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鎮的水之緣散文

上善若水;水,乃萬物之源;水,無形無色,至柔至美。有水的地方就有靈性,有水的地方就有故事

千年古鎮的水之緣散文

7000多年前,先民們選擇了有邰這塊沃土,擇水而居,開始了漁獵生活。滔滔漆水,日夜奔流不息,滋養着一方子民,有邰古國的建立,中華文明由此肇始,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帝嚳之妃姜嫄,路踩巨人腳印後懷有身孕,誕下棄,棄長大後成爲堯的農藝師,封於有邰,是爲周人始祖后稷。后稷在漆水河畔教民稼穡,樹藝五穀,結束了人們漁獵生活之困飢,開創了華夏農耕文明,並逐步走向成熟與發達。

母親河----漆水,用她博大的胸懷,甘甜的乳汁,哺育着她的子民,告別了刀耕火種、茹毛飲血的原始時代,逐漸邁進人類文明。漆水谷地,林木茂密,田疇縱橫,阡陌交通,村舍相望,雞犬相聞,先民們安居樂業,過着祥和而寧靜的生活。有時,漆水河突然發怒,呼嘯而來,洶涌的河水漫過兩岸,驚醒了睡夢中的人們。黑夜之中,人們拖兒帶女,驚慌失措的逃向兩岸高地。肆虐的洪水沖毀了家園,淹沒了良田,人們只能呆坐岸邊,望水興嘆。待到洪水退去,露出地面,人們才又返回原址,用辛勤的雙手重建家園。不久之後,漆水兩岸又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安靜祥和。

後來,儘管公劉帶領周族遷往豳州,三百年之後,古公亶父又帶領部族遷往西岐,但是有邰古國的重要地位一直未曾改變。7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置縣史,一直在續寫着有邰的輝煌。

曾幾何時,由於人們過度開墾,過度開發,母親河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風采,不再氣勢磅礴,不再神采奕奕,而是氣若游絲,黯然神傷。聖母姜嫄,站立小華山之巔,俯瞰着一條無精打采的.濁流,不禁潸然淚下;忠臣蘇武,蹲在漆水之畔,雙手掬起一棒散發着惡臭的河水,不禁扼腕嘆息。治理漆水,刻不容緩!還母親河一溪清流,重現往日迷人的豐腴之姿。

姜嫄墓、教稼臺、蘇武墓、城隍廟、報本塔、清涼寺,一個個重量級的文物景點,在武功縣委縣政府的科學規劃統一開發中,逐漸大放異彩,武功人民端着金碗討飯吃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你看,漆水河畔,一泓碧波橫空出世,放眼望去,煙波浩渺,微風拂過,碧波盪漾。這是一個大手筆,比起周至的沙沙河水街,也毫不遜色。這裏不僅有江南水鄉的清新婉約,還有着北國原野的雄奇奔放。

姜嫄水鄉,氤氳着朦朧婉約之美。煙柳拂堤,荷葉田田;畫舫遊艇,帆影點點。青石板鋪地,乾乾淨淨,纖塵不染;仿古店鋪林立,小吃特產,琳琅滿目。撐起一把花紙傘,徜徉在水鄉街頭,呼吸着撲面而來的荷香,聆聽着悅耳動聽的叫賣聲,彷彿穿越時空邃道,置身於影視劇場景之中,有恍若隔世之感。

姜嫄水鄉,又洋溢着奔放豪邁之氣。蘇武廣場,愛國主題文化彰顯忠臣氣節。巍巍銅塑,栩栩如生,蘇武手持節杖,凝神遠眺故國家園,北海牧羊十九載,歷盡千辛萬苦,丹心不改。報本塔的晨鐘暮鼓嫋嫋響起,訴說着一代帝王李世民報母恩的傳奇故事。“天下城隍戴相帽,唯有武功城隍戴王冠”,武功城隍,天下聞名。廟中,遊人如織,上香進表,求卦問卜,畢恭畢敬,虔誠至極,正所謂:心誠則靈。

游水鄉,賞美景,聽傳說,品小吃,大美武功讓你流連忘返。清真羊肉泡,一碗不夠再來一碗;武功鎮旗花面,保證你二十碗不過癮。微酸勁道的擀麪皮,油香酥脆的麻花,香甜可口的鍋盔,臨走之時,不忘給親朋好友再捎一份。

因水結緣,是水,哺育了有邰文明;是水,又讓武功插上了騰飛的翅膀,步入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大雅一歌山川秀,益稷三聲漆水明。美哉,漆水,壯哉,漆水,永遠抒寫着一曲不離不棄的頌歌!

  20XX年7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