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謂的文化作文

長久以來,我都認爲自己是一個有些文化的人,甚至在別人稱呼我爲教授的時候,竟也還恬不知恥的在一旁沾沾自喜。但是又一個長久以來之後的我才發現,文化是一個很可怕的字眼,它可以是一個名詞,更可以是一個形容詞,但當它成爲一個量詞時,我才真正的理解了文化這個詞的精髓。

文化,就像我們錢包裏的人民幣,裝的越多,我們就會感覺越充實,不管是精神上的,還是物質上的。但是,並不是越鼓的錢包,錢就真的裝的很多,總有一些錢包是虛僞的,華麗的外表只是一個假象,打開後你也許會驚訝的發現,填充在裏面的也許只是一堆沒用的廢紙。就像文化,並不是看上去很精明,很睿智的人就一定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一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就是這個道理。

有那麼一種人,如果用錢包這種俗氣又可愛的東西來形容的話,我覺得應該是麻布口袋。他們有着並不起眼的外表和並不高貴的氣質,但你卻可以從他們的眼中看到智睿的靈光,從他們身上看到知識的廣闊、博大與樸素。這樣的麻布口袋中,盛裝再多的金錢與財富,外表卻依然簡樸,並不會因爲自己的擁有而有一絲外泄,但卻給人渾厚的感覺。這不正是那些真正有文化的人的象徵嗎?

真正有文化的人,會讓人覺得厚重,會讓人覺得踏實,更會讓人感到一絲力量。那是一種來自內心的,充滿力量的,有信心的財富,是一種就算失去一切外在的,物質的保障後的.精神的慰藉。

也許有人會說,失去物質的保障,精神還要靠什麼滋養。那麼我便會問,沒有了精神的生長,物質還將怎樣散發光芒。

這似乎又談到了哲學的範疇了,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這便說明,即便是先有了物質,但是如果沒有意識,那麼誰去認識物質,誰來爲物質證明它的第一性,我想哲學家們大概也忘記了這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了。所以,是意識賦予了物質生命,是意識賦予了物質第一性的特點,這便是意識的偉大,它用自己的偉大,成就了物質第一性的哲學真理。我並沒有要推翻馬克思科學理論的意思,只是想要向大家證明,物質第一性,意識第二性的第二種理解方式,那便是意識成就了物質。

迴歸到我們最初的問題上來,便可以證明,金錢是我們必須的物質財富,文化是第二性的精神意識流。但是,如果失去了文化這一第二性的意識流,試問第一性的金錢與物質將何去何從,他們雖然會永遠存在,可是意義又何在呢?

想到這裏,我又陷入了迷茫,因爲我還是沒有想清楚文化這個詞彙的深刻含義。它到底是什麼?我越來越難以捉摸,也許它是我心中的一個嚮往,一個對現下生活中越來越少有的文化氣質的聲討,可我又有何能力來改變這些呢?也許我想要的改變並不是大多數人想要的吧。現在的人們,想要改變的,應該還是華麗的錢包裏裝着的金錢,就算有很多人也在拼命的充實着自己的文化,又有幾個人是因爲文化本身的魅力而在鍥而不捨的充實自己呢,終歸也都還是充實着爲金錢服務的僞文化而已,

嗚呼哀哉,我所謂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