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對聯作文集合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對聯作文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選對聯作文集合8篇

對聯作文 篇1

春節是我國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它有掃塵、貼倒福字、貼對聯等習俗。我們家也不例外,每年除夕那天我家都要貼對聯。

今年除夕的早上,我和爸爸、姐姐都一大早就按時起牀,吃了早飯後,按照慣例要貼對聯。爸爸拿出早已準備好的對聯,我和姐姐見爸爸拿了對聯,我們倆分頭去找工具,我拿的是剪刀、姐姐你拿的是膠帶,我和姐姐來到了大門口,一切都準備好了。

於是我們就開始貼對聯了,我們拿出對聯,姐姐拿一聯,我拿一聯,並且左、右站着,不斷交換位置,這樣很快就確定好上、下聯,這樣就按照上聯貼右邊,下聯貼左邊的順序來貼。

現在我們開始分配工作,我來剪膠帶、姐姐來黏膠,在爸爸將對聯摁在牆上時,首先讓我們觀察對聯有沒有放正,這個我可沒有經驗,幸好姐姐教我用一種方法來確定,就是看對聯的上下兩端到門縫的長度是否一樣的方法。確定好高度和位置後,姐姐把膠帶打開,然後我用剪刀把它剪斷,姐姐負責貼到對聯的上端和中間去,最底下的就交給我這個身高最矮的來粘貼,這樣上聯就貼好了。我們用同樣的方法把下聯也迅速的貼上了。現在留下的就是橫幅了,貼的位置這麼高,肯定是交給我的高個子老爸了,這回是他比劃着位置,我們來判斷位置是否合適,確定好以後,就讓了老爸粘貼上我們準備好的膠帶。這樣我們就把整幅對聯貼好了。

在我們爲貼好對聯而暗暗得意時,我又發現還有一個“福”字。我們就把這個“福”字帖在門的中間。然後我發現這個“福”是倒着貼的,問了姐姐才知道,這是預示着福要到我們家來的願望。

經過這樣一張貼,我們家就更有過節的氣氛了。

對聯作文 篇2

快瞧啊!家家戶戶都有兩團“火焰”在燃燒呢!仔細一看,原來是燈籠呀!只見大紅燈籠的下邊,一左一右、一上一下又貼着什麼呢?許多人都知道,那是紅彤彤的對聯呢!

看到燈籠和對聯,你想到了什麼呢?對,就是要過年了!爲了讓家人過個好年,我家也忙忙碌碌的,連我也去幫忙了呢!

我們先準備好一副對聯和一瓶漿糊、刷子便開始勞動起來。我搬來一條凳子,將對聯和漿糊、刷子放在上面,然後爬上梯子。我先把對聯拿到手上,再用工具——刷子放進漿糊罐子裏蘸了蘸,然後把刷子在罐口左右碰一下,這時我發現刷子頂部的漿糊形成了一個橢圓形。於是,我將上聯翻到背面,用蘸好的刷子塗在上面。塗在左右、上下來回刷動,就塗好了。漿糊塗好了,就開始貼了。我把上連舉起來,想:是貼左邊呢,還是貼右邊呢?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我決定將它貼在右邊。於是,我麻利地爬上梯子,將上聯的上半部分貼牢門框。用手一拍,再將手慢慢地往下移,就大功告成了!

我拍了拍手,從梯子上跳下來,正想欣賞自己的傑作,卻沒想我看了完全傻眼了。只見上聯貼得歪歪扭扭,完全偏離了預定好的位置;則下聯的下半部分沒貼緊,隨風飄蕩,我真是又可氣又可笑哇!沒辦法,找好重新貼嘍!

我拆下對聯,因爲有了第一次的教訓,我不敢粗心大意,我仔細的觀察了整個門框,把要貼對聯的地方仔細琢磨了一下,到自己認爲兩邊完全對稱的時候,再貼上去。貼對聯的時候,我在對聯容易掉的角落多塗了一些,這樣就不容易掉了。看着自己辛辛苦苦貼的對聯,心裏簡直比吃了蜜還要甜!

