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家鄉習俗作文(通用16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家鄉習俗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推薦】家鄉習俗作文(通用16篇)

家鄉習俗作文 篇1

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每個民族都有許多獨特的傳統習俗,如同一座美麗的大花園,絢麗多彩。我的家鄉在湖北,這裏有許多習俗流傳至今,平時吃正宗牛肉麪、牛雜麪、黃酒,春節給小孩子壓歲錢,最討我喜歡。下面,就讓我細細道來吧。

家鄉的冬天,寒風刺骨,吹到臉上如同刀割一樣疼,出行的人們都戴上厚厚的帽子,穿上暖和的棉衣,河水也一改往日的活潑,恬靜地睡着了。在這個時候,如果讓你吃一碗家鄉的熱氣騰騰的牛肉麪和牛雜麪,一定會讓你熱血沸騰,彷彿來到了盛夏的懷抱!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我家鄉的牛肉麪和牛雜麪是出了名的美味,最講究香、辣、鮮、麻、味厚、有回味,牛肉、牛雜加入祕方調製後還保持肉質本身的鮮美味道。我在家裏,要是一天不吃牛肉麪就會一天吃不下飯。

春節到了,小孩都會給親戚好友拜年,然後有機會拿到壓歲錢。這個習俗其實來自一個民間傳說。在古時候,有一種民間怪物,叫“歲”,傳說它專門在除夕夜不聲不響地跑到別人家裏,把手放在小孩頭上,過了一會兒,又不聲不響地逃走,到了第二天早上,那個小孩子就會傻掉。於是有人想出辦法,把銅幣放在自己孩子的頭上,“歲”就不敢來害人了,這個辦法有點靈驗,一傳十,十傳百,後來人們把壓頭的銅幣取名“壓歲錢”了。家家戶戶、祖祖輩輩都渴望小孩平安,所以給小孩壓歲錢的習俗就從古傳到了現在。  我的家鄉還有很多民間習俗,比如賽龍舟、貼春聯等,展現了優秀的中華文化。

家鄉習俗作文 篇2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熟悉新年。這是春節的重要活動之一。在我的家鄉福建,新年問候可以分爲兩種類型:

第一,年輕一代在家裏依次向長者致敬。在舊社會,人們不得不跪拜。雖然有人鞠躬,但大多數人只說“新年快樂。、“長壽”或者類似的東西。在收到年輕一代的新年問候後,長輩應該送紅包或紅橘子。

第二是親戚朋友之間的新年問候。除夕之夜,客人們向主人鞠躬,祝他和家人萬事如意,安森新年繁榮。主人鞠躬以示祝賀。孩子們也會得到一份工作。新年錢”至少有兩個紅橘子。親戚和朋友用新年互相問候,當你開始時,你應該大聲說“新的是最好的,對方回答“每個人,每個人”爲了表示對方滿意。兩個紅橘子和一些糖果將被帶來迎接新年。另一方將接受禮物並歸還紅橘子,以示雙方都很幸運。但是,首先要向長輩和親戚的老師拜年,否則是不合適的。然而,第一個去的家庭不是王,吳或桑。

目前,迎接新年的習俗仍然盛行,電話迎接新年的新內容已經增加。新年鐘聲一響,人們就拿起電話問候他們的親戚和朋友。它既及時又方便。電話拜年的習俗也變得很流行。

家鄉習俗作文 篇3

大年初六是個好日子,六六大順啊!這天也是堂哥結婚的大喜的日子。婚禮是在我們邳州老家舉行的。那裏的結婚風俗和南京大不一樣。在舉行婚禮的前兩天,就開始鬧喜了,鬧新郎新娘自是不必說,就連新郎新娘的叔叔、姑姑也是大家鬧喜的對象,我爸爸是堂哥的叔叔,而且還在南京工作,在農村人的眼裏是“有錢人”,所以更是大家鬧喜的對象,幾個給爸爸叫叔叔的胖小夥突然過來“擒獲”了爸爸,爸爸的兩隻胳膊被兩個人抱住,後面還有人推着走,旁邊還有幾個跟着走,大家的目的就一個:去超市買菸買酒。到了超市,不想買或買便宜貨都是不允許的,否則大家不會給你走,爸爸沒辦法,買了兩條蘇煙,旁邊的小孩還喊着要買糖,爸爸也答應了,我的乖乖,平時無比節儉的爸爸一下子花了一千多!鬧喜鬧喜,不鬧的話還不喜呢!大家都這麼說。

