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還寒時-散文隨筆

說起這黃酒,真是不一般。黃酒行家都知道,做酒要有三個條件:第一是好水;第二是充滿微生物的空氣;第三是溫溼氣候。沒有這三個條件做不出好酒。事實上,一個地方之所以能出好酒,是由這個地方的物產、氣候、地理整體環境所決定的,離開這個整體,酒是釀不出好味道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臺灣釀造的仿紹酒。1949年,一批紹興釀酒師傅跑到了臺灣,在當地按照紹興傳統工藝釀酒,酒藥也帶過去了,但是那裏是海洋性氣候,沒有紹興這樣的空氣條件和水,釀出的黃酒總帶有一股苦味,爲了掩蓋苦味,臺灣人發明了加話梅的喝法。

乍暖還寒時-散文隨筆

江浙果真是寶地,素來文脈龍蟠,雅士雲集,黃酒也水到渠成,成爲了中國文化史上風雅的一筆。

魯迅先生家鄉在紹興,對紹興黃酒自是有特別的`感情,所以魯迅先生儘管不嗜酒,卻也常常小酌,或會朋友,把酒論世;或自斟自飲,以遣心中感懷。魯迅先生有許多飲酒詩、文,特別是《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一文,就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闡述了酒在文人創作和心理上所起的作用,並論及了酒的功德,且時露鋒芒,以古論今,鍼砭時弊,入木三分。至於魯迅的小說,十之八九分都寫到酒。可以說,現在生意紅火的咸亨酒店,全是因爲沾了魯迅先生大作的光。當然,咸亨酒店爲魯迅的小說提供了人物活動的重要環境,而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正是取材於他的鄰居——酒鬼文人“孟夫子”。

“白馬湖”的名人,如夏丐尊、劉董宇、朱自清、朱光潛等在春暉中學時就有“酒聚”的習慣。他們不愛白酒,只喝紹興老酒。後來這幾位名士先後到上海,辦起“立達學院”,仍繼承了白馬湖畔的“酒聚”習慣。開明書店開張後,索性名正言順地成立起“開明酒會”,並且明訂了入會條件:必須具有一次能喝下五斤紹興加飯的能耐才能吸收入會。當時夏丐尊、豐子愷、葉聖陶、鄭振繹和開明書店的章錫琛老闆全都達到入會條件而入選。

在不宜出門的日子裏,手邊一冊書,桌上一壺酒,最爲愜意。書香加上酒味,正是品味生活。

雖然有不同種類、不同風味的黃酒,但在基本的口感上必須達到幾個標準,才稱得上是好酒:酸、甜、苦、辣、澀、鮮,各種滋味喝在嘴裏既豐滿又有層次感,還很協調,芳香醇厚,一點不比葡萄酒豐富的口感差。

黃酒還能氣通血脈、厚腸胃、潤皮膚、散溼氣、養脾氣、扶肝、除風下氣等。春季適量飲用黃酒不但可以補充人體正常生理代謝所需的大量營養素,維持體內能量和營養平衡,而且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體內代謝產物的排泄,改善人體內環境,提高心血管系統的抗病能力,有“液體蛋糕”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