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散文

臘月二十三岳父感冒在玉山醫院掛水,作爲陪護。我是先期而去的。小小的輸液室人滿爲患,孩子哭大人勸,鬧哄哄的。空氣中還瀰漫着一股刺鼻的藥水味,電視機正播放着韓國的電視劇《苦難的心》。

真情散文

掛上了水,我閒暇無事,就隨手抓起一本自帶的《文筆》。《文筆》是崑山作家協會唯一的刊物,每年年會時我都找幾本來閱讀。上面刊登的詩歌,散文乃直小說都不錯,很有嚼頭。幾乎每篇都有江南的靈秀,都有小巷幽深的寧靜,一邊讀着《文筆》一邊欣賞窗外水網交織的田圓,風景如畫的街忂,別有一番情趣。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本土作家盛永明的《賣泥》。題目挺吸引人,賣泥是怎麼回事呢?

這是一篇幾萬字的回憶文章,我很喜歡。我也曾經把自己的過去歸結爲《歲月悠悠》,回憶過去,應該是很幸福的,不管是親身經歷還是耳濡目染,不管是虛設的還是誇大的,都會令人浮想聯翩,我想。

然而,我錯了,這是一篇讓人不堪回首的往事:作者筆下“我”的家是因爲極度貧困被迫賣泥的。當時的“我”還是個初中生,是家庭裏從農村邁進城市唯一希望。所以,“我”雖生在農村,卻不務農。而體弱多病的哥哥卻過早的輟學在家,拖着病痛的身子,艱苦勞作,終於在一個黎明毫無怨言的離去了。哥哥就是哥哥,在作者的筆下,哥哥是沒有名子,他就是哥哥,一個人的哥哥。

我的眼角開始溼潤,這無疑是抓住了讀者心中最脆弱的情感。使之產生共鳴。無語表述了感天動地的夫妻情,父子情,母子情,兄弟情。並且一一作了最圓滿的`詮釋。故去的已經故去了,留下的只是傷痕和無奈。活着的人何嘗不是肩抗起沉重的負擔啊。此時我想起了《鐵達尼》裏的話,你要活下去,好好的活着。生一羣孩子,面向大海,春暖花開。

在文章一開頭,作者就寫:七奶逝世了,父母去奔喪。七奶是爺爺的小老婆。可見爺爺的富足。同樣是人,哥哥走的就那麼簡單,簡單的就是一句話,那年秋天,哥哥走了......同樣的人,完全不同的命運,作者沒有發表點滴的評論,也沒有任何的怨恨和吶喊。只是心平氣和的將二者呈現給讀者,留太多的懸念,讓讀者捨身處地的去思索,去斟酌,去反思

賣泥的起因是父母奔喪,作者筆下的“我”纔有了一次挖泥和賣泥的經歷:忙碌了一整天,碼頭上的泥船幾乎都走光了,就連卸泥最慢的哥哥也回船休息了。空曠的碼頭只有一處燈火,那是雅芬母女在卸最後一班的泥。我毅然去幫助這可憐的娘倆。卸完了泥天也露出了魚肚白。回家的時候,哥哥已經進入了夢香,而我全身痠痛,根本無發睡去。

作者筆下的“我”沒有交待是如何臥薪嚐膽的,如何學業有成的。至於是否進了城是否當了幹部,是否爲父母養老送終是否懷念遠在天堂的哥哥......一句都沒有提過。也許,作者筆下的“我”還有深深的歉意,任何的險境和哥哥一比根本就不算難題。或者是不屑一顧。從另一個方面也抒發了作者心胸的寬廣和無私。

後來。作者筆下的“我”考上了縣高中,父母東借西挪還湊不夠一萬元的學費。此時,雅芬出現了。僅僅是一次半夜幫忙卸泥,就讓這對母女發誓要感恩一輩子。外出打工的雅芬送來了凝聚心血和汗水的八千元。受人點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這是多麼好的例證啊。同時也告誡人們好心定有好報。天助閒人。天助善人啊。

最後,作者又說,由於挖泥使河牀崩潰,一場大雨,村莊成了飄搖的孤島,水路不通。

《賣泥》無疑是好文章,好就好在是作者真情實感的流露,好就好在他闡明瞭一個道理:勿忘過去,展望未來。活着就要活的有意義,活的豐富多彩。不僅僅是爲了自己,也是爲了所有有愛心的純樸善量的普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