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枝原文翻譯及賞析

楊柳枝原文翻譯及賞析1

楊柳枝詞

唐代:白居易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

譯文及註釋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春風吹拂,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起舞,枝頭嫩芽一片鵝黃,飄蕩的柳枝比絲縷還要柔軟。

千萬枝:一作“萬萬枝”。

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ā)誰?

永豐坊西角的荒園裏,沒有一人光顧,這美好的柳枝又能屬於誰呢?

永豐:永豐坊,唐代東都洛陽坊名。阿誰:疑問代詞。猶言誰,何人。

譯文

春風吹拂,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起舞,枝頭嫩芽一片鵝黃,飄蕩的柳枝比絲縷還要柔軟。

永豐坊西角的荒園裏,沒有一人光顧,這美好的柳枝又能屬於誰呢?

註釋

千萬枝:一作“萬萬枝”。

永豐:永豐坊,唐代東都洛陽坊名。

阿(ā)誰:疑問代詞。猶言誰,何人。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當時河南尹盧貞有一首和詩。白居易於公元842年致仕後寓居洛陽,直至公元846年卒;盧貞公元844年七月爲河南尹。白詩寫成到傳至京都,須一段時間,然後有詔旨下達洛陽,盧貞始作和詩。據此推知,白氏此詩約作於公元843-845年(會昌三年至五年)之間。

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寓意詩,前兩句寫景,極寫柳樹的美態,詩人所抓的着眼點是柳條,寫出了動態、形態和色澤顯出它的材質之美。後兩句寫的是詩人對柳樹遭遇及自己的評價,因爲柳樹所生之地不得其位,而不能得到人的欣賞,寓意懷才不遇而鳴不平,含蓄地抨擊了當時的人才選拔機制和相關政府官員。

此詩前兩句寫柳的風姿可愛,後兩句抒發感慨,是一首詠物言志的七絕。

詩中寫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現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條,此詩亦即於此着筆。首句寫枝條之盛,舞姿之美。“春風千萬枝”,是說春風吹拂,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起舞。一樹而千萬枝,可見柳之繁茂。次句極寫柳枝之秀色奪目,柔嫩多姿。春風和煦,柳枝綻出細葉嫩芽,望去一片嫩黃;細長的柳枝,隨風飄蕩,比絲縷還要柔軟。“金色”、“絲”,比譬形象,寫儘早春新柳又嫩又軟之嬌態。此句上承春風,寫的仍是風中情景,風中之柳,才更能顯出枝條之軟。句中疊用兩個“於”字,接連比況,更加突出了“軟”和“嫩”,而且使節奏輕快流動,與詩中欣喜讚美之情非常協調。這兩句把垂柳之生機橫溢,秀色照人,輕盈嫋娜,寫得極生動。《唐宋詩醇》稱此詩“風致翩翩”,確是中肯之論。

這樣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應當受到人們的讚賞,爲人珍愛;但詩人筆鋒一轉,寫的卻是它荒涼冷落的處境。

詩於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長之地,有意給人以突兀之感,在詩意轉折處加重特寫,強調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爲背陽陰寒之地,“荒園”爲無人所到之處,生長在這樣的場所,垂柳再好,又有誰來一顧呢?只好終日寂寞了。反過來說,那些不如此柳的,因爲生得其地,卻備受稱讚,爲人愛惜。詩人對垂柳表達了深深的惋惜。這裏的孤寂落寞,同前兩句所寫的動人風姿,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對比越是鮮明,越是突出了感嘆的強烈。

這首詠物詩,抒發了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實際上就是對當時政治腐敗、人才埋沒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時期,由於朋黨鬥爭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擠。詩人自己,也爲避朋黨傾軋,自請外放,長期遠離京城。此詩所寫,亦當含有詩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內。

此詩將詠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着一絲痕跡。全詩明白曉暢,有如民歌,加以描寫生動傳神,當時就“遍流京都”。後來蘇軾寫《洞仙歌》詞詠柳,有“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之句,隱括此詩,讀來仍然令人有無限低迴之感,足見其藝術力量感人至深了。

