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俗三年級作文(通用40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爲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習俗三年級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習俗三年級作文(通用40篇)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1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地的語言行爲習慣千奇百怪,像掀蓋頭、披麻戴孝的怪習慣應有盡有、數不勝數。

我們這裏,過年的頭等大事不是買食品,食品算什麼,先把新衣穿上身。其次纔是購買年貨:各種糖果、花生、瓜子什麼的。到了除夕夜,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夜深了,在我們這兒,沒有什麼人守歲,跟豬一樣,倒頭就睡,如果你睡晚了,十二點的節日煙花會想睡覺開燈似的打斷你的睡眠。“爆竹聲中一歲除”,不過不要高興的太早,正月初一可不是幫你過生日的,在這一天裏,家家都去走街串巷、走親訪友。這一天一般是去父母的兄弟中最大的人(也就是舅舅)家拜年;拜年是要拿紅包的,大人們會像一羣大闊佬似的發紅包,少則幾百,多則上千。這個年,大人們損失慘重,孩子們卻過得其樂融融。

湯圓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元宵節就初露眉目,不過我們這裏沒什麼人猜燈謎,更不像北京那樣點上幾百盞花燈,也許是買燈的時候花的都是紅票票吧。燈謎沒什麼人猜,但圓潤的湯圓可少不了,亮似夜明珠,吃起來又黏又甜。

結婚,是男女雙方的人生大事,客人來到新房時,夫妻雙方要捧上一杯紅棗茶給客人,又香又甜(不過我不喜歡)。在這一天裏,雙方父母要在喜被下放上一個紅包,以示夫妻雙方生活紅紅火火的好兆頭。

也許原來掀蓋頭、坐轎子的習俗正漸漸被人們遺忘,但中華文化仍在代代相傳。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2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一個令千家萬戶團圓的好日子——春節,它,是這一年之中最讓人們快樂的日子。

傳說,大年初一時,山中有一隻名爲“年”的怪獸,在這一天,會從山上下來吃牲畜和人。有一天,一個年輕人在家裏用竹子烤火,竹子爆裂,發出了巨響,驚動了“年”,隨即,人們便用這種方式嚇跑了年。後來這放鞭炮便成了每年過年的傳統習俗之一。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吃完團圓飯後,便把爆竹高掛,大街小巷,燈火通明,響起了“噼噼啪啪”的聲音,人們不僅在這天放鞭炮,在過後的十五天裏,每天晚上都可以聽到這聲音呢!

過年,不僅有“放鞭炮”的習俗,還有包餃子的習俗。各地包的餃子都是形態各異,記得,我也在除夕夜包過餃子。那天晚上,閒來無趣,便拿起媽媽剛擀好的餃子皮,開心的包了起來,因爲這技術還是不夠嫺熟,所以包的像一隻“小老鼠”。我還在這個餃子裏放了一個棗,希望這年鼠年,自己可以過的甜甜美美。

餃子在除夕夜就已經包好了,可卻要等到大年初一再吃。但在那一天,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裏也是美滋滋的。

歡樂無比的春節一過,人們便要以新的面貌迎接這一年了。

春節,是晚霞,是歲末的一道風景;春節,是朝霞,預示着紅紅火火的一年又要開始了!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3

春節是我國的辟邪除惡的傳統節日,接下來就跟我一起看看吧!

過年了,家家戶戶張貼大紅春聯,看着這麼熱鬧,我也忍不住叫哥哥和我一起貼。首先,我們拿着春聯,然後把春聯按上牆,我再按住一個角,右手拿着哥哥剛撕下來的透明膠布,再把膠布慢慢的把角落一個一個貼好,哥哥在一旁指揮,最後就完成了。我們一起欣賞着勞動成果,滿意的讀着春聯上的吉祥話,看着這紅紅的春聯,我心想:來年我家一定會紅紅火火的,雖然很累,但累並快樂着。

貼春聯太累,回家時,我猛地坐在沙發上,當我正要閉眼時,一股香味圍在了我的身邊,原來是要吃年夜飯了。我快速的把碗遞到嘴邊,連忙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真香啊!這是年的味道,媽媽的味道。吃完後我們就去放炮竹,哇!那炮竹就像賦予大地生機的餘光。回到家以後,爸爸說:“我要發紅包了,來晚了就沒了哦!”我飛速的跑了過去,爸爸拿着紅包向前走過來,把紅包一個一個的遞給我們。看着大大的紅包,我心裏美滋滋的,臉上樂開了花。到了家,我們看着春晚,吃着夜宵,真是太讓人安心了。

到了睡覺時間,我一邊躺在溫暖的小牀上,一邊輕輕地自言自語:吃完飯看着這美麗的煙花,真好啊!春節的這個日子,是我最開心的日子,因爲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的,開開心心的,要永遠永遠幸福安康。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4

正月初一是我們國家傳統佳節—春節。關於過春節各地的習俗可多了,除夕的年夜飯可是最重要的。一大家人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品嚐着美酒佳餚,其樂融融。年夜飯我們北方人喜歡吃餃子,預示着來年交好運;而南方人喜歡吃湯圓,象徵着一家人團聽大人們說,以前,過年可以吃到平時吃不到的好東西,因此,人們總盼着天天都過年。如今,我們天天吃得都象過年一樣,現在就希望忙碌了一年,一家人能夠相聚在一起。本年,我們家的年夜飯是在飯店裏吃的。一家人在一起可開心啦!大人們送給我不少祝福,還有壓歲錢呢。我也祝願長輩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大家吃着、喝着、說着、笑着……我們家除夕的年夜飯充滿了濃濃的親情。

今日是春節,農曆大年初一。早晨,太陽漸漸升起,陽光驅散了薄霧,天空瓦藍瓦藍的。

我和爸爸、媽媽出門去玩,我們一出門,就看到街上非常熱鬧,空氣裏盪漾着炮竹的硝煙味,人們都穿上節日的新裝,個個喜氣洋洋。對於我們孩子來說,新年更高興了。我手上拿着紅豔豔,黃澄澄,綠盈盈的氣球,笑個不停。我們一家人來到了古彭廣場。節日的古彭廣場人山人海,張燈結綵,披紅掛綠,到處都漂浮着一串串彩色的氣球和條幅;鑼鼓聲一陣緊似一陣,人們舞着長龍,扭着秧歌,真是一片歡樂的海洋,我們都沉浸在這節日的歡慶氣氛之中。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5

今天不僅是5月5日,還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夏。

立夏的時候中國有一個延續了一千多年的習俗,要吃茶葉蛋,還要急性碰蛋比賽。

今天,我們全班同學按照班主任張老師的要求,煮好三個茶葉蛋,待到了學校裏。一到學校,大家便拿出自己的蛋和別人的蛋比起來,有的大火:“哈!你的蛋比我的小,你一定輸了!”,還有的說:“哎呀,怎麼辦呢,我的蛋比你的小,怎麼贏你呢?”

