淚窩淺散文

說實話,我有個不算毛病的毛病,那就是遇到感人的故事、場景和文字,愛流淚,有點像個娘們兒。

淚窩淺散文

老家人常說,愛流淚的人,淚窩淺。也許,自己就屬於那種人,情感豐富,“多情應笑我”了,呵呵。當然,仔細想來也沒覺得有什麼,愛流淚,證明心地善良,愛流淚也是惻隱之心的體現。有人講,流淚的男人有愛心。聽了這話多少有點安慰吧。如今浮躁的社會,大家爲名利奔走,爲生活忙碌,能靜下來的機會很少,風裏來雨裏去,臉上的表情多半是麻木了,流淚的時刻不能說沒有,只能說不多。就我而言,算是個多愁善感的。平日裏無論在影視裏,在書上,在別人的故事中,看到讀到聽到一句話,或是感人的一幕,心裏會怦然一動,每每是“對此不拋眼淚也無由”。可能,這源自心底的共鳴,它像一把利劍刺疼了脆弱的神經。孟子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畢竟,人是有感情的,只不過有的人剋制能力強罷了。在我看來,愛流淚是自然的真情流露,不是矯情、不是懦弱,也不是做作,更不是僞裝,也許是觸景生情,也許是心太軟。當年,白居易左遷九江郡司馬。一次送客湓浦口,在聽了舟中琵琶女夜彈琵琶後,不由發出“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的感慨,想想樂天也是性情中人了。

生活就像洋蔥,一片一片地剝開,總有一片會讓我們流淚。其實,自己也知道自己很渺小,是個極平凡的,爲了家庭,爲了生活做着平凡的事,可能沒有屈原那“長嘆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憂國憂民的情懷,也沒有蘇東坡的“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般的兒女情長,但有時面對心底的'感動,人世的滄桑,人性的偉大或堅韌,愛的收穫和感恩……而潸然淚下。也有例外的,記得前年,自己小恙動手術,四十歲的大男人在換紗布的時候,眼淚竟瞬間流了出來,真是丟人呢,說真的,當時真的控制不住自己,也不想在公共場合流淚的,是傷痛擊垮了自己。

眼淚是柔軟的,又最有力量,對小孩子和女人而言,她們的眼淚有時是殺手鐗,是道具,效力驚人。誠然,淚也是一種語言,只流在心裏不流在臉上,是一種傷痕;只流在臉上不流往心裏是一種幸福。魯迅先生說過,無情未必真豪傑,自己倒願做一個有情有義的人,因爲有情纔有人性。我覺得,流淚也是一種發泄,不分男女老幼,心裏有委屈,精神有壓抑,情感有變故,都可以用淚水去稀釋、去沖刷。劉德華有支歌唱道:“男人哭吧不是罪/嚐嚐闊別已久眼淚的滋味”唱出了多少男人的心聲。是呵,快樂,有喜悅的淚;悲傷,有難過的淚,生命中不能沒有眼淚這樣的點綴。我很欣賞詩人艾青的那句詩:“爲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爲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讓人感動,讓人深思。

呵,我的淚窩淺,以至於常爲身邊的喜悲流淚,也許,你會笑話,但男人流淚不應被嘲笑,只要是情之所至,真情實感迸發,至少說明他還不是一個麻木不仁的人;其實應該嘲笑那些從不流淚的,不爲善良流淚、不爲真情流淚、不爲慈愛流淚,並以堅強、偉大自居的人。爲這老婆曾開玩笑對我說,你是不是老了,這麼愛流淚。我也開始懷疑呢。前兩天,在網上看到這樣幾句話:“能爲別人故事感動的人,心就仍然是年輕的,一個人,只有當他還能爲那些與自己沒有直接利害關係的人或事感動、擔心、焦慮的時候,他的心才真正活着,真正年輕”。讀了後心裏也釋然許多,不是嗎,這樣看來,自己不是老了,是還年輕。

淚窩淺,淺就淺吧。

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