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精選17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精選1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精選17篇)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1

春節到了,人們高興的,但是你們知不知道春節的由來?如果不知道,就聽我慢慢道來。

相傳遠古的時候,有一種兇惡的怪獸,身子龐大,頭上長着牛角一般的角,還有一張血盆大口。這種怪物就叫“年”。

那個時候,有兩個孩子,阿山和阿水,他倆是好朋友,膽子都很大,常常趕着牛羣去山坡上吃草。家裏的人對他倆說:山上有年,去不得啊。

“不怕。”阿山和阿水自有心計。

話雖這麼說,他倆上山幾次,也幸好沒有碰到年獸。轉眼到了臘月三十,天色昏黃。阿山,阿水趕着牛羣回家時碰到了一隻怪獸。那便是年。阿山揮舞的牛鞭發出了響聲,“年”一聽見扭頭就跑,看見了阿水身上的紅衣服跑得更快了。

阿山,阿水把這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回到村子,他們對別人說:年怕紅怕響,這些就它的弱點。往後我們就不用怕它了。

從此,人們就在臘月三十穿紅衣服,點爆竹,又把這個時候叫做“過年”。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2

春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舉國歡慶,萬家團圓,共度美好佳節。

春節還沒到,許多人都捺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放起炮來,那零零星星的“流星雨”,真美。

除夕之夜,我匆匆扒了幾口飯便在家門口放起爆竹,點火,閃開,捂耳朵,只聽一陣急速的嘶嘶聲,接着一聲”嘭”的聲音,煙花在夜幕中畫出一道銀弧後炸開了,出一束耀眼的花火,旋轉,放大,變形,一棵亮麗的聖誕樹奇蹟般的出現了。一串煙花騰空而起,如花綻放,天空明亮的如同晝夜一般。

鄰里的孩子也吸引來了。他們一個個歡天喜地,舉着小燈籠,像魚兒般在人海中轉來轉去,吵吵鬧鬧。爆竹彷彿開着玩笑,趁我不注意,突然在我頭上方炸響,我剛一擡頭又喊又叫,好不快活。

天上煙花絢麗多彩,地上的孩子笑着眼開。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3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最重要的一個節日,預示着新的一年即將來到,家家戶戶都張燈結綵,喜氣洋洋。除夕那夜,炮竹聲響徹雲霄,人們又唱又跳,一片熱熱鬧鬧的景象。

春節雖然熱鬧,但大家知道春節是怎樣來的嗎?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它經常在冬天欺負住在山裏的人們,有一些人想把它除掉,也有一些人想把它趕走。有一天“年”又來了,許多人家裏都遭到了襲擊。只有幾戶掛着紅布簾,門外生着火堆或敲敲打打鬧翻天的人家沒有受到傷害,因此山裏的人們知道了“年”怕三樣東西。當“年”再來的時候,人們用這三樣東西把這個大怪物給趕走了,從此都不敢來傷害人們了。以後代代相傳,便形成了過年熱鬧的習俗。

我喜歡春節,因爲過年有的賣可口的爆米花和好喝的飲料,還有的賣各式各樣的玩具。

近年隨着我們國家的不斷強大,各國的領導人也開始在春節的時候,發表講話或文章向在本國的華人表示節日的祝賀,中國的春節在世界上越來越有影響力了。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4

人人心中都有一個“盼”字,也都有自己盼望的事,而我則盼望着過春節。

春節是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時候。從小時候開始,我就盼望着過春節,因爲在春節的時候,會有很多親棚好友來到我家,還有很多和我同齡的小朋友,我可以跟他們一起高興地玩,所以,我從時候就開始盼望春節。

漸漸長大一點,我還是盼望春節。這時候的原因變了,不僅僅因爲可以高興地玩,還可以放炮竹和禮花。每當看到我親手點燃的“涌泉”噴射出金色的火花,我心裏就比蜜還甜。也許,我更愛看禮花。禮花升上天空,綻開,變成美麗的圖案。散落下來,漸漸消失在夜空中……我不緊替它們感到惋惜,可是,它們的生命雖然只有那麼短,卻帶給人們快樂和幸福。

現在我依然盼望春節,因爲,我盼着拿到壓歲錢。我拿着壓歲錢買一些課外書籍來看,我在書海中遨遊,懂得越來越多的知識,獲得快樂。

一個“盼”字,代表着多少人的心願和期盼,而春節年年有,我也年年盼,又一個春節即將來臨,也許,以後,我盼春節的原因將又有變化,但我對春節的盼望,不曾改變。盼春節,盼望新一年的幸福與快樂……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5

春節了,大家過的開不高興啊?下面我來說說我的春節是怎樣過的。

年夜飯家裏做

今年的年夜飯很特別,在家裏做。清晨,媽媽早早的起牀,第一時間寫好買菜清單,出去買菜了。到了晚上,大夥都忙起來了,最後一大桌的菜都是由大家齊心協力做出來的。我們吃的好有滋味啊!

