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西風胖經典散文

對於一座無數次遠觀的山來說,選擇一個通透的秋日,頂着穿透林隙的暖暖秋陽,以最親密的方式去感受它的氣息,箇中的愉悅宛若那點染漫山的紅葉,燦爛而熱烈。

古道西風胖經典散文

遊擊寨,坐落在英山縣楊柳灣鎮東莊畈村境內,東與英山尖遙遙相望。山多奇石,東向一側,茂密的叢林裙沿一般簇擁山腳,裙身則是陡峭光滑的石壁,巉巖壁立,高約百十米。沿石縫處間或點綴着頑強的雜木,與堪稱壯觀的山石一起彰顯着這山的堅韌與包容並存。山下,一座小型水庫靜臥羣山之中,用澄碧的水面倒映着漫山的紅葉,相映成趣。而海拔約莫兩三百米的蠟燭尖如同這古老山寨堅貞的哨兵,一峯獨立,身姿挺拔而嬌小地峭立水庫邊兒。

蘄黃大地,自古民風淳樸,卻又於淳樸中不失山一般的抗爭和擔當精神。尤其在明末清初,反清浪潮更是在這大別山腹地演繹得風起雲涌。以致千里大別山,佔山築寨如星星之火,幾乎遍佈每一座奇險的山頭。是以史載最具影響力的有蘄黃四十八寨之說。遊擊寨和與它相爲犄角的英布寨(又稱世安寨)、一人寨大約因爲規制都相對較小,均未入選四十八寨。但作爲一座留下山寨痕跡的地方來說,這並不影響後人在登山遠眺,懷古思幽時暢想一番佔山爲王、除暴安良的壯懷激烈。

歷史的記憶對於後人來說無論是否載入史籍,總是讓人充滿敬畏和遐想的。一如這秋天的遊擊寨,雖然沒了春天山花爛漫的嫵媚,沒了夏季厚重蒼茫的凝重,但僅僅遠遠地看上一眼,那滿山紅葉的誘惑依然是讓人擋不住去向頂峯,把酒臨風的衝動。

山裏的人依然是淳樸的,順着一路熱心村民的指引,沿着新修的水泥公路,一直抵達到離頂峯最近的也是最後的一個小村落。摩托車停在一戶農家小樓門前時,熱情的老人就招呼我們進屋喝杯熱茶,並指點我們登頂的路徑。

環顧這個只有三五戶人家的小村落,都是新建的小洋樓,以及一些不曾拆除依然發揮作用的小土磚房,阡陌縱橫間,道路相連,一方小池塘在秋日正午的陽光下波瀾不驚,一羣散放的山羊閒適地散落在佈滿稻茬的梯田裏,一叢叢不知名的野花安然地綻放在田埂上,小路旁。原始的痕跡與現代的氣息錯落有致地依山傍水,和諧且安寧。

村民管遊擊寨叫寨上。於是我們沿着落滿松針的小路,向着寨上進發。

和許多風景一樣,嚮往與抵近的感受是不一樣的。就如現在,砂質的小徑蜿蜒隱沒在叢林深處,偶爾幾塊巨大的石頭就聳立在濃密的叢林裏,在被遮蔽掉陽光的大山深處給人森森的感覺,竟自生出一種深入虎穴朝拜座山雕的感覺來。忽而一小片空闊處,秋陽肆無忌憚地直入叢林,把一樹樹,一枝枝濃淡不一的紅黃楓葉照射成養眼的景緻,搖曳在這深秋淡淡的風裏,生氣也油然而生。

峯迴路轉,一道幾乎淹沒在草木叢中的低矮石牆留有一個豁口,向路的兩邊沿山脊延伸,逐漸枯萎掉葉子的藤蔓佈滿着看上去就是人工堆砌的石頭,這是古寨牆了。沿着寨牆的小路荊棘密佈,果然“匪”氣到只能容一人通行。參差起伏的寨牆被後來長出的大樹遮掩的隱隱約約,也不知延伸了多遠。或者,前人的智慧就如這些滿是古老痕跡的石頭一般,靜默得讓人無法安全參透吧,這依山而立的石寨有曾經揹負着怎樣的期冀,怎樣的無奈呢?在我們這些人的`眼裏,這只是一個適合野外活動的蠻荒之境啊。

歷史存在於過去,無人知曉無從考究的歷史在時間的長河裏淹沒得太多。就如在一方路的盡頭,這一堆巨大的亂石堆聳成一幅靜默,卻又隨四季變換景色的畫。不知道是否有人讀懂,這亂石成峯的背後是相依不棄,還是相擁不捨?是相扶擎天,還是相約傲世?

默然相望,頂峯的秋風裏更多了一些豐滿的況味,狂野,澄淨。循着深秋巔峯處浩蕩的氣息,遠山近水,田園村舍,道路炊煙,入目處是滿滿的壯闊。告別秋雨連綿的日子,這暖暖的秋陽之下,遠近山峯此刻就如此壯觀地臣服於四周。至少,那一朵頑強地開放在巨石縫中的杜鵑花兒是體味不到古道西風瘦的。

幾點悠閒的雲朵,輕緩地擦拭着藍天。腳踏峯巔,把手伸進風裏,去感受陽光在用暖意拒絕秋涼。放眼周天,癲狂了多少人的炫目紅葉此時只宛若這一季大山的腮紅,濃淡隱約在這醉掉的秋裏。

一直堅信:一座山,必有它的山魂,它會把山魂放置在不同的時空;一座山寨,必有它的底蘊,只是許多底蘊我們無從知曉。如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空,他的外在並不是他的全部,他走過的年華就如這山、這山寨消逝的歷史。如同一個季節,在不同的地方,它的風情只有抵近才能感觸,就如此刻,這滿眼的秋風,如此豐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