婚禮的前一天晚上,在堂哥家門口搭了一個戲臺,有小丑表演雜技,有人表演魔術,還有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姐姐們唱着好聽動感的歌曲,臺下的孩子們興高采烈,在臺下蹦蹦跳跳,整個晚上玩得開心極了。

初六這天,隨着新娘被十部轎車接來,熱鬧進入了高潮,從新娘子下車到婚禮舞臺的幾十米像走了幾公里,鬧喜的人可不能放過這個機會,新郎要是不掏紅包不拿喜糖,很多關卡是沒法過的。當主持人讓新郎新娘接物時,害羞的新郎對主持人說:這個就免了吧!,誰知他剛說完,幾個小夥子不幹了,他們衝上臺大喊,不進行這一步可進不了洞房啊!話說到這個地步,哥哥和新娘子只得順從,在大家的鼓勵和叫喊中,表演了兒童不宜的節目。舞臺周圍擠得裏三層外三層,笑容快樂洋溢在每一個人的臉上!

到了中午開飯時間,是正席,魚、蝦、雞肉,樣樣不少!連我最愛吃的豬蹄也有,真是豐盛啊!邳州老家的婚禮真熱鬧啊!

家鄉習俗作文 篇4

每個人的家鄉都不一樣,而且都擁有其獨一無二的習俗特點,如紹興的黃酒節、內蒙古的“那達慕”、山西的黃河燈會,我的家鄉是湖北,那裏最獨特的習俗就是結婚。你可別小看這結婚的習俗,它可是我家鄉最隆重、最熱鬧的習俗。

在結婚前夕,男方要在家裏祭拜天地、祖先等,告知他們有婚事要舉行,祈禱他們保佑自己婚事美滿、幸福。

結婚當天,男方出門去迎娶新娘之前還要再祭拜一次祖先,以示自己要出門迎娶了。男方乘坐迎親車隊去女方家中迎娶,迎親車隊最好是六的倍數。在途中應一路燃放鞭炮,以表示慶祝。每每這時,同村的人也會同新郎一起燃放鞭炮,以表示祝賀。新郎到達新娘家後,先向新娘家人問好,接着持捧鮮花給新娘。每到這個重中之重的時刻,新娘的姐妹或好友總是會刻意阻擾新郎。每每看到這樣的情景,小孩子都會躲在一旁“咯咯”直笑,快樂極了!經新郎苦苦哀求後,新郎最終以九百九十九元的紅包禮成交,比喻新娘新郎在一起長長久久。新郎給予新娘捧花後,將新娘挽出大廳,要帶新娘去新郎家了!

新郎與新娘一起上香,接着祭祖。新娘向父母叩拜、道別,新郎只要行鞠躬禮就好了。所有人都要離開新娘家時,絕對不可以向新娘家人說再見。我有一次參加姑姑的婚禮,和姑婆說了聲再見,就被姑婆敲了一下腦袋。回新郎家的路上也要燃放鞭炮。到達新郎家門口時,家人也要燃放爆竹。新娘下禮車時,應由新郎家的一個長輩扶持新娘進入廳堂。進入廳堂是不可以踩門檻,因爲門檻代表門面,新人應橫跨過去。新娘入廳後,也要跨過火盆,然後踩碎瓦片,代表歲歲平安。

將新娘介紹給家中的長輩認識後,新人開始祭拜了: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送入洞房。洞房內,應以竹篩覆蓋牀面,桌子上擺放銅鏡壓制驚嚇。新人共同坐在預先鋪有新郎長褲的長椅上,以表示兩人同心,並且祈求以後生男孩,然後新郎與新娘合飲交杯酒,以及吃甜湯,象徵早生貴子。不過,結婚當天任何人都決不允許坐新牀。

