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探春散文

讀《紅樓夢》,除了寶黛釵鳳,還有一個人,是誰也繞不過去的,讓人過目不忘,生生硌疼你的心,她就是探春。

每個人心底都有一個探春散文

是的,探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的探春,是賈府小姐中最有才華、最有魄力的女子,她才情卓越,志向高遠,精明能幹,心機果斷,個性鮮明。連鳳姐和王夫人都畏她幾分、讓她幾分,更不要說一干下人。

探春渾名“玫瑰花”,生的“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鴨蛋臉面,俊眼修眉,顧盼神飛,文采精華,見之忘俗。”父親是榮國府掌門賈政,母親是趙姨娘。

雖爲庶出,探春在思想性格上與同是庶出的姐姐迎春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她自幼受賈母培養,聰明要強,凡事拎得清輕重。是個有遠見、有抱負、有作爲的女子,她敢說敢爲、辦事練達。

在鳳姐患病期間,擊敗管家媳婦們對她的輕視甚至是故意的刁難,治理大觀園,興利除弊,富有改革精神;抄檢大觀園時,探春以爲,“引出這等醜態”比什麼都嚴重,她“命衆丫鬟秉燭開門而待”,只許別人搜自己的箱櫃,不許動一下她丫頭的東西,並且說到做到,絕無迴旋餘地,這是她在婢僕前竭力維護自己作主子的威信與尊嚴,也是她敏感地覺察到賈府這個大家族內部殘殺、氣數將近的徵兆,痛心而憤怒。而“心內沒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這一點,自恃有臉,上前動手動腳,結果當場捱了一記巴掌。這一巴掌乾脆利索,何等爽快霸氣!她是一個關注家族命運,富有憂患意識的大觀園中的女“政治家”。在她的心目中,“抄檢大觀園”對賈府來說,就是“自殺自滅”的奇恥大辱。她爲賈府上下的“自殺自滅”而痛心疾首。”

探春不僅才幹出衆,且情趣高雅。其《簪菊》詩,就受到姐妹們的好評。她處事、治家,也更有“文化品味”,與鳳姐相比,都可謂理家能手,但兩個人的“境界”卻不同:探春關注的是整個家族的命運,而鳳姐主要是爲了一己之私利;探春理家有理念,有危機感,有憂患意識,而鳳姐全靠隨機應變,惟以討好賈母爲主,充滿市俗氣。探春身爲女子,但其爽朗氣概不讓鬚眉。請看她居住的闊朗的秋霜齋裏:大理石案上“筆如樹林”、“寶硯數方”,牆上是“大幅字畫”,案上是“大鼎”,架上是大觀窯的“大盤”,盤裏是數十個“大佛手”……居室如其人,這毫無脂粉氣的居室,正表現了探春的男子氣度

探春是詩社的倡導者,喜歡書法,性格疏朗大方,又有理家才能,是幾個孫女兒中賈母最喜歡的。南安太妃來賈府,賈母叫了寶黛湘三人來作陪,另一個就只叫了探春。

但探春的內心也有很多的委屈,承受着深深的傷痛。古代嫡庶之分甚爲分明。探春空有才志,卻因是趙姨娘所出,而趙又“心裏又沒有算計”,“着三不着兩”,不但言語粗俗,而且無事生非,平白惹出了多少難堪。但最讓人驚掉下巴的,是她因薔薇硝一事與芳官打架——芳官多大?趙姨娘多大?芳官是何人?一個買來的戲子被留在了賈府當丫鬟,趙姨娘之無見識徹底體現在這上面:她再不濟也是賈政的小妾,是半個主子,竟然與小丫鬟拉扯得不成樣子。

在下人裏沒有主子樣,在主子裏想擺主子款又明顯矮人一截,有這樣一個母親,雖是隔着厚厚的線裝書籍,隔着幾百年煙雨紅塵,我們依然可以想象探春當時的心情。

根據癸酉本第86迴文中的描述,賈母和王夫人相繼去世,孝期滿了後,賈家又開始操辦起家中衆多女兒的婚事。其中戚家公子戚建輝來賈家求親,先是看中了探春,但之後因趙姨娘多嘴多舌,戚建輝嫌探春是個庶出女兒,門不當戶不對,便放棄了這門親事。此處不說戚家公子的人品才幹,但就這份深到骨髓裏的出身歧視,對心高氣傲的.探春是多大的傷害!但,這不是探春一個人的悲劇,而是封建時代所有庶出子女的悲劇。按照禮教,他們的生母只是半個主子,仍有奴才身份。他們只能認嫡母爲母親,因此賈環過分地自卑,正是庶出子女從小內心遭到禮教扭曲的體現。而探春過分地自尊,也是心底憋着一口氣的。她只能用過度地自尊,來撫平心底的傷痛,裝點外在的尊嚴。

