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

端午節快來,大家都想想着着糉子的味道。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爲什麼要吃糉子嗎?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作文: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

第一篇 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

屈原從南北朝以後,民間開始有糉子,源自百姓祭奠屈原的說法。話說當年屈原投身汨羅江之後,百姓莫不感嘆哀傷,空有抱負的屈子就這樣離開了楚國,實乃國家損失。所以百姓未免讓魚蝦侵蝕屈子,就紛紛將米糧投入江中,希望魚蝦只顧吃這些米糧而不損傷屈子肉身。 而後,據古書記載,是屈原託夢百姓說,米糧投入江中實則被江中的蛟龍所食,如果用艾葉包裹,再綁以五色繩,則可以免遭蛟龍吞食;這纔有了後來的糉子.

端午節吃糉子是我國傳統食俗。糉子多用於祭祀、祭神。由於祭祀屈原納入端午節的節俗活動中,糉子也從初夏的節令食品演變爲端午節食俗,以表明人們祭祀屈原的特別方式。隨着端午節中屈原核心地位的確立,包糉子、吃糉子成了端午最佳性的節日習俗。糉子是我們祖先的發明,據專家考證:糉子從創制至今,至少已有上萬年曆史,在炊具沒有被髮明之前,已經有了糉子。可見,糉子是早於粥、飯便已出現的古老食品,它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之一,有着豐厚的歷史沉澱和文化底蘊。嘉興市稻作文化發祥地。據記載,早在古代就把米用植物葉子包裹起來,投入火石沸水中待熟後食用,這可能就是傳說中嘉興最早的糉子了。到了民國初年,幾個原以彈棉花爲業的蘭溪人,在張家弄創辦五芳齋糉子店的傳奇故事,更是家喻戶曉。近年嘉興糉子產業更是發揚光大,成爲嘉興具有特色的旅遊商品。

第二篇 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爲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裏,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裏,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大夫。後來爲怕飯糰爲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發展成棕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糉子是端午的慶節食品,且被賦予紀念楚國大夫屈原的意義。按《續齊諧記》,屈原以五月初五日投汩羅江,楚人哀之。至此日,以竹筒子貯米,投水以祭之,以楝葉塞上,以彩絲纏之,不爲蛟龍所竊,乃是糉子之由來。但近人黃石在《端午禮俗史》裏,卻反對此說,認爲糉子祭屈原只是“茶餘酒後談資,據作考證則大謬。”臺灣學者殷登國在《夏至的`節禮習俗》一文中,亦曾考證糉子最早是夏至的一種時令食品。各派學者,各執一詞,亦各有據。不論糉子的起源如何,它已演化爲端午,乃至夏令的傳統食品了。

包糉子一般是用竹葉或葦葉包裹,古人也有用艾葉、茭葉、菰葉裹的。用艾葉裹的叫作艾香糉子。糉葉要先用水浸泡,再洗乾淨。糯米也要預先用冷水浸泡,泡好後將水瀝淨備用。古人包糉子很講究,要在糯米中放入紅棗、板栗、胡桃、柿幹、銀杏、赤豆、薑桂等物。如果要包鹼糉,可先用石灰水少許灑在米上攪拌之,使米變成微黃色;或在煮糉子的水中放入少許柴灰或石灰,煮出來的鹼糉會格外芳香好吃。

在唐宋時代,糉子也曾受到過皇室的喜愛。唐明皇在位時,每年在端陽宮裏都要精工製作一批糉子和粉團。粉團盛於金盤之中,然後讓宮女們用金質小弓箭去射盤中的粉團,射中者以糉子爲賞。可是粉團滑膩,並不好射,宮女們爲獲得吃糉子的獎賞,必須全神貫注,認真拉弓引箭才行。唐明皇則在一旁取樂,並吟出了“四時花競巧,九子糉爭新”的詩句。這種宮廷遊戲至宋代仍延續不斷。