是啊,我們在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何嘗不是這樣。但是一次的失敗並不代表全部的失敗,一次的成功也不代表所有的成功,只要你第二次努力了,就會做得更好。人生的路途總會有失敗,失敗回事你懂得、學會更多!

對聯作文 篇3

人人都知道對聯是我們國家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之一。

對聯有:春聯、喜聯、壽聯、輓聯等。同學們,你們對對聯的知識瞭解多少呢?讓我來告訴你吧!

首先說說對聯的來歷吧。從前,有一個鬼蜮的世界,中間有座山,山上有一顆大桃樹,桃樹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蜮。爲了避邪,人們製作了一個桃符,後來他們又在上面寫字,在新春之際貼在門窗上,顯得很喜慶,這就是我國對聯最早的形式之一。

接着就說說對聯的特點吧。一:對聯的字數相等,一般最短四字,長可達數百字。二:對聯的詞性相同一般稱爲“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三:對聯的結構相應。四:對聯的平仄相對,尤其是上下聯的尾字,平仄要交錯,傳統習慣是”仄起平收“。

最後是對聯的種類。對聯有四種,分別是:一、對偶形式:言對、事對、正對、反對、工對、寬對、流水對、迴文對、頂針對等。二、修辭手法:比喻、誇張、反詰雙關、設問、諧音。三、用字技巧:引字復字、疊字、偏旁、析旁、數字等。四、邏輯結構:並列、轉折、選擇、因果。

下面,我來給你講一個關於對聯的有趣小故事吧!

從前,有一個大財主,他非常小氣。一天,他的兒子也考上了科舉,於是他們家大擺酒席慶祝一下,在家裏大財主說:”父進士,子進士,父子皆進士。"他的兒子在外邊說:“父當官,子當官,父子皆當官。”老百姓們聽了很生氣,有一個才子笑一笑就走了。下午大財主把他們的對聯貼到了大門上。晚上,他們都睡覺了,那個才子溜到他們家門前,用毛筆改了幾筆。第二天,人們在大財主家門前鬨笑,不一會,大財主出來了,看了一眼門上的對聯,上面寫着:“父進土,子進土,父子皆進土”“父當棺,子當棺,父子皆當棺”,一下子氣暈了過去。同學們,你們說這則關於對聯的小故事是不是很有趣?可見對聯是我們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之一。

啊!對聯,你不僅能表達喜慶,而且給我們帶來了樂趣。希望我們能把這一傳統的文化發揚光大!

對聯作文 篇4

今天是除夕,一早,我們一家人就到爺爺家去過年了。

一進門,我就看見爺爺在寫對聯。我急忙跑上前去說:“爺爺,能不能讓我寫小門的對聯呀?”“好的,你能行嗎?”爺爺有點不相信地看着我說。“我能行的,我學過一學期的毛筆字呢。”我很自信地回答道。接着爺爺就給我找了一幅對聯,上聯是“寅虎辭舊歲”,下聯是“卯免迎新春”,橫批是“雪兆豐年”。爺爺告訴我寫對聯是有講究的,叫我先在報紙上試寫一下。

我開始寫第一個字“寅”。我還真的沒寫過這麼大的字呢,當我在下筆之前,想起以前毛筆老師對我講過的話:中國的字都是上緊下鬆的。我就大膽地下筆了,寫起來還真有點像樣,爺爺笑得好開心,誇我第一次寫大字就能寫成這樣,真不錯。接着我就把所有的字都練了一遍。然後爺爺就把寫對聯的紅紙摺好,叫我在摺好的框框裏寫。我就按照剛纔練字的經驗開始寫了,不一會兒我就把上聯寫好了。我仔細地看了看,就是“虎”寫得不太滿意,結構有點寫偏了。可爺爺卻表楊我膽子大,這麼大的.字都敢寫。我聽了心裏美滋滋的,更有信心了。接着,一鼓作氣,把下聯和橫批都寫好了。

爺爺高興地把寫好的對聯攤到地上涼幹,開始點評我寫的字,說“豐”和“年”寫得最好,“虎”、“卯”、“迎”三個字如果能注意一下結構,這幅對聯會寫得更加完美。

我暗暗地記在心裏,想再去學寫毛筆字,明年過年回家寫對聯,爭取寫得更好!