楊柳枝原文翻譯及賞析2

吳王宮裏色偏深,一簇纖條萬縷金。

不憤錢塘蘇小小,引郎松下結同心。

翻譯

昔日的吳王宮裏,柳色總比別處深,一簇簇鵝黃的細絲,如陽光灑下萬縷黃金。

不服那錢塘的蘇小小,她爲什麼喲,偏偏要去松樹下,與情郎締結同心。

註釋

吳王宮:此指吳王夫差爲西施所造的館娃宮,今江蘇蘇州西南靈巖山上有靈巖寺,即其故址。

色偏深:指柳樹多而色濃郁。

萬縷金:指柳枝上初發嫩芽,似萬縷金黃。

不憤:不平,不服氣。蘇小小,南齊時錢塘名妓,才傾士類,容華絕世,其家院多柳。

賞析

這首詞是借柳詠情。一、二句寫柳色,一簇簇,一條條,如縷如金,形象娩媚。三、四句是借題發揮,寫柳色與鬆色一樣,而蘇小小偏偏要在松下與郎定情,卻不在柳下,對此,一般有情之物都將怪怨蘇小小厚此薄彼。而詞中的柳卻“不憤”,可見柳之寬厚溫柔,能對蘇小小之情的體諒。從詠柳中,也稱道了人的情操。

此詞提到館娃宮和蘇小小,周嘯天教授認爲是說蘇州之柳勝於錢塘,似乎與白居易的《楊柳枝》詞唱着反調。前兩句是說吳王宮柳非常繁富。後兩句是說,要是錢塘的柳色更好,蘇小小就不會約郎到松柏之下去“結同心”了。周嘯天把“不憤”解爲不服,認爲詞人是根據古樂府《蘇小小歌》,對白詞進行了反諷,詞意是說蘇州宮柳勝於杭州。

不過,這首詞的意味還不止於此。它留有豐富的想象餘地。楊柳枝柔,本來是可以綰作同心結的,但蘇小小卻和她的情人爲何不來柳下。劉禹錫《楊柳枝》“御陌青門拂地垂,千條金縷萬條絲。如今綰作同心結,將贈行人知不知?”原來柳下結同心,乃有與情人分別的寓意。而松柏歲寒後凋,是堅貞不渝的象徵,自然情人們願來其下結同心而作山盟海誓了。如果作者有將宮柳暗喻宮人之意的話,那麼“不憤錢塘蘇小小,引郎松下結同心”就不但不是貶抑,反倒是是羨慕乃至嫉妒了。

楊柳枝原文翻譯及賞析3

一樹春風千萬枝,嫩於金色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

古詩簡介

《楊柳枝詞》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是一首寫景寓意詩,前兩句寫景,極寫柳樹的美態,詩人所抓的着眼點是柳條,寫出了動態、形態和色澤顯出它的材質之美。後兩句寫的是詩人對柳樹遭遇及自己的評價,因爲柳樹所生之地不得其位,而不能得到人的欣賞,寓意懷才不遇而鳴不平,含蓄地抨擊了當時的人才選拔機制和相關政府官員。

翻譯/譯文

春風吹拂柳枝隨風起舞,綻出嫩芽一片嫩黃比絲柔軟。

永豐坊西角的荒園裏,整日都沒有人,這柳枝屬於誰?

註釋

⑴千萬枝:一作“萬萬枝”。

⑵永豐:永豐坊,唐代東都洛陽坊名。

⑶阿(ā)誰:疑問代詞。猶言誰,何人。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當時河南尹盧貞有一首和詩,並寫了題序說:“永豐坊西南角園中,有垂柳一株,柔條極茂。白尚書曾賦詩,傳入樂府,遍流京都。近有詔旨,取兩枝植于禁苑。乃知一顧增十倍之價,非虛言也。”白居易於武宗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致仕後寓居洛陽,直至會昌六年去世;盧貞於會昌四年七月任河南尹(治所在洛陽)。白詩寫成到傳至京都,須一段時間,然後詔旨下達洛陽,盧貞始作和詩。據此推知,白居易此詩約作於公元會昌三年至五年之間。移植永豐柳詔下達後,他還寫了一首《詔取永豐柳植禁苑感賦》的詩。

