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立春的習俗作文

我心目中立春是春天的一個轉折,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標誌,象徵着新的事物與希望。夾雜着幾絲殘冬的餘寒,更多的是綻放着春的希望。“忽然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下面是關於五年級立春的習俗作文的內容,歡迎閱讀!

五年級立春的習俗作文

立春的習俗作文

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俗稱“打春”。

立春,有時在農曆十二月,有時在農曆正月。一過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結束,進入了春天。

我國自古爲農業國,春種秋收,關鍵在春。民諺有“一年之計在於春”的說法。舊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節氣,也是一個重大的節日。天子要在立春日,親率諸侯、大夫迎春於東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記原》記載:“周公始制立春土牛,蓋出土牛以示農耕早晚。”後世歷代封建統治者這一天都要舉行鞭春之禮,意在鼓勵農耕,發展生產。

山西民間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講的就是打春牛的盛況。

舊俗立春前一日,有兩名藝人頂冠飾帶,一稱春官,一稱春吏。沿街高喊:“春來了”,俗稱“報春”。無論士、農、工、商,見春官都要作揖禮謁。報春人遇到攤販商店,可以隨便拿取貨物、食品,店主笑臉相迎。這一天,州、縣要舉行隆重的“迎春”活動。前面是鼓樂儀仗隊擔任導引;中間是州、縣長官率領的所有僚屬,皆穿官衣;後面是農民隊伍,都執農具。來到城東郊,迎接先期製作好的芒神與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禮。執事者舉壺爵,斟酒授長官,長官接酒酹地後,再行二跪六叩首禮。然後到春牛前作揖。禮畢,與來時一樣熱鬧,將芒神、春牛迎回城內。

第二天立春時分,地方長官仍率僚屬、農民鞭春。陰陽官先要舉行一定的傳統儀規。地方官主持迎春儀程,初獻爵、亞獻爵、終獻爵。然後執彩鞭擊打春牛三匝,禮畢回署。衆農民將春牛打爛。

現在,城裏已不再舉行鞭春活動,一些農村卻仍有打春牛的風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稱爲春牛。婦女們抱小孩繞春牛轉三圈,舊說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爲娛樂。立春日,村裏推選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徵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農事開始。然後衆村民將泥牛打爛,分土而回,灑在各自的農田。呂梁地區盛行用春牛土在門上寫“宜春”二字。晉東南地區習慣用春牛土塗耕牛角,傳說可以避免牛瘟。晉南地區講究用春牛土塗竈,據說可以祛蚍蜉。

立春節,民間藝人制作許多小泥牛,稱爲“春牛”。送往各家,謂之“送春”。主人要給“送春”者以報酬。更實質上是一種佳節售貨活動,然而卻是皆大歡喜。也有的地方是在牆上貼一幅畫有春牛的黃紙。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俗稱“春牛圖”。

立春節,女孩子剪綵爲燕,稱爲“春雞”;貼羽爲蝶,稱爲“春蛾”;纏絨爲杖,稱爲“春杆”。戴在頭上,爭奇鬥豔。晉東南地區的女孩子們,喜歡交換這些頭戴,傳說主蠶興旺。鄉寧等地習慣用絹製作小娃娃,名爲“春娃”,佩戴在孩童身上。晉北地區講究縫小布袋,內裝豆、谷等雜糧,掛在耕牛角上,取意六畜興旺,五穀豐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節,民間習慣吃蘿蔔、姜、蔥、麪餅,稱爲“咬春”。運城地區新嫁女,孃家要接回,稱爲“迎春”。臨汾地區則習慣請女婿吃春餅。

立春作文

立春,天空突然下起了鵝毛大雪。瑞雪兆豐年,這是一個好兆頭!

我喜歡雪,因爲它純潔,但在雪的家族裏,我更鐘愛春雪,這,不僅由於它具備了雪共同的品質,而是在於春雪還擁有自己所獨特的優良個性。

春雪是不招搖的,它下起來不象冬雪那樣扭着身軀,搖頭晃腦,大搖大擺跳着芭蕾,極力的表現自己優美,盡情的展示自己的婀娜。的確,冬雪是嫵媚的,而春雪,你看不到這樣的悠然自得表現自己的場景,相反,它下起來,給人們一種百米賽跑的渴望早點到達目標的個性,彷彿有一種加速度,身姿那樣的矯健,每一步似乎蘊涵着全力拼搏、一直向前的堅定信念。

春雪讓人看不到不浮躁情緒。在春雪中,我們似乎很難看到冬雪那種稱一方的霸道氣息,它的每一次行動,總是即下即逝,不放縱,不浮華,給人一種溫溫而雅和穩重適度的感覺。而冬雪,一下在人的臉上,有一種刺骨的`疼痛,那夾雜的北風也叫人窒息,彷彿冬雪隱藏着某些狗仗人勢的惡念。

春雪還有一種不放縱的個性。下起冬雪來,它好像總喜歡佔山爲王,獨霸一方,似乎冬天就是它的天下,就連那常青樹,它也要佔爲己有,讓自己坐在樹的頭上,搖搖晃晃享着清福,從不顧及別人的感受。而春雪則不同,它所到之處,大地很快得到滋潤,萬物也立刻呈現復甦,只要下了春雪,我們就能立刻感受到無限的清新,整個世界一片生機盎然。

春雪就是春雪,它雖然具備冬雪的品質,帶有冬雪的精神,但春雪就是春雪,它每走一步,總能體會到凝結着的春的訊息,賦予着的春的使命,那種不張揚、不表現、不任性的個性總能讓你留下深深的記憶。

春雪的魅力,讓世間萬物都爲它而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