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原點到原點散文

一、戲歸戲,書歸書。

從原點到原點散文

任何一部金庸題材影視劇上映後都會遭人批判:

有人談文化,有人談演員,有人談佈景,有人談道具,但是還有一些人談原著,

就該劇中某句臺詞或某個場景不符原著,通常,這樣的批評總是成立的,而且批評者的口氣也總是振振有詞的,即便的收視率在高,製造達不到完美,至少是算及格,但是他們就這樣認爲

1、文化。

那是武俠電視的總體格調,面對的觀衆羣體是什麼,類似是《康熙王朝》還是《康熙祕史》,是時尚武俠,還是歷史武俠;

2、演員。

那是主觀感覺的不同判斷,一千個讀者一千漢姆雷特,漢姆雷特到底是誰,恐怕漢姆雷特都不能決定自己是誰了;

3、佈景、道具。

那是一部影視的硬件需求,東北人要以長白山爲佈景,山東人又要談泰山,廣東人說要去海邊,那麼又是變味的一千個漢姆雷特,硬件壞了可以更換,不影響電腦整體。

4、原著。

那是一種文化的內心關懷嗎?或者他們還有理由擔心,一旦就把未成年學生誤把編導的的情節爲真,講金庸的心血付之東流,所謂“寓言十九,詭說萬殊”,如果拿《三國志》當原著,那麼《三國演義》也是漏洞百出。

那種角度都不能談哪一部劇就是垃圾,垃圾只能去垃圾桶看,一本本正經地糾正和原著不符合符合的觀衆,反倒顯得多管閒事。他們混淆了看戲與看書的界限,誤把大媽大爺,外甥女的的輕鬆消遣,看成一種學術研究。

二、犯罪動機。

所謂動機,就是實質激起一個人去行爲或抑制其某一行動的意圖,打算或心理上的衝動,看看它是不是能推動行爲或是抑制行爲。楊康自然不是英雄,但也不是惡棍,難以說他的好人成分是61。2%,還是壞人成分是91。3。

楊康他犯了什麼罪?

那麼慣例,首當其衝的就是“賣國”,以此劇爲例,或以原著爲例,從現在的立場來看這都一個道德壓制。

有人說爲什麼和他和郭靖,都出生在中原,成長在與異國,差距怎麼一年比一年大呢?

郭靖的家庭教育,一個漢族的草根母親在他鄉的用心良苦,所謂“身在曹營心在漢”,南宋的大義是收復失地,保家衛國,這是一個英雄的母親培養出來一個英雄的兒子。

楊康的家庭教育,未成年就是金國的國家公務員,從小就已經就從金國的立場在教育,將來更有可能是金國的皇帝,金國的大義是金人的天下,趁早奪取比目前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要多。

兩國不和常交戰,各爲其國錦江山。

楊康的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確定了他的立場,他也很難成爲郭靖。

郭靖很像是一出《四郎探母》,他每天都要在心底唱出那段“兒在番邦一十五載,常把我的老孃掛在兒的心懷。胡地衣冠懶穿戴,每年間花開兒的心不開。聞聽得老孃徵北塞,喬裝改扮過營來。”

三、錯!錯!錯!

楊康他沒有被動盪不安的,餓殍遍野的歷史掩埋,但不幸的是他有一個結義兄弟??郭靖

1、郭靖。

人品正直、根紅苗正、光芒萬丈,襄陽城一戰,最後命喪黃泉。民間,他符合百姓的愛戴;官方,他符合國家的意志。

2、楊康。

從封建的國家立場,民族血統的來看:民間,他既不能送進祠廟;官方,更不能給他表彰。就連金國也深深的爲楊康不能成爲金國的郭靖而埋怨。

他的錯是什麼,是兒女情長嗎?

不是,是眼裏只有愛情,無視別人的生命

完顏洪烈譴用不動他,郭靖也拉攏不過來他,他左右搖擺,對金國沒有一件實質上決定勝利的幫助,對南宋也沒有一件能起到影響交戰的行動。

同時代的許多因爲各種原因而造就的`孩童的命運真的不一樣,他就是一個江湖混人。

四、幸福在哪裏?

楊康出生在牛家村,最後死在了牛家村,死的自然,死的坦蕩,死的大徹大悟。曾經的錯,在死的那一剎,也可以抵消了,那麼江湖裏我們追求的幸福是什麼?

對入世者而言,就是天下蒼生的幸福,鍛鍊自己的德智體美勞;對出世者而言,立足自己的簡單幸福,負責家庭的油鹽醬醋茶。

江湖我輩,都不可能如郭靖那樣轟轟烈烈,追求的幸福不過是簡單的幸福,就要遠離江湖。楊康這個江湖混人,一不留神,找不到方向,最後回到了牛家村。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也是一種託詞,楊康不是放下了,有得必然有失。

人的一生短暫而重忙,太多的追求把人的生命浪費在無聊的名利上,與其不快樂的隨波逐流還不如遠離江湖選擇一種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這樣才恬淡,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