對聯作文 篇5

今天是臘月二十九,年初夕。大街上都彩燈高掛,家家戶戶都貼上了吉祥的對聯。我家也不例外,連小竹子都變成了“搖錢樹”,掛滿了錢袋,紅包,吉祥物……

爸爸開始貼對聯了,我像個小叮噹似的跟在爸爸屁股後面。我端着個漿糊盆,姐姐遞對聯,爸爸貼。

我高興地端着個盆,東跑西竄的,前撞後碰的,一個不小心,就把爸爸從板凳上碰了下來,摔了個屁股蹲。

我嚇得漲紅了臉,不知如何是好,忐忑不安的站在了那裏。

爸爸從地上爬起來,拍了拍屁股上的塵土。不但沒有生氣,反而笑着說:“今天大過年的,不打你小子了,罰你貼”福’‘字吧!”

我一聽,就高興的拿了一沓“福”字。趕緊貼了起來。炕上貼一張,櫥上貼一張,我東一下,西一下的,弄的自己滿身是漿糊。手裏正好就剩一張了,乾脆貼自己腿上吧,也粘身福氣。

哦!對了,差點把自己製作的一副對聯給忘了。我拿出對聯小心翼翼的貼在了書房的大門上。

就大聲的叫着:“爸爸媽媽你們猜猜我的對聯寫的什麼呀?”

好一會兒,沒動靜。

我就又大聲的叫了起來:“哼!一定是猜不出來了吧!還是我來告訴您們吧!”

於是,我就開始大聲的唸了起來:“上聯:准考證學生證身份證證證都帶下聯:聽力題閱讀題作文題題題都做橫批:三好學生”

我的話音剛落,爸爸和媽媽就從屋裏跑了出來,給我鼓掌,還跑過來給了我一個大大的擁抱呢!

忙活了一個下午,總算把對聯貼好了。就等年來啦!

對聯作文 篇6

春節的氣氛越來越濃了,我看見家家戶戶都開始了貼對聯。於是耐不住骨子裏的興奮因子。便嚷着要和媽媽一起去挑對聯。

來到了書店街,大街兩旁買對聯,買對聯,買對聯的人山人海。小攤整齊的擺着紅豔豔的對聯。我拉着媽媽,看得眼花繚亂。“媽媽!我們趕快買吧,要不就被別人買光了!”媽媽笑着說:“傻瓜!這麼多對聯攤,不會被人買光的。再說,買對聯也要仔細挑挑,這叫門當戶對。”“門當戶對?”我對媽媽的話有點兒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可是我並沒有再追問,生怕媽媽又說我在犯傻。我緊緊的跟着媽媽來到一個小攤上,媽媽指着一副對聯嘴裏唸叨着:“‘車行萬里路,人播四美風;一路順風!’這副對聯是賣給開車的,開車人買去,希望能平安開車。”“有道理,有道理!”我開始理解這門當戶對的含義了,便點了點頭。這時,我看到有一個人買了一幅對聯,只見上面寫的是:“笑嘗葡萄一窩蜜(上聯),喜吃甘蔗兩頭甜;生意興隆(橫批)。我猜想,這戶人家應該是做水果生意的吧。看來對聯能夠反映人們的希望和職業,以及對祖國的祝福和欣喜之情。對聯可真有意思!怪不得媽媽說買對聯要門當戶對。

我們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對聯,只好換了一攤往前走,。這時我看見一個對聯攤上金光閃閃,原來其中有一副對聯是用金粉書寫的。我定睛一看:“人入虎年增虎勁,添春色發春輝門;如虎添翼。”我想大概這是對自己家一種美好的期望,於是便買下了這副對聯。

回到家後,我把這幅精心挑選的對聯工工整整的貼在門口。這時,我彷彿看到對聯上的每一個字都放射出耀眼的金光。在熱鬧的爆竹聲中,我們和對聯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

對聯作文 篇7

對聯,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一,是一種裝飾品,也是一種文學作品。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對聯的世界,問候一句:你好,對聯!