除夕跑去逛花街

今年去逛花市特別有意思,因爲我們才逛了半小時,手中就已經拿了兩束花了,要知道半小時買兩束花已經很厲害了喲!!

大年初一早飯吃年糕

新年咯,大家想知道我的早飯是什麼嗎?年糕!對啦!我一早起來跑到廚房煎年糕,大家都說好吃!

前往親朋好友家拜年啦

新年,當然要拜年啦。面對一年不見的親朋好友可多話說,講着講着,大人們就“紅包拿來”了哦!

好啦,這就是我的春節!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6

在炮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家家戶戶掛上了大大的紅燈籠,門上貼上紅紅的對聯,喜氣洋洋地過春節。

過春節的那個晚上,我、姐姐和哥哥,我們一大家子人在外婆家吃年夜飯。桌子上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菜,有魚,有肉,還有蔬菜……可豐盛的晚宴了。

吃好晚飯,我、姐姐和哥哥一起去河邊放煙花。我們拿出各種各樣的炮竹,有小蝴蝶,有金箍棒,還有陀螺。瞧,外面成了煙花的世界,簡直是火樹銀花,格外絢麗。看,那千姿百態的煙花真美啊!有的像“滿天繁星”,有的像“龍飛鳳舞”,還有的多麼像“空中花園”!這些煙花讓人看得目不暇接,把天空點綴得五光十色。

春節的第一天是我們最興奮的時刻。我們拎着禮包挨家挨戶去拜年,然後說上一句句吉祥話,如:“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等等,然後我還能拿到好多壓歲包呢!每當過春節的時候,我能做我想做的事情,能吃我最喜歡吃的零食。

春節真是個令人興奮、又期待的傳統節日。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7

今年過年,我們一家三口去了重慶,在那裏我們看見了很多非常美麗的景象,有壯觀的二江匯合;美麗的觀音橋;雄偉的解放碑;高大的釣魚城;還有好玩又極具特色的洋人街。你們知道嗎重慶有一個很有地方特點的習俗,就是——流水席。

流水席是指從過小年開始到每一位親戚家做客,來一桌人上一桌子菜,吃完了,聊會兒天就走了,然後再來一桌人,再上一桌菜,再來再上,就像流水一樣,所以稱之爲“流水席”。我們也吃了流水席,菜很好吃,嚐到了當地的特色,同時也感覺到了當地人們的熱情和淳樸。在聊天中,我們更深一層的瞭解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中的習俗與習慣,也爲他們的智慧感到震撼。

重慶也沒有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車。我通過詢問,得知原來是因爲重慶是山城,坡都很陡,騎自行車很費勁,所以沒有人騎自行車。

時間一轉眼就過去了,馬上就要開學了,我們不得不離開重慶,我十分不捨,不僅因爲當地優美的風景令我眷戀,還因他們的熱情、淳樸令我留戀。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8

這個春節可真快樂啊!它將永遠留在我的記憶中。

三十兒那天,家家戶戶門上都貼着對聯,我家貼的對聯是:上聯“龍去蛇來人歡舞”,下聯“歡天喜地鬧新春”,橫批是“蛇年百味”。門上的“福”字是倒着貼的,媽媽、外婆、外公都說:“這叫福到家門!”大紅燈籠映紅了人們的笑臉,煙花飛上了天空,變成了花的海洋,這真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啊!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我急忙跑到外公、外婆面前,摟着他們的脖子,分別獻給他們一個吻,大聲地說:“外公、外婆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身體健康!”

外婆從兜裏掏出一個紅包,撫摸着我的頭,慈祥地說:“這是給你的壓歲錢,你又長大了一歲,也祝你在新的一年裏天天快樂,學習進步!”

