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散文作文彙編7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散文作文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散文作文彙編7篇

散文作文 篇1

我看了一幅漫畫,漫畫裏講了一個故事:一天,一位獵人來到一條小溪旁打獵,發現一隻母熊,獵人十分高興,向母熊開了一槍,打中了要害,必死無疑。可是母熊卻一動不動,手裏緊緊抱一塊大石頭。獵人覺得很奇怪,走近一看,母熊的卻死了,再看石頭下面,有三隻小熊正在戲水玩耍,根本不只道剛纔發生了什麼事。獵人終於醒悟過來,原來母熊抱石頭一動不動,就爲了石頭不要砸到正在戲水的三隻幼仔。獵人這時把槍砸碎,決定以後再也不打獵了。因爲他知道,動物跟自己一樣,都有生命,他們的母親死了,就像我們的母親死了一樣,都十分痛苦。

是啊!母愛是那麼偉大,又一句歌詞說得好:“世上只有媽媽好!”母親的愛是無微不至的,等長大之後你也報答不完。記得有這樣一部電影,題目我已經忘了,但裏面的一個場景,卻使我至今難忘。

影片說的是一個村子裏,村長的妻子生了一個十分可愛的孩子,村子裏的人都十分高興。可是,當人們正高興的時候,一羣豹子闖進村來,要吃那小孩。村長見了,連忙讓妻子帶小孩快逃,自己奮不顧身地跟豹挑戰。妻子逃呀逃呀,最後逃到了座山的頂峯,眼看豹子們要追上來了,她把孩子們抱得緊緊地,毫不猶豫得跳下茫茫大海,她在茫茫大海里遊呀遊呀,用盡力氣,決心把孩子送到岸。最後,孩子得救了,她卻失去寶貴的生命。可見,她多麼愛她孩子啊!

母愛是偉大的,有母親的人是幸福的,但從小死去母親的人,他們的幼小心靈。從小便註定是苦楚的。我認爲,我們應該珍惜這寶貴的東西——母愛。

散文作文 篇2

幾乎是一年前我去你家,你從單調破舊的房子搬去繁華的都市,一進門卻彷彿什麼都未曾改變。

我窩在空調房裏寫數學練習不願出來。門虛掩,你匆忙的身影不時出現,我卻不知道你在忙些什麼。

俄而你推門而入,訥訥地問我吃不吃西瓜,我興奮地說謝謝並一把奪過,狼吞虎嚥後才憶起未曾注意你是否也嘗過那麼一小塊。我合上練習冊,黑色中性筆咕嚕嚕地滾到一旁,書桌上白底藍花的瓷盤載着西瓜餘留的汁液,恍惚之間宛若娉婷女子。

扭頭的時候,門緊閉,你身影未見。

散文作文 篇3

“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意義。”——周國平《安靜》

這一句就道破了人生中很多事物的意義與精髓所在。人從出生時的懵懂無知,一路磕磕碰碰地走到現在,若沒有自我反省在其中,哪裏能夠真正的成長起來,沒有人一出世就懂得了所有自己立人、做人處事的道理。自我省察是積累,點點滴滴地發展。

時常回頭看看,回想自己走過的昨天,“三省吾身”;思考自己心中的追求,什麼樣的人生是自己所想要的,所滿意的,蘇格拉底說:“追求好的生活遠過於生活。”;尋求一種進步,從過去的“千篇一律”中爬出來,開啓自己的下一個新“紀元”;總結曾經的經驗,才能讓自己逐漸擺脫昨天略帶“晦氣”的影子,煥發今天的蓬勃朝氣……自我省察就是去探索人生的意義,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讀後感《讀周國平散文有感700字》。

但這所說的善於自我省察的人又不同於那種沉浸在過去無法自拔的人,需要邊回憶、邊思考,要有所想法,要有所側重。後者只是單純的終日沉浸在對昨日的苦惱中,頗有厭世、懈怠之意,而自我省察是積極的,是我們每一個人發展自身需要的。

化用一句禪語說,“我們經歷的是生活,可又不是生活。”這樣的生活應該就不是形而上學所能圈定的了。生活,就是我們每天所經歷的日子,但我們經歷生活不是每天數着過去的天數,而是品味每天所經歷的人和事,回味生活中所遭遇的情與難。同孟子“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的道理一樣,我們每天所經歷的點點滴滴一定也不是爲了遭遇而遭遇的,定是有所目的,而有智者善於發現這些點滴背後蘊含的深意來塑造自身。