家鄉習俗作文 篇5

我的家鄉在廣西北流,按照我們的家鄉的習俗。過春節從臘月十二的年夜就開始了。

小年夜這天,人們要包糉子,還要做年糕。第二件事是上街買鞭炮和玩具,貼近除夕就去買年畫了。

到了除夕可真熱鬧!家家戶戶趕做年菜,貼對聯。掛燈籠。掛年畫等。男女老少穿起了漂漂亮亮的衣服。家家燈火通明,鞭炮和煙花徹夜不絕,出門在外的人們還要守歲。

大年初一更熱鬧,一早,人們走出家門,到親戚或朋友家去拜年。同時,風景區。遊樂園。網吧等也更熱鬧了。大人小孩特別喜歡去遊玩。

元宵一到,更是最熱鬧的時候。除夕很熱鬧,可是沒月光,元宵呢,恰好是明月當空。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燈火通明,家家的燈籠不一樣,有的是波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紙燈。宮燈,還有的燈籠裏面有叮噹作響的小鈴鐺呢。外面有燈,家中也有燈,走馬燈。紗燈。冰燈除了看漂亮的花燈,人們還會吃湯圓,湯圓有用紅豆沙做的。有的用花生做的。還有的用芝麻做的。吃元宵飯,人們預示新的一年快樂吉祥。

一眨眼到了正月16日,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往常的生活。

家鄉習俗作文 篇6

在我的老家仙遊,有一個特有的習俗——做壽。

無論男女,只要是年齡過了五十,每逢整十歲就要做壽。在正月初三到正月初六,要辦酒席,請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過來,爲的是爲壽星送上祝福。

人到齊後,隨着一聲開席的鞭炮聲,做壽也就開始了。壽星家裏圍着一桌桌的人,大家都歡聲笑語。

主人家開始上菜,大家就邊吃邊聊。

大概上了三四盤菜後,壽星就過來和每一桌的人乾杯。有酒的喝酒,沒酒的用果汁代替。反正無論男女老少,都要乾杯,再給壽星說上幾句祝福的話。壽星聽了當然開心,連忙叫我們多吃點,然後又匆匆地到下一桌去和客人乾杯了。

做壽時,主人家必須上兩道菜:莆田滷麪和海蠣湯。莆田滷麪其實就是普通的'面,但配上一些配料:蘑菇、肉、白菜等,就變得極其的美味。海蠣湯也非常不錯,沒有放什麼味精卻也能讓人一碗接一碗的喝。這兩道菜就好像酒席的象徵一樣。但其實每道菜都是家常菜,主人把我們當作家人,而並非簡單的

客人。所以是再簡單的菜餚,也能吃出濃濃的鄉情、鄉味。

做壽結束時,又是一陣散席的炮竹聲。客人要和壽星說聲“祝您老人家福如東海,壽比南山啊……”然後感謝款待,寒暄幾句也就走了。於是那幾天鞭炮聲此起彼伏,家家都在吃酒席,家家都在放鞭炮,好熱鬧!

客人不是爲了蹭吃而來的。其實整個村子都像是一家人,做壽就像是爲家人過生日一樣。主人也是不收錢的。就是這樣一個短暫而美好的儀式,有時辦的比婚禮還盛大。

這就是我家鄉的習俗——做壽。其實和過年也有點像——在噼裏啪啦的爆竹聲中開始,轉眼又在噼裏啪啦的爆竹聲中消逝了。

家鄉習俗作文 篇7

我家住在一個河北小鎮,大門大院大平房,而且當時爺爺奶奶和爸媽家住一個院的,兩間房,共走一個大門。那時每年中秋節一家人都在一起過,節日晚上的九點多鐘,一輪圓月升起來後,爺爺奶奶就會搬出個桌子放到院子中間,再擺上幾樣水果和一盤月餅,水果有西瓜、葡萄、沙果等,擺上滿滿一桌。接着正式的願月 儀式開始,也就是年輕人給月亮磕頭祈福,在月下許願。拿出個椅墊鋪到院子中間,然後我們幾個年輕人開始按年齡依次朝着月亮的方向磕頭,都磕完了,我們大家就開始享用桌上的水果和月餅了,當然,吃之前要揪下一粒葡萄衝月亮的方向遠遠的扔出去,那意思就是給月亮吃了。記得小時候中秋節的晚上,天氣就挺冷了,往往我們都是邊吃東西邊凍的瑟瑟縮縮的,然後就趕緊搬桌子端盤子回到屋裏。