我接過紅包,拿在手裏,高興地說:“謝謝外婆。”

我笑了,外公笑了,外婆也笑了,笑聲在我的屋子裏迴盪着。這個春節可真快樂啊!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9

正月初一是我們國家傳統佳節—春節。關於過春節各地的習俗可多了,除夕的年夜飯可是最重要的。一大家人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熱熱鬧鬧的品嚐着美酒佳餚,其樂融融。年夜飯我們北方人喜歡吃餃子,預示着來年交好運;而南方人喜歡吃湯圓,象徵着一家人團聽大人們說,以前,過年可以吃到平時吃不到的好東西,因此,人們總盼着天天都過年。如今,我們天天吃得都象過年一樣,現在就希望忙碌了一年,一家人能夠相聚在一起。本年,我們家的年夜飯是在飯店裏吃的。一家人在一起可開心啦!大人們送給我不少祝福,還有壓歲錢呢。我也祝願長輩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大家吃着、喝着、說着、笑着……我們家除夕的年夜飯充滿了濃濃的親情。

今日是春節,農曆大年初一。早晨,太陽漸漸升起,陽光驅散了薄霧,天空瓦藍瓦藍的。

我和爸爸、媽媽出門去玩,我們一出門,就看到街上非常熱鬧,空氣裏盪漾着炮竹的硝煙味,人們都穿上節日的新裝,個個喜氣洋洋。對於我們孩子來說,新年更高興了。我手上拿着紅豔豔,黃澄澄,綠盈盈的氣球,笑個不停。我們一家人來到了古彭廣場。節日的古彭廣場人山人海,張燈結綵,披紅掛綠,到處都漂浮着一串串彩色的氣球和條幅;鑼鼓聲一陣緊似一陣,人們舞着長龍,扭着秧歌,真是一片歡樂的海洋,我們都沉浸在這節日的歡慶氣氛之中。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10

春節是我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爲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

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間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着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楹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爲門心、框對、橫披、春條、鬥斤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嵋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爲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春節的習俗多着呢!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11

春節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春節通常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因爲他們有紅包。當然,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春節習俗。今天,讓我介紹一下我們這裏的春節習俗。

在第一個月的第一天早上,我媽媽會煮熱湯圓。然後,我們將和爸爸一起搬一張桌子,在桌子上放8個碗和8雙筷子。接下來,我們將把熱湯圓放入碗中。最後,我父親會跪着燒紙錢。追悼會後,我們都趕去吃湯圓,因爲吃我們祖先吃的東西不會讓我們生病。

事實上,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春節習俗,但它反映了我們中國家庭5000年的傳統美德。崇拜是對長者的尊重。我們用這種方式表達我們對長輩的想法,這體現了一句孝順的話。

不管什麼樣的春節習俗,都應該傳承下去,不是嗎?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12

“紅”寓意着紅紅火火,“鯉魚”有寓意着年年有餘。

在我的家鄉里,放鯉魚早已成爲開年必不可少的一項活動。在這時,只要家裏有個5,6歲的小孩,全家子都會出動。陪着孩子一起放生鯉魚,祝福他年年紅。

小的時候,我記得我放生過好幾條紅鯉魚。最記憶猶新的,是那一次:

那次,全家都陪我出來,就連天天忙於工作的外公也陪我。從家開始,開車開了半小時,走路又走了半小時。當時有多少人我不記得了,好像開了足足兩輛車。車上擠得很,除我之外,還我的表姐表妹。車裏既然擠,自然就很鬧騰。

到了地點四周都是山,中間有一條小河,彎彎曲曲。離地三米高,看起來挺深。小孩子性子急,還沒等車停穩。車上就已經開始大呼小叫了。下車後,一股清爽的空氣迎面撲來,我貪婪的享受着清爽的空氣。“真舒服!”“比城市裏的空氣好多了!”人們說到。孩子們都開始打鬧起來,而大人們則在收拾東西。只見外婆用她那粗糙的手伸進車子的後備箱,從裏面搬出了一個紅色的桶。吃力的行我們這裏走來。

我們的注意力都被這個桶所吸引了。走近一瞧,裏面乘着半桶水。水裏時不時濺起水花,仔細一瞧,裏面有着三四條紅鯉魚,活蹦亂跳的。“讓我摸摸”表妹說,手伸進桶裏。“拿回去!別髒了財氣!”大人們呵斥着。

到了河邊,大人們看了看時間,跟我們說:“到時候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歲萬歲萬萬歲’”我拿起一條魚,滑滑的,一不注意就會飛出手去。“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歲萬歲萬萬歲”我喊到,扔了下去。表妹就不行了,魚直接從手中掙脫出去,跳進了水中。外婆見她沒說話,對着河裏喊到:“福如東海,壽比南山,萬歲萬歲萬萬歲!”還不忘責怪表妹,“你怎麼不喊啊?!”

