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培養古詩素養

通過反覆吟誦品味古詩的語言美

怎麼培養古詩素養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古詩則是用最精粹的語言寫成的。古詩的語言美,首先是指語言的音樂美。原始詩歌是原始人類在勞動過程中,爲協調勞動節奏和激發勞動熱情的歌唱。它合乎樂曲的韻律、節奏,講究韻腳的合轍、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數、句數的整齊、均衡。因此,凡稱詩,即便不唱,誦讀起來也琅琅上口,鏗鏘有聲,自然而然地產生樂感,讓人感受到悅耳順暢的音韻美,均勻和諧的節奏美。如李白的《靜夜思》:"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詩中一、二、四句的"光"、"霜"、"鄉"押韻,但句內平仄交錯,句間平仄相對,充分顯示出語言的音韻美。古詩的語言美,還指語言的精確美、凝鍊美。每首古詩的字數有限,因而詩人十分講究用詞的精當確切、凝鍊含蓄,有時一字一詞,包含極豐富的內容。如李白的《望天門山》:"天門終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詩寫天門山附近長江的雄偉景色,以簡潔的畫面,表現長江的磅礴水勢及天門山夾江對峙的險要,其中"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這一句中的"出"和"來"化靜爲動,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地勢的險要,給人以動態美。古詩的語言美,也表現在語言風格的多樣性上。不同的作品或不同的詩人,表現出不同的語言風格。如李白詩歌的豪放,杜甫詩歌的現實,白居易詩歌的通俗等,顯示出古代詩人語言的不同風格之美。

通過想象感受古詩的畫面美

宋代著名文學家蘇軾在評論唐代大詩人、畫家王維(摩詰)的《藍田煙雨圖》時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可見詩與畫是有共同點的。詩與畫之所以能夠相通,是因爲兩者有某些共同的審美特性,如詩與畫都具有色彩美、結構美、韻律美、意境美,等等。因此,唐宋許多著名詩人的詩句,常常被告人選作繪畫的題材。如楊萬里的《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詩人着眼於小池,抓住泉眼、樹陰、小荷、蜻蜓等景物的特點,用清新活潑的語言,描繪了一幅靜謐、溫馨而富於生機的"泉池小荷"圖。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全詩一句一景,合起來則宛如一幅渾然一體的畫卷。其中對景物色彩的描繪有鸝之"黃",柳之"翠",鷺之"白",天之"青",雪之"白",還有暗含詩中的江之藍、船之褐等。這些色彩絢麗的景物,遠近高低相映成趣,真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賞心悅目的景象。詩和畫雖然有某些共同的審美特徵,但是,畫是視覺藝術,詩是語言藝術,兩者的審美特徵也有明顯的區別。畫,是用線條、色彩、形體、構圖等來表現的,具有直觀性;詩,是用語言描述的"無形畫",具有間接性。

通過理解詞句領悟古詩的.意境美

意境是美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範疇。意,指作者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作者所描繪的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所謂意境,是藝術家的審美體驗、情趣、理想與經過提煉、加工後的生活圖景融爲一體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就古詩而言,詩人往往將自己的感情、願望寄託在所描寫的客觀事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從而創造出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隨着人的情感變化而變化的。正如清代吳喬在《國爐詩話》中所云:"詩以情爲主,景爲賓,景物無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則景哀,情樂則景樂。"如杜甫的《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國家殘破,在詩人眼中,連盛開的花兒也會落淚,鳥兒的鳴囀也令詩人心悸。可見戰爭之亂給詩人帶來的傷害是巨大的。這兩句詩情景交融,意在言外,構成了風韻天成、含而不露的獨特的意境美。"有境界則自成高格"。古詩的意境美,是詩人在創作中的刻意追求。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說:"夫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披文以入情。"詩人"情動而辭發",詩中蘊含着強烈的感情。

通過探求意蘊理解古詩的哲理美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這首《草》蘊含着"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扼殺的"的深刻哲理。葉紹翁的《遊園不值》:"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是一首古今傳誦的寫春景的名詩,它給人們以啓迪的哲理是: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任何人想壓制它都是不可能的。然而,詩人表達哲理與哲學家闡述哲理的方式是有區別的。正如別林斯基所說:"哲學家用三段論法說話,詩人用圖畫和形象說話......一個用邏輯上的論證,而另一個則用圖畫罷了。"古詩詩人在進行創作時,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等融入景物描繪之中,或給人以鼓舞,或給人以啓迪,因而詩中暗含深刻的哲理。如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表面上寫廬山,然而,只要我們深入思索,就能悟到這樣一個哲理:對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觀察、瞭解,不侷限於一隅之見,才能獲得正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