後來,只要每年中秋節我們能聚到一起,仍然會在節日當晚延續這樣的習俗,當然,我們隊伍也在漸漸壯大。

家鄉習俗作文 篇8

每年二月初二,爸爸都會念叨“二月二,龍擡頭”,並在這一天爆玉米或炒黃豆,還會吃春餅。我對此充滿好奇,這是什麼風俗呢?

原來在爸爸的家鄉,二月二是“春龍節”。自這天起,傳說掌管雨水的龍王擡頭甦醒,雨水會漸漸多起來,萬物開始復甦。

關於“春龍節”,有很多傳說,最有名的一個和武則天有關。傳說,當年武則天當上了女皇帝,讓玉帝震怒。於是,玉帝下旨龍王,三年不得降雨。但龍王不忍百姓受苦,在二月二這天偷偷降了雨。玉帝因此將龍王壓在山下,並揚言待到“金豆開花時”才能放了龍王。聰明的百姓將玉米爆開,並做好春餅,家家戶戶供奉上,救出了龍王。

從此,二月二那天,爆玉米、吃春餅、祭龍王就成了一種風俗。這既是表達了百姓們對龍王的感恩之心,也是對龍王的喚醒,祝願新年風調雨順,事事如意。

現在,供奉龍王的形式已經不復存在了,但春餅這種美食代代相傳了下來。民以食爲天嘛!每年春龍節,我最期待的事就是和爸爸一起做春餅。

大盆大盆的木耳、白菜、青筍、肉,光色澤就能讓人饞涎欲滴。爸爸“噹噹噹”地剁肉糜,我笨手笨腳地切白菜和木耳。一會兒,水靈靈的大白菜葉就在我的鬼斧神工下,變成了小月牙兒、火柴棒和青柳葉。肥嫩嫩的木耳也不能倖免於難,一根根細細長長的像蚯蚓,哈哈!但這些並不影響春餅的口味,至少我是這麼覺得的。

“嗞啦”,“啊”每次爸爸煸炒餡料的時候,我都無一例外地幫他配音。既然是龍擡頭的日子,那就該熱熱鬧鬧。廚房間,一時裏炒菜聲、尖叫聲、鍋碗聲、歡笑聲混作一團。龍王也會被我們吵醒吧?

每到最後一道工序煎春餅時,我都守着油鍋,饞得口水直流,恨不得直接從鍋裏撈一個出來解饞。不知熟睡的龍王是不是和我一樣被這四溢的香味吸引呢?

爸爸離開家鄉很多年了,每年過春龍節吃春餅時,就會給我們講一些家鄉的故事。我們一家人也會一起吃着美味的春餅,一起憧憬着未來一年的新變化。

這家鄉的風俗,包含着思念,也充滿了期盼。

家鄉習俗作文 篇9

記得小時侯最喜歡過中秋,在我心目中,中秋比春節還好玩,因爲可以玩火球!從我記事開始這樣的習俗就存在了,每到夜色開開來臨,就會有很多的小夥伴出門了,在家門前的馬路上把幾天前就準備好的火球點着了,然後沿着馬路,成羣接隊的出去玩,膽子大點的會去田野裏!

不知道是現在已經是大人了,還是怎麼了發現中秋沒有小時侯好玩了,街上也沒以前熱鬧,可能是現在孩子少了,馬路寬了,玩火球的小孩也只是星星點點,記的小時侯,我家門前的馬路一眼望去,是長長的火龍,排成”一“字行,依稀記得,我把中秋節的場景寫成作文,老師在全班同學面前表揚我作文寫的好。

