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寒的抒情散文

小寒,爲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3個節氣,也是冬季的第五個節氣,標誌着季冬時節的正式開始。當太陽到達黃經285°(小寒)時,對於神州大地而言,標誌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到來了。

精選小寒的抒情散文

今日小寒

今天又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小寒。每年陽曆一月六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285度時開始。《淮南之·天文》曰:鬥指子則冬至,加十五日指葵則小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此時將進入三九,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嚴寒時期。這時百花凋零,故古詩云:小寒惟有梅花餃,未見枝頭春一枝。

我國古代將冬至後的八十一天分爲九段,每段九天,稱爲“冬九九”。而三九、四九正值我國冬季最冷時期。古人寫小寒的詩不多,查得杜甫《小寒食舟中作》一首:佳辰強飲食猶寒,隱几蕭條戴鶡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霧中看。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雲白山青萬餘里,愁看直北是長安。

中醫認爲寒爲陰邪,三九、四九是陰邪最盛時期,從養生角度說,宜食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止寒邪入侵。這段時間,宜靜神少慮,適當鍛鍊。特別要注意頭、背、足的保暖。頭部會散發身體大部分熱量,背爲督脈和足太陽膀胱經行之處,背部受寒,寒邪極易入侵,損傷人體陽氣而致病,足距心臟最遠,血脈流通少,極易受寒,故云寒由足下生。

一年最冷是小寒

有人說,現在的預報非常準,說降溫就降溫了。是啊這兩天非常冷,已經到了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了。老百姓常常唸叨,“大寒不冷小寒冷,一年最冷是小寒”,“小寒勝大寒,常見不稀罕”,“小寒節,十五天,七八天處三九天”。根據中國的氣象資料,小寒是氣溫最低的節氣,只有少數年份的大寒氣溫是低於小寒的,是啊,該“小寒”了。

小寒是全年的第二十三個節氣,在1月5—7日之間,太陽位於黃經285°。對於中國而言,小寒標誌着開始進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了。小寒,它與大寒、小暑、大暑及處暑一樣,都是表示氣溫冷暖變化的節氣。不過天氣並不完全靠節氣掌控,小寒冷不冷,關鍵還要看冷空氣的聲勢大不大。《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二月節,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則大矣。”小寒節氣冷空氣降溫過程頻繁,但是現在達到寒潮標準的並不多。

小寒的意思是天氣已經很冷,我國大部分地區小寒和大寒期間一般都是最冷的時期,“小寒”一過,就進入“出門冰上走”的三九天了。而我國臺灣省發行的小寒郵票,展示的卻是積雪即將融化,氣溫被白雪吸收,氣候更形寒冷,梅花處處綻放,爲大地增添幾許英姿的畫面。

我國古代將小寒分爲三候:“一候雁北鄉,二候鵲始巢,三候雉始鴝”,古人認爲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第三候“雉鴝”的“鴝”爲鳴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時會感陽氣的生長而鳴叫。俗話說,“冷在三九”,其嚴寒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節氣內,但這只是一般規律,少數年份大寒也可能比小寒冷。進入小寒時節,人們一定要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的預報,預防大風降溫和雨雪天氣對春運的影響,注意防寒防凍。

老家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說法,江南一帶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團”的說法。每年的大寒小寒雖說寒冷,但寒冷的情況也不盡相同。根據小寒的冷暖情況預示未來天氣的諺語不少,如“小寒天氣熱,大寒冷莫說”,“小寒不寒,清明泥潭”,“小寒大寒寒得透,來年春天天暖和”,“小寒寒,驚蟄暖”等。根據小寒節氣陰雨或是雪的情況,預示未來天氣的諺語有,“小寒濛濛雨,雨水還凍秧”,“小寒雨濛濛,雨水驚蟄凍死秧”。