賞析/鑑賞

此詩前兩句寫柳的風姿可愛,後兩句抒發感慨,是一首詠物言志的七絕。

詩中寫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現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條,此詩亦即於此着筆。首句寫枝條之盛,舞姿之美。“春風千萬枝”,是說春風吹拂,千絲萬縷的柳枝,隨風起舞。一樹而千萬枝,可見柳之繁茂。次句極寫柳枝之秀色奪目,柔嫩多姿。春風和煦,柳枝綻出細葉嫩芽,望去一片嫩黃;細長的柳枝,隨風飄蕩,比絲縷還要柔軟。“金色”、“絲”,比譬形象,寫儘早春新柳又嫩又軟之嬌態。此句上承春風,寫的仍是風中情景,風中之柳,才更能顯出枝條之軟。句中疊用兩個“於”字,接連比況,更加突出了“軟”和“嫩”,而且使節奏輕快流動,與詩中欣喜讚美之情非常協調。這兩句把垂柳之生機橫溢,秀色照人,輕盈嫋娜,寫得極生動。《唐宋詩醇》稱此詩“風致翩翩”,確是中肯之論。

這樣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應當受到人們的讚賞,爲人珍愛;但詩人筆鋒一轉,寫的卻是它荒涼冷落的處境。詩於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長之地,有意給人以突兀之感,在詩意轉折處加重特寫,強調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爲背陽陰寒之地,“荒園”爲無人所到之處,生長在這樣的場所,垂柳再好,無人來一顧,只好終日寂寞了。反過來說,那些不如此柳的,因爲生得其地,卻備受稱讚,爲人愛惜。詩人對垂柳表達了深深的惋惜。這裏的孤寂落寞,同前兩句所寫的動人風姿,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對比越是鮮明,越是突出了感嘆的強烈。

這首詠物詩,抒發了對永豐柳的痛惜之情,實際上就是對當時政治腐敗、人才埋沒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時期,由於朋黨鬥爭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擠。詩人自己,也爲避朋黨傾軋,自請外放,長期遠離京城。此詩所寫,亦當含有詩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內。

此詩將詠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着一絲痕跡。全詩明白曉暢,有如民歌,加以描寫生動傳神,當時就“遍流京都”。後來蘇軾寫《洞仙歌》詞詠柳,有“永豐坊那畔,盡日無人,誰見金絲弄晴晝”之句,隱括此詩,讀來仍然令人有無限低迴之感,足見其藝術力量感人至深了。

楊柳枝原文翻譯及賞析4

館娃宮外鄴城西,遠映征帆近拂堤。

系得王孫歸意切,不關芳草綠萋萋。

翻譯

館娃宮外,鄴城西面,都是楊柳依依。遠方柳影輝映征帆,近處柳絲輕拂長堤。

楊柳依依,牽繫遠遊的人思歸之心甚切。這思歸之心,並非那春草萋萋所引起。

註釋

館娃宮:春秋時吳國宮名。此宮舊址在今江蘇省吳縣西南靈巖山上。

鄴城:三國曹操作魏王時的都城,故址在今河北臨漳縣西南,曹操曾築銅雀臺在此。

遠映征帆:指館娃宮外之柳,宮南即太湖,故云。

近拂堤:指銅雀臺之柳。堤,指魏王堤。

系:連結,拴着。

王孫:貴族的後裔,泛指富貴人家的子弟。古時也表示對青年人的敬稱。

不關:不相關。一作“不同”。

芳草:一作“春草”。

創作背景

溫庭筠的《楊柳枝》詞描寫的是京城長安的楊柳。“楊柳”,多指柳樹。每當春天之時,微風吹拂,那萬千長條的楊柳枝猶如十三女兒的舞腰一般嫵媚動人。於是,《楊柳枝》成爲唐代詩人樂於吟詠的題目之一。溫庭筠也不例外,寫下了八首《楊柳枝》,這首即是其中之一。