在我們焦急的等待下,到了第四節課,激動人心的碰蛋比賽開始了。第一輪我的第一個對手是的我的同桌張宸玥,我拿出了一個我精心挑選的,自認爲是最厲害的大鴨蛋,“預備,各就各位,開始!”隨着張老師一聲令下,我和張宸玥便互相頂了起來,忽然間,我聽見“砰”的一聲輕響,我趕緊朝兩個蛋望去,不望還好,一看發現原來自己的蛋被張宸玥的蛋碰碎了,我的心一下子就涼了,我心想:真是出師不利,第一句就被別人打敗了。

被別人打敗了,我心裏一陣鬱悶,當我去觀看比賽的時候,已經到了最後蛋王之爭了,我們小組的廖家瑋帶着他的蛋一路過關斬將,殺到了最後一杆,現在,他要和另一個碰蛋新秀任童嘯單挑,只要打敗任童嘯就可以獲得蛋王之王的稱號。比賽開始了,五秒過去了,我又聽到了熟悉的輕響,原來廖家瑋輸了,支持他的人一陣陣哀嘆,大叫悲慘。

最後,岑銘皓、施雪妍乘客剩下的兩個蛋王,這一次碰蛋比賽,讓我享受了碰蛋比賽的無限樂趣,也讓我吃到了美味的茶葉蛋。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6

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但現在人隨着經濟科學的發展似乎已經對過年沒有太多的興趣了吧?可是在我認爲年是新的開始、新的洗禮。

每逢在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會買很多很多的東西,爲新的一年的開始而準備着,因爲每過一個年代表大家又老了一歲,並且也象徵我們該懂事了,不要在頑皮了。我們都很高興年的到來就好像它是一個很重要的客人讓我們不由自主地去迎接它。

你們知道年是怎樣由來的嗎?讓我告訴你吧!因爲我也是聽老一輩人說的。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獸,它經常偷吃百姓的食物並且還傷害百姓,讓百姓的生活永無安寧之日,終於,有一個人發明了鞭炮,每當,它來的時候人們就拿起火點燃鞭炮,把它仍到年獸的旁邊,年獸就會被嚇跑。因此人們也把這一天定成了年,也相當於我們現在的過年。

你們知道過年的時候的習俗嗎?讓我告訴你吧!因爲我也是聽老一輩人說的。每當。過年的時候我們都要貼春聯,還要包餃子到晚上還要看《春節聯歡晚會》。當我們吃完飯之後,家長就會給小孩發一個大紅包代表我們幸福、平安。第二天一早。我們要和長輩磕頭,他們也會給我們一個紅包,代表他們對我們的祝福。

我喜歡過年因爲它總讓我想起“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日子,我希望我們可以記住它原本的模樣,不要讓新的事物取代它。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7

在我們的寒假期間,有一個重要的節日,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春節。在春節裏有很多有意義的習俗。

春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回家團圓,不管你在什麼地方,離家有多遠,都要在年三十兒這一天趕回家和家人團聚。過春節還要掛燈籠、貼春聯,這象徵着團圓和喜慶,也象徵着新的一年生活紅紅火火、幸福平安。還有一個習俗是磕頭,初一的一大早,我們要早早地起牀給長輩們磕頭,這是一種孝敬;長輩要給晚輩發紅包,這是一種關愛,希望晚輩在新的一年裏健康成長。

在北方年三十兒這一天晚上必須包餃子,除夕守歲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都無法替代的。有的餃子裏會包硬幣,誰吃到了就會發財;有的餃子裏會包紅棗,誰吃到了就會有好運。每當奶奶把餃子做好了端上桌,我和哥哥都搶着一個接一個地吃,都想吃到硬幣或紅棗,誰先吃到了,會感覺很驕傲呢,一臉神氣。

其實對我們小朋友來說,過春節最好玩兒的是放鞭炮。聽爸爸媽媽說,在古代,人們用放鞭炮來驅趕“年”這個怪獸,後來這個習俗就一直延續到現在。放鞭炮能給我們帶來很多樂趣,但有時也可能會出現一些危險,而且還會污染環境,所以很多城市已經不允許放鞭炮了。過年聽不到鞭炮聲,好像少了年味吧?

春節還有很多習俗,比如猜燈謎、踩高蹺、逛廟會、趕大集等等,這些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我非常喜歡這些有趣的文化,也特別享受春節給人們帶來歡樂、祥和、團圓的氣氛。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春節就快要來臨了,你看有的在忙着貼春聯,有的在包餃子,有的在大掃除。因爲這些都是我們過年的習俗。

有一天媽媽正在貼春聯,我就問媽媽爲什麼要貼春聯,媽媽就給我講了個故事。從前,“年”,是一種非常兇猛的怪獸,頭上有角,住在深海里,每逢除夕晚上它就跑出來危害人間。大家只好跑到山上居住避難。在他們都準備走的時候,這時一個老爺爺來了,他對老婆婆說:“你要是能讓我住一晚上,我就能制服那隻怪獸。”老婆婆滿臉擔憂的說:“你那麼大歲數,根本不是它的對手,快點逃到山上去吧!”老人說:“放心吧,你就讓我住在這兒吧。”老婆婆看勸說沒用,就自己跑到山上去了。到了除夕晚上,村民們聽到了噼裏啪啦的聲音。大家都很好奇村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就派一個年輕人下山去查看。當他回到村裏發現村裏安然無恙,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髮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同時還發現了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貼春聯,放鞭炮,穿紅衣。從此,每年的除夕,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聽了媽媽講的故事,我對“年”的收穫很大。如果你們也知道別的習俗故事,我很期待你來告訴我哦。我先在這裏祝你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9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年一次的春節馬上就要到了,“寒冬臘月”你們知道是什麼時間嗎?“寒”是十月,“冬”是十一月,“臘月”是十二月。春節有好多習俗,你們知道有哪些嗎?放鞭炮、吃餃子、貼窗花……你們快來跟我來看看吧!

春節時家家戶戶都貼上了紅紅的春聯和窗花。有一年,爸爸把“福”字貼倒了,我着急地說:“爸爸,你把福字貼倒了。”爸爸卻說:“沒貼倒,因爲把“福”貼倒是財神到我們家裏了。”

春節還有放鞭炮這個習俗。傳說,“年”是一種居住在海底的兇惡猛獸。除夕的時候,“年”獸就會出來到處禍害人間,人們都嚇得跑到深山裏居住。有一年,“年”又來了,當人們收拾東西準備逃往深山的時候,有一個過路的老爺爺對一個老奶奶說:“可以讓我在你家住一晚嗎?我一定會把年獸趕跑。”老奶奶還勸老爺爺去深山居住。但是老人堅持留下,老奶奶見勸不住,便自己上山躲避去了。晚上“年”來到這裏老爺爺用春聯、鞭炮、打敗了“年”獸。第二天,大家回到村裏,發現村裏安然無恙。原來,那個老爺爺是一位神仙,看到大家的疾苦特意來幫助大家。而“年”害怕紅色和鞭炮,從此每到過年就會有貼春聯、放鞭炮的習俗。

我非常喜歡美麗的春節,喜歡春節的習俗文化。每一個春節都給我一個美好的時光。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10

你知道“寒冬臘月”是什麼嗎?“寒”,指的是十月;“冬”,指的是十一月;而“臘月”,指的是十二月。每當過年時,我就情不自禁的想到王安石寫的古詩《元日》,這首詩是這樣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過年的時候要吃餃子、吃湯圓、貼春聯、放鞭炮……在春節裏,我最喜歡吃湯圓了,湯圓圓圓的,代表了團圓,裏邊還包着餡兒呢,其中我最喜歡吃菠蘿餡兒的。春節還要吃餃子,是因爲有個傳說:說是春節不吃餃子,耳朵就會被凍掉。

在春節裏貼春聯、放鞭炮是因爲傳說有一隻頭上長角的怪獸——“年”,它生活在海里,每年除夕的時候,它就出來到村裏搗亂。一年除夕的晚上,家家戶戶都爬到山上,就是爲了躲避“年”獸。當一位老奶奶剛要走出門去山上避難的時候,一位老爺爺攔住了她,說要在這個村裏住一晚。老奶奶說:“不行呀,在除夕晚上,年獸會來搗亂的。”老爺爺說他能打得過年獸。老奶奶對他說了一句小心啊,自己也上山避難了。其實她不知道,那個老爺爺是個神仙,當年獸來臨時,老爺爺把紅紙貼在每家每戶上,年獸看見了,變得很害怕;當老爺爺把鞭炮點燃,發出“噼噼啪啪”的響聲時,“年”獸被嚇跑了。後來,貼春聯和放鞭炮便流傳了下來。

