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習俗的作文700字(精選10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春節習俗的作文700字(精選10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習俗的作文700字(精選10篇)

春節習俗的作文1

回到老家,心裏可高興了,春節習俗總會讓我吃驚不小,最普遍的就是以下四個了:吃年飯,看晚會,午夜放煙花和拜年。

大年三十,舅舅舅媽等親戚都歡聚一堂,外婆外公滿臉喜悅,開心地忙碌着。對,今天我們要吃年飯了!“噼裏啪啦”,一陣鞭炮聲響起,年飯做好了!當然,吃年飯總忘不了土地爺爺,敬幾根香,擺幾碗菜和一碗飯,求土地爺爺保佑,來年豐收。接下來,便入席了。吃罷年飯,大家都坐在爐子旁邊聊天。外公外婆這時候可就忙咯!吃年飯(也可以說是團圓飯),是春節的重要習俗之一,不管是在哪兒,大家都會趕回來,和家人一起共享這美好的時刻。吃年飯時,大家總有很多話要說,說工作,說家庭,等等。吃年飯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只要家人都到齊了,想什麼時候吃都行。

晚上,就剩下自己家的人了。在看春節聯歡晚會之前,是我最期待的時候:收壓歲錢。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大舅舅一個,小舅舅一個,外婆一個……大家都忙活完了,該坐下來休息休息了,於是,我們便團聚在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邊看邊聊,彷彿話總也說不完似的。總算熬到12點了,午夜煙花快燃放了!“轟!”一個禮炮打響了,天空頓時蒙上了一件五彩斑斕的綵衣。隨着第一個禮炮的打響,各家不約而同地放出了各種款式的煙花,每一家的屋頂上都掛上了一個美麗的帽子。放煙花的聲音震耳欲聾,五彩的煙花使我眼花繚亂。我和大舅媽跑到樓頂上觀看煙花,我興奮得直跳:“我這次苦熬到12點真是沒白費,這真是太壯觀了!”午夜放煙花,有可能是每個地方都有的習俗,有可能是我們家鄉特有的一種習俗,但都一樣,我見識到了,你們也聽說了!

這天,是初一,纔剛起來,就聽見門外一陣拜年聲:“給您老拜年了啊!”“哎!來了來了,新年快樂!”“新年快樂!”這時候,外婆正忙着做早餐,外公則正忙着招呼人。“坐一下吧啊?”“不了不了。”這樣的對話總會聽見很多次。我趕緊吃完早餐和小舅舅他們出門了。小舅舅的雙胞胎女兒紫依和紫芊各提着一個袋子,每到一處袋子裏的東西就會增加一點,可高興壞她們了。所謂的拜年呢,就是挨家挨戶地走動,有時候會在哪一家坐一會兒,聊聊天什麼的。而小孩子就提着個袋子去拜糖。聲明一下啊,我可沒有哦!

春節習俗的作文2

除夕之夜,我也要“守歲”。“守歲”是在除夕之夜,全家聚在一起,吃完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我開始守歲了,我終於守過了今天,這時,我念着一首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春節到了,早上,我早早起牀,穿上漂亮的新衣,給爸爸,媽媽,奶奶拜年。按習俗,長輩要給晚輩壓歲錢,這不,我剛對媽媽說了聲“新年快樂”,就把裝着壓歲錢的紅包遞給了我。

春節是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日。春節有許多習俗和習慣,有許多還一直流傳至今。我們家開始了春節習俗中的一個——“掃塵”。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我開始掃塵了,我發誓要把所有的窮運,晦氣都掃乾淨。我拿着掃把認真地把家裏的每一寸地方都掃乾淨;而爸爸,拿着一個奇怪的東西在撣拂牆上的塵垢蛛網;奶奶負責拆洗被褥窗簾;而媽媽就把窗擦乾淨和清洗各種器具。不一會兒,我們便“收工”了。

