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布爾津散文

我再一次來到了邊陲小城布爾津。

重返布爾津散文

布爾津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勒泰地區的一個縣,位於阿爾泰山脈的西南邊,額爾齊斯河和布爾津河的交匯處,偏隅一方。

傍晚時分,我乘坐的汽車沿着筆直的公路向她奔去。跨過雄偉的額爾齊斯河大橋,汽車緩緩地駛進了縣城。

寬闊整潔的大街上不同民族的市民悠閒地在散步。滿足的笑容,鮮豔的民族服飾,告訴我這裏是一個富裕、團結的安樂之地。街道兩旁綠樹成蔭,蒼翠欲滴。沿街的建築上高高地樹立着尖頂,牆面上砌雕的花紋色彩大膽,活潑,充滿了異域情調。

在晚霞的輝映下,布爾津全城金光燦爛,一片輝煌,彷彿是一個童話世界。

看着眼前令人心醉的景色,我的思緒不禁回到了40多年前。

那是1972年10月,我第一次到布爾津。

那一年,我剛滿八歲,跟着媽媽到內地探親。當時,交通十分落後。我們先花上兩個多小時坐馬車到10公里遠的鹽池公社(現在叫阿拉哈克),然後再搭上草綠色的解放牌卡車顛簸了三個多小時纔到達布爾津縣城。

布爾津縣城坐落在額爾齊斯河的北岸,一條鋪着沙礫的大街,兩邊是一排排整整齊齊的平房,像一座大軍營。街上行人寥寥,冷冷清清,猶如遙遠的天界。

只有從烏魯木齊發出的班車到來,我們纔有車坐上去烏魯木齊。媽媽和單位同事每天去汽車站打聽情況。

有一天,媽媽去了很久還沒有回來。

我站在街邊焦急地等待媽媽。

一個哈薩克男人領着他和我年紀相仿的孩子從我面前走過。我觸景生情開始哭泣。那個哈薩克小男孩看見後,偷偷地朝我幸災樂禍地做着鬼臉。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來了班車。我們可以出發了。

當時的額爾齊斯河上沒有橋樑。人們把一隻只小木船用碗口粗的繩子並排綁在一起,在上面鋪上木板,形成了一座簡易的渡橋。

汽車駛過渡橋的時候,爲了減輕重量保證安全,大人們必須下車步行通過渡橋,小孩可以留在車上。我坐在晃晃悠悠的班車上,望着車窗外滾滾的河水,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

這裏危機四伏,這裏冷漠無情,這裏是無奈的等待,這裏是陌生的他鄉。童年的我對布爾津充滿了厭惡……

班車繼續前行,美景不斷闖進我的眼簾。

額爾齊斯河邊的五彩灣,彙集了雅丹地貌、長河流水、灘塗溼地、戈壁荒漠等各種景觀,在夕陽的.照耀下,色彩濃重,線條優美,壯麗與秀美齊聚,震撼人心。

清澈透明的布爾津河從林山綠海中坦蕩流出,款款而行,靜靜地融入到額爾齊斯河中,不留下一絲痕跡。

班車開進了富麗堂皇的賓館大院。

我跳下班車,迅速辦理好住宿手續,然後趕着時間想去著名的河堤夜市。

我站在街道邊上,叫住了一位路過的哈薩克小夥子,向他打聽去河堤夜市的路線。

那個哈薩克小夥子皮膚很白,一頭黃髮,壞壞地咧嘴一笑說道:“左邊這條街可以過去呢,右邊這條街嘛也可以過去呢,”末了還幽默地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嘛。”

看着他得意、狡黠的樣子,我一下想起了童年的時候那個看着我哭泣的幸災樂禍的哈薩克小男孩。

那個哈薩克小夥子問道:“你是到喀納斯旅遊嗎?”

我回答:“是的。”

他又機靈地笑道:“喀納斯太美了。去了你就不想回家了。告訴你吧,通往喀納斯的公路是我修的。”

我走在傍晚布爾津的大街上,對比着前後幾十年的變化。

布爾津擁有巍峨的高山、寬闊的河流、廣袤的草原和珍稀的森林,擁有著名的喀納斯湖、禾木、神仙灣風景區,擁有哈薩克、漢、回、蒙古、維吾爾等民族,已經成爲中國最著名的旅遊勝地之一。

布爾津的滄桑鉅變,得益於撩開了神祕面紗的人間仙境喀納斯,得益於布爾津人聰明智慧、艱苦拼搏,得益於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

遠處燈火一片璀璨,河堤夜市即將到達。我不禁感嘆道:蒼天有眼,決不會埋沒才俊與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