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鳴啁啾散文

友人說,某日到一集鎮買菜,見一賣雞蛋的中年婦女非常認真地閱讀一本成語詞典,一邊讀一邊用筆勾勾畫畫,嘴上還在誦記。友人問她,讀成語詞典何故?婦人答道,家中無有其他書籍,唯此成語詞典。友人當下感慨,有的人家中書多成災,來不及讀,沒地方放;而另一些人如眼前婦人者,想讀而無書。他打算下次上菜場送一些書給這婦女。

鳥鳴啁啾散文

料定他家正書多成災,我家書也不少。我打算專門跑一趟,送她一些書籍。他在講述的時候,我眼前立即浮現這樣一幅情景:清晨的陽光從街沿斜射下來,落在熙熙攘攘的顧客身上,風在身旁的香樟樹上輕輕吹着,快樂的鳥在林間啁啾嬉戲,那個已經看不出年輕時身段的婦女面前擺着七八筐雞蛋,雞蛋在各自的筐子裏壘成小山,小山頭上插一紙牌,牌子上是各自的價格。婦女坐在雞蛋後面的'小凳上,膝蓋上攤開一本翻過若干次的成語詞典,老舊卻無破損……這景緻即使在其他地方遇不上,攝影師據此弄出張擺拍照,說不定也可在攝影大賽中斬獲大獎。

誰都猜不出這位婦女讀成語詞典的目的:爲考試,爲提高口才,爲促銷她的雞蛋……似乎都沾不上邊,最靠譜的,莫過於婦女言下之意所表達的:喜歡讀書而已。

回想起我們童年時代,無論大集鎮的市場還是小集鎮的市場,街道盡頭必有小人書攤,有的一個,有的兩個,三個的我也見過,相互比服務,有競爭。看一本小書兩分錢,看大書貴一點。小書當場看完,大書你可下次上集鎮接着看。那樣的書攤,彌補了童年和少年時期因書籍稀少造出來的時間空洞,美好的回憶至今不曾消散。書攤上還有一些有關農耕種植和牲畜養殖的書籍,最受年長者歡迎。我們那時候讀書,沒有什麼目的,就圖快樂。那時候的書攤,不僅是孩子們的樂園,也是農民種養技術的加油站。集市散了,書攤生意仍持續紅火,不到太陽落盡,收不得攤。

那樣一種老老少少“濟濟一堂”讀書的場景,如今已難看見。如今到處都有農家書屋,文化已經送到家門口,這樣的舉措應該說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文明和進步。只是,不管是媒體上的調查,還是親眼所見,堂皇的書屋和書都有了,可惜讀者稀少。我出生農村,我懂得農村人讀書的心理,正兒八經端起讀書的架子來讀書的事情他們是幹不出來的,場面越正式,圖書越寂寞;而在農忙的間隙、勞作的間隙,甚至趕個集之類的事情中間,插上一段閱讀,恰如在單調生活中插入一段音樂或舞蹈,在一條綿長的山路上建幾個歇腳的亭子,是極受歡迎的,不做作,不刻意,挺自然,行止自便。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美食家陳曉卿說,一座城市最吸引我的不是歷史名勝和商業中心,而是菜市場。倘若我們爲農家書屋換個地方,比如從村委會、鄉鎮府搬到形形色色的集貿市場——不限於菜市場,除了集貿市場,還可延伸到街頭——結果會怎樣呢?這些地方人口密集,讀者不會少;而且開放式的,沒有繁瑣的借閱手續,拿起來就可以看,隨時歸還,熱門的農耕和種養書籍不妨多備一些,假如需要,儘可取走,讀完了自覺歸還。從前的街頭書攤算得上非遺,現在或今後要是在集貿市場和街頭上都出現了農家書屋,可算把街頭小人書這樁非遺的文脈給傳承下來了。

這事靠個人的力量估計是辦不到的。

有些事情想一想真是激動——光激動毫無用處,落到實處纔算功德。

關於這樁事情,我們大家不妨都來討論討論,鳥鳴啁啾,匯聚在一起,便成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