古人還在糉子中加入藥物,以療疾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有將治瘧藥與糉子並食治療瘧疾效果良好的記載。南北朝時,盧循將中藥益智與糯米同裹,製成“益智糉”,呈獻給宋武帝劉裕吃,治療他的腦力衰退、思維遲鈍的症狀。糉子也曾激發過古代詩人們的創作靈感。元稹有“採縷碧筠糉,香梗白玉團”;溫庭筠有“盤鬥九子糉,甌擎五雲漿”;姚合的“諸鬧漁歌響,風和角糉香”;陸游的“盤中共解青菰糉,衰甚將簪艾一枝”,這些都是對糉子的歌詠。

糉子後來也成爲人們在端午期間饋贈親友的禮品。舊時,一些朱門大戶的節禮除糉子之外,還要配以桑椹、櫻桃、荸薺、黃杏、五毒餅、玫瑰餅等時鮮物品。而小戶人家則只能勉強裹幾隻清水糉,既充節物,又當食糧了。

北京地區的端午糉子均以葦葉包裹,以馬藺系之。市間售者以江米小棗的爲主,近郊農民進城推車串賣者多爲黃米小棗糉子。南方人更講究吃糉子,時至近代已形成系列,主要分蘇式、廣式兩大類。蘇式有白米糉、赤豆糉、豆沙糉、鮮肉糉、火腿糉等,味道純正,別有風味。廣式主要有豆沙糉、叉燒蛋黃糉,以及有斤把重的什錦裹蒸糉等,更是獨具特色。後來,北京的桂香村、稻香村等南味食品店在端午時就專門供應南味糉子,以供南、北食客隨意選購。北京人可嚐個稀罕,可領略一下南國風味兒;南方老客兒可吃到家鄉的“特產”,飽以口福,更是不亦樂乎!

吃糉子的習俗不僅在國內流行,在日本、朝鮮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也較爲普遍。糉子居然能漂洋過海,傳播了中華的飲食,恐怕是發明糉子的古人所始料不及的吧。

第三篇 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

爲什麼吃糉子,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糉子的習慣,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都是爲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幾千年前,屈原投入汨羅江自殺,爲了不讓江中的魚吃屈原的屍體,人們包了很多糉子投入江中,所以幾千年來就有了吃糉子這個習俗。

關於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有很多種傳說,下面小編帶您看一下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

民間傳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馬上划船撈救,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爲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爲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裏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糉子的習俗。

另一種關於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的說法是,公元前340年,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筒糉”的由來。 就是說我們現在吃的葉子包的糉子,其實在以前是竹筒裝起來的。

爲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糉子呢?有記載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爲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但是關於端午節爲什麼吃糉子的由來,專家考證,糉子只不過是民間普通食品,最初吃糉子也不固定在端午;說端午食糉是祭屈原,是後人附會而形成的,僅反映民衆的心願而已。實際上,爲了紀念春秋時晉國的介子推而形成民間節俗的"寒食節"(清明前一天)吃糉子,起源要比端午食糉早。至今,許多地方仍通行清明前一天與清明食糉的民間風俗。

第四篇 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

端午節吃糉子,這是中國人民的又一傳統習俗。糉子,又叫“角黍”、“筒糉”。其由來已久,花樣繁多。

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糉”。東漢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鹼,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成爲廣東鹼水糉。

晉代,糉子被正式定爲端午節食品。這時,包糉子的原料除糯米外,還添加中藥益智仁,煮熟的糉子稱“益智糉”。 時人周處《岳陽風土記》記載:“俗以菰葉裹黍米,……煮之,合爛熟,於五月五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糉,一名黍。”南北朝時期,出現雜糉。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等,品種增多。糉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到了唐代,糉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日本文獻中就記載有“大唐糉子”。宋朝時,已有“蜜餞糉”,即果品入糉。詩人蘇東坡有“時於糉裏見楊梅”的詩句。這時還出現用糉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糉子已很時尚。元、明時期,糉子的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爲箬葉,後來又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糉子,附加料已出現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等等,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國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糉葉、包糉子,其花色品種更爲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小棗的北京棗糉;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吃糉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中國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