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春節習俗》作文六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春節習俗》作文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品】《春節習俗》作文六篇

《春節習俗》作文 篇1

在我的老家——安徽省蘇州市靈璧縣,有一個很特別的新年習俗,那就是掛鐘馗像。

鍾馗畫像,第一眼看去便讓人感到不同凡響。畫面上的鐘馗身材魁梧,相貌兇猛。一襲寬大的紅色衣袍,遮不住腆胸疊肚。短筒朝靴,顯得風塵僕僕。他一手提劍,一手拎着一隻小鬼,彷彿立刻就要將小鬼斬成兩半。整幅畫惟妙惟肖。

說到這兒,相信大家已經知道人們爲何要掛鐘馗畫像了吧!那就是“避邪打鬼”。

掛鐘馗畫像始於很久以前。我的老家那兒最初都是在春節除夕之時將畫像掛在門上或正堂中,但到後來,逐漸演變成了端午節纔有的習俗。端午節那天,人們莊重地掛上鍾馗像,焚香禮拜,祈求驅邪賜福。小時看到門上的鐘馗畫像時,當時我真的是“餘年幼,方出神,望着畫中的‘怪叔叔’,不覺訝然驚恐”。直到近來,我才真正知道鍾馗背後的故事

相傳,鍾馗爲靈璧人,長相相貌醜陋,但聰明伶俐,讀書過目不忘,作文篇篇錦繡。大比之年,唐明皇開科取士,鍾馗的三篇文章字字珠璣,行行生輝。殿試時,只要明皇看中,就會穩中狀元。沒想到,唐明皇見鍾馗相貌醜陋,竟以貌取人,把鍾馗的名字劃到十名以外。狀元沒得中,鍾馗一氣之下撞牆而死。後來,在唐明皇的一個夢中,鍾馗的靈魂游到皇宮,一把抓住他,質問他爲何以貌取人。唐明皇驚恐萬分,只好封鍾馗在陰間當辟邪鎮妖將軍,答應鐘馗在他的畫像上寫下“辟邪鎮妖將軍”,並將畫像送回鍾馗的故鄉。夢醒後,唐明皇令人呈上鍾馗的試卷,仔細一看,鍾馗的文章果然極佳,並提出了不上治國安邦之策。唐明皇看罷,不由得感到惋惜,於是立即按夢中所說的那樣,令人一一照辦。

畫像送到靈璧後,當地人處於的辟邪鎮妖心願,便開始在節日裏把鍾馗畫像張貼在門上或正堂中,而且據說辟邪鎮妖的效果特別好。於是經過代代相傳,節日掛鐘馗像已經成了靈璧與衆不同的習俗。靈璧也產生了很多畫鍾馗像的畫家高手,每逢節日畫像便供不應求。1915年,靈璧畫家翟光遠畫的鐘馗像還曾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中獲得金獎,給鍾馗畫像帶來了國際性的聲譽。

聽了鍾馗的傳說,每當我經過鍾馗的畫像,望着這位懷才不遇的“辟邪鎮妖將軍”,總是肅然起敬。雖然,這只是一個民間的傳說,但從傳說中,卻能看到“掛鐘馗像”這一習俗的文化底蘊。

《春節習俗》作文 篇2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今年過年這幾天,幾乎每天都能聽到妹妹吟誦的這首春節童謠。這首童謠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也讓人興奮不已。

這首童謠中“三十晚上熬一宿”是我最感興趣的,爲什麼呢?哈哈,因爲年三十,又稱除夕,家家戶戶都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吃團圓飯可比吃普通的飯要熱鬧多了!不僅家人團聚,而且樣樣都有着美好寓意,又有營養的菜紛紛擺上了餐桌。

今年,我家團圓飯中有着美好寓意的才就有許多呢!你瞧!有魚!它代表年年有“魚”這邊的柿子餅也有着美好的寓意,它代表“萬事如意”還有我們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年糕。在除夕夜把年糕擺城寶塔狀,可以表示來年生活步步高昇呢!把年糕白城大圓盤,還可以表示團團圓圓,大吉大利,寓意可多了!還有海鮮、牛肉……還有許多我人都不認識的一些“老”菜。

雖然餐桌上的菜誘惑着我們,但我們仍不忘我們家的老規矩——先把年紀最老的太婆請上了桌,你們瞧,太婆樂呵呵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嘴咧牙在笑呢!我們吃了許多菜,我感覺肚子都快裝不下了!