不知鯉魚還在不在……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13

“我吃到硬幣了!”隨着一聲清脆的金屬落在桌子上發出的聲響,我忍不住大喊出這一聲。細細觀察這枚硬幣,雖然只是區區一角錢,但在我的眼裏卻是何等的重要,彷彿它的周圍圍繞着一層金色的光圈一般……

每個春節家家都有一個習俗,便是在大年初一全家要圍坐一起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餃子,而我們家在包餃子時會放上幾枚硬幣,誰要是吃上硬幣,就意味着在新的一年會好運滿滿。可是,依我往年的“戰績”來看,要麼就是吃不到,要不就是包餃子的奶奶給我夾到的,而今年,我準備與硬幣大戰一場,因爲我有個期盼,希望在今年的中考中能取得好成績。

大年初一中午,桌子上擺滿了美味佳餚,大家圍坐在桌旁有說有笑,而我卻沒有加入其中,簡單地吃了幾口涼菜,時不時向廚房望去,期待着包着硬幣的餃子。終於,一股熱氣由遠及近,隨着一聲:“餃子來了”!一盤熱氣騰騰的餃子擺在了我的面前,看着一個個像金元寶的餃子,白色的麪皮又薄又滑,好像一眼便能看到裏面是什麼餡。我再也忍不住美食的誘惑,小心翼翼地夾起一個,遞到嘴邊,一口下去滿口留香,這一口既能體會到年味,又能體會到濃濃的親情。在享受美食的同時,我還不忘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吃到有硬幣的餃子,要抓到屬於我的好運氣。

此時的我食慾大振,謝絕嬸嬸姑姑們紛紛夾給我各種形狀的餃子,心想今年一定要靠自己吃到有硬幣的餃子。我仔細的分析每個餃子的形狀,既然有硬幣,應該是肚子圓鼓鼓的餃子,所以嘗試着每一個胖胖的.餃子,不知吃了多少餃子,依然見不到硬幣,而此時我的肚子卻成了圓鼓鼓的了,吃餃子的速度越來越慢,就在快要失去耐心的時候,看到一個不是很飽滿的餃子,心想最後一個了,再吃也吃不下去了,張嘴咬下去,感覺什麼東西硌着牙了,我如觸電一般看着咬開的餃子,一枚“可愛”的硬幣隱藏在這花花綠綠的餃子餡中。看來,有時候換個思維,會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其實這個習俗是讓大家體會到尋找硬幣的樂趣,大人們幫着孩子出謀劃策,看着吃到硬幣的孩子們興高采烈,一家人其樂融融,而這一小枚硬幣圈住了一家人的幸福團圓。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14

春節,是人們心中最重要的節日,在我們東北,關於春節的講究就不少。

每年過年我家都熱熱鬧鬧的,今年也不例外。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的起了牀,幫助爸爸媽媽和姐姐貼對聯,掛福字。掛福字也有講究,福字要倒了掛,這樣就表示“福到了”。媽媽每當過年時都爲我們做上一桌子的大餐,今年比往年更豐盛。每年媽媽都會做魚,因爲魚可以表示“年年有餘”,飯桌子上不僅要有魚還要有豬蹄,豬蹄表示“有抓頭”。

吃飯的時間到了,在這之前一定要放鞭炮,因爲這樣可以去除“怪獸”來年保平安。到了晚上,燈要一直點着,這樣可以表示來年前程光明無阻。到了晚上要包餃子,在包的餃子裏,只有一個放有硬幣,吃到這個餃子的人,來年一切事都會順順利利的。到了半夜12點每家每戶都要放鞭炮,因爲12點後爲新年,放鞭炮是喜慶新年,這個時間放鞭炮表示萬象更新,大吉大利,也代表着辭舊迎新之意。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風俗。

我的家鄉在湖南,那裏過年的習俗很有趣。在臘月二十九(除夕夜),我們一家大小圍在一起吃團圓飯,我們的團圓飯可講究了:我們吃飯一定要有三大樣:魚、雞、肉。魚一定要蒸着吃,在魚上還要放大把大把的辣椒,這樣象徵着財源滾滾來、年年有餘的好兆頭。雞一定是公雞。肉是臘肉,我們的臘肉不像四川那裏蒸着吃,而是用豆角炒着吃,這樣吃特別美味,特別有嚼頭。吃完飯後,我們就要進行守歲,一家人圍在一起,其樂融融,說說這一年經歷的酸甜苦辣。

