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關於端午節傳說的作文

第一篇:

小學生關於端午節傳說的作文

今天是端午節,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不知道請聽我說吧。

端午節是農曆五月初五,屈原對當時政府十分不滿,就縱身跳進汨羅江。人們爲了紀念屈原,就往汨羅江裏扔糉子肉,讓魚兒不要吃屈原的屍體。人們就把五月初五作爲端午節紀念屈原。本來端午的午是這個“五”,就是端五節,後來改成“午”了。

端午節要吃糉子。香香的棕葉伴隨着糯米真好吃。端午節當然少不了雄黃酒,就是《白娘子傳奇》裏面的`雄黃酒。端午節也少不了賽龍舟,龍船在汨羅江中飛快的行駛。端午節還少不了糖包子、鹹蛋、皮蛋,也很好吃。

今天我過端午節,奶奶做了好多菜餚:有葷菜、皮蛋、還有我愛吃的涼拌黃瓜……當然也少不了糉子了。下午奶奶包糉子,我也想包一個,我拿了兩片棕葉,把棕葉一卷放了一些糯米。只聽到“嘩啦啦”的聲音傳來,原來米漏了。我還是別包了吧!

這就是端午節!

第二篇: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古老的傳統節日之一。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吃飽了就不會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大夫。後來,爲小白飯糰被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糉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糉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賽龍舟、食糉子、佩帶香囊、懸艾葉菖蒲、和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我們家過端午節,是買艾葉子放在門前,這樣可以驅蚊子,還喝雄黃酒、吃糉子、洗艾葉澡,過端午節真好玩。我忽然想起了一首詩是唐代詩人文秀寫的《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爲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

端午節可真是一個又快樂又可以長知識的節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