我做過調查,只有我家的鎮上有這個風俗哦!應該是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因爲老爸老媽小時侯就經常玩!不過他們那時窮,只是用幹蘆葦還是什麼的紮成捆,點着了燒的,從我小的時候就已經發展到火球了,因爲火球輕巧。火球是用布包裹着棉花,在用鉛絲把它紮起來,要裹的緊些,紮成球狀,可大可小,然後把紮好的火球放在煤油或汽油裏泡製,泡的久點,當然點着了火團也是最旺的,在用竹竿挑着鉛絲,拿着竹竿火就燒不到人了。昨天晚上我還看見有的小孩拿的不是火球,像是裝酒瓶的盒子,四面剪了,用透明的塑料的硬殼把剪掉的地方封上,在裏面點上一支蠟燭,也用竹竿挑着,一般都是女孩子拿,因爲她們膽子小而且也安全。

晚上家裏還要祭拜月亮,在院中放一個桌子,對準月亮的方向。桌上放有水果,兩到三樣,月餅,還有家裏做的餅,也要是圓行的,在放上酒,並倒在酒杯裏。還要點上一束香。家裏的每個成員依次的要對着月亮磕三個頭,還要許願哦!向月亮訴說美好的心願!

小時侯爲了玩火球都是沒吃飯就出去了,玩了一圈回來草草的急衝衝的吃點,給月亮磕頭(對於這個還是很慎重的),祭拜完就又拿了一個火球出去了,通常在那天晚上我們都會瘋到十點纔回家,而且不可以空手而歸,即使在外面拿根稻草回來也可以,還有就是如果火球還是亮的也是不可以把它帶回家的,好象這樣不吉利,反正長輩讓這麼做,我們就聽着,具體是什麼原因,我也不清楚,也許這也是約定俗成的分俗吧!

可能這也是我們這裏最具有特色的節日了,其他的節日都和別的地方差不多!希望這種習俗能夠長久的存在!好懷戀小時侯的中秋!

家鄉習俗作文 篇10

我的家鄉位於邢臺市辛店,辛店是一個鎮,我們那裏有與衆不同的風俗習慣——搭轎。

說道搭轎,你們肯定有疑問,打吊是什麼?打吊是在冬天時在廟裏舉辦的活動,日期大概有五六天。每逢那時,我們都會在廟裏燒香拜佛,上貢品。

上一次搭轎時,第一天的晚上我們全家去了廟裏。那天街裏的燈都滅了,唯獨廟會前掛着彩燈,孩子們都拿着閃光燈和閃光玩具嬉戲打鬧。旁邊還有小攤小販,有的再賣閃光玩具,有的再買烤串,各式各樣的,讓人眼花繚亂。還有一些人在寫什麼東西,原來是給廟裏捐錢,人有很多,我們也出了一份力。

剛進到廟裏,外院有敲鑼打鼓的樂隊,還放着一些老歌,老婆婆們隨着音樂在跳舞,有的人還跟着一起跳,那歌聲真是震耳欲聾。我們好不容易擠進去,直入眼簾的是一棵松樹,上面還掛着彩燈。我們進到屋裏,給自己的生肖都上了香,祝了祝福。我還見到了好多菩薩呢和佛祖呢!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風俗習慣,轉眼間,又到冬天了,如果你想參加也可來哦!

家鄉習俗作文 篇11

正所謂“百里不通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國家,每個城市都有不同的節日習俗。

剛剛,我們在寒假裏過了春節,春節有很多習俗。

在常州每當過年時,我們都要穿新衣,新鞋,辭舊迎新;“貼春聯”它工整、對偶、簡潔,它抒發了美好的願望,它是春節重要的特點。

春節時,我們屋門上、牆壁上、窗戶上,貼上紅色的福字。“福字”指新的一年新氣象,新福氣,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新的一年的祝福。春節時,“福字”要倒着貼,因爲大人們都說“幸福到了,福氣到了”。

在大年夜,小孩子們特別喜歡放鞭炮,以鞭炮聲辭舊迎新。鞭炮是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大家帶來歡樂和吉祥。因爲一個傳說,所以每到大年夜,每家每戶都得放鞭炮:古時候,有一種怪獸叫做“年”,他頭長尖角,非常兇猛,他住在海底,每到除夕時,它就出來吞噬牲畜,傷人害命,爲此,每到除夕,人們都慌忙躲到山裏,避難。