對聯的前身是桃符,在古代,每到過年時,人們都在大門兩邊掛兩塊用桃木製成的木板,上面雕刻着神像或神的名字,用於驅鬼辟邪。到了宋代,對聯還叫桃符,有王安石的詩爲證: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而真正的對聯,則起源於五代十國時期。當時的蜀主孟昶突發奇想,有一年過年時,在桃符上寫下了一副對聯:新春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就是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副對聯了。在這之後,對聯逐漸在王公大臣間流傳,不過還是沒有普及。

到了明朝,對聯得到了廣泛普及。有一年過年,明太祖朱元璋命令,在過年時,都城金陵每家每戶都要貼對聯。而他自己,則微服私訪,去巡視欣賞對聯。當走到一家門前時,朱元璋見門上沒有貼對聯,心有不悅,就問手下的大臣緣由。問後才得知,這家主人是屠夫,因過年時人們爭相買肉,便沒有時間寫對聯。朱元璋聽後,就欣然提筆,爲這戶人家寫了一副對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然後就離開了。

又一時日,朱元璋再次光顧這一家,見仍沒有貼對聯,勃然大怒,於是把屠夫叫來,質問他緣由。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原來屠夫認爲這是皇恩浩蕩,御賜對聯,掛在門外是暴殄天物,便掛在堂中,日日供奉以示尊敬。皇帝聽後,龍顏大悅,便賞了屠夫三百兩白銀。其他人見有如此福利,就積極粘貼對聯,對聯由此進入鼎盛時期,迅速在全國傳播開來。

到了現代,對聯更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過年時家家戶戶貼春聯;結婚時,大紅喜字旁邊還有配上一副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爲連理枝的婚聯;家裏的老人過壽時,壽堂兩邊也要貼上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的壽聯;更有人們爲了表達自己的志向追求的自題聯,例如林則徐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孫中山的願乘風破萬里浪,甘面壁讀十年書等等。除此之外,還有輓聯、風景聯、行業聯、交際聯和諧趣聯等等。

可以說,對聯已經成爲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國傳統文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它從古到今,流傳千年,搖曳多姿,獨放異彩,讓我迷醉其中,不能自拔,我要衷心的說一句:你好,對聯!

對聯作文 篇8

“傻兒子,對聯要來沒?”剛一放學回家,老爸就向我問起對聯的事兒,可是我怎麼可能拿到呢?要知道想從“仇人”手裏拿到的機率幾乎爲零。

隨着“春節”的臨近,指揮官老爸向我下達了一件艱鉅的任務——向餘果討兩副對聯,並拿2百元錢作爲本次任務成功後的獎勵,“貪婪”的我一時經不住金錢的誘惑,立馬行動起來。

週一,在學校裏。爲了讓餘果有愉快的心情,能痛快的答應我的請求,我幾乎是費盡心機。不僅用金錢 “賄賂”,還處處躲着不招惹她。好不容易計劃取得了效果,化解了恩仇,可又談起了對聯的價錢。當然,兩副對聯總價二百塊錢的終極價格我是絕對不會告訴她的。“10塊錢,我買你兩副”、“15塊,不賣就算了!”、“30塊,愛要不要”“…”雖然我層層加碼,可惡的是“仇人”就是不爲所動,算了,豁出去了,我一咬牙“一口價,五十!”“好,我週末看看”。哎——終於同意了,我暗暗鬆了一口氣,剛纔真是累死我了!

可轉眼幾周過去,一直快放假餘果也沒有交貨,這其實也是意料之中,通過她的手賺到那二百塊錢是沒那麼容易的。

放假前的一個週末,我陪老爸去理髮,在回家的路上剛好碰到聯購超市門口有一個免費送春聯的活動。老爸興沖沖地跑過去要了兩副,高興地說:“哈哈,這下對聯有了,2百塊錢也省了,傻兒子,你到現在對聯都沒要來,我可不算違規哦!”“不過看在你在討要對聯的過程中付出了一定的努力,我到時候灼情另外給你些獎勵作爲補償吧。”

哎,眼看着快要到手的鴨子飛掉了,我真是欲哭無淚,有種被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