在初一的早晨,我們像爸爸媽媽請安(拜年)說些吉利的話,這樣可以獲得一份橘子和一份利是,這樣象徵着大吉大利。然後我們會出門向別人拜年,別人會放鞭炮來迎接我們,這樣表示湖南人們的熱情似火好客、友好。

看,我們過春節是不是不跟你們一樣呢?你們想來我們湖南過春節嗎?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15

春節的習俗太多了。例如,煙花就是其中之一。

每個家庭都喜歡在除夕夜燃放煙花。煙花像火箭一樣照亮了天空,爆炸形成了五顏六色的各種形狀,有五顏六色的花、大樹、飛奔的馬、牛、銀蛇……像一片煙花的海洋,非常壯觀。

傳說燃放煙花是因爲很久以前,有一個叫年的怪物。每當人們看到它時,吃起來都很可怕。後來,衆神知道年一見到人就吃,所以他們從天上下來,把年鎖在山裏。每年除夕夜,衆神都會下來釋放一年。除夕之夜,人們從家裏拿出肉喂年。人們發現燃放煙花爆竹可以趕走“年”,並愛上了這一舉動。從此,除夕燃放煙花爆竹的習俗慢慢形成。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16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一個令千家萬戶團圓的好日子——春節,它,是這一年之中最讓人們快樂的日子。

傳說,大年初一時,山中有一隻名爲“年”的怪獸,在這一天,會從山上下來吃牲畜和人。有一天,一個年輕人在家裏用竹子烤火,竹子爆裂,發出了巨響,驚動了“年”,隨即,人們便用這種方式嚇跑了年。後來這放鞭炮便成了每年過年的傳統習俗之一。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吃完團圓飯後,便把爆竹高掛,大街小巷,燈火通明,響起了“噼噼啪啪”的聲音,人們不僅在這天放鞭炮,在過後的十五天裏,每天晚上都可以聽到這聲音呢!

過年,不僅有“放鞭炮”的習俗,還有包餃子的習俗。各地包的餃子都是形態各異,記得,我也在除夕夜包過餃子。那天晚上,閒來無趣,便拿起媽媽剛擀好的餃子皮,開心的包了起來,因爲這技術還是不夠嫺熟,所以包的像一隻“小老鼠”。我還在這個餃子裏放了一個棗,希望這年鼠年,自己可以過的甜甜美美。

餃子在除夕夜就已經包好了,可卻要等到大年初一再吃。但在那一天,吃着自己的勞動成果,心裏也是美滋滋的。

歡樂無比的春節一過,人們便要以新的面貌迎接這一年了。

春節,是晚霞,是歲末的一道風景;春節,是朝霞,預示着紅紅火火的一年又要開始了!

春節的習俗起源作文 篇17

春節是我國的辟邪除惡的傳統節日,接下來就跟我一起看看吧!

過年了,家家戶戶張貼大紅春聯,看着這麼熱鬧,我也忍不住叫哥哥和我一起貼。首先,我們拿着春聯,然後把春聯按上牆,我再按住一個角,右手拿着哥哥剛撕下來的透明膠布,再把膠布慢慢的把角落一個一個貼好,哥哥在一旁指揮,最後就完成了。我們一起欣賞着勞動成果,滿意的讀着春聯上的吉祥話,看着這紅紅的春聯,我心想:來年我家一定會紅紅火火的,雖然很累,但累並快樂着。

貼春聯太累,回家時,我猛地坐在沙發上,當我正要閉眼時,一股香味圍在了我的身邊,原來是要吃年夜飯了。我快速的把碗遞到嘴邊,連忙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真香啊!這是年的味道,媽媽的味道。吃完後我們就去放炮竹,哇!那炮竹就像賦予大地生機的餘光。回到家以後,爸爸說:“我要發紅包了,來晚了就沒了哦!”我飛速的跑了過去,爸爸拿着紅包向前走過來,把紅包一個一個的遞給我們。看着大大的紅包,我心裏美滋滋的,臉上樂開了花。到了家,我們看着春晚,吃着夜宵,真是太讓人安心了。

到了睡覺時間,我一邊躺在溫暖的小牀上,一邊輕輕地自言自語:吃完飯看着這美麗的煙花,真好啊!春節的這個日子,是我最開心的日子,因爲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平平安安的,開開心心的,要永遠永遠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