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1

俗話說得好,“校有校訓,家有家風。”家家戶戶都有專屬自己家的家風家訓,有的家風家訓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的家風家訓是“要學會做一個勤勞的人”;還有的家風家訓是“時間就是生命,要珍惜每一分鐘”。我家的家風家訓是“做事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不懈”,而我直到去年,才知道它竟然蘊藏着巨大的力量。

記得那是一個酷暑難耐的六月天,太陽如蒸籠般地烤着大地,樹葉低着頭,小草彎着腰,人們逃也似的在家中吹着風扇,就連平時最愛叫的蟬兒也躲到樹上呼呼大睡。我呢,正悠閒地坐在沙發上吹着電風扇,津津有味地看着動畫片。這時,爸爸穿着運動服向我走了過來來,他精神抖擻地說:“兒子,走,我們一起去爬山!”我眼都不擡,一口回絕:“不要!”突然,爸爸一把奪過我手中的遙控器,關上了電視。我勃然大怒:“這麼熱的天氣,誰要去爬山啊?”爸爸眉頭一皺:“我就知道你這個膽小鬼不敢爬!”我把頭一扭說:“誰說的?爬就爬!”

我和爸爸來到了雄偉壯觀的石牛山,我大叫一聲:“啊?這麼高!”只見石牛山高聳入雲,直插雲霄,我的腳軟了,不禁打了個哆嗦。爸爸一見,哈哈大笑說:“不敢爬就呆在這裏等我吧!”我臉一紅,脖子一扭,說:“哼!我偏爬給你看!”雖然嘴上是這麼說,但是我的心裏還是有點兒害怕。爲了不輸在起跑線上,我一個健步衝上山。

爬到半山腰的時候,我已經是大汗淋漓,溼透了的衣服緊貼在背上。太陽火辣辣地烤着我,我的腳上彷彿綁着塊千斤巨石似的,寸步難行。“砰!”我重重地坐在地上,像得了心臟病似的,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氣。爸爸厲聲道:“起來!”我含着骨頭吐着肉|――吞吞吐吐地說:“可,可是我實……實在爬不動了。”爸爸語重心長地說:“你難道忘了我們的家風家訓了嗎?堅持才能勝利!快爬起來!”我的心中暗暗對自己說:對,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我要堅持下去!於是,我又鼓起勁兒,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去……

終於,我汗流浹背地爬上了山頂。在這裏,似乎伸手便可以觸碰到藍天,變化多端的雲海如夢如幻,猶如仙境一般,一陣清風撫摸着我的臉頰,我的心隨之盪漾起來……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要堅持不懈,才能成功。這就是我的家風家訓。它在我想要打退堂鼓的時候提醒我,是我成功路上的良師益友,伴隨着我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2

我家的家訓(家規):不偷,不搶,做個好孩子!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正當人們熟睡的時候,我忽然聽到“叮叮咚咚……乒乒啪啪……”的響聲,“爸爸……爸爸……你聽到了嗎?”我急促地推着爸爸的身子喊道。聽着我的叫聲,爸爸連忙拎起衣服,穿在身上,探出頭向外看,這一看正是驗證了一句話,一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爸爸,你發現了什麼呀?”我輕聲地說。“噓……”爸爸做了個手勢,讓我過去,看——哇——小偷來偷家裏的車子,爸爸悄悄地跑下樓出去,我呢?就跑到媽媽的牀前喚醒了媽媽,說:“媽媽,媽媽,家中的車子被小偷偷了。”“是嗎?”……我連忙捂住她的嘴。“媽媽聽,爸爸的聲音……”,他們在吵架了,去我們下去。於是媽媽拉着我手連忙前去援助,一邊跑一邊想“爸爸會不會受傷……是爸爸回來了嗎……不,還沒有……”隔壁鄰居聽見了爸爸與小偷的爭吵聲,也紛紛探出頭來。其間,我姑拿着手機撥打了“110”,電話打出不久,“嗚嗚……嗚嗚……”警車過來了,眼看着警車快逼近我家門前時,小偷的臉色完全沒有剛纔那氣勢了,他連忙放下車子,準備溜走。說時遲,那時快,警察以矯健的步伐上前擒住了他,看他那樣真狼狽。通過警察的一番教育,那小偷被他們帶走了,電動車也被爸爸拖回了家。我和媽媽也嘆了一口氣,“爸爸你有沒有受傷呀!”爸爸笑着對我說:“沒有。”

從這件事以後,爸爸總是教育我們,平時不要隨意拿別人的東西,儘管有多少吸引,你只能看看,千萬不能伸出你的手,如果拿了別人的東西會讓人瞧不起,而且別人還會在背後指指點點,無論走到哪裏,別人都要用另外的眼光歧視你,所以,你們一定要記住“不偷,不搶,做個好孩子!”於是這條家風家訓在我家言傳身教。我們時不時都會想起,也會這樣去做。除了這條我家還有,例如:勤勞節儉懂事家;主動向長輩問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俗話說的好,好的家規,家訓是營造和諧家風,促進積極快樂成長的必要手段,只要家長們精心設計,堅持去做一定會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果。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3