我特別喜歡這些過年習俗,這些習俗讓我不但感受到了過年的歡樂,還讓我學會了很傳統習俗的知識。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11

在一年的節日之中,我覺得春節是最快樂的,因爲過春節可以吃團圓飯、逛廟會、放煙花、看春晚……。春節令我最開心最難忘的就是燃放煙花爆竹。可惜在城市裏過春節,不允許燃放煙花爆竹。

我六歲那年和媽媽一起去外婆家過春節。外婆家在四川的一個鄉鎮上,那裏可以燃放煙花爆竹。剛到達外婆家,我就纏着舅舅到街市買了許多煙花爆竹。

午飯後,外公陪着我和哥哥姐姐一起放鞭炮。看着外公用打火機點燃引線時,我的心幾乎停止了跳動。一秒過去了,兩秒過去了,已經過去十秒怎麼還沒有爆炸?我正疑惑着,突然傳來了轟隆隆的巨響。我一看,這些炸開的爆竹像一架不停開火的機槍,發出一道道刺眼的火光。

放完鞭炮後,我和哥哥姐姐就開始玩我們自制的“手榴彈”。它的製作方法很簡單,就是將玉米棒挖一個小洞,然後把一顆摔炮放在小洞裏,再把玉米棒往地上扔,玉米棒就爆炸了,發出巨大的響聲。當然,這種手榴彈的殺傷力很小,比較安全,大人也不阻止,我們玩得不亦樂乎。

到了晚上,我們開始放煙花了。我們把煙花點燃後,先是見到一束火光從煙花頭上衝了出來。然後天空就變成了一個大花園,各種煙花像一朵朵漂亮的花兒,在空中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那流光溢彩四散開來,把夜空裝點得如此燦爛奪目。我沉浸在了這個美好的夜晚。

那真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春節,雖然已經過去四年了,那些燃放煙花爆竹的場景至今還歷歷在目。我希望下一個春節快點到來。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12

我的家鄉在渦陽,都說:“老子故里,道德之鄉。”如果你來到這裏,也會覺得名副其實。家鄉春節的風俗也是非常豐富多彩的。

我家鄉的大年三十別有一番風趣。大年三十的時候,我們一家是非常清閒的,媽媽就去菜市場採購年貨,我呢也是在家裏待着。等了許久後,媽媽回來了,買了那麼多東西。晚上,開始包餃子了,我迫不及待地洗了手,然後就幫媽媽包餃子了,包好餃子後,我們便把包好的餃子先拿出一部分吃,再把那一大部分放進冰箱裏。

吃過飯後,媽媽帶我去紫光公園看燈展了。我也非常的興奮。到了紫光公園,我看到那裏人山人海,各種各樣的花燈使我眼花繚亂。它們的顏色也是五彩繽紛。每一個花燈的樣子都是栩栩如生,在那裏玩了一會就要回家了,我戀戀不捨地和那漂亮的花燈告了別。

大年初一時,我很早起了牀,吃過早飯後,就可以要壓歲錢了。媽媽坐在板凳上,我給媽媽磕了頭拿到了壓歲錢。媽媽樂呵呵的,我的心裏也是美滋滋的,因爲我家親戚很多,所以到了親戚家裏又拿到了許多壓歲錢,我也很開心,有那麼多壓歲錢,我可以成爲一個“小富翁”了。

正月十五時,是要吃元宵的,我們全家坐在電視旁,吃着元宵看着元宵晚會,全家人團團圓圓的,我也特別開心的。過了元宵節,春節才結束。

家鄉的春節可真熱鬧,習俗也非常非常有趣豐富。因爲現在的民俗、風俗逐漸被淡忘,所以我們這一代人要記憶和傳承,不能讓民風習俗失傳。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13

說到過年的習俗,我想不用我多說,大家都知道有哪些吧:炸油饃,熬年夜,吃餃子,拜年。不過呢,不同的地方,過年的習俗也不一樣,就讓我給你講講我外婆家過年的習俗吧!

外婆家位於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那裏的過年習俗與咱西峽的習俗大不相同,我就隨便挑兩件給你講講吧!

1、包包子

說到炸油饃,大家肯定很清楚,是"二十六,炸油饃",而外婆家是"二十六,包包子"。在外婆家過年,就不是吃油饃,而是吃包子了。另外,就是在包包子的時候,全家人要坐成三桌包包子:小孩一桌,女性一桌,男性一桌。全部坐好之後,就可以包包子了。我先拿起一張米麪團放到左手上,右手拿着勺子,從餡盆中挖出一點餡,放至米麪團中間,然後小心翼翼地把餡包起來,捏出一個形狀,我的第一個包子包好了。之後,我繼續照這樣的方法包,直到所有米麪團全部包完爲止。

2、沙公沙婆

說到沙公沙婆,這便是外婆家過年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就是在大年三十的上午,拿着祭品,去沙公沙婆廟祭拜,祭品中有:紅鯉魚,雞,酒,豬肉,大蔥,鞭炮,香紙,香火。而且每樣東西上面都蓋有一張紅紙,至於爲什麼,那我就不知道了。祭拜的步驟是:

1、先把祭品放至相對應的位置;

2、點燃香火,拜上三拜;

3、把香紙點燃,燒上一沓,

4、放兩掛鞭炮。等這些步驟一一做完後,便可以回家了。

我外婆家的過年習俗是不是和咱西峽的不一樣呢?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14

中國,是一個有着長久歷史的古國,幾千年來,中國傳下來了很多傳統習俗,有中秋節的賞月、吃月餅,有端午節的吃糉子、賽龍舟,有清明節的踏青……但在這麼多習俗中,我最喜歡春節種種的喜慶習俗。

在春節,人們都會貼春聯來迎新年、防年獸。這個習俗早先是起於宋代,在明代才盛行。明代時期,朱元璋特別酷愛對聯,自己也酷愛寫對聯,所以就傳到了百姓那裏。於是,每逢過年人們都會貼對聯。並且朱元璋還酷愛紅色,經常用紅紙寫對聯,這就是爲什麼春聯一代一代傳下來都是紅彤彤的。

紅紙春聯對仗工整,簡約精巧的文字描畫出了中國那獨有的文化特徵,是我們心中的重要習俗。

元旦夜,在外地工作的人,除非真的沒有時間,必定回家在家吃聚會飯。晚上11點多,人們會放噼裏啪啦的大鞭炮,還有沖天炮和地陀螺。放完鞭炮後,人們還會給祖先燒紙、磕頭和敬酒,希望祖先們給新的一年帶來美好的祝福。

在春節,人們還會拜年。大年初一這一天,人們很早就會起來,穿上新衣,第一件事便是到爺爺奶奶的房間拜年,爺爺奶奶便會拿紅包來,給孩子們發壓歲錢。

在春節中,還有很多有趣的傳說和習俗,就等着我們去逐一地探求,正如“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會讓我們的祖國發揚光大的。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15

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燦爛輝煌的文明中,積澱了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春節是大家最熟悉最喜愛的一個傳統節日。

傳說從前有個怪物叫“年”。它喜歡吃人,某天它又去吃人的時候反而被人們嚇住了,匆忙逃了回去,人們便把這天叫做“過年”。

快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忙着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帖、對聯、對子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字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各家各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以增加喜慶氣氛。

除夕的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於西晉。除夕之夜,大家終夜不眠,以待明天,稱爲“守歲”。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因爲形似元寶,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

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大年初一,人們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新衣服,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新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是族長帶同族挨家挨戶拜年,有的是同事相約去拜年,還有的是大傢伙聚在一起相互祝賀,稱爲“團拜”。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

怎麼樣,同學們?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你是否爲身爲炎黃子孫而倍感自豪呢?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16

