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5篇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1

今年今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是包糉子,吃糉子,賽龍舟的節日。今天的日子我可是收穫不少啊!今天我可學會了包好吃的糉子。

早上一起來,我就迫不及待地衝進了廚房,因爲媽媽今天要教我包糉子。媽媽見我這樣急迫,也對我無語,可是還是教我包糉子。

首先,媽媽叫我把已經準備好的竹葉洗乾淨,洗得油光發亮就可以了。接着媽媽拿出一大袋糯米,幾碗紅豆,幾碗已經剝好的花生。再把它們分別洗乾淨後同時倒入一個大一點的盤子裏,緊接着,我和媽媽每人手中拿着一雙筷子,在盤子裏不停的攪拌。盤子裏時不時發出筷子敲打的聲音,像有節奏的音樂似的。等到攪拌地差不多均勻的時候,“音樂”聲就停止了。接着就準備走向主題一 ——包糉子。我深呼吸一口氣,表示做熱身運動。再看看媽媽,媽媽已經開始自作自個的了。我也要開始了。我先拿出三張竹葉放在桌子上用勺子將攪拌好的三種食物放在竹葉的中間,再用勺子弄成一個長方體,再用勺子將中間挖空一半深,再將一塊肉放在被挖空的地方,再用勺子將一些食物蓋住肉,接着弄成微微的梯形。再把它包起來,接着用繩子捆起來。終於到了觸目驚心的時刻到了。我看着那被我包得形態萬千的糉子,再看看媽媽包得那樣好看的糉子,我心裏情不自禁地偷笑了。一個個糉子被放在鍋裏蒸。我開始緊張了。良久,糉子熟了。我看着我包的糉子,我欣喜若狂那糉子的葉子綠得乾淨,綠得發光,綠得清爽。現在可以走向主題二——吃糉子了。咬一口下去,糯米軟而有彈性,真是美味極了,連媽媽也不得不讚揚我包得不錯。我一邊點頭,一邊享受地品嚐着我的勝利品。

雖然沒有看到那隆重的賽龍舟現場,可是我卻能夠品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2

每到端午當日,家家戶戶的主婦將買回的箬葉(菰葉或蘆葉)、糯米等物,浸泡水盆中。蘇州人端午節非但要自己吃糉子,還要用它來祭祀祖先。端午糉品種繁多,按它的形狀來分,像秤錘的叫秤錘糉,像枕頭的叫枕頭糉,三角形的叫三角糉,老蘇州則把它叫“小腳糉”。箬葉裏除糯米以外,人們還常在裏面加入其他物品,如肉、豆等等。於是就有了鮮肉糉、火腿糉,赤豆糉、綠豆糉、豆瓣糉、棗子糉、豆沙糉等等。只用糉米包裹而不放餡心的糉子,叫做“白水糉”。過去多用艾草灰汁來煮糉子,稱作“灰湯糉”。

端午節蘇州一家子人的習俗。一大清早,蘇州人將艾草束成人形懸掛在大門邊框上或廳堂門前,主婦用菖蒲浸水洗臉洗頭髮,並給起牀的孩子頭上戴上虎頭帽,貼身穿虎頭肚兜,外穿五毒衣,腳上穿虎頭鞋。主婦除了包糉子,還要上街買回魚、鮮肉、茭白等時令蔬菜,中午要燒一桌端午飯菜。

老蘇州端午節第一件事是在廳堂中掛一幅鍾馗像,併到藥店買回雄黃和在黃酒中,配製成雄黃酒。中午開飯前,老蘇州將小孩叫來,先用手醮着雄黃酒在小孩額頭上寫一“王”字,再將部分雄黃酒灑在庭院四周。還有的人家煮燃蒼朮、白芷等中草藥,煙燻室內,並用艾草、菖蒲燒湯沐浴。還有的人家以“五色桃印爲門戶飾,以止惡氣”。最後,一家人圍坐一起,共享清涼解毒的端午飯菜,共飲雄黃酒,共祝端午節健康快樂。午飯後,主婦將香包給孩子帶在身上,有的在自己手臂上纏上五色絲線,叫做“長壽線”或“長命縷”。全家人一起到書場聽上一回書,說的是《白娘子》一折,講的是白素貞端午節誤食雄黃酒驚現蛇形的故事,聽說書先生將蘇州端午節的風俗娓娓道。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3