同時,如同小時候所的那種每個人都有一顆要尋找的魔法石的故事一樣,要用心,要專心,還要堅持。省察也是一樣的,要想善於運用生活中的“魔法”,就要先持之以恆,要有信念地去尋找發現它。不然,未經省察的人生就沒有意義,或者說,你沒有發現它的價值。

散文作文 篇4

輕紗煙羅

有女如素青羅袍,羅紗輕薄,一個微笑便可穿透陽光。我曾說,我總輕易愛上女子,因爲給予最熨心之溫的,總是她。這樣的女子便就這般,一顆心猶如紅塵間的舞衣,掠過你面前,便撩起那偶然一程的蒙面,衝着真相微微一笑。任你用無言訴倦,用無語訴殤,她都可以眉間飛梭,眸底挑線,織出春水紋,再繡上青竹,環抱平安花。她會告訴你,竹報平安啊,這個小雪,那個冬至,還有冬的末端那個大寒。

我會記得那個女子,她對我輕輕提示着那句龍應臺的話:不可追。於是,我把那一場離去當作垂目打坐,而我何必再去喚醒。有女如紗羅,身如輕煙般繚繞,卻心可及千手千足。

成是貝錦

有女如赤錦吉服,經線深紅,緯線爲棕,再捻金其上,把稠烈的追隨毫無保留的披在你的身上。這樣的女子,把心事一絲絲一線線織成團窠紋,簇成四瓣的柿蒂寶花,她會富麗、華美,她亦會是清新、雋秀,她會將那事事如意的願時時點到你的額間,就如那紅袖常把柿蒂誇。

那個女子曾對我說,因爲喜歡,所以千山萬水的尋來。那個女子說,一聲問安可否遠抵,一聲珍重可會單薄。我只低喚着她的名字,卻始終沒有告訴她,紅地彩繡的貝錦重如泰山,所有的慕名而依,都成爲一衣帶起一江水,恰可做山水相奉。

光滑如緞

有一種女子美如黃緞,顏鮮華,膚滑澤,常常令人誤以爲,只能爲貢品皇衣。可上天偏早做了結語:自古紅顏多薄命。當她隱淚離開時,我終究沒有弄明白,愛情是不是就要這種不見天日的犧牲。黃緞衣,原來,落塵更深。

依然會有她的問候寄來,軟語呢喃,輕俐俐的叮囑,就如緞上織就的落花流水錦,桃粉片片隨流水潺潺。卻總讓人擔慮,花紅可會易衰,郎意可會無限?我對她說,請記得那些惦念和祝福。餘下的時光裏,希望她能用那些惦念和祝福織出一叢牡丹,還有那隻白頭翁,然後依在那人身上,共看流金歲月,互梳白髮蒼蒼。

清水絲綿

有女如絲綿,光亮潔白,輕軟柔韌,就如冬裏購置的禦寒白襯衫。未必沒有經歷,只是那些經歷都成爲制綿的工序,什麼紅塵的蒸煮,什麼歲月的漂洗,什麼分離的撕扯,最後都會成爲那被打包完好的白如玉、軟如雲的絲綿衣。

這樣的女子,不會輕易喊痛,這樣的女子會對所有的相遇奉上最真的笑容,這樣的女子會把心事織成最精緻的纏枝繡,獨繡蓮蓬或蓮子,卻不繡牡丹蓮花的榮華富貴,亦不繡蓮花鷺鷥的一路榮華。世間很難再有一雙入塵已久的手能夠披上這件白衫,或者,上天垂憐,可賜予她逢到一雙童子般的目光,然後有人可以攀蓮蓬,可以剝蓮子。

漢綺唐綾

世間有女子生命精彩玄妙,一如綺綾緇衣。若你問她,綾羅綺緞重要還是愛重要,也許她會說,在愛裏,我本綾羅綺緞衣。那女子對我說:愛,可以不計性別。我曾經迷信她的話,幫她掃蠶花地、軋蠶花,幫她湊鑼鼓嗩吶、遞絲絃笛管,在步步高的曲聲裏她是那件用龍鳳紋織就的彩繡衣。

當我們把那段時光的茶湯飲盡,我對她說:你的心可越漢唐,你的身已做綺綾,只是,這一襲玄衣大概只適合做你自己的蟒袍。而今依然會時而看到她,舊時的模樣,自在俯仰舊時的笙歌。我想,這一場相遇裏,不需要思念,因爲思念是彼此的囹圄。莫不如揀擇些寬容,當作是宿命的錯肩之下的惻隱。