接下來,我拿着一瓶漿糊,爸爸拿着一副春聯,相信你們也猜到了吧,我要貼春聯。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我先把春聯背後塗上漿糊,由爸爸把春聯貼上去。之後我又拿來一個“福”字,爸爸跟我說:“文雯,我告訴你,‘福’字要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說完,我就把“福”字倒過來,貼在了門上。

到了晚上,爸爸拿來一些爆竹,媽媽跟我說:“文雯,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說着,爸爸已經點燃了爆竹,看着爆竹,我心裏有說不出的滋味。

春節習俗的作文3

“離家三裏遠,別是一鄉風。”我的家鄉濰坊,也有不同的風俗。一年中,要屬春節最熱鬧了,最熱鬧的要屬準備年夜飯了。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說的就是我們吧!大年三十這天,我們都是要回農村老家的,村裏熱鬧得很,婦女們忙裏忙外清理衛生,男人們殺雞宰羊,置辦年貨。小孩子們粘着父母要這要那,新衣新帽新鞋子是一定要有的,預示着新的一年新的面貌。大人們要忙着準備年夜飯,吃的、喝的、用的,一應俱全。炸肉丸、炸魷魚、炸藕合、炸地瓜丸整個院子裏都會聞到濃濃的香味兒,聽到熱油在鍋裏發出的“滋滋”聲,我們都會忍不住想去拿一塊嚐嚐,剛剛出鍋的肉丸外酥裏嫩,咬進嘴裏就是滿口香。

我最愛吃的就是奶奶做的年糕。我們老家幾乎家家都會在三十蒸年糕,老人說用年糕壓鍋,“年糕,年糕,年年高!”把糯米碾成糯米粉,倒在小木桶裏,軟乎乎的,有白糯米,還有黃糯米。把糯米粉揉成團,再把紅棗、豆沙擠進粉團,放進鍋裏蒸四十分鐘。“出鍋嘍”鍋蓋一掀,熱氣騰騰的年糕一個個圓滾滾地簇擁在鍋裏,濃濃的.香味兒把我們小孩子饞得打轉兒!這時候姥姥會用筷子夾起一個放在小盤子裏,拿給我解饞,“小心燙哦!”好香啊!

接下來就是包水餃了,媽媽說一定要包豆腐餡的,寓意“兜福”,就是把幸福包住的意思。當然,還有我最愛吃的肉餡的。姥姥還要在水餃裏包上幾個紅棗和鋼鏰兒,誰要是吃到紅棗,就是來年“甜甜蜜蜜”,要是吃到鋼鏰兒,那就是來年“財源滾滾”,大家都想吃到,所以都搶着那些身子滾圓的水餃吃,吃到的就會和大家炫耀一下,那份兒高興勁兒甭提了!哈哈,你們吃到了嗎?

大家一起吃着豐盛的年夜飯,一邊看着春節晚會,聽着外面熱鬧的鞭炮聲,看着燦爛的煙花,美好的一年開始了!

不同的風俗,一樣的心情,幸福的笑容盪漾在每個人的臉上,心裏

春節習俗的作文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鄉也不例外。我家鄉在德慶縣舊院村。那裏山清水秀,風景迷人,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連過年的習俗也別有一番風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牀洗漱完畢就得忙開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竈神。竈神是天地之間的一個神,每到今天,他就會告訴上帝這家人一年的喜憂,所以人們買來麥芽糖,先上他幾株香,以示尊敬,然後放一碗麥芽糖,拜三拜,讓他只報喜,不報憂,這樣上帝以爲我們過得非常好,就能夠讓莊稼風調雨順。

拜完竈神,大概9點左右就開始做午飯了,午飯幾乎就是年夜飯的“彩排”,由於只是有些人現在來不了。菜也有講規矩哦!必須有兩碟青菜,意思就是莊稼在夏天可以長得蔥蔥綠綠的,保證秋天好收成。然後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婦吃或者還沒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後是一碟公雞肉,意頭是在人們滿山頭叫牲畜的時候不傷害到嗓子。再來1碟紅鯉魚,必須有兩隻,意頭紅紅火火,年年有餘(魚)。