啊!要過年了!我興奮極了,不過在我興奮的同時,我想到了一些過年的習俗。

首先我想到的是貼春聯,王安石的《元日》裏說“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新的一年裏,我們總會把舊的春聯撕去,換上新的春聯。正所謂是革故鼎新,除去歲,迎來新年。

第二個習俗就是放鞭炮,正所謂是“爆竹聲中辭舊歲。”在那“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中。我們忘記了過去的煩惱,心裏想的全都是成功和快樂。以一個嶄新的面貌迎接下一年,以一個快樂的心情迎接下一年。下一年我們一定會更好。

過年一定要讓家裏更美好,所以在過年以前,全家都要大掃除,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打掃家裏衛生的掃把也成了一把神奇的掃帚。把不但把家裏的灰塵打掃乾淨了,也把過去的煩惱打掃的乾乾淨淨。我們從此去煩惱一筆勾銷。

我的家鄉還有一個習俗——炸菜。每到臘月28、29那一天,家人們都會把自己家裏的油拿出來,把肉切成一片片的炸菜。在炸菜的過程中,大家可能是家長一邊炸,你一邊吃,等到中午飯的時候,你已經吃飽了,家人們看到你憨厚可愛的樣子,會情不自禁的哈哈大笑。

過年的風俗都是讓我們除去自己的煩惱,以一個嶄新的面貌迎接下一年,我祝福大家在這一年快快樂樂,萬事如意、幸福安康。祝你的成績突飛猛進。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17

在不同的民族裏,都有着不同的節日,都蘊含着不同的含義。對我們漢族中所有的人來說,最開心的節日就是春節。

對我們來說,春節是最快樂的日子,在春節裏,我們會長一歲,還會收到壓歲錢,還能穿新衣。我們過春節時,都會把家裏裏外外的打掃乾淨。還有去街上買燈籠、對聯、福字、窗花、還有買屋裏需要貼的神靈。買回家後,把燈籠掛在屋裏的四個角上。把對聯貼在門的兩旁,橫聯貼在門的上面。還要拿一個大點的福字倒着貼在門上,表示福到了。窗花有各式各樣的,我做喜歡的事,就是把剩下的窗花上漂亮的圖案剪下來,收藏好。令我最好奇的,就是貼神靈,這神靈有很多種,少一個都不行。有時候晚上,還需要給神靈燒香。

每次拜年的前一天晚上,有些孩子都會迫不及待的把新年衣服全部穿上好好的看一看,然後在脫下來放到一處。等着第二天醒來,孩子們就穿着新買的衣服去拜年。到了那裏,晚輩們都會跪下,給長輩磕頭,然後長輩們就給每個孩子壓歲錢,去親戚朋友家拜年,也會收到壓歲錢,不管是小孩還是18歲以上的大孩子,到最後,孩子們都會把壓歲錢交給家長,讓家長保管。

在春節的這幾天裏,所有的男女老少都過得非常開心,非常快樂。過完年後,大人就又開始忙了,孩子們就又開始了學習旅程。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18

5月6日是立夏。這天,李老師讓我們舉行了一場鬥蛋比賽。

你知道我們爲什麼要在5月6日----立夏鬥蛋嗎?那是因爲,立夏有許多傳統風俗,比如吃黑米飯、豆子等。鬥蛋就是其中一項。

我們大家先用水彩筆在自己的雞蛋上畫好圖案,寫好名字。然後,就要開始一場鬥蛋比賽了!

李老師先讓我們各自去找同伴鬥蛋。我找到了付馨儀那,先看了看她的雞蛋。呀!她的雞蛋個兒好大,是個重量級巨蛋呀!似乎很硬,我不禁想到。開始鬥蛋了,付馨儀的“妞妞”向我這兒發起進攻,我腦袋中閃出一個字“逃”!結果付馨儀被逮了個空!第一輪結束了,我們又開始了第二輪!“妞妞”也許吸取了上一輪的經驗吧!我的“點點”正想逃時,剛好被“妞妞”逮了個正着。我看着付馨儀的那犀利的眼神,倒吸了一口涼氣,難道我的“點點”就要敗在她一個小雞蛋下嗎?no,不可能!可當我想方法時,“妞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的速度,向我衝來!突然聽見“咔”一聲,付馨儀低下頭去檢查她的“妞妞”並說:“咦》我的蛋沒破!”難道是我的蛋破了嗎?我的腦海中突然閃出了這樣一個念頭。我懷着忐忑不安的心,去查了查我的蛋。“呀!!!!竟然被砸破了!可惡!”

我剛想反擊,可那下課鈴聲卻打響了,把我們那緊張的氣氛破壞了!同學們不捨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付馨儀,你等着,我會把你的蛋鬥破的!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19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下面就跟着我一起來看看,我們河南鄭州是如何過春節的吧。

我們稱春節爲“過年”。過年不單單指過正月初一,臘月初八到正月初五都算過年。河南有句俗語說“臘八祭竈,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

一到臘八,家家戶戶都會煮八寶粥、泡臘八蒜。二十三是祭竈節,家家戶戶都會吃麻糖,放鞭炮,一些老人家會祭拜竈王爺。過了祭竈,大街小巷開始熱鬧起來,到處張燈結綵,充滿了“年味兒”。各家各戶都忙着置辦年貨,打掃房子,迎接新年。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貼福字、掛紅燈籠,一副喜氣洋洋的景象。晚上,每家都要吃豐盛的團圓飯,雞鴨魚肉應有盡有,還有必不可少的餃子。吃了晚飯,桌上擺上瓜子、糖果、飲料,一家人邊吃邊聊天,還不耽誤看春晚,一直到深夜。午夜的鐘聲響起,外面就會傳來噼裏啪啦的鞭炮聲,五彩繽紛的煙花照亮夜空,新的一年來到了。

大年初一,人們早早就起牀燃放鞭炮,煮餃子吃。每家都備足了菸酒糖果,各種菜餚,準備迎接親朋好友。小朋友穿上漂亮的新衣,去給長輩拜年,嘴裏說着吉祥的話語,長輩就會給他們壓歲錢。

正月初二,是閨女回孃家的日子。她們帶上菸酒,各種禮品,高高興興的回孃家拜年。之後幾天就是親戚之間相互拜訪,走親串友結束了,年纔算是過完了。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20

我喜歡的節日有很多,比如中秋節、兒童節等等,不過,我最喜歡的節日還是春節啦!因爲春節前需要大掃除、整理雜物、逛花街、買春聯、福字貼,把家裏打扮的喜氣洋洋、煥然一新,還可以買漂亮衣服、新鞋子,媽媽說要從頭新到腳,哈哈......不過我最期待的倒是包餃子,因爲我喜歡吃餃子呀!