賞析

這首詞寫思婦望着柳條而產生的紛繁思緒。“館娃宮外鄴城西,遠映征帆近拂堤。”首句寫柳樹所在之地,“館娃”和“鄴城”,都是古時與美女有關的地方,西施曾居於館娃宮中;鄴城有銅雀臺,杜牧《赤壁》詩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之句,曹操姬妾歌女,都住在此地。這裏用這兩個地名,不僅使人想見其樹,更想見住在那裏的美人。樹與人暗自映襯,柳的嬌美自在不言中,並含有思婦以美人自況之意。越覺己美,春思愈切,於是舉目眺望,所見只是遠近垂柳,拂堤映帆。次句寫江岸之柳沐浴春風,飄拂多姿,思婦由征帆而想起遠去的`徵人。“館娃”和“鄴城”,一南一北,構成跨度很大的空間,配合着流水征帆、大堤楊柳,構成一幅廣闊渺遠的離別圖。而“館娃宮外”與“鄴城西”、“遠映征帆”與“近拂堤”,句中自對,則 又構成一種迴旋盪漾的語調,渲染了一種別情依依的氣氛。

“系得王孫歸意切,不關芳草綠萋萋”二句,是思婦由柳條而產生的奇異想象:芳草可以使遊子懷鄉,柳條雖不是芳草,然而它也像芳草一樣碧綠,而且還有嫋嫋長絲,它足以牽住遠遊的人兒,使他思歸更切。這種意境是很新穎的。但上文既然說楊柳拂堤,枝條無疑是既柔且長,用它來繫住遊子的心意,又是一種很合理的推想。古代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正是爲了加強對方對於己方的繫念。有這種習俗,又加上柳枝形態在人心理上所喚起的感受,就讓人覺得 柳枝似乎真有此神通,能繫住歸心了。由此在趁勢推進一層:“王孫遊兮歸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作者巧妙地藉此說芳草沒有能耐,反襯出柳枝神通之廣大。

這首詞不僅扣住《楊柳枝》這個詞調詠楊柳,而且加以生髮,決不沾滯在題上。詞中的楊柳,實際上是繫住遊子歸意的女子的化身。詞中處處有伊人的倩影,但筆筆都只寫楊柳;寫楊柳亦只從空際盤旋,傳其神韻,這是詞寫得很成功的地方。

楊柳枝原文翻譯及賞析5

楊柳枝詞九首·其一

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

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

翻譯

塞北的《梅花落》用羌笛吹奏,淮南小山爲楚辭《招隱士》作詞。

請你不要再吹奏前朝的曲子,來聽聽新創作的《楊柳枝》。

註釋

梅花:指漢樂府橫吹曲中的《梅花落》。

桂樹:指西漢淮南王劉安的門客小山作的《招隱士》,其首句爲“桂樹叢生兮山之幽”。

翻:改編;一說演奏。

創作背景

楊柳乃北方風物,詩中明言長安及洛陽金谷園、銅駝陌、煬帝行宮等,可推知是晚年在東西二京時期所作。劉禹錫晚年與白居易唱和酬答,白居易有組詩《楊柳枝詞八首》,劉禹錫的《楊柳枝》組詩九首,就是與白居易唱和之作。本詩即是其中的第一首。

賞析

劉禹錫的樂府小章《楊柳枝詞》,一共有九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可說是這組詩的序曲,鮮明地表現了他在文學創作上的革新精神。

首句“梅花”,指漢樂府橫吹曲中的《梅花落》曲,用笛子吹奏(羌笛是笛的一種),其曲調流行後世,南朝以至唐代文人鮑照、吳均、徐陵、盧照鄰、沈佺期等都有《梅花落》歌詞,內容都與梅花有關。(見《樂府詩集》卷二四)這句意思說,起源於塞北的《梅花落》是用笛子吹奏的樂曲。

次句講的是《楚辭》中的《招隱士》篇。相傳西漢淮南王劉安門客小山之徒作《招隱士》篇來表現對屈原的哀悼。《招隱士》首句雲,“桂樹叢生兮山之幽”,下文又兩處有“攀援桂枝兮聊淹留”之句,所以劉禹錫詩中以桂樹指代《招隱士》篇。《招隱士》雖然篇章短小,但情辭悱惻動人,爲後代所傳誦。篇中“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兩句尤爲後世文人所賞愛,樂府雜曲歌辭有《王孫遊》曲,南齊謝朓與王融、唐崔國輔均有歌詞,即從此兩句衍化出來。(見《樂府詩集》卷七四)次句意思是說,《招隱士》是淮南小山的歌詞。《梅花落》曲原出塞北,歌詠梅花,《招隱士》出自淮南王門下,屢屢詠及桂樹,它們與《楊柳枝詞》(詠柳)都以樹木爲歌詠對象,在內容上有相通的地方,所以劉禹錫拿它們來與《楊柳枝詞》相比。

