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有夢書當枕經典散文

一直很喜歡作家琦君的一句話:三更有夢書當枕。是它讓我想起那些與書相伴的清淡而苦澀的歲月,那些遺落在山崗上的牧歌日子,那些有着蛐蛐歡快吟唱和月落烏啼的夜晚。也一直認爲,人生其實就是一條亙古流動的河流,而書就是那在日夜流淌中靜靜沉思的河牀,或者是那岸邊隨風搖曳的無名野花,散發出彌久不散的淡淡幽香。

三更有夢書當枕經典散文

自小生長在農村,那時家裏窮得象被拔光了毛的鴨子瘦骨嶙峋,對於書則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奢侈品。而剛唸了三、四年級的我,卻無可救藥地喜歡上了這件奢侈品。也許,那時便已註定了我此後必定是一路坎坎坷坷、跌跌撞撞。

喜歡讀書,就得去找。但村子裏能有幾本書的同伴很少,最多的便是阿輝和阿峯。阿輝的書大多是被我們稱爲“公仔書”的圖書,其中有《三國演義》系列、《渡江偵察記》等,都是他出嫁的姐姐和姐夫幫他買的。爲了能夠看“公仔書”,我就很不爭氣地去巴結阿輝,有時阿輝被我哄得心花怒放,就讓我挑選他的圖書來看,以至我也常常看得心花怒放、暢快淋漓。

很快村子裏有限的藏書被我讀了幾遍,就再也不能滿足我的讀書慾望了。於是我把目光轉向學校的同學身上,想方設法借來看。因爲家離學校遠,有七、八公里山路,一個來回就要兩三個鍾。爲了節省時間讀書,有時我乾脆連中午都不回去吃飯,就躲在教室的角落裏津津有味地看借來的書。此後多年,我還會偶然想起在那間鄉村小學教室的某個角落裏,有那麼一個瘦小的身影,他那專注的神情還會讓我感動,以至到了後來有了想在心裏爲他流點淚的感覺。漸漸的,由於長時間營養不良,我瘦得如秋後曬穀場上一支被風乾的禾杆,乾癟癟的。

在學校裏未看完,晚上就帶回家裏繼續挑燈夜戰。然而帶回家裏看是有點“風險”的,那時年邁的奶奶看得我很緊,是絕不允許我看那些與課本無關的書籍的。她把畢生樸素的願望寄託在我的身上了。好在奶奶不識字,看到我坐在桌子前看書,根本分不清我是在看課本,還是看“閒書”。所以我在做完作業時,公然在她眼皮底下看借來的書。而可憐的奶奶看到我枕頭底下塞滿各種書,每晚看到深夜,還經常手不離書本,就連放牛也帶本書去,而不象村裏其他夥伴那樣只顧瘋玩,她常常沾沾自喜地對別人說:“看我益兒讀書多勤奮,將來一定會考個秀才。”

及至上了中學,離開了家也離開了奶奶,在學校寄宿,有了點自己自由的空間,我更一發不可收拾。學校裏有間圖書館,那是我每天課後必去的地方,一來二往,圖書館的阿姨也和我混得很熟,每次我想借什麼書都特別照顧,有時還讓我進去挑選。但大多是囫圇吞棗,不求甚解,但還是由着性子讀下去。

最初我喜歡讀一些戰爭類的故事書,包括古代的和現代的,比如《水滸傳》、《三國演義》、《興唐傳》以及《鐵道游擊隊》、《三大戰役》等,而其中最喜歡的還是《西遊記》,我看了不下十遍都不覺得厭倦。後來我又跟着看起了言情小說,看得最多的是瓊瑤的書,從《窗外》開始到《彩霞滿天》到《月滿西樓》等,可以說瓊瑤的書我幾乎看個精光,也許那時是情竇初開的年紀吧,腦子裏常常浮想聯翩。再後來,我又跟着看起了金庸、古龍等人武俠小說,看得很入迷,常常坐也看、走也看,甚至躺着也在看。但不知怎的,我卻不喜歡讀《紅樓夢》和外國小說,說來汗顏,《紅樓夢》至今我還未讀完。

而真正算得上讀書的,卻還是在奮興中學讀高二時一位語文指導下讀的`書。他叫何子健老師,何老師是一位學究式的老師,鑽研學問和讀書都很用功,古文功底深厚,常常在《語文月刊》等雜誌上發表一些研究論文,當時被我奉爲偶像。何老師家裏有很多藏書,知道我喜歡看書就把自己珍藏的書借給我看。在何老師那裏,我讀到了不少諸子百家、唐詩宋詞等代表着中國古代文化精華的書,也學會了如何有選擇地讀書。不料,一年後何老師卻因病而去世了,我也失去了一位良師益友。

說來有些慚愧,小時候我最大的理想是當一名書店售貨員或一名圖書館管理員。因爲每當我到書店時,看到一個個售貨員阿姨坐在窗明几淨的櫃檯後,悠閒地一本本翻着剛剛送達的新書和雜誌;而圖書館管理員則象一隻只美麗的蝴蝶在書海叢中來回穿梭着,看得我眼睛發直。

爲着這個樸素的理想,我一直努力地奮鬥。而其實一直在支撐着我、給我無窮動力的卻是那一本本散發着誘人光澤的書籍。記得有一次到舅舅家玩,無意中在牆角找到一本破舊的《春秋戰國》,我歡喜得如獲至寶,就偷偷地帶回來,那是自己擁有的第一本書啊。我把它放在牀頭,一有空就拿來看,每頁幾乎讓我翻破了。實在不行了,我就把它包好藏在抽屜裏,不料卻讓螞蟻啃個精光,爲這事我一直心疼了許久。

畢業後出了社會,我以爲可以把自己的夢想付之實踐了。但每月微薄的工資除去吃飯、生活費用,給點家裏,到最後能給自己自由支配的少之又少;後來又成了家,每月柴、米、油、鹽佔去工資的一截,還要想辦法籌錢供房,經濟更是顯得捉襟見肘。每每流連於街頭攤檔小店,見到一本喜愛的好書,還總會耳熱心跳,可摸摸羞澀的口袋,想着這個月的房貸未交,想着家裏煤氣快用完了,想着要爲女兒買臺點讀機,只好依依不捨地放下來,就象那位“和羞走,倚回首,暗把清梅嗅”的淡脂素衣的小姑娘。

縱使如此,我還是擠着勁去買書,加上朋友送的,十多年下來我也擁有了滿滿的四書櫃書,也有了一個小小的書房,也擁有了一方夢寐以求的獨立的讀書天地。但此時我卻沒有了最初那份心境,外面燈紅酒綠,單位百事纏身,家裏稚兒繞膝,再也無法靜下心去讀書了。

春日遲遲中,我靜靜坐在凌亂的書房裏,凌凌亂亂地追憶着讀書的往事,凌凌亂亂地寫着,竟再也無法理出一個頭緒來。無書時想讀書,有書時無法讀,而正是這些矛盾構成了真實而複雜的人生。長此以往,也許連僅有的遺憾也會隨着歲月慢慢老去,空留下絲絲惆悵,那纔是真正的悲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