春節前三天,外婆專門從市場買來了餃子皮、五花肉、玉米等材料準備包餃子,我也摩拳擦掌的準備學習學習。只見外婆先把五花肉洗淨、剁成泥,裝在盆中,然後剝玉米粒,把玉米粒、肉泥、鹽、醬油、香油一起攪拌均勻,這樣,餡料就做好啦。

只見外婆,拿起一張餃子皮放在手心裏,放上餡料,然後手指一捏,一個元寶形的餃子就完成啦。我一看,很簡單呀,我也會呀!我自信滿滿,拍着胸口說,看我的!我也學着外婆的樣子,拿起一塊餃子皮放在手心,因爲我喜歡吃玉米餡的,所以我放了好多好多餡料,然後把兩邊的麪皮捏在一起,突然,右邊的皮給餡料撐破了,我趕緊從左邊扯一點皮來補上,然後,它的肚子也破了,我只好拿一張麪皮補上,總算包好了一個餃子。

我把餃子放在盤子裏,和外婆的一對比,外婆的餃子像一朵花一樣漂亮,我的呢,簡直是個醜八怪!媽媽見了,笑的前仰後合,我羞得滿臉通紅。

這時,外婆說:“來,我教你包,餡料不要太多,多了容易破,也不容易煮熟”,在外婆的指導下,我包得越來越好了,吃着自己包的餃子,我覺得格外香!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21

有的人喜歡春節,有的人喜歡端午節,而我呢,最喜歡春節了。

春節是我最難忘的節日,過春節時有很多的風俗呢,如:大掃除、貼春聯、放鞭炮、吃年夜飯、拿壓歲錢......過年時家家戶戶要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貼春聯時,人們都把表示新年祝福的話貼在門的兩邊,還會掛上燈籠,到處都是一派喜慶的景象。福字呢,可以正着貼,也可以倒着貼,倒着貼的意思是福到家裏來。每年除夕晚上,一家人圍坐在同一張桌子上有說有笑地吃着年夜飯,準備迎接新年的到來。大年初一,家家戶戶都要到親戚家拜年,那時小孩子們最高興了,因爲拜完年,小孩子們可以拿到紅包呀!

你知道爲什麼大人要給小孩子紅包嗎?就是傳說從前有一個“崇”的`怪獸,每次過年的時候它都會出來,摸小孩的頭,被摸到的小孩都會發燒,有的病重的小孩都燒成傻瓜了,有一對老人家,他們年紀很大才有孩子,所以他們很愛他們的孩子。有一次,家人用紅包包了幾枚銅錢給孩子,那個小孩子玩着玩着就睡覺了,他把紅包放在了枕頭邊,“崇”看見了,它被嚇跑了。後來這個消息傳開了,從此每到過年,長輩都會在過年時給晚輩包紅包,也叫壓歲錢,這樣孩子就能在新的一年裏平安、健康地成長。

我喜歡春節,你們喜歡嗎?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22

春節到了,爸爸媽媽帶我回爺爺奶奶家過年。那天奶奶正在包餃子,我看到後感覺很有意思就去和奶奶學習包餃子了。

包餃子先要準備好各種口味的餡,把餡剁碎。然後要和麪,面和好後,把麪糰切成一小塊一小塊的,再擀成餃子皮,接着把餡放到餃子皮上,再把餃子皮兩邊合上包起來就好了。我按照這個方法包起了餃子。結果,我包的餃子要麼餡放太多,包不緊散架了,要麼餡放太少包得像包子。看見我怎麼包也包不好,奶奶又重複了一遍動作要領並耐心地教我。看完以後,我鼓足信心繼續包起來。前幾次仍然失敗了,但經過多次練習後,最終我還是包出了挺像樣的餃子——成功啦。餃子包完了以後,奶奶就把餃子下到鍋裏,煮上10分鐘,香噴噴的,熱氣騰騰的餃子就可以出鍋了。

春節吃餃子是我們老家春節的一個傳統習俗。當熱氣騰騰的餃子上桌,一家人圍坐在桌邊美美地吃着餃子,開心地交談着,臉上詳溢着笑容,這就是一年全家團圓最好的寫照。

吃完餃子後,奶奶爲我們每人煮了一杯別具本地特色的“姜鹽豆子茶”和一碗“甜酒衝”蛋。爸爸教了我貼春聯,爺爺則在準備晚飯,有蛋卷、肉丸子、炸蝦等。

晚上,爸爸帶我去放煙花,有天女散花、沖天炮和降落傘等好多花炮,那絢麗多彩的煙花,預示着新一年的生活紅紅火火。

在家鄉過春節真快樂啊!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23

馬上就要過年了,大家都要按照過年的習俗來準備!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們有時候問自己的爸爸媽媽,有時候爸爸媽媽就這樣回答:我也不太清楚但我只知“糖瓜祭竈,新年來到,姑娘要花,小子要炮!還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宰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首、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去拜年!”媽媽就經常這樣告訴我!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以百獸爲食,嚴冬晚上下山騷擾,有一次,“年”來到一家人的門口,剛好這戶人家有人穿紅衣,點着竹子取暖,正好發出“啪啪”的聲音,“年”嚇得掉頭就跑,人們從此知道它怕“光”、“紅色”、“光亮”所以一見到“年”人們不再慌張,就用此法驅趕。第二天人們互相慶祝。由桃符發展的紅紙春聯、放鞭炮、初一拜年等習俗,均由此而來!

媽媽還告訴我:“過年需要準備的也真的不少,買春聯、鞭炮、衣服、鞋子等等,臘月二十三,又稱“小年”這天家家戶戶都要舉行祭竈儀式,人們在竈君神像前先上芝麻糖、燒餅,送竈王爺“人們如此尊重這位竈君,是爲了讓他“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過了這一天以後,大家都開始把房子弄得乾乾淨淨,門上貼上門神,門的兩邊還貼上了春聯!”在這一天,在體育場、龍泉湖······還會有扭秧歌、舞龍、敲大鼓、耍獅子、擡花轎、犟驢等好看的表演!

我們的新年,真是多才多樣!祝福大家過的開心快樂幸福!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24

過年了,大家一起穿上新衣,在家中狂歡。每到過年時,很多事都必須要做。是那些事呢?讓我來告訴你吧!

早上,我們要先大掃除,擦窗戶的,拖地板的都在幹活中。然後,每人開始整理自己的房間。爲了讓家裏更加有過年的氣氛,就在門口分別倒着貼了兩張福字,說起貼福字也是有講究的因爲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

然後又貼起了窗花,這個窗花也有來歷,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還可以爲人們帶來了美的享受。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後,家中就開始放鞭炮、煙火。鞭炮聲音響亮,大有雷鳴之聲。煙火燦爛,綻開在如同深藍幕布的天空之中,好不絢爛。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沙發上,看看電視節目,猜猜謎語,說說鬧鬧,笑語連連,不亦樂乎!傍晚時,家中就開始放鞭炮、煙火。鞭炮聲音響亮,大有雷鳴之聲。煙火燦爛,綻開在如同深藍幕布的天空之中,好不絢爛。深夜之時小孩子們都要開始守歲,除了很小的孩子,我們都要到很晚才能睡覺。

第二天,我們就去拜年。這拜年也是有講究的,初一早晨,我們一起去親戚家拜年。在拜年的時候,我背微微彎下,鞠了個躬,對着長輩,說:“祝外婆,外公新年快樂,身體健康。”外婆外公聽了,笑得合不攏嘴,拿出紅包塞進我的手中。

這就是過年的習俗,當然這只是一部分。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25

咱們這兒的春節都是在孩子們的鞭炮聲中打響的。“噼裏啪啦”的聲音充滿了整條巷子。

每年的大年三十,我們每家都會擺上一桌豐富的菜餚,我們把這桌宴席叫做“年夜飯”,也做“團圓飯”。

家家戶戶在這天晚上都在趕做年菜,整條巷子都充斥着肉、菜的香味。

所有的人都年前選購的新衣服,給門上貼上對聯,給門上貼上一個倒着的“福”字,這就預示着福“到”了。

大年三十的晚上,在外地做事的人,除非是萬不得已,否則必須要趕回家裏吃年夜飯。並在家裏待上幾日。

吃年夜飯時,大人們都圍在桌旁,嘮兩句家常,有說有笑。年夜飯快吃好時長輩們都會給晚輩們一個紅包,裏面的壓歲錢或多或少,但紅包裏面卻包含着長輩們的滿滿的新年祝願。

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大人們帶着好心情,都去給他們的長輩拜年,小孩子便都留在家中買菸花炮竹燃放,玩的津津有味:小巷裏的孩子們都對巷子裏的一個大哥哥頗有好感,於是,他說什麼,大傢伙就都做什麼,只見他一聲令下,大家便爭先恐後地將手中的鞭炮往下扔。“噼裏啪啦”火光四濺,整條一瞬間巷子成了一片光的海洋。

臨近下午,家長們都陸陸續續地回到家中,小孩們便慌忙跑回家,乖乖坐好,大人看見了,或許會帶他出去玩呢!

