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懷念的散文

我出生在一個偏遠的農村,那時候是七十年代初,村子裏的女孩子也上學,只不過大都上到小學畢業,家長開通一些再加上學習好一點的能上到初中。從上學開始,我算是學習好的,爹孃又是開明的家長,一路過關斬將,實現了“跳出農門”的偉大目標。雖說畢業後生活的地方離家不算遠,但自從爹孃搬到城裏來以後幾乎就沒怎麼回過老家。越是回不去,心裏就時不時的想上一陣子,有時候鼻子一酸,眼睛就模糊了。

不如懷念的散文

想什麼呢?親人們都在身邊,母慈子孝,其樂融融,還有什麼不滿足的?

想家。想家裏的老房子老院子,家裏的迎門牆,想院裏的那個壓水井,想井旁的大槐樹,想過年時家裏每個人親手寫的春聯,想一家人圍坐桌旁,粗茶淡飯卻津然有味,想家裏的大娘大爺、七大姑八大姨。沒緣頭的想那些一點兒意思沒有的細節,甚至於一次平常不過的走親戚。越想心裏就止不住的翻江倒海,一點一滴都越發清晰明朗起來。

想兒時的同學。那時候的同學本就不多,一個年級也就十幾個,但現在也並不是都記得下名字來,能記下名字來的又怎麼也忘不掉。也沒有說的上來的驚心動魄的事情,無非就是上課考試寫作業,下課跳繩丟沙包。但那張乾淨的臉,那雙細細的眼,眉宇間那純純的.笑,都刻在心裏,抹之不去。

有時候也想回去,也曾經真的回去過,但近鄉情怯,一切都那麼陌生了,包括曾經日夜廝守的家。那日裏夢裏都念念不忘的同學,或許就在咫尺,但挪不動的是雙腿,走不出的是心結。

就像陳奕迅在歌裏的輕聲漫語:我多麼想和你見一面,看看你最近改變。

我知道,現在的你一定會有改變,就像如今的我,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再也不似當年。我真的真的想和你見上一面,哪怕只是坐着聊聊天,可我又舉步維艱:我的改變,是不是也會打破你記憶的碎片?

所以,我寧願將你化作文字,永遠的留在夢裏,也不敢輕易的去遇見。漫長的歲月,我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才能實現完美銜接。帶着笑臉,回首寒暄,我做不到。我不敢碰觸的,是埋在心底的那個又清晰又模糊的童年。

相見,不如懷念。此時,李商隱的那顆夕陽,就孤獨在我洞開的意味深長的窗櫺上,我坐在季節的邊緣,看記憶的片段生動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