羣衆在多年的實踐中,總結了小寒大寒與小暑大暑的天氣對應關係,如“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開裂”“小寒無雨,小暑必旱”等。“小寒大寒,準備過年”,“臘七臘八,出門凍煞”,“臘七臘八,凍裂腳丫”,“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臘月大雪半尺厚,麥子還嫌被不夠”,“臘月三場霧,河底踏成路”,“三九不封河,來年雹子多”。“天寒人不寒,改變冬閒舊習慣”,“一早一晚勤動手,管它地凍九尺九”,“麥苗被啃,產量受損”,“牛喂三九,馬喂三伏”,“數九寒天雞下蛋,雞舍保溫是關鍵”。“冬天動一動,少鬧一場病;冬到懶一懶,多喝藥一碗”,這說明了冬季鍛鍊的重要性。在這乾冷的日子裏,宜多進行戶外的運動,如晨早的慢跑、跳繩、踢毽等。

小寒時節正是人們加強身體鍛鍊、提高身體素質的大好時機,但要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切不可盲目,即使身體強健的人,也要講究一下鍛鍊的方式和方法。還要在精神上宜靜神少慮、暢達樂觀,不爲瑣事勞神,心態平和,增添樂趣。在此節氣裏,患心臟病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患“中風”者增多。人體內的.血液,得溫則易於流動,得寒就容易停滯,所謂“血遇寒則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雖然小寒時節是“進補”的最佳時期,但進補並非吃大量的滋補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傳統中醫理論,滋補分爲四類,即補氣、補血、補陰、補陽。補氣主要針對氣虛體質,如動後冒虛汗、精神疲乏,婦人子宮脫垂等,宜用紅參、紅棗、白朮、黃芪、山藥和五味子等。補血主要針對血虛體質,如頭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黃、嘴脣蒼白、婦人月經量少且色淡等,應用當歸、熟地、白芍、阿膠和首烏等。

補陰針對陰虛體質,如夜間盜汗午後低熱、兩頰潮紅、手足心熱、婦人白帶增多等體徵,宜用冬蟲夏草、白參、沙蔘、天冬、鱉甲、龜板、白木耳等。補陽針對陽虛體質,如手足冰涼、怕冷、腰痠、性機能低下等體徵,可選用鹿茸、杜仲、肉蓯蓉、巴戟等。陰虛陽盛的體質更宜選用冬蟲夏草、石斛、沙蔘、玉竹、芡實之類。

寒爲陰邪,最寒冷的節氣也是陰邪最盛的時期,從飲食養生的角度講,小寒時節要特別注意在日常飲食中多食用一些溫熱食物以補益身體,防禦寒冷氣候對人體的侵襲。日常食物中屬於熱性的食物主要有辣椒、肉桂、花椒等;屬於溫性的食物有糯米、高粱米、韭菜、茴香、香菜、薺菜、南瓜、生薑、蔥、大蒜、大棗、栗子、核桃仁、杏仁等。屬於溫性的肉類有羊肉、豬肝、豬肚、火腿、狗肉、雞肉、羊乳、鵝蛋、鱔魚、鱅魚、鰱魚、蝦、海蔘、酒等。小寒時節也正是吃麻辣火鍋、紅燜羊肉的好時節。

當歸生薑羊肉湯,羊腎紅參粥等有益氣壯陽、填精補髓的作用,適用於虛弱無力、腰膝痠軟、畏寒怕冷、耳聾耳鳴、性功能減退等腎陽不足的人羣。將核桃仁打碎末,與麪粉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烙爲薄核桃仁餅食用,有補腎禦寒、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腎虛腰痛腿軟、畏寒怕冷、大便乾結等肺腎兩虛的人羣。冬菇水發洗淨切成細條,胡蘿蔔、青椒洗淨切絲,入鍋煸炒後,放黃酒、糖、再煸炒,然後加鮮湯、鹽等,然後用澱粉勾芡,淋上麻油,這種素炒三絲能健脾化滯,潤燥。用水將粳米煮沸,改文火煮八成熟,放入絲瓜、蔥薑末、鹽煮至粥熟,放西紅柿、味精稍燉。這種絲瓜西紅柿粥能清熱,化痰止咳,生津除煩,患有痤瘡的人可長期食用。

不管是食補也好,藥補也好,還是飲食搭配,以及合理的身體鍛鍊,都是讓人們安全地度過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季節,只要多加防範,肯定會迎來春天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