咱們這兒的年,別有一番風景!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26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春節有哪些習俗嗎?

讓我來告訴你們吧!春節前,有臘月二十三祭竈王;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割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糰子;三十除夕吃年夜飯。春節時,正月初一到正月十四就要走親訪友、向長輩拜年;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吃湯圓。

春節習俗還有貼春聯、掛燈籠、放爆竹等等。據說有這樣一個傳說:很久以前,有一隻兇猛的怪獸,叫做“年”,它住在海底。每到除夕晚上,它就會出來傷害人類和家禽。有一個年輕人知道“年”害怕什麼。於是,他就和全村人齊心協力,做好一切準備,蹲守在“年”出沒的地方,想要把它攆走。到了除夕晚上,“年”果然“如約而至”來到了村裏,

看見家家戶戶都掛着燈籠、貼着大紅春聯;“年”又看見屋內燭火通明,便惱羞成怒,向其中的一家撲去。突然,門口響起了一陣陣“噼裏啪啦”的爆炸聲,“年”大吃一驚,落荒而逃。從此再也不敢出來爲非作歹了!就這樣,貼春聯、掛燈籠、放爆竹的習俗就一直流傳下來了。

據說我國最早的春聯是“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由五代時期後蜀皇帝孟昶所寫的,流傳至今已經是一千多年了。因此,寫春聯也是慶祝春節的一種好方法。春節前,我也在書法老師的指導下,用毛筆書寫了一副春聯,上聯是“忠厚傳家久”;下聯是“詩書繼世長”;橫批是“五福臨門”;我還寫了一個大大的“福”字。然後,把它們貼在家門口,和爸爸媽媽一起歡度春節。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27

秋涼桂花香,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活動興趣盎然,登高賞菊,喝菊花酒,吃重陽糕,插吳茱萸。

上升高度

在古代,人們有在重陽爬山的習俗,所以重陽節也被稱爲“攀登節”。相傳這種習俗始於東漢。唐代文人寫的登高詩很多,大多是關於重陽節習俗的。杜甫《七律《登高》是一篇關於爬重陽的名篇。你去哪裏沒有統一的規定,但你通常會去爬山和爬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

吃重陽糕

據史書記載,重陽糕又稱花糕、菊花糕、五色糕,沒有固定的方法,比較隨意。九月初九,古人打算在九月做蛋糕,孩子們的頭上蓋着一塊蛋糕,祝他們的孩子一切順利。精緻的重陽糕要做成九層,像寶塔一樣,上面有兩隻小羊,這樣才符合重陽的意思。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了一面小紅紙旗,點了蠟燭和燈。這大概就是“點燈”“吃餅”而不是“登高”,用一面小紅紙旗代替山茱萸。現在重陽糕還沒有固定的品種,重陽節吃的軟糕叫重陽糕。

賞菊,喝菊花酒

重陽節是一年中金秋時節,菊花盛開。據說賞菊和喝菊花酒起源於金代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逸、詩酒、愛菊著稱。後人有重陽賞菊的習俗。舊社會,文人學者也把賞菊和宴飲結合起來,以求更接近陶淵明。北宋都城開封,重陽盛行賞菊之風,當時菊花品種繁多。人們也稱農曆九月爲“菊月”。在傲霜菊花盛開的重陽節,觀賞菊花成爲節日的重要組成部分。清朝以後賞菊特別盛,不僅限於九月九日,重陽節前後還是最盛的。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28

你印象最深的年味是什麼?是寄託着美好願望的煙花,還是懸掛在每家每戶門前的紅彤彤的燈籠,還是大家圍坐在一起說說笑笑的年夜飯?我印象最深的年味則是:軟糯的寧海艾草麻餈。

春節來臨時,村民有搗麻餈的習俗,以此表達對生活紅紅火火、團團圓圓的熱切期盼,也展示家底殷實的意思。村民們會給四周鄰里品嚐熱乎乎的麻餈,迎接新一年的到來。

除夕前夕,我也參與了今年家裏的搗麻餈活動。麻餈是用米、艾草、糖、松花粉做成的。前一天晚上需要將米浸泡一夜。第二天,先要將米和艾草隔開蒸。等到米粒晶瑩剔透、滿屋子有艾草的香味,就可以開始重要的步驟——打麻餈。

打麻餈可是一個體力活。需要身強力壯、經驗豐富的人來打。將蒸熟的米和艾草,一起倒入石臼壓成團,然後開始用石錘反覆搗。沒打幾次,另一個人在自己手上抹好水,要眼明手快一邊翻麻餈,一邊給石錘抹水。兩個人要配合得非常默契,一直重複這些動作。我在一旁按捺不住說:“能不能也讓我試試看?”叔叔們看了看我,退到旁邊。我飛了九牛二虎之力纔打了兩下,就已經精疲力盡,無奈退下。但是我還趁機抓了一把半成品,塞到了嘴裏,提前品嚐了起來。

過了半個小時,麻餈終於打好了。大家把麻餈放在木桌上,用巨型的擀麪杖將麻餈壓得平平的,再撒上松花粉,再用它擀薄,用刀切成長方形小塊。我拿了一塊,咬了一口,熱熱的,軟軟的,甜甜的,糯糯的,真好吃。

這就是我最愛的家鄉年味。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29

今年,我們回到了常德過春節。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習俗呢!

在這裏的春節,鞭炮、蠟燭還有香是少不了的,家家戶戶都會準備好。過年時的第1天早上都會去廟裏拜神仙,平常廟中冷冷清清的,過年時卻是熱鬧非凡,與平常截然不同。來到廟裏,觀音啊,佛祖啊,個個都要拜三拜。廟裏的老人在旁邊敲鐘,還一邊念着我聽不懂的話語。聽奶奶說,這樣就能保平平安安。出廟門時還得放鞭炮呢,這只是其中一個特別的習俗。

過年這天,一張桌子放上幾個煤炭,把香和蠟燭點燃插裏邊。正對大門口,大門外走廊也要放。

輪流去親戚家吃飯,例如今天到這家吃,明天就到那家吃。等到客人來的時候,家家都會在桌上擺上各種各樣的零食糖果、花生、瓜子、花花綠綠的小包餅乾和辣條等。這些零食只有在過年時纔會這麼齊全,而且大人們不管我們吃多少,所以過年時會結伴一起去墳地給祖宗燒紙錢、放鞭炮、燒香。

晚上吃團圓飯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在家裏吃飯。過年這天,在吃每一頓飯前都得先在椅子旁灑點水,每個飯碗裏只有一小團飯。小時候我也不知道幹什麼,奶奶說是祭祖。到了晚上,大人們一般都要守到12點才睡,他們都要守歲。按照老習慣,小孩子必須在12點才能向長輩要紅包哦。

常德的過年習俗是不是很特別?但是常德別處的風俗,也有可能不一樣,因爲“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嘛。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30

春節就是農曆新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因爲通過這個節日的慶祝儀式,能加強家庭聯繫與親情,諸如吃團圓飯、向親友拜年送禮等等。春節的傳統節目有:掃塵、守歲、貼春聯、拜年,壓歲錢等等,不過,最讓我們小孩子開心的事還是收壓歲錢這件事。

春節期間,小孩子們最喜歡的是得到大人們給的紅包,俗稱“壓歲錢”“過年錢”。古代過年的時候大人們用紅繩串起來一百枚銅錢,發給小孩子們希望他們長命百歲,又因爲“歲”與“祟”諧音,能鎮壓鬼怪,也是給小孩子讓他們用來賄賂鬼怪的,以化兇爲吉,平安度過來年,所以稱“壓歲錢”。每年媽媽都會在除夕時,偷偷的在我枕頭下放壓歲錢,讓我在新年的第一天就有驚喜。