每年的端午節我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懸艾葉、我最喜歡看賽龍舟的比賽了,這比賽並不是爲了爭誰第一水第二,是爲了在觀衆面前展示他們嫺熟的技能與美好的姿態。

我先來說說糉子吧。糉子是用墨綠色的蘆葉包裹着糯米與棗子。煮熟後,剝開蘆葉,只見米團裏彷彿鑲着幾顆深紅油亮的瑪瑙,很好看。糉子的的味道美極了,蘆葉散發着清香,咬一口糉子,甜而不膩。

糉子還有一個悠久的故事。傳說吃糉子是爲了紀念古代詩人屈原。屈原一生寫過許多著名的詩篇,提出過許多愛國的政治主張,但君王不採納。後來君王淪喪,他滿懷憂憤跳江自盡。人民還念他,崇敬他。兩千多年來,人們把糉子投入江中,當做獻給詩人的祭品。——這就是糉子的由來。是的,每逢端午節,人們怎麼會忘記偉大的詩人屈原呢?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與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爲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它所產生的.奇特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將艾葉加工成“艾絨”,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藥材。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4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 也叫“五月節”。

過端午節時,人們要吃糉子,賽龍舟。據說,舉行這些活動,是爲了紀念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 據說,屈原爲了表達他的愛國情而投入汩羅江。 人們聽到屈原跳江的消息後,都划着船趕來打撈他的屍體,但始終沒有找到。爲了不讓魚蝦吃掉屈原的身體,百姓們就把食物仍進江中餵魚。以後,每年五月初五人們都要這樣做。久而久之,人們又改爲用蘆葦的葉子把糯米包成糉子仍進江裏。於是。就形成了端午節吃糉子、賽龍舟的習俗。 時間過得可真快呀!一眨眼,以迎來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賽龍舟是廣州端午節的例牌節目。這一天,興高采烈的人們會趕到珠江兩岸觀看賽龍舟。我和媽媽、姥姥怕看不到 賽龍舟 ,一大早起了牀後,就馬不停蹄地趕往珠江。我們本以爲來得很早。等到了離我們家最近的二沙島珠江邊時,我們都驚呆了:珠江兩岸擠滿了人,有大人、有老人、有學生、還有很多大人抱着孩子,幾乎到處都站着人。

岸上是人的海洋,江上是船的海洋。上百隻各式各樣的 龍舟 整裝待發。 上午九點正,隨着一聲發令槍響,一隻只五顏六色的 龍舟 猶如離弦的箭急馳而出。“比賽開始囉!”只見一隻只 龍舟 你追我趕、爭先恐後。你看!一隻掛着黃旗的 龍舟 遙遙領先,緊跟其後的掛着綠旗的 龍舟 也不甘落後,只見衆人齊心協力,用力划動雙漿,不一會兒就趕上了黃旗的 龍舟 ……“ 加油呀!加油呀!”在人們的吶喊助威聲中,伴着急促的鼓點和響徹雲霄的響鑼, 龍舟 好手們鬥志昂揚、奮力揮 舟 ,衝向彼岸。

好一副 龍舟 競渡,百舸爭流的景象。 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很多很多,我真想把所有節日的精彩寫給大家。下回吧!好嗎?

端午節的習俗作文400字 篇5

如何讓孩子瞭解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呢?首先,端午節,是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其次,他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第三,端午的傳統習俗有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等。

那麼,誰是屈原呢?屈原啊,其實是春秋時期楚國的大臣,好比現在政府部門的高官。他在當官的時候呢,主張舉賢推能、富國強兵,建議聯合齊國抵抗秦國,但他的主張遭到了其他高級官員的強烈反對,而且其他官員還給皇帝打小報告,誣陷屈原,最後屈原被停職隔離審查,最後被流放到偏遠的地方去了。他在流放中,寫下了憂國憂民的《離騷》、《天問》、《九歌》等不朽詩篇(初高中就會學習這些詩篇),獨具風貌,影響深遠。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首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身上綁着石頭跳入汨羅江而死,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的平頭百姓十分傷心,紛紛來到汨羅江邊去吊念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體。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原的屍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賽龍舟、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