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古詩詞的‘梅花’

古詩詞裏綻放的梅花

關於古詩詞的‘梅花’

山東曹縣磚廟鎮李廟小學 劉素娟

梅花不僅是它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讚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爲民族的精華爲世人所重,同時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立志奮發的激勵。所以古今詩人詞客不惜筆墨或書其形或贊其香或譽其魂,使得梅花在詩詞裏永久綻放,經久飄香。

詩人說“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梅花是報春的使者。寒冬裏,殊不知,“東風已有過來信,先返梅魂。”宋?晏殊道,你看,“小梅枝上東君信,雪後花期近。”(《蝶戀花》)呂本中亦言“臘後花期知漸近,寒梅已作東風信。”(《踏莎行》)唐?齊己更是在“桃未芳菲杏未紅”時,先目睹了梅花“衝寒先已笑東風”的美麗姿容。(《早梅》)清?曹雪芹揮毫畫梅並許下“願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的美好願望。在百花殆盡,蕭瑟悽清的冬季梅花粉墨登場,帶來絢麗的色彩,讓冬季不再滄桑,讓人不再感到嚴寒的殘酷,對未來充滿希望,見梅如見春,正如英國詩人雪萊說:“冬天過去了,春天還會遠嗎?”那麼梅花開了,春天也將來了。

詩人說梅花“雪虐風號愈凜然, 花中氣節最高堅。”憑你極目遠眺,“萬樹寒無色,南枝獨有花。”(《早梅》明?通潤)任你俯瞰“溪山深處蒼崖下,數點開來不借春。”(早梅清?甯調元)不管是層冰積雪時“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閒。”還是“晨起開門雪滿山,雪睛雲淡日光寒”時都只見“奇香異色著林端,百十年來忽興闌。盡把精華收拾去,止留骨格與人看。”(枯梅 清?吳淇)梅花凌風傲雪的精神不僅留在中國文人的詩詞裏,也浸入了中國人的骨髓裏。在汨羅江邊投江的屈原,在零丁洋上嘆零丁的文天祥,在黑暗裏舉着火把的魯迅,他們身上都有着梅花的.風骨和精神。在民族危難的時刻,無數仁人志士在寒冬裏堅守,經得起這份磨難,在暗夜裏漸行,有一身膽氣,在孤寂中綻放,長着一顆堅貞的梅花心。梅花的風骨和精神早已深植在中國人的心中,並世代相沿。

詩人評說梅花:“耐得人間雪與霜,百花頭上爾先香。”梅的香氣飄蕩在歷史的長河裏,梅花只因誤識宋代林和靖,所以纔有宋代詩人筆下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遙知不足雪 ,爲有暗香來。”“暗喜春紅依舊”的隱約的暗香,這種香氣瀰漫到了元代就成了“不要人誇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的彌天清香。到了明代更是“清香傳得天心在,未話尋常草木知。”還有了陳道復雪後尋梅“折取一技懸竹杖,歸來隨路有清香。”的雅趣。

詩人寫梅自然離不開雪的陪襯。有人說梅和雪是不相容的,所以纔有“天憎梅浪發,故下封枝雪” ,“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閣筆費評章”的佳句。也有人說梅和雪平分秋色,“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梅有了雪的映襯更顯其志堅氣香,雪有了梅的點綴更顯其潔淨無暇。它們成了最好的伴侶“疏花個個團冰雪,羌笛吹他不下來” ,詩人才會由衷的讚歎道“雪似梅花,梅花似雪,似和不似都奇絕”!

許多詩人詞家因寫梅留名,梅也因他們的讚譽而更顯其氣節高堅,香氣襲人。詩詞的王國裏梅花一枝獨秀,傲視羣芳,經久溢香!行走其中我們隨時可以“折得疏梅香滿袖,”隨時目睹“奇香異色著林端,”的美景,隨時感受“一朵忽先變,百花背後香”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