又到了一年的除夕,鄉親們都忙着收拾東西準別逃往深山。正在這時,村裏出現了一位滿頭白髮的老爺爺,他對一戶老婆婆說:“只要讓他在這住一夜,他就將“年”趕走。”衆人不信,都勸他躲到深山裏去,可老爺爺堅持留下,衆人見勸不了他便跑向了深山。

當“年”獸象往年一樣準備闖進村肆虐的時候,突然傳來爆竹聲,“年”獸混身顫慄,再也不敢向前湊了,原來“年”獸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大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獸大驚失色,倉惶而逃。

第二天,人們從深山回到村子裏是,發下家裏安然無恙。

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白髮老人是幫助大家驅逐“年”獸的神仙,人們同時還發現了白髮老人驅逐“年”獸的三件法寶.從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這風俗越傳越廣,就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家鄉習俗作文 篇12

臘月24是全家大掃除的日子,一家老小齊上手,掃除頭年的晦氣,那一些該清理的東西,該洗涮的東西都弄得乾乾淨淨,打算清清爽爽的過個春節。臘月25,26是做饅頭點心的日子,小時候經常佩服母親的手能那麼神奇,可以把麪粉變化出那麼多的花樣,什麼兔子,小蛇,孔雀開屏,棗花,棗山,那時候我最喜歡吃的是棗饅頭,因爲裏面塞滿了蜜棗,咬一口,滿嘴都充滿了香甜。

家鄉習俗作文 篇13

臘月29要開始忙第二天的餃子了,家裏的男人都會在家幫着女人們剁餃子餡兒,水缸放滿水,還有收拾一些還沒有來得及收拾的零碎活兒。到了臘月三十就開始忙着幫女人們和麪包餃子,放鞭炮什麼的,母親通常都是先把煮好的餃子盛上幾碗先去祭一下祖和竈王爺,老天爺和關公等,然後纔開始讓我們開吃,那時候的餃子真的很香。

家鄉習俗作文 篇14

我的家鄉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城鎮,就坐落在一個羣山環抱的水島邊。這兒一年四季都是那樣風景如畫,而那濃郁的家鄉風味,也如一顆閃耀的星星,永遠亮着,亮在家鄉人的心中。

要提到我們這兒的名小吃,很多人都會脫口而出“臭豆腐”、”小籠包“什麼的,而我最鍾愛的小吃卻是家鄉的燒烤。

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廣場上開始跳起了歡快的舞蹈,一架架四輪的小推車也出來了,一輛接着一輛,上面擺滿了早已用竹籤子串好的新鮮食物,遠遠望過去真是琳琅滿目,花花綠綠的樣子讓出來散步的人都驚喜無比。什麼骨肉相連、雞中翅、還有串得整整齊齊的藕片、茄子,看看那白色的藕片,洗得乾乾淨淨,在霓虹燈的照耀下反射出澄亮的光澤,讓人忍不住要咬一口。

我們這兒的燒烤,有點兒像人們口中所說的烤串一樣,而且種類豐富,還有一大好處是絕對不用擔心食品安全,因爲啊,這種專門做小燒烤的小推車都是經過嚴格考證的,每一種食物都是現取現串好的,全都分門別類規規整整地擺放在一個個瓷盤裏,絕對不作假;燒烤用的火爐子呢,也要經過換煤炭等複雜的工序。我最愛在盛夏的晚上,挽着姐姐的手走到廣場上來,找尋着我最熟悉的那個燒烤叔叔的影子。