後來,朝廷和一蠻夷島國發生戰爭,朝廷戰敗了要議和,決定要嫁個公主過去和親。於是南安太妃來到賈家,看中了探春要認她爲乾女兒,要求探春代替她女兒嫁到蠻夷島國,因爲南安太妃怕自己的女兒嫁到海外會吃苦,賈府應允,便擇定了日子。到了清明這一天,賈府閤家含淚爲探春的遠嫁送行。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拋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孃,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奴去也,莫牽連。身爲女兒,在封建思想嚴重的社會,是一個多麼大的不幸:在孃家,對男孩女孩是不一樣的。男孩子重點培養,將來頂門立戶,建功立業,光宗耀祖。而女孩子,早晚是外人,遲早要嫁出去的。不過就是一門子親戚罷了。大戶人家如此,平頭百姓更是厲害,資源本來就不多,可着供給男孩子,女孩子麼,其次,或者退一步,更或者可有可無。甚至有的家庭爲了給男孩子說媳婦,硬是拿女孩子去換,也是有的。這樣的環境下,女人不過就是生育的機器,傳宗接代的工具。你想談理想,談感情,談人生?生爲女人,你想多了。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於末世運偏消。

清明涕送江邊望,

千里東風一夢遙

東風千里,一夢遙就一夢遙吧。嫁到荒蠻之地,對於女子,沒有那些繁文縟節,沒了那些禮教,精神上的歧視或許會少些呢。真若嫁了戚家公子,備不住又是一個賈璉,又是一個孫紹祖。那些所謂貴族的男人們早就被慣得吃喝嫖賭,外強中乾了,卻還要掛一個治國平天下的幌子來自欺欺人。也不嫌害臊!

在安土重遷、交通通訊都很困難的古代社會,探春遠嫁本身就是一大悲劇。但在重男輕女,男尊女卑的原生生存環境下,遠嫁異域的結局,對於精明能幹的探春,未尚不是一件好事!以其心機和決斷,說不定能在荒蠻之地,有一番作爲呢。就如多年前和親的解憂公主,文成公主。不也是男人世界裏的一枚棋子嗎?只是這一枚枚水樣的清麗棋子,完成了許多大丈夫做不了的事。

中國人推崇節烈,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英雄們的故事使鬼神色變,天地動容。辛棄疾說過“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身前身後名。”袁枚也道“男兒爲報君恩重,死到沙場是善終。”這些和親的女子們,用盡青春、埋骨他鄉,換來短暫的戰火平熄和故國安寧,是否也可稱女子英雄?

不管你承認不承認,他們都做了英雄才能做的事。

有着一番抱負,有着政治家風範的探春,因爲“太太滿心疼我,因姨娘每每生事,幾次寒心”,有一個趙姨娘這樣的媽,一個賈環這樣的弟弟,生性要強的她得有多少委屈和無奈?偏偏這些人還有事沒事刷一下存在感。她身爲女子,且系庶出,又生逢賈府末世,故亦終究不能有所作爲。正如第五回中探春之判詞所云:“才自精明志自高,生於末世運偏消。

探春感受到的痛苦,是中國曆代千千萬萬鬱郁不得志的英雄志士們生不逢辰、懷才不遇、壯志未酬、憤世嫉俗之痛苦的縮影,這種心境在中國歷史上源遠流長、綿亙不絕。他們有痛苦,而又不失高風亮節,在這痛苦中堅守節操,不爲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用他們高標傲世的精神氣質譜寫了一曲曲慷慨悲壯的生命之歌。《紅樓夢》既塑造女媧補天剩一石這個神話形象,又塑造探春這個女兒形象,其寄託可謂深遠。

也許,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個自己的探春。或者是出身,或者是性別,或者是相貌。那些與生倶來不能改變的因素,深深困擾着每一顆上進要強愛美的心,所以我們自強自立,自尊自愛。我們不斷用可以改變的內在和後來,來彌補上天所賜的無法選擇。並,在這個無情的世界裏,深情而精彩地活着。

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個自己的探春。在一定意義上,每個人也就都是探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