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問西東散文

生而爲人,我很抱歉。這是太宰治《人間失格》裏的一句話,我之所以堅持着閱讀和寫字,因爲“我們不一樣”,若沒有個性,世界便成了單調的灰色。

無問西東散文

活在這人世間,總會有或多或少的痛苦,心酸纏繞在內心深處,或明或暗,或淺或深,如是而已,不可斷絕,我所擺脫的辦法是:心中有數,無問西東。

《斷舍離》在小範圍內越傳越廣,成爲暢銷書,生活哲學從小衆推及到大衆,我自己從來不看這類的指導書籍,因爲我覺得靠着一步步定製的人生太過破碎,不值得模仿某種已經流傳的秩序,凡事做到問心無愧,便就足夠。

許多fm節目都說要做一個有樂趣的人,在這裏如果把樂趣等同於快樂,太過生硬,樂趣和瞬間的喜悅都事神經系統做出的反應,一個是深層次的,一個是淺層次的,而決定這些的,是你的樞紐“大腦”。

一個人在活着的時候是該想辦法讓自己獲得某種思想上遞進的,我覺得這是人之所以爲人若存在的意義,豬不懂得思考,每天就知道吃,所以最後它被人吃,現在的很多人都是被生存帶着自己前進,在一次次的挫折中走向成熟,這種成熟往往伴隨着年齡的增長和一步步撕心裂肺的痛楚,把一個人的情感撕裂只需要半個小時,他或者她,就會變成另一個樣子,父輩們的經歷看在眼裏,八零後的樣子也存在我們的心裏,油膩,困頓,負責,這代人承擔起了社會的中流砥柱,不知道我們這代接近零零後的年輕人會把世界編程什麼樣子。

我們活在三維的.世界中,按照物理學的發展速度,在我們這一輩子,都只能待在這裏,三維的世界裏的,時間是向前的,空間是存在的,這就是大多數人賴以生存的真實,這種真實感很容易讓人找到自己,前提是你得承認自己,在某種情景下,雖然你坐在那裏,或者站在那裏,但是你意味不到自己的存在,當你在刷微博,追劇,爲愛豆點贊時,你只是社會的一個小小的分子,或許真正認識到自己存在這世上,只有你性高潮或者信用卡刷爆了的時候。

上面的那一段許多人都不認同,其實我也不認同,我在舉這個例子的時候,犯了形而上的錯誤,忽視掉了人的主觀能動性,我對於哲學的理解來源於尼采,辯證唯物論高中時學過,理論很美,用在生活中,卻有許多不匹配的情況發生,我們把這些情況暫時歸納於“意外”。

在這裏我想推薦一種哲學,叔本華和尼采的唯心主義哲學,在大歸類下可以歸於存在主義。他們兩位大哲學家思考的東西簡而言之,便是你要做什麼,叔本華說“世界是我的表象”,尼采借查斯特拉之口說“上帝死了”,他們都在提個人所存在的意義,不依附於某種意志,自己的思想纔是推動你前進的柴油,汽油,或者是電。西方哲學時上的任何一門哲學沒有對錯(除了納粹的國家社會主義,個人崇拜,披着宗教色彩的獨裁,血統論),柏拉圖的《理想國》今天還可以應用到許多場景,比如一個公司的管理,有決策層,管理層,辦公室裏處理文件的白領,負責具體實施的工人,打掃衛生的阿姨,每個人對這個公司都擁有一些責任,但他們的責任又不是等同的,白領跳槽後可以再招,外面有大把的應屆畢業生眼巴巴的等着,管理層走了,會削弱公司的實力,進而引起股票跌浮,公司的地位不穩定。勞動者都是平等的,這只是句空話,有體驗的人都該懂得不同的崗位工資是不同的,在這裏就不多說了。

發現你想做的事,別在你的黃金時代渾渾噩噩,隨意辜負青春,認清自己,看清遠方。

放棄一些錯覺,才能無問西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