我們高高興興地吃完了飯,坐在電視機錢,看春節晚會,爺爺和爸爸一邊看春晚一邊聊着20xx年一些美好的事情,奶奶賀太婆則一邊看晚會,一邊拍手叫絕。那我呢?其實,我和弟弟妹妹也在“表演”呢!你瞧,妹妹在表演螃蟹走路,弟弟在表演陀螺……我們也玩的不亦樂乎。

在這個團圓祥和的除夕夜,我們精彩的20xx年畫上了圓滿的句號。這個喜慶的日子,我們期待來年全家身體健康,平平安安。

《春節習俗》作文 篇3

世界各地的過年的習俗都是不一樣的,在爆竹的陣陣聲中,我們迎來了一個喜慶的節日—春節。

家鄉在過除夕夜和正月初一那天是最爲熱鬧的。首先是在除夕晚,先是敬天公,敬天公是在於子正時(爲零點)一到,四處爆竹聲響成一片,我們即要在家中萬堂中設案,擺上三牲、果子、清茶等貢品,並且燃上三柱清香、點燭拜天公。這種祭祀天公是一直要持續到初四。除夕之夜。不僅要守歲還要開正,開正就是在除夕之夜守歲到十二點,迎新年,在子正時“敬天公”的同時,燃放煙花爆竹,以表慶賀,開門迎春迎祥,俗稱“開正”。

正月初一,首先是賀正。清晨,無論是男女老少,個個都是要早早起牀,穿上早已準備好新衣服,早餐閤家都吃麪線加雞蛋,據說吃蛋去殼,意思是在除黴氣,迎吉祥,而面線則象徵着福壽綿長之意。早上吃完早餐即要出門走訪鄰居親友,親友則笑臉相迎,首次見面皆要互相道到:“恭喜”。就是俗稱“賀正”,要是有小朋友上門做客,主人必要奉上糖果、蜜餞或者喝甜茶、喝甜茶,意思是讓上門小客人“甜一下”意思。以示讓小客人有個甜甜蜜蜜好開端。

到了初九了,春節的`熱鬧差不多就過了,小孩子們去照常上學了,大人們也去照常做事了。

《春節習俗》作文 篇4

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着把一切不好的事物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爆竹

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裏啪啦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這就是美好的春節習俗,我期待着20xx年春節的到來。

《春節習俗》作文 篇5

我們都知道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之一。

年三十這一天,各地都有各自的風俗和習慣,我們這裏的習俗也非常的多。比如要掃屋,要貼對聯,放鞭炮,還要守歲。長輩還會給晚輩壓歲錢,還要蒸年糕和包餃子等。

除了這些有趣的風俗和習慣外,重頭戲還在後面呢!大家都知道,這一天,一家人都要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我家也是如此,全家人坐在一起邊吃飯邊聊,談着一年的新鮮事兒。

吃完了年夜飯,全家人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裏各種節目應有盡有,有優美動聽的歌曲,有多姿多彩的民族舞蹈,還有搞笑熱鬧的小品相聲呢!

新一年的鐘聲敲響了,我們送走了舊的一年,也迎來了新的一年。這時,人們會互送祝福,發拜年短信,可熱鬧了。

每年過春節,年年如此!

《春節習俗》作文 篇6

我的老家在福建,那兒的新年處處張燈結綵,門口懸掛着各行各色的燈,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家家在做團圓飯,到處是飯菜的香味。

新年是最傳統的節日。每到農曆臘月二十三“祭竈”日這天,我們都要穿上好衣服,在家中供上家禽,魚類禽畜海鮮,以及水果、糖果、香茶等供品,再燒香放鞭炮,爲竈神送行。而從起,“過年”也就開始了。到了除夕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先將象徵新春祥瑞、萬事如意、招財進寶等內容的春聯,貼在自家的門前。此後,在堂屋供桌上擺設供品、香燭,以祭拜祖先並迎接他們“回家過年”。從這時開始,燃放煙花、熱鬧非凡,而且一直延續到大年初一的早晨。

年夜飯中,除要吃象徵全家團圓的魚丸、肉丸和寓有“食雞起家”之意的雞肉,以及表示“年壽長久”的長年菜,還有各種極富地方風味的油炸食品、年糕,特別是吃“烏龜豆沙年糕”則有年年益壽的意思。年夜飯吃過之後,便是長輩們給子孫贈送“壓歲錢”的給法也頗具特色:年齡大的孩子,其“壓歲錢”是用紅紙預先包好遞到他們手裏的;而年幼孩子的“壓歲錢”,是先對長輩說吉祥的話纔給紅包。正月初一這天,人們都會早早起牀,梳妝打扮和洗漱停當之後,就是開始了極富人情味的互相拜年祝福,以及走親訪友或遊覽公園等等,迎來送往,熱鬧非凡,人們普遍沉浸在歡樂、慶賀、幸福、美滿的節日氣氛之中。

這就是我們過新年的過法,這就是獨有的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