除夕吃餃子是我們家的老規矩。每當到那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我都會圍在桌子邊一起包餃子。餃子的做法是先和麪做成餃子皮,然後再包上餡,餡的內容有很多,如:韭菜肉末餡、酸菜肉末餡、薺菜肉末餡等等,餃子的吃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醬油和香油的佐料沾着吃,我們家喜歡把餃子蒸熟後沾着佐料吃。過年吃餃子象徵着團聚合歡的意思,餃子外形又像元寶,有“招財進寶”的含義,所以過年吃餃子非常吉利。

春節不僅是團聚的日子,也是分享愛的日子。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31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中秋節、端午節和重陽節...但是我最喜歡春節,因爲它可以帶來新衣服,美味的食物,壓歲錢和男孩可以放鞭炮。

春節對我們的人民來說是最重要的節日。春節的起源是這樣的:在古代中國有一個叫“年”的怪物,長着長長的觸鬚,異常兇猛。“年”常年生活在深海中。只有在新年前夕,它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們的生命。因此,每到除夕之夜,村裏的人都要逃到偏遠的山區去躲避年獸的傷害。後來,一位老人告訴大家。“年”獸最怕紅色、火和爆炸。從那以後,每年除夕,每個家庭都有紅色的對聯和鞭炮,每個家庭都有明亮的燈,並一直待到年底。在農曆正月初一的清晨,我必須去迎接朋友和親戚。這一習俗越來越廣爲流傳,成爲中國人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在我們的家鄉,人們在除夕夜的前幾天開始爲新年做準備。人們會買鞭炮,春聯,準備新年用品,買新衣服,並徹底清理。除夕夜,我們還吃餃子。每年我們包餃子的時候,我媽媽都會在一些餃子裏包硬幣。誰用硬幣吃餃子,就意味着他在新的一年裏會有好運。吃完餃子後,我們都在電視機前看春節聯歡晚會。

春節那天,我很開心,因爲我可以穿新衣服,還可以收到很多壓歲錢。此外,我發現其他人也非常精力充沛和快樂,到處充滿快樂的笑聲!

我喜歡春節!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32

我的家鄉是“老子故里,道德之鄉”的渦陽,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雖說忙忙碌碌,但是,在忙碌中體會到的何嘗不是歡樂呢?

除夕是最令人興奮的日子,這天可以說是辭舊迎新,大家穿上了新衣服。因爲“無新衣,不新年”。傍晚,吃過年夜飯,就跑到大街上同朋友一起買各種煙花爆竹。到了店門前一看,哇!琳琅滿目的商品,我的眼睛都要看不過來了。有飛天炮、摔炮、水雷、雷鳴......我真想統統拿走。

我把煙花拿在手中,用打火機點着,一下冒出了金色的火花。隨之又開始冒出不同顏色的火花。我急忙揮舞,揮舞出不同形狀。眼看快滅了,我又拿起了另一隻來引火,居然引着了。我又拿起幾個煙花,全引燃,一隻手上拿幾個,不停地揮舞,像仙女在凌空飛舞綵帶。真是美麗又壯觀!

還有摔炮,拿起一個,往地上一摔,立馬發出了清脆的響聲。還有飛天炮,是一個蜜蜂的外形,旁邊還有一個綠色的引火線。我把線點着,趕緊跑開了。它像一個飛碟一樣,旋轉着,隨之昇天,發出各色的光芒。

當我們玩累了,便一起回家看聯歡晚會了,裏面的舞蹈優美而喜慶,演員揮舞着手中的綵帶,臉上洋溢着節日的喜悅。還有各種小品,使人笑得合不攏嘴,又頗令人感動。

這天夜裏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歲數大的人守歲,有珍惜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爲了給父母延壽。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之一。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33

在江西老家過年,是非常熱鬧有趣的。年三十夜,大人們除了貼對聯,最重要的就是準備年三十的各種美食,其中我最愛看他們做的就是炸丸子和打餈粑,這兩樣都是我最愛吃的,所以每次我都美滋滋地在旁邊看着。

炸丸子很簡單,在江西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炸丸子,丸子種類很多,有糯米丸子,紅薯丸子,最多的是炸肉丸子。年三十炸好一盆黃燦燦香噴噴的肉丸子,過年期間可以打火鍋吃,也可以做紅燒丸子。那圓圓的丸子,象徵着一年中生活和和美美,團團圓圓,更寄託着家人之間美好的願望與祝福。

但是打餈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糯米需要提前兩三天浸泡好,一直泡到手指輕輕一捏糯米粒就斷了的程度。浸泡好的糯米放在火上蒸熟,等糯米的香味四溢,而且越來越濃時,就是蒸熟了。媽媽總是隨手捏一個糯米飯糰塞進我嘴裏,我大口大口地嚼起來,那糯米飯糰,米粒顆顆晶瑩剔透,像一顆顆珍珠般,瞬間激活了我的味蕾。

大人們將糯米飯倒進粑槽,開始打餈粑了。一人雙手緊握粑錘,一人握着粑柄,兩人拉鋸似的,先將糯米搗碎,然後,握着粑錘開始打起餈粑來。打餈粑可是力氣活兒,掄錘的人一邊打一邊喊着號子,我和旁邊圍觀的孩子們也跟着附和着,好不熱鬧!咚咚咚,隨着着粑錘聲聲,香香甜甜的餈粑也打好了。

香甜的餈粑,濃濃的年味,成爲我童年最美好的記憶。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34

每年我最期待的就是過年了。過年有很多平時沒有的東西。比如:有好吃的,好玩的,還有大紅包。

大年三十的早上,媽媽一大早就出門買菜了。爸爸也早早的把店門關了起來。今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大家都忙和着過年了。我們也不能落後。爸爸和我在忙着大掃除。而媽媽在忙着包春捲和包餃子呢!

下午我媽就開始忙活着煮年夜飯了。我媽做的最好吃的非小炒牛肉莫屬了。做小炒牛肉時,媽媽會先把牛肉切絲,之後會用生抽、料酒、白糖醃製一會,接着切生薑、蔥花等。等鍋燒熱後放入一點油,有時候後放入生薑和蒜接着放入醃製好的牛肉一起翻炒,之後放上鹽、味精和蔥花。香噴噴的小炒牛肉就出鍋了。

吃過年夜飯,我又開始期待去拜年,收紅包。連春晚我都沒有認真看,一心只想着收紅包。第二天一早我一大早就起來了。穿上了新衣服去拜年,經過漫長的路途終於到了。我們先去了姑姑家拜年。可以去討紅包啦!