啊,找到了,劉叔叔,他做燒烤這一行有十年了,絕對是不折不扣的老字號。誰知道,我們還沒靠近燒烤攤,那兒的燒烤師傅都笑呵呵地吆喝起來了:“小朋友,吃燒烤啊,來我們這兒,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裏遊的,包你吃得好!”“小朋友,阿姨這小攤纔是最正宗的燒烤,麻辣鮮香,妙不可言哩!”我還是走向了劉叔叔的燒烤攤,挑了幾塊年糕、魔芋和雞翅,劉叔叔麻利地打開火爐子,隨着那藍色的小火苗跳着舞蹈,劉叔叔擺開大廚的架勢,一隻手嫺熟地翻着燒烤,另一隻手拿起一旁的好些塑料瓶,動作迅速地撒上鹽、味精、孜然、花椒粉等作料,再翻過另一面,上上下下地擺動起來,好不歡樂!瞧那燒烤上的一串串小年糕,白色的小臉兒被烤紅了,那嬌嫩的皮膚也變得皮開肉綻,那土豆呢,更像是搖搖晃晃地跳起了霹靂舞,幾分鐘過後,美味的燒烤出爐了,我和姐姐坐在河邊,一邊滿嘴流油地吃着帶勁的燒烤串兒,一邊欣賞河面的景色,那感覺真是勝似人間天堂!

說了熟悉的燒烤,再來瞅瞅我們家鄉的一絕——米線!

家鄉的米線雖然不如雲南的過橋米線那樣名揚海內外,但其製作的工序卻也是十分謹慎。就拿我們樓下那家老牌店來說吧,店面不大,專做早餐米線,裏面有好些個服務員,每天天不亮就開始忙活了,洗菜的洗菜,煮米線的煮米線,燒雞湯的燒雞湯,我曾觀察過,煮米線的火候不能太大,否則米線會斷裂,但也不能太小,不然就達不到那種技藝,總之,得用一種十分勁道的文火煮上十幾分鍾,然後出鍋,又進行一次烹煮,在裏面撒上蔥花、牛肉,最後再淋上一瓢熱騰騰香噴噴的雞湯,米線就出爐了,大家爭先恐後地品嚐着美味的米線,時不時地咂咂嘴吧,意猶未盡的樣子!

啊,這就是我們家鄉的風味,它樸實無華,卻滋潤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田。

家鄉是溫暖的懷抱,是生命的搖籃,每個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風俗,我的家鄉的風俗,更是別具一格。我的家鄉是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通津埔鎮二五臺村,那裏有巍峨挺拔的高山,有清澈見底的河流,鬱鬱蔥蔥的森林,還有獨特有趣的風俗――凌晨吃年飯。

說到年飯,大家都會想起香噴噴的雞肉,熱騰騰的火鍋和鮮美的蔬菜,可是“年飯”又稱“年夜飯”應該是夜晚吃呀!爲什麼是凌晨吃呢?這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因爲上個世紀時,家鄉的人都很貧窮,總是欠外債,可是他們又想過個好年,不受打擾。爲了避免有人在吃年飯時來討債,就只能早點兒吃年飯,趕在債主來之前吃完飯過個好年。雖然現在我們沒有欠債,但這個習俗也一直流傳下來。

二是因爲老人們說,除夕吃年飯吃的越早,孩子下學期的成績就越好,大人這一年就能夠升官發財。爲了圖個吉利,大家都很早吃年飯,凌晨一兩點鞭炮聲就不絕於耳,四五點時就響得不用說了,弄得我們都睡不好覺。不過,在鞭炮聲中,我們是快樂的,幸福的。我們憧憬着新的一年,期待着新的一天。

無論怎樣,家鄉都是美好的。只要全家人聚在一起,就是溫馨幸福的,我愛你,我的家鄉。

家鄉習俗作文 篇15

農曆臘月23是祭竈的日子,說是圖個吉利,爲了來年口糧充足,小時候我們最開心的就是在那一天可以吃到平時吃不到的芝麻糖,那一個個沾滿芝麻被做成麻花一樣的糖放在盤子裏是那麼的誘人,每到那個時候母親就特意準備了很多,好讓我們姐弟幾個吃個夠。

家鄉習俗作文 篇16

到了臘月27,28,就是大家在家準備過節的菜餚和燉肉的日子,滿大街飄的都是菜和肉的香味兒,也是孩子們開心的日子,因爲可以在幫大人帖好各種年畫,窗花和花紙之後,抱着大骨頭大啃特啃,那個香啊。父親的手很巧,能煎出各種各樣的窗花和帖紙,許多鄰居也都喜歡請父親爲他們剪一些花紙或者福字帖在牆上或大門口,而我和弟弟把家裏的樹和豬棚上也帖得到處都是花花綠綠的,看着甚是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