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棉被經典散文

白露秋分夜,一夜涼一夜。牀上那牀單薄的絲棉被已抵擋不住深夜襲來的陣陣寒意了。秋陽裏,妻子又取出了藏在櫃中的棉花被,被面朝裏,小心地晾在院內的衣架上。每次晾曬這牀被,她總是輕拿輕放,怕萬一弄壞了被面。被面是真絲軟綢的,水紅色的被面上繡有兩朵盛開地牡丹花,幾片碧綠的葉子下圍着兩隻相依的戲水鴛鴦。鴛鴦的眼睛是深褐色的,扁圓形喙粉紅色的,身上的羽毛用彩色的絲線繡成。紅頭翠鬣,鴛鴦戲水,洋溢着誘人的喜慶,瀰漫着說不盡的張揚。

媽媽的棉被經典散文

這牀棉被是妻子的嫁妝。妻子兄妹6人,兩個哥哥,三個姐姐。她22歲出嫁時,兄妹幾個爲她置辦了嫁妝,並每人爲她準備了一牀被子,5人5牀,加上這牀真絲刺繡的鴛鴦戲水,正好縫雙是6牀。

母親在世時就爲她做好了這牀棉被。被面是自己一針一針繡的,棉胎是在自家責任田裏一朵一朵摘下來的頭噴棉花,6x7(尺)的被胎足足12斤。那年秋天,母親的精神轉好,抽空便會在院子裏的陽光下縫製被面。院子裏那棵柿樹上紅燈籠般的柿子墜滿了枝椏。陽光透過柿樹稀疏的葉子斑駁地灑落在母親身上。母親把針在頭皮上潤好,便飛針走線起來。母親哼起好聽的小曲,有喜鵲來,在枝頭跳來跳去,嘰嘰喳喳,溫馨祥和。

她腿不好,兩歲時得的小兒麻痹症,此後,每到冬天右腿就軋骨的涼。小時,母親每晚都會把她的涼腿貼近自己心口。有串門的嫂子問她:

“這麼好的被子是做給誰的啊?”

“俺媽怕我冷。”

“不是吧?”

“那是給誰的呢?”

“是做給你小女婿的吧!”

措不及防中,羞的'她臉彤紅。那年,她十八歲。隔年,母親就去世了。母親交待大姐說,她熬不到老幺出嫁的那天了,等她走後,大姐你莫要忘了,每年都要來給你妹曬曬被子……

時光流逝,大姐沒有忘記母親的囑託,每年都會來把棉被取出在陽光下晾曬,再精心地收藏起來。就這樣,直到6年前她成了我的妻。

琴瑟在御,歲月靜好。如今,我們的孩子都7歲了,每年的夏秋,妻都會在天氣晴朗的日子,把這牀棉被抱到外面曬曬。在每一個寒冷的冬夜,我們裹在吸滿陽光的棉被裏,享受着母親的棉被給予的貼身貼心的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