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間四月天散文

提到民國才女林徽因的一生,用它自己的詩歌《你是人間四月天》來做評最爲貼切。她是四月早天裏的雲煙;是黃昏吹着風的軟;是天真是莊嚴。她是多少後人心中夢中的白蓮;是一樹樹的花開;是愛、是希望、是暖。彷彿所有的詞彙都用盡,也不能道出這個女子的精髓。

你是人間四月天散文

一本王臣的《林徽因傳》竟讓我莫名地欣喜。喜歡那一眼能看到底的白,透着乾淨與清澈。心靈的疲憊在觸目的瞬間便釋然開解。一盞香氣嫋嫋的茶彷彿承載了歲月的韻致,只在自己的世界裏起伏飄蕩,像極了那個如蘭似蓮般的女子。驀然回首,那些時光流逝的光影好像不曾帶給她任何的風霜;只在似水的年華里徒添了一份神祕的回味。

看着窗外繁華的四月,扯一縷陽光入懷。讓思緒沉寂在一抹寂靜地遐想裏:是什麼成就了她的才情?認真翻閱着手中的書,我想在這本自傳裏找到了我想要的答案。成就她的除了她自己地努力之外,還有五位同樣優秀而讓人敬佩的男子。正是因爲他們的博大、剋制、慈愛、尊重與懂得,才成就了她如同鮮花般絢麗而多彩的人生。

首先要提到的便是她的生父林長民。雖然他從小便受封建家庭地薰染,日後又在民國政府爲官,但卻是一位具有真知灼見和開明思想的父親。他不僅給她寬鬆的成長環境,讓她像一株陽光裏的禾苗一樣沐浴着春光盡情地成長;更是給了她人生方向上的指導。半年的歐洲遊歷生涯,使她在眼界上立於一個更高的起點,有着一種千帆過盡後的開闊。而與那個浪漫詩人徐志摩地邂逅,也是因他而起。

那日,當徐志摩叩開林長民在英國倫敦的臨時家門時:年僅十六歲的林徽因像一朵清新的小花,寂靜地立於父親的身旁。那一眼便是冽冽日光下恍如隔世的沉寂。於她們而言,那一段相識相知的時光,便是一生最美好的記憶片斷之一。溫婉得如同夏夜裏的白蓮,帶着皎潔的炫目。

然而他在她青澀的年華里只能是雨後的彩虹。縱然那些色彩是如此的絢麗迷人,可那樣的風景卻只能是曇花一現。儘管後來他爲了她離了婚,可再見時她的身邊已有了樑思成。雖然她也愛徐志摩的才華、浪漫和率真,但她更愛樑思成的寬厚和沉穩。而徐志摩,那個才華洋溢卻有着倜儻神韻的男子,只能帶着朦朧地惆悵立於斜陽之外,無限憂傷地霧裏看花……

林徽因與樑思成的初見,並沒有電光火花的吸引;但他的寬厚;他的才思;他的沉穩就那樣隨着歲月地沁入,一點點地入了她的心。他愛她雖然深邃,卻也寧靜溫柔。讓她在自己舒適地呵護裏一點一點地沉湎。而她果真便沉醉於這樣的細緻和體貼裏,用長相廝守來做爲最真誠地迴應。就連後來,林徽因與她和樑思成共同的好友—金嶽霖之間生出了相互愛慕的情愫,都能跟他和盤托出。這於樑思成而言又需要多大的勇氣來接受並理解?可樑思成正是用他那寬厚,沉穩且如青松般高尚的品格,去理解林徽因和金嶽霖。他愛她亦尊重她,這才致使他們三人之間清清爽爽,從此友誼更加深厚綿長。

而最讓人稱絕的,便是慧眼識珠的梁啓超。如果沒有梁啓超的“視得”和打磨,就算林徽因是一顆千年的珍珠,在父親去逝家境衰敗卻又戰火紛飛的情景下,一個弱小的女子終究也只有被埋沒的份了。梁啓超不斷極力促成她與樑思成的婚事;且在她父親去逝尚未與樑思成成婚的情況下一直資助她的學業和母親。林徽因因此才能順利地完成學業,爲以後的事業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最後要說的便是那個拋棄個人情感,一生追隨其左右的金嶽霖。他愛她卻只表達,不期許、更不可能逾越。當他看到自己最心愛的女子天天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與她的丈夫夫唱婦隨的情景時,他可曾有過短暫的失落?而他的確是一個叫人稱奇的男子,因爲他的愛裏面不只是一種很自我的愛,還有更多的敬。敬重他與樑思成的兄弟情誼;也敬重他與林徽因之間的那份默契。所以他一生與她們爲伴,卻終身不娶。於一個小我而自我的.個體面前,這又需要何等博大的胸襟啊!

這是一羣怎麼樣的人啊?林徽因的一生便是在這樣一羣至情至信人的愛與敬的包裹下,傾其一生而綻放出最美的光華。林徽因的個性是熱烈的,她以柔弱的個體積極地吸收着光亮和知識;然而她的一生更是寂靜的。在那個風雨飄搖時局動亂的年代,她把自己一顆沉潛的心都交給了學業、事業與研究。她是一朵寂靜的白蓮,獨自嫣然卻靜美生香。

喜歡你是寂靜的!每個生命也正是因爲有了這寂靜的追求和執着的堅守,纔會在若干年、甚至幾百上千年之後,還能綻放着獨特的華彩和光芒。否則一抔黃土的掩埋下,屍骨無存的灰燼裏除了都是花草樹木的養料之外,可曾還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呢?像林徽因這樣傾其一生的精力去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這也是很多生命能夠流傳千古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收起縹緲的情思,看着遠處那些美麗的春花,我禁不住在在心底感嘆:你是人間四月天,你是愛、是希望、是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