《梅花落》、《招隱士》雖是產生於西漢的作品,但長久流傳後世,到唐朝仍爲人們所吟唱傳誦。唐代文士不但寫《梅花落》、《王孫遊》樂府古題詩,而且在其他篇什中也常詠及這兩個作品。如李白詩云:“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落梅花”即指奏《梅花落》曲。王維詩云:“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送別》)即化用《招隱士》句意。這都可以說明這兩個作品在唐代的影響。

劉禹錫固然也重視這兩個作品的歷史地位和長遠影響,但他本着文學必須創新的原則,向時人提出:“請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指出:《梅花落》、《招隱士》這兩個作品畢竟是前朝之曲,不要再奏了,現在還是聽他改舊翻新的《楊柳枝詞》吧。《折楊柳》原來也是樂府舊曲。樂府橫吹曲中有《折楊柳》曲,鼓角橫吹曲中有《折楊柳歌辭》、《折楊柳枝詞》,相和歌辭中有《折楊柳行》,清商曲辭中有《月節折楊柳歌》,其歌辭大抵是漢魏六朝的作品,都用五言古體來抒寫。唐代不少文人所作《楊柳枝詞》,從白居易、劉禹錫以至晚唐的李商隱、溫庭筠、薛能等的許多作品,卻都用七言近體的七絕形式來寫作,雖然內容仍詠楊柳或與楊柳有關的事物,在形式上確是翻新了。唐人常用絕句配樂演唱,七絕尤多。《樂府詩集》都編入近代曲辭,表明它們是隋唐時代的新曲調。

劉禹錫晚年與白居易唱和酬答,白居易有《楊柳枝》組詩八首,其第一首雲:“《六麼》《水調》家家唱,《白雪》《梅花》處處吹。古歌舊曲君休聽,聽取新翻《楊柳枝》。”劉禹錫的《楊柳枝》組詩九首,就是與白居易唱和之作,因此首篇“塞北梅花”一章,在構思、造語上都非常接近。比較起來,劉的“請君莫奏”二句比白的“古歌舊曲”二句,語言更爲精警動人,因而贏得更多讀者的喜愛。這兩句詩,不僅概括了詩人的創作精神,而且那些致力於推陳出新的人們,也都可以借用它們來抒發自己的胸懷,因此可說含蘊豐富,饒有啓發意義。

此篇上下兩聯都接近對偶,每聯意思都對稱,詞語則是大部分對稱,於大體整齊勻稱中顯出流動自然之美。

楊柳枝原文翻譯及賞析6

楊柳枝原文

御柳如絲映九重,鳳凰窗映繡芙蓉。

景陽樓畔千條路,一面新妝待曉風。

翻譯:

⑴御柳——皇宮中的柳樹。九重——指皇宮,極言其深遠。《楚辭·九辯》:“豈不鬱陶而思君兮,君之門以九重。”⑵鳳凰句——雕有鳳凰的花窗與繡有荷花的窗簾相映生輝。芙蓉:荷花。《古詩十九首》:“涉江採芙蓉,蘭澤多芳草。”⑶景陽二句——寫宮內樓邊的條條道路上,柳枝幹絲萬縷,一抹青色,好像美麗的宮女們新妝一樣清麗,迎接着晨風的吹拂。景陽樓:宮內鐘樓。據《南齊書》載,齊武帝以宮內深隱,不聞端門鼓漏聲,置鍾於景陽樓上,宮人聞鐘聲早起妝飾。

賞析:

這首詞寫皇宮柳色如著新妝。

“御柳如絲”句,寫了一幅廣闊的春柳畫面:“鳳凰窗映”句,繪出了富麗堂皇的宮室。“景陽樓畔”句,又將場面拉開:“一面新妝”句,將柳枝比擬成如美麗的宮女們着上新妝一樣,一派春色,迎風飄舞。短短四句,開闔有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