吃完午飯,在平時,應是每日一次的午後休閒時光,但是今天不是,2點左右就要爲年夜飯開始動手了,這個切菜,那個砍排骨,這個生火,那個加柴。大約4點半有多的時候,更爲熱鬧,新屋舊屋的柴房一共8個竈洞都塞滿了柴。年夜飯得在7點前開臺,必須要有三個人邊吃飯,邊守柴房,由於這時竈神君嘴上的麥芽糖已經快沒了,沒了的話,就會向上帝報憂了,不過,在家人面前,他是不會這樣做的,七點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點半就OK了。

到了8點30,人們守歲肚子餓了不能夠再吃年夜飯的了,只能吃甜食糕點,由於今後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12點00開始了“鞭炮交響曲”,全村都放超長鞭炮,不過是有節奏的哦,這邊剛燒完,那邊正在燒,比年夜飯和製作過程更加熱鬧了!

這是我家鄉的習俗,你的呢?

春節習俗的作文5

進入農曆正月,臨夏山村的大樹間,一架架鞦韆架起,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打鞦韆遊戲。打鞦韆,有兩種基本姿式,一是自己坐在橫板上,由別人在後面送,悠悠晃晃,飛得不太高,這種姿式適合於年幼兒童;二是站立在橫板上,自己用力,使鞦韆快速飛昇,這種姿式最受大人青睞。

整個白天,鞦韆是娃娃們的陣地,他們忽而如雄鷹展翅,欲飛藍天;忽而閉目橫坐,慢慢晃悠……喧喧鬧鬧、嘻嘻哈哈,一直到萬家燈火燦爛。

到了晚上,鞦韆又是小媳婦、大姑娘的天下了。她們打鞦韆,不吵不鬧,全都靜悄悄的。在朦朧的夜色中,只見一個個嬌娜的身影在空中翻飛,留短髮的,如飛揚的馬鬃,飄逸着風采;梳長辮的,猶如一條游魚,來回穿梭,令人神往。待每人輪過一遍後,便開始玩花樣了。她們忽而兩人面對面站在橫板上,飛行中由反方向者用力,一張一弛,配合得非常默契。不一會,鞦韆就盪到半空中,像滿弦的弓箭在飛舞;忽而,一人坐在橫板上,一人站在橫板上,這樣,坐者可以毫不用力地盡情享受,而站立者則要花費兩倍的力量使秋幹飛昇,不一會便氣喘吁吁,香汗淋漓了。不過,這種花樣多是兩人輪流出力,倒也公平合理。

臨夏山村的正月,就這樣飛在了鞦韆上,天天飛、夜夜飛,直到正月十五。當圓圓的月亮浮上中天,家家門口閃出一把用燁木紮成的火把,一隻只匯聚到一塊,形成一條長龍,向山頂移去,各家門口燃起火堆,歡快的人們爭先跳躍。當打火把的人們上山了,跳火堆的人們進門了,鞦韆的主人便來到秋幹邊,慢慢地提起它,擡頭瞅瞅大樹上的橫枝,兩手用力,嗖的一下,把鞦韆扔上橫枝,架了起來。月光下,樹影斑駁中,秋幹在橫枝上靜靜地歇息了。

正月十六,鞦韆的主人爬到樹上,把鞦韆卸下來,一年一度的打鞦韆就結束了。

春節習俗的作文6

今年,我們一家回老家過春節。我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從除夕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精彩。雖然春節期間大家都忙裏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比,我想應該是歡樂佔的比例更多吧。