已到姑姑家,我就拱着手說新年快樂,恭喜發財。可是姑姑並沒有說要給我發紅包的意思。只是再問我的爸爸媽媽一些關於健康等問題。我只能和弟弟妹妹們玩一會兒,或者看一會兒手機。要走的時候姑姑終於給我了一個紅包。看着紅包裏厚厚的大紅票子,我心滿意足地跟着父母去下一家討紅包了。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35

端午節是我國一年中關鍵的節日之一,這一節日在每一年的陰曆五月初五,是一個承傳上千年時間的節日。

一提及端午,我也會想到令我垂涎欲滴三千尺的糉子,隨後又會想到它的來歷:古代,在燕國有一個名字叫做屈原的醫生,那時候的國君十分軟弱無能,屈原明確提出了很多大國現行政策,都被國君一一否定。最終,國君又輕信奸險小人饞言,將屈原流放到汨羅江周邊。我國亡國,屈原悲痛無比,投河自盡。

大家爲了更好地留念屈原,將包裹的糉子資金投入江中,不許魚類、蝦類啃掉屈原的屍體,這就是最初的糉子。如今的糉子則口感豐富多彩,哪些花生仁、栗子、小鮮肉、蜜棗等,類型不計其數。包的原材料有檽米、蜜棗、蒲棒葉子等,十分美味。

在端午的情況下,我看到了祖父、姥姥在包糉子,便也萌發出了親自動手包糉子的想法。一場宏偉的包糉子工程項目便開始了,我將葉子卷變成一個錐形,再將檽米倒進在其中,到一半的情況下,再放進蜜棗,隨後撒上一層檽米,將上邊多出去的一小片葉子尖包裹,一個糉子樣子便大概展現出來,下面便用針一插一抽,一個糉子便做好了了。放進鍋中蒸制,一個熱騰騰的糉子就隆重登場了。

將糉子翠綠色的皮剝出來,外露了紅褐色軀體,香氣四溢,一口下來誘寵飄欲,那蜜棗也是亮點,美味可口無比。

這就是我故鄉的端午節風俗,吃極其美味可口的糉子。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36

放了寒假,離過年就不遠了。我很喜歡過年,到那天會和母親一起買好多好吃的邊看春節晚會邊吃,特別開心。春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節日。許多的風俗習慣流傳至今。

進入臘月後,很快就是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是“竈王爺昇天”的日子,因此要祭竈。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臘月二十七,宰雞趕市集”,“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臘月三十就是除夕了,要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還要貼窗花和倒貼“福”字。在貼春聯的同時,一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吃完年夜飯我最開心了,給姥姥姥爺拜完年,就發壓歲錢。一家人都聚在一起,話新春,其樂融融!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37

明天就是大年初一,我的心裏高興地不得了,就情不自禁的向媽媽問起有關春節的習俗,於是,媽媽認真的講起春節的習俗。

據說,每年的臘月二十三,竈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這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因此送竈時,人們在竈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後三樣是爲竈王昇天的坐騎備料。民間傳說,竈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此說法流傳的比較廣泛。

送竈時,爲了讓竈王爺“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人們就用各種辦法對付他。有的用膠牙糖敬它,好把竈王爺的牙齒粘住,使它不能亂說話;有的用酒糟塗抹竈門,這叫“醉司令”,醉得竈神不能亂說話。竈神受到人們的特殊招待,“吃了人家的嘴軟”,當然就不好講壞話了,這實際上是民間一種倫理道德的自律。

天之後,也就是在除夕夜,還要把“竈神”再接回來。因爲,年三十的晚上,竈王爺還要與諸神來人間過年,那天還有“接竈”“接神”的儀式。按一般地方的風俗,接送竈王爺都由男主人主持,女眷不參加,古時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說法!

送走“竈神”以後,便輪到祭拜祖宗,民間稱“掛影”。天津市民俗專家林希介紹說,小年這天要把祖宗的畫像或照片掛在牆上,備好酒水、貢品,接受族人的祭拜,一直到大年三十。

聽了媽媽的詳細講解,我十分意外,原來,過春節,還有這麼多儀式呢!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38

在春節到來之際,每一個地方都會過春節,由於地方不同,所以春節的習俗也不一樣,今天我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天津的春節習俗。

臘八兒:天津人稱臘月初八爲“臘八兒”,有喝臘八粥的習俗。許多天津人還在這天用醋泡大蒜,名“臘八醋”。

逛娘娘宮:臘月十五,年貨上市,以娘娘宮爲中心的宮角宮北大街更是熱鬧非凡。男孩子到這兒頭一個目標就是風葫蘆,成年男子到了這裏,忘不了買燈籠,女人們則來“洗娃娃”的。只要從娘娘宮栓回的娃娃每年都要“洗一回”,是節前必做的事情。

糖瓜祭竈:臘月二十三,是竈王爺昇天的日子,家家要買糖瓜兒,等到夜裏十二點祭竈王爺。待香燃盡後,請下竈王爺像,點火燒了,等到了大年三十再買新的竈王像,這又叫“竈王碼子”,年復一年。

吊錢兒:吊錢是用彩紙剪成的圖案,貼在門窗的玻璃和橫棱上,作爲春節喜慶氣氛的點綴,貼上的吊錢兒只能到正月初五損壞,否則一年都會不吉利。

“破五”正月初五,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菜板要剁響,讓鄰居聽見,以示正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順心的事歸結到“小人”身上,要除掉“小人”才行,初五晚上放炮,也有辟邪免災的意味。

以上這些就是天津的春節習俗,不知道大家都瞭解了嗎?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39

春節是喜慶的,今年的春節是環保的,新氣象新習俗。

今年春節,村裏禁止燃放煙花和爆竹,整個春節期間,村裏沒有一處燃放煙花和爆竹,相比以前確實缺少了一點過年的氣氛,但是整個鄉村依然喜慶不減,而且,今年春節還給我們還帶來了有史以來春節期間最清潔環保的空氣。

除夕當天,各家各戶按傳統習俗都在自家門上帖上了春聯、福字和年畫。街口、大聖廟等地方仍是人流如織,車水馬龍,大聖廟早早就上了鮮豔的彩燈,爲整個春節奉獻了濃濃的年味。春節過大年的喜慶氣氛不減往年。

往年春節,到處是煙花爆竹聲,空氣中瀰漫着嗆人的硝煙味和濃濃的黑煙,整個村莊好象被厚厚的煙霧所籠罩,時不時傳來大小爆竹和禮彩炮的轟鳴聲。無論是道路還是家裏,到處都是禮炮和爆竹的殘渣,一片狼籍,不堪目睹,留給環衛工人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清掃。但今年春節卻大不一樣,整個鄉村在春節期間的空氣清新,天空蔚藍,從道路到各家各戶,沒有了往年遍地硝煙、濃霧和爆竹殘渣,又清潔又環保,給人一種全新春節氣氛。另外還爲我們了巨大的煙花爆竹費用。

這不鄰居大爺正月初六過八十大壽,本來是要請戲班做戲,而且準備大擺筵席請鄉里鄉親和親戚朋友過來吃飯,打算買上萬元鞭炮回來放,他那上大學的孫子過年在家,他給全家人做思想工作,最後把這些錢省下來,捐給村裏老年人活動中心。

這樣的春節另有一番新意,我喜歡。這就是我家鄉的新習俗。

習俗三年級作文篇40

學習了《北京的春節》後,我知道了北京春節的習俗。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年俗也各不相同。

四川的年俗就很特別:元旦不吃飯,因爲“飯”與“犯”同音,爲了避諱,則吃湯圓或掛麪以祈求閤家團圓,福壽綿長。正月初七“人日”還要“過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要吃團圓飯。

黑龍江人過年喜歡吃餃子,所以大年三十晚上辭舊迎新,一定要吃餃子。但黑龍江人還要在餃子中包上幾個帶有硬幣的餃子(現在常用花生或其他果仁代替),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着在新的一年裏會有好運,有吉祥之意。此外,黑龍江人在初五這天一定要吃餃子,也稱“破五”,就是把餃子咬破,寓意將不吉利的事都破壞,有驅災避邪之意。

而我的家鄉——浙江省過年也很有意思:人們在年夜飯的餐桌上一定會有一條魚,寓意着年年有餘。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每條大街張燈結綵,處處紅紅火火。家家戶戶晚上要關門前,要點一次“關門炮”。人人都要守歲,初一早晨還要再點一次“開門炮”,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和年糕,寓意在新的一年裏團團圓圓,步步高昇。新年以“茶碗茶”待客,裏面還要加上橄欖和金桔,同時也要用茶葉蛋待客,稱爲“捧元寶”。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春節習俗各不相同,正應了那句話:“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