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添綠散文

這山峭拔,長的出巧。因高峻,擋了安坡山的太陽,故名擋陽山。

石漠添綠散文

在山下,遇晴時,遠遠地可看到少室寺(非少林寺),還能清晰地觀到臥佛。此刻天陰,朦朧一片,山原模糊,連方位也難辨了。

春天最適宜的兩件事:造人與種樹,這在歷代都被認爲是正確的事。

造人四季皆宜,唯春天最佳。種樹則是隻有春天才是最適合的。

種樹如造屋。你看平原地區的那些村莊,最先看到的往往是樹。在樹的指引下進村入戶。樹擋風避雨,遮陽成蔭。是村莊的保護神。故鄉的`記憶中永遠離不開樹,順着樹影,你走不錯家門。

擋陽山前的坡地早已石漠化,漫山遍野盡是石子鋪地。當地人還給它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粗骨土。這是件十分尷尬的事,明明是碎石子也硬要和土址一塊,真是念土心切,期望砂石地能變成佳壤原。泥土的芬香太有誘惑力了。

種樹必先挖坑,挖坑也叫挖樹穴,是個繁重的體力活。民俗說,生話中有四大累:“上山,刨地,新婚,看戲"。其它不說,這刨地真叫個累。

在粗骨土上挖樹穴,其勞累程度好比人工開礦。浮土掠去,即見淺黃色的石質砂地,一看就是硬骨頭。此時鐵鍬是派不上用場的,只能拜託十字鎬開道。

鐵鎬砸下去像鉤機抓過一樣,盡現道道白印。遇有大點石塊還會被彈出一下。這要是在夜晚勞作,肯定能看到火星四濺的場景。鐵鍬只能用來清土,挖樹穴沒份。偶爾用它一下,看到的也是在坑內“跳舞",前進不得。

男人只活一個腰,腰好即人生。生活中檢驗腰部好壞的機會並不多,挖樹穴倒是一項。刨坑時全身的力氣都集中在腰部,伸與縮,巧與蠻,非拿捏好不可。否則累塌了腰就是大事(我還行)。

這片山坡種的是側柏與油松,人們打它們的主意已有好長時間。主要是它們耐旱,喜貧,可以賤養,還對土壤與空氣大有好處。它們被戴了很多高帽,分分鐘成了明星樹木。我倒是過多地關心起了它們的命運來。

細想起來,側柏的命運也夠苦的。一幅瘦弱的身子被人提溜着放進了石穴中,飲水,封土後,孤獨成長。它的小腳丫只能插進石縫裏,這是多麼痛苦的事。它何時才能站穩呢,才能長高呢?若是換一個場景生長,如長在風景區內,那可能是另一番境況:肥地陪伴,專人伺候,自成一景,遊人賞嘆。

舊時,人們常說女人是菜花命。意即嫁對了人就好比油菜種在了沃土裏,花朵開的鮮豔水靈。嫁錯了呢?如油菜長在瘠薄的山地,別說出彩了,能否有花季都難說。這與植物何其相似。

植物非人,亦無情感。它們被歡喜地植入土中,慢悠悠地生長,只知道與時間爲伴,隨風雨飄搖。

擋陽山下鑿石植木,自成風景。再看那天色,厚霧漸退,越來越明朗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