵呵的。不乏歡笑的她總是能把孩子逗得咯咯直笑。看她也喜歡,我下鄉或是上班不方便時也就順水推舟的把孩子交給她來帶,她總能把孩子帶得好好的,比我還細心。那段時間,好心的夏孃確實幫了我一大忙,至今都讓我有說不盡的感激之情。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我對小鎮也有了無限的依戀之情。即便是春節回家過年也沒幾天就急着返回來。一直在外讀書,家鄉年年婚娶生人,孩子也年年在長大,好多人我都已經生疏不認識了。而這裏有我的工作,我的小家,還有我朝夕相處的街坊鄰居,朋友和熟人。白天上班,晚飯後要麼逛街,要麼跟街鄰朋友聊天逗孩子。要麼就帶孩子到附近的中學看丈夫打籃球。這樣的日子讓我幸福又滿足。相對於家鄉,我把更多的感情早已投入到這片火熱的土地上。我能不依戀,能不熱愛嗎?

如果不是那次車禍,我想我一定會在那裏生活更多年。可就是那場從該鎮出發的災難,它讓我從此家庭潦倒,幸福全沒。一直讓我不敢再去想,也不敢再提及這小鎮。其實從剛出車禍到後來的幾年,那裏的父老鄉親都從未忘記過我,也時常的拿着東西來看我。他們給了我濃濃的親情。也給了我無限的安慰。記得一位會計大哥來探望我時說“你在那裏工作和生活的幾年,興隆鎮的父老鄉親給你的評價都是最好的”。聽了這樣的話,我的心裏滿滿的溫暖。興隆鎮的父老鄉親,叔叔孃孃,大哥大嫂,以及朋友們。我又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在那裏的幾年時光,你們帶給我的溫暖和親情,友情。一直是我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值得我用一生來珍藏。

如今,每逢見到小鎮來的人,我都像遇到親人般的親熱,說不盡的話題,道不完的家長裏短,洋洋暖意盡在眉宇間。一切對歲月的感傷在談話中灰飛煙滅,有的只是對小鎮和小鎮人的依戀和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