後記:與墨初識時,曾對他說過:我不在意容相,亦從不以相識人。可是,我仍是躲在墨的身形之後,偷偷瞧走過他身旁的各色女子。墨是出挑的.,所以,尤招女子在他眼前過往。墨問我:看夠沒。我笑嘻嘻回曰:沒聽說過我的衣櫥中應該永遠缺一件衣嗎。世間,總有美人如衣,疏漏的心,怎能收藏足夠。

散文作文 篇5

當我教完《春酒》時,恰逢讀到《楊梅》一文。竟忍不住拾起《琦君散文精選》,拜讀一番,被那剪不斷的故土之情,理還亂的親友之思、童心童趣深深地打動。那放射出的真摯、深沉、執着、熱烈的情感,激起我無限的感慨。

讀琦君的散文,猶如與一位老鄰居看着相冊,看着他那濃濃的鄉愁、溫情的母愛、憶苦思甜的童年。任憑歲月變遷,不管時過境遷,琦君對故鄉的人、事、物的深情記憶、敏銳感受,一一展現在她的筆下。

濃郁的故土色彩呈現一種樸素的情感。《讀書瑣憶》中的穀倉、菜油燈、稻田;《春酒》中的春酒、分歲酒;《楊梅》中的茶山楊梅、嘗新。這些極具故土色彩的字眼,猶如一股淡淡的輕煙泛着淺淺的愁,展現出一幅幅極具民族特色的家鄉風俗圖景,並流露出琦君濃濃的鄉土之情。她的鄉愁是具象化的:搗年糕、迎新撣塵、送竈神、點風水燭、分壓歲包、趕社戲、滾龍燈、吃湯圓等故鄉的風俗風情,有着對傳統文化的追憶,從鄉愁中探尋人們精神原鄉的高度,同時也給琦君散文添上了一份瑰麗的文化色彩。再如《桂花雨》,文中開頭寫道:“中秋節前後,就是故鄉的桂花季節。”結尾又寫道:“於是我又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的桂花雨。”字裏行間瀰漫着作者淡淡的思鄉情懷和對故鄉美好生活的懷念。琦君曾經這樣深情地說過:“像樹木花草一樣,誰沒有一個根呢?我若能忘掉故鄉,忘掉童年,我願擱下筆,此生永不再寫。然而,這怎麼可能呢?”她忘不掉,也不能忘。

忘不了的還有母親,在散文中,最多出現的一人便是母親。這是一位充滿母心、佛心的賢妻良母。《糉子裏的鄉愁》中的心靈手巧、勤勞能幹、心地善良;《春酒》中的溫婉低調;《楊梅》中的慈悲平和;《素心齋——髻》質樸、自甘淡泊;《金盒子》、《媽媽的手》吃苦耐勞、體貼他人……她對母親的描寫不是一篇完成,而是通過許多篇章,一篇一兩個重點,將許多重點串聯起來,多側面多角度地寫出母親有着中華傳統女性的美德。在她眼中,母親是世間苦難的象徵,更是她力量的源泉。她的性格和生活態度,更多地源於母親。正是這樣一位母親,才造就了今日的琦君。

她用“情眼”看故土,看母親。處處顯真情,處處表真愛。她還用“情眼”記憶着童年的世界,這世界有歡樂也有淚水。《春酒》中“我呢,就在每個人懷裏靠一下,用筷子點一下酒,舔一舔,才過癮。”《楊梅》中“母親看我那副猴相,笑罵我:‘這樣吃楊梅,給你找個茶山女婿吧!’”《金盒子》中收齊了《封神榜》的香菸片。讓我看到一個充滿柔和色彩、溫馨氣氛的童年,一個活潑可愛、富有童心童趣的小琦君。也勾起我童年的種種樂趣:打四角板、推鐵環,偷番茄。作爲同鄉人,也許有許多趣事有相同之處吧。她那美好的童年,也常透着哀愁。如《金盒子》悲切地傾訴對哥哥、弟弟的思念。“哥哥與弟弟,就這樣離開了我,留下的這一隻金盒子,給與我的慘痛該是多麼深?他正爲他給與我如許慘痛的回憶,使我可以捧着它盡情一哭,總覺得要比什麼都不留好得多吧!”讓人看到了心酸的一面。但她沒有迴避悲痛,而是直面悲痛,用達觀的心懷念那真實的童年。