除夕使我們最值得慶幸的時刻,因爲在這個時刻,如果沒有特殊原因,家裏的所有人都會回來與家人團聚,不管有多遠,在除夕當晚,享受着一大桌的年夜飯,大夥在一起說說自己的事業,津津有味地品嚐着奶奶做的美味佳餚。聽說除夕前一兩天,爺爺可忙了:打掃大庭院,還要炸丸子,炸出一大鍋來,這丸子可是我們那兒的特產!爺爺還要炸“蘇菜”,真聽不懂!吃完飯,我們就去村頭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傾聽者四周每一處喜慶的聲音,真是激動人心的時刻。最值得說說的是守歲,一家大小,(除了很小的小孩子)都不睡覺,就是來迎接新年敲響鐘聲的那一刻,儘管很冷,但是也阻擋不了大家的那一份激情!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都很早起牀——包餃子。擀皮的擀皮,包餡的包餡,這是我們家鄉大年初一都要做的事情,然後把一元硬幣包在任何一個餃子裏,誰吃到今年就會有福氣。結果又被姑姑吃走了,上次也是,姑姑就在那年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女孩,可把我奶奶樂死了。看來吃到福真會有好事情!從初二到初五這段期間,我們都要出去拜年,走親訪友,我們那兒一般不派紅包,就是讓家裏的男人向長輩磕個頭,我覺得這樣才實際化,發紅包太見外了,還要“禮尚往來”!有些是發紅包的,每當我和弟弟拿到壓歲錢後,心裏是美滋滋的!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鬆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裏,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着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着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們自己也都心花怒放!

春節是快樂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吧!

春節習俗的作文7

春節悄然接近,在外的遊子都回家與親人相聚,家家戶戶早已熱鬧非凡,此時若站在高處,便能眺望見每家門前的曬着的竹盤,家中的人們也正相聚一起共度時光。

一下樓便望見一家人已湊在大堂,腦中不禁生出疑問,這是幹什麼,個個挽起袖子,蓄勢待發,媽媽招手讓我過去,遞給我一盆藕,跟着來到門口蹲着擦起藕來,只見白嫩如嬰的藕被堅硬的擦板化成泥狀,二姨在擺弄豬肉,小姨在剁肉,藕與擦板的清脆的摩擦聲,刀與剁板的碰撞聲,手在熱水中的攪動聲,一聲聲,一下下,相融相和,一曲春節序曲響起,沒有感到一絲的厭煩和吵鬧,但腦中的疑問還是沒有打消,很快,一盆藕都消失成那一盤泥蓉,豬肉都被鋒利的刀一下下剁成了肉泥,這時見外婆過來將其混在一起,加些佐料,攪拌成團,接着一個有如餐桌般大的竹盤被拿了進來,只見她們各拿起一團在手中揉搓起來,我這才徹悟,原來是做藕丸子,我便跟着做了起來,手中的肉團冒着陣陣熱氣,薰得人身上的寒意盡無,軟綿綿的肉團被我們揪成一個個小團,在手中輕輕揉着,淡粉色的肉丸在我們的掌心旋轉,盡情打磨身上的棱棱角角,盡情感受手掌的溫熱,那團肉丸便在自己手中漸漸成型,除此之外,她們還用家鄉話嘮着家常,聊聊東家的侄子,嘮嘮西家的魚塘,時不時來幾句調侃,引入發笑,時不時抒幾絲同情,引入嘆息,但句句離不開身邊,句句離不開生活,好不和諧,好不愉快,一顆顆肉丸,飄着藕香,一張張笑臉,散着溫情,一顆顆心,傳着親情。

漸漸的,我明白,這年前的習俗不單單是一種傳承,更是家人間的關心與團圓,是心與心之間的貼近與真情,那揉搓的更不僅僅是一顆顆肉丸,還有那子女對父母的孝心,有父母對子女的關心,更多的是家人之間的親情,我想即使沒有大魚大肉,只要有家人相伴,時光便會被美好渲染。

春節習俗的作文8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爲盛大的節日。因我國幅員遼闊、民族衆多,所以各地形成了不同的春節習俗。我們亳州地區的春節從臘月初八開始就準備,到正月十五才結束,春節活動延續達一個月之久。

