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閃紅星耀太行散文

古往今來,不乏有許多優美的民間傳說。

閃閃紅星耀太行散文

站在歷史的對岸,考量真實與否?多在大打折扣,然而今說革命聖樹紅星楊,不但見証了其精神,更領略了其神奇與實在……

晴天白雲下,殊可知一棵參天大樹,勁幹繁枝的橫斷面中,會呈現出十分逼真的紅五星在其中,你不覺的神奇,真還騙不了自己的眼睛。這棵樹是何人所植?這裏沒有懸念,那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朱總司今所植,樹齡己70多年了。它那麼偉岸的身軀,那麼滄桑的杖幹,那麼如蓋的綠蔭,佇立在中國地圖的太行山上,抗戰聖地八路軍總部舊址,山西省長治市武鄉縣王家峪村的小河邊上。

1940年春,中國革命處在一個戰略的重要階段,正是一個戰雲密佈,日僞夾擊,前門打虎,後門拒狼的嚴重時刻,八路軍轉戰在各個戰場浴血奮鬥,八路軍總部扎駐在武鄉王家峪村。此時,在毛主席的決策下,全國各抗日根據地掀起了軍民大生產運動,在延安的南泥灣軍民大生產運動創造出一個顯著的典範。在太行山抗日根據地,朱總司令也倡導了這一運動,他沒有忘記減輕人民負擔和根據地的生產建設,集智廣謀出許多好的措施和辦法,多次撿查指導。在指揮作戰的間隙,他帶領總部直屬機關人員和“抗大”“魯藝”師生在這一年清明節前後,在蟠龍鎮,北漳灘,王家峪,下合村一帶植樹造林兩萬餘株。

兒時我們在小學課本里讀過[[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在井崗山上,朱總司令和戰士們一塊兒下山挑糧,爲了怕戰土們搶了他的扁擔,他在扁擔上寫了“朱德”兩個字,這樣他的扁擔別人就不好意思爭搶拿走了……

回到眼前的這個鏡頭:

朱總司令處理了戰事以後,和警衛員帶着鐵钁、鋼杴、離開總部大院向王家峪村外小河邊而來。這裏植樹的人很多,有部隊戰士,也有當地老百姓,還有民兵,學校的老師和同學。朱總司令察看了一下地形,看植幾行比較合適,就舉起钁挖開坑了,他勞動的姿勢十分熟就,一看就是一個老把式,非常到位和自然,刨好一個坑,就讓警衛員把樹苗栽子樹正放進坑內,然後埋土,用钁頭實搗起來。他說:“當地老百姓有一句話說,栽樹沒巧,深栽實搗,我看說的對,用這樣的`方法,成活率會很高的。”

一個上午就栽了許多棵,乾的渾身滿頭大汗,但不願停不來歇一歇,實在爲大家所感動。而且村上的老百姓也看到了,都稱讚說這個老八路真行,我們都比不上他。

現在我們看到這棵紅星楊是朱總司令植下代表性的其中一棵,多少年後已長成參天大樹了。

一個風和日麗,鶯飛草長的春天,人們來這裏踏青,仰瞻巨人的傑作,忽然發現樹枝更新中落在草坪上的樹枝,順手捌開一個橫斷面,裏面都有規規正正的紅五星。那紅五星殷紅鮮亮,光彩生輝,人們感到神祕而驚奇,頓時傳越,奔走相告:快來看呀,快來看,快來看朱總司令手植的白楊樹上的樹枝上有紅五星,你們說奇呀不奇,怪呀不怪?這一驚天的奇聞很快的就不徑而走,很快就引起了轟動,先是當地老百姓,繼而政府官員,人們越傳越遠。緊接不少作家,詩人,新聞媒體也在關注,他們慕名而來寫文攝影,朝拜瞻仰。更多的是中外遊人踏至而來,一茬又一茬,至今還不衰不尾,譽滿天下了。

紅星楊抜地參天,挺身屹立,浩然正氣,昂宇不凡,又扱富於浪漫色彩,在人們流傳過程中又賦於許多內容,說什麼的也都有,有的說,朱總司令人家是占星相的人,是武曲星下凡,他栽的樹呀就和別人不一樣,天地涵養,氣化聖潔,不爲一般。有的說,人家朱總司令當年栽樹時把紅軍時代軍帽上的紅五星埋在樹坑裏,然後又種下了小白楊,所以樹枝裏才長岀紅五星;還有的說,朱總司令熱愛太行山,熱愛抗日根據地,熱愛太行山人民,便把他的真情獻在這一方土地……正如一位詩人即興而賦的一首詩:巍巍一白楊,濃蔭好乘涼,朱總何曾去,紅心留太行。

抗日戰爭勝利後,接着是解放戰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朱總司令沒有忘記太行山人民,多次派中央慰問團來訪問,瞭解關心老區人民的生活生產和經濟建設發展情況,這位傯馬一生的軍事家,又是一位非常慈祥的老人,對老區人民愛戴關心事無鉅細,都在他的心裏……

1958年5月,太行山武鄉縣派代表赴京看望朱總司令,朱總司令十分高興,對代表們說,我們八路軍是你們太行山人民小米養育的,我們一刻也不能忘記爲老區人民,同時還詢問武鄉的婦女們坐月子還喝不喝稀米湯,老鄉早上還吃不吃疙瘩就酸萊……又仔細問建國後生產和建設情況,並作出有關指示,他和老區人民心連着心。

紅星楊是歷史見証閃爍的輝煌之光,是朱老總的化身,隨着紅色旅遊的開發,國內外遊人成千上萬地到八路軍總部參觀,於是有了這樣一個互相傳閱的口碑:不看太行紅星楊,等於沒有到武鄉,吸引着絡繹不絕的觀光大潮,太行山實景劇更再現了這一豐富的畫面,是革命魂力,一幅中華民族的圖騰,更激勵着太行山人民開創新的征程,再鑄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