讀琦君的散文,猶如與一位老鄰居看着相冊,聽她講着那照片中的故事。她平靜的敘述,帶着口語式的絮話:“可是說實在的,我家吃的東西多,連北平寄來的金絲蜜棗、巧克力糖都吃過,對於花生、桂圓、鬆糖等等,已經不稀罕了。”書卷氣的詩話:“明亮陽光下的西湖,宜於高歌;而煙雨迷濛中的西湖,宜於吹笛。”動態化的敘述話:“桂花搖落以後,全家動員,揀去小枝小葉,鋪開在簟子裏,曬上好幾天太陽,曬乾了,收在鐵罐子裏,和在茶葉中泡茶、做桂花滷,過年時做糕餅。”濃濃的溫州農村方言:“有一次,父親要出發打仗了。”“在同村的小朋友面前,我是個有肚才的讀書人。”還喜用語氣助詞、俚語、俗語。話語中籍蘊着豐富的甌越文化、民俗、風情、物產諸方面地域特色,並以此作爲物化審美,生態倫理,情感寄託,這是溫州家鄉留給琦君的文化烙印,我們溫州人讀來倍感親切。

讀琦君的散文,猶如與一位老鄰居看着相冊。照片中我們見不到大場面,也許是一盞菜油燈,也許是一個香菸片,卻能感受依戀、甜蜜;我們見不到撕心裂肺的情愛,也許是母親會心的笑靨,也許是親人師友的教導,蘊含着的是一份慈愛、懷念;我們見不到華麗的辭藻,也許是平淡之景,也許是暖心話語,流露着思念、親暱。猶如茅草根,有一股淡淡的泥土的清香和甜味。你或許認爲她不深刻、不內涵,但總有一根線在牽引着她的散文,一條不能割捨的線,那便是“愛”。

白先勇先生曾說過:看琦君的文章就好像翻閱一本舊相簿,一張張泛了黃的相片都承載着如許沉厚的記憶與懷念,時間是這個世紀的前半段,地點是作者魂牽夢縈的江南。琦君在爲逝去的一個時代造像,那一幅幅的影像,都在訴說着基調相同的古老故事:溫馨中透着幽幽的愴痛。

這便是我與一位老鄰居看相冊。

散文作文 篇6

星期天上午,我和爸爸媽媽以及小夥伴們一起去奉化看油菜花。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不知不覺就到了油菜花基地。剛下車,油菜花的香味就撲鼻而來,金黃金黃的油菜花在陽光的照耀下綻開了笑臉。走上山坡,我們回頭一看,一片片金燦燦的油菜花長在梯田裏,無邊無際,可壯觀了!我們揮手向燦爛的油菜花問好!

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蜜蜂在花叢中放聲歌唱。我們在田埂上奔跑,在花叢中嬉戲,我們和油菜花融在一起了!

散文作文 篇7

一本好書,會照亮前方的黑暗;一本好書,能讓人豁然開朗;一本好書,能使人從沮喪之中悟出道理;一本好書,能讓人受益匪淺。

我愛讀書,因爲它能幫我找回自信。我小學一年級的成績不太好,幾乎沒有一位老師能在一節課上記住我,而就在一節語文課上,我卻使老師眼前一亮。那是二年級的一節課,語文老師在課上問道:“是誰發現了萬有引力?”同學們面面相覷,都不知所措。這時,我站起來說:“我知道。”同學們對我露出了不可思議的神情,好像在說:“你?連學委都不會,你會?”之後,我故意向他們笑了笑,便大聲說:“是牛頓。”“答對了。”老師投來了讚許的目光。“什麼?她居然答對了?這怎麼可能呢?”同學們在下面輕聲談着自己的觀點,在那之後,我便立刻升級爲語文課代表,使同學們個個刮目相看。但這一切,都是書給予我的。

在書中,我不僅找回了自信,而且還充實了我的課外生活。回到家,我在十分鐘的時間內完成我的作業,爲的是其它時間可以漫遊在書的世界裏。

我酷愛神探小說:《福爾摩斯探案集》、《名偵探柯南》、《冒險小虎隊》……我都看的不亦樂乎。而那些主人公也在我腦海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書,是黑暗中的一盞明燈;書,是冬天裏的一縷陽光;書,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讓我們讀書吧,因爲它會給你帶來一份開掘不盡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