臘月初八早晨要喝臘八粥。這種粥一般用糯米、大米煮成。裏面還要放上紅棗、栗子、綠豆、花生仁等。常言道:“吃了臘八飯,就把年來辦。”一般人家從這天開始就着手辦年貨了。殺豬宰羊、做新衣服、採購各種年貨。

臘月二十三是“祭竈”和掃除的日子。一般人家常在臘月二十四祭祀,以求竈神“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這一天還要把家裏打掃乾淨。

臘月三十是除夕,這一天全家團圓,除舊迎春,還要到墳地裏祭祖。這一天早晨,家家都要在門上貼春聯。中午閤家要吃團圓飯,除非萬不得已,都要趕回家,充滿了融融的天倫之樂。晚上吃過飯,親人團聚在一起,把瓜子、花生、飲料、水果等都擺在茶几上,然後一起看春晚。晚上還要“守歲”,年輕人很少睡覺,一直要等到第二天凌晨放炮。

大年初一最爲隆重,男女老少天不亮就起牀,穿着新衣,向神主、祖先、長輩拜年。這一天早晨只准吃餃子。如果誰吃到了餃子裏包的錢幣,誰就在這一年裏好運連連,財源滾滾。小孩子們要給長輩磕頭要壓歲錢。吃過餃子,男的要去鄰居家串門拜年,女的則在家裏接待客人。到了中午,親人們仍在一起吃團圓飯。

正月十五是元宵節,也是燈節。晚上人們在街上放煙花,每一戶人家都要在門前放兩盞燈,街上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另外,在春節期間,我們亳州地區還有一些“忌諱”。如過年蒸饃、炸丸子時小孩不能在廚房裏,以免亂說話。正月初五不能動剪刀等。這些“忌諱”如今有的還存在,有的已無影無蹤了。

家鄉的春節真是熱鬧有趣!

春節習俗的作文9

春節是我們中國農曆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着貼春聯,剃頭髮,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非常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福”字倒着貼,我固然知道爲什麼要倒着貼,將‘福’字倒着貼是一種習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麼習俗與規矩啊?”媽媽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於“年獸”的故事。非常久以前有一隻“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後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爲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全家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東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火鍋熱氣騰騰,說明紅紅火火;“魚”與“餘”諧音,喻意“年年有餘”。最後一道甜食,祝福往後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穫太大了,知道了非常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彷彿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啊!

春節習俗的作文10

“爆竹聲聲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轉眼間春節又到了,在春節裏有許多習俗,比如: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收壓歲錢……,讓我們來一起來了解了解吧!

貼春聯這幾乎是過年家家戶戶都會貼的,喜慶的大紅春聯是對聯的一種,在春節時張貼,故名春聯。春聯的來源其一是桃符。最初人們是用以辟邪,後來畫門神像木刻人形掛在門旁於桃木土上,再簡化爲在桃木板上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來源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貼“宜春”二字,後漸漸發展爲春聯,表達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在我國的北方有一種習俗,就是吃餃子,餃子的諧音即“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時刻。餃子就意味着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爲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着包住福運,吃餃子意味着對新的一年吉祥富裕的一種渴望。

春節裏,我們更少不了要放鞭炮來活躍一下春節時歡歡喜喜的氣氛了。放鞭炮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相傳在遠古的時侯,有一隻叫“年”的怪獸,每到春節的時候就出來嚇唬人,於是人們就想了個辦法,用竹筒點燃扔向它,竹筒爆炸後發出很大的聲響,嚇走了年獸,放鞭炮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下來了。隨着環境的污染、很多地方已經禁止放鞭炮了,估計以後這個習俗在很多地方也就見不到了。

過年收壓歲錢是我們小孩最喜歡的事了,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爲人們認爲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壓歲錢就可以壓住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健康吉利、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很多,它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拉近了人們的距離。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它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