家風和家訓可謂是一個家庭組成的一部分,相信每個既溫暖又溫馨的家中都有一個獨立的家風或者家訓所組成,一個良好的家風或者家訓能使家中的孩子明白道德和人生的道理,也能時刻提醒着那些在社會上的大人不要迷失方向。

我們家的家訓便是魯迅的“誠信爲人之本。”原本的我並不知道這是我們家的家訓,也不知道誠信的重要性,小時候答應別人的事很少做到還經常撒謊但經過了那一件事後我慢慢懂得了誠信的重要。

還記得那次奶奶和媽媽千叮嚀萬囑咐我絕對不可以拿錢罐裏的錢,我則一如既往的答應了,明明在心裏默唸着絕對不可以拿裏面的錢卻應朋友的一句話便把約定什麼的給拋之腦後向錢罐伸出了‘魔爪’,順手拿了張五元便向外衝去,去玩兒了。該回家的時候我還有那麼一點點自覺想過一會怎麼應付我媽的問題,但一回到家就又把這事給忘記了,像平常一樣的吃着晚飯,就好像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秒忘也算得上是我那時的一種特技了吧。

到了晚上,去檢查錢罐的老媽發現了裏面錢數的不對,就將我給找了過來。唉,果然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啊。我只好坐過去聽她講道理,爲了不被教訓我只能選擇撒謊,但最終還是敗下了陣來說出了實話。老媽聽了之後更加賣力的對我說教,但都沒有沒用,半小時後她見我根本沒認真聽只好讓老爸來對我說教,而爸爸正是那個第一次向我提起‘誠信爲人之本’這句話的人。爸爸告訴我我們家的家訓正是這個魯迅的名言警句,也一起將這句話的意思告訴了我,還對我列舉了幾個在當時的我所能聽懂範圍內的例子來讓;我明白什麼叫誠信和誠信的重要性。在爸爸一點點的描述解釋下我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從那以後我便再也沒幹過這樣的事了,因爲我可不希望只有自己一人不遵守家訓啊。

其實每個家的溫馨,快樂都有着家風與家訓一份不小的功勞,因爲它們用自身的道理時刻提醒着這個家的大人與小孩,提醒着他們不要迷失自我或走歪門邪道,投機取巧等等,沒有了家風或家訓也許有的家庭就不會這麼美滿,幸福,快樂所以家風家訓也算得上是一個溫馨家庭組成的一部分吧。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4

在我的心裏,家是菜園,我是菜苗,一個茁壯成長的苗,而陪伴了我十三年的家風則是甘露﹑雨滴.是家風耐心的歷經春夏秋冬滋潤我,沒有家風的滋潤,我就不能夠茁壯成長.

家風伴我從懵懂無知坐向成熟,一步步在人生的階梯上踏上腳印,是它塑造我的無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在模糊的記憶中,媽媽教我懂禮貌,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助人爲樂等等.品質方面嚴格把關.

時間不緊不慢的流逝,事情一次一次的發生.外面閃耀的陽光直直的射進了窗戶,我們家的爭議聲又一次直逼耳際:

“你說你都多大了,幹什麼都幹不好.瞧瞧,讓你給你倒杯水,幹嘛倒那麼滿,撒的到處都是.”一向寵愛我的媽媽一邊擦着桌上的水,一邊又開始嘮叨了.雖然說,媽媽的“話匣子”有點煩人,但勉強算得上是“音樂”.就聽下去吧.原來今天早上我家來了位做客的阿姨,媽媽命令我去倒一杯水給阿姨喝,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不料,我的手不小心抖了一下,水就倒滿了.有點不小心,不過我不是故意的.阿姨走後,媽媽的“低音小喇叭”開始不停地的播放,做事穩重,不要三心二意.我只得改正.

“那麼大了,連點規矩都不懂,客人來了也不知道打聲招呼,只顧忙自己的.”媽媽一送走客人,回來就又“贈”了我一句.我怎麼這麼倒黴,“……!”長篇大論過後,媽媽竟然一點點也不累:“要知道尊重別人,得有禮貌.”從此以後,家裏來客人我一刻也不敢怠慢,急忙左一聲“阿姨好,”右一聲“叔叔好.”

我在媽媽的話匣子裏學到懂禮貌,尊重他人,做事專心……我伴着歲月,年齡不斷增長,媽媽卻毫不鬆懈.告訴我:“這些事情雖然微不足道,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但可以直接影響你的成長.”我的家風由我的媽媽培養出來,一步一步,一件一件.

沒錯,無形中好的家風的養成,是正能量的傳遞,也是以後對自己教育的回饋,只要家風好了,國風纔會好.

我們家的家風,願它常駐我家.願那不輟的改進之風飄在中國民族的上空,飄進千家萬戶之中.願我的'家庭會因它變得更充實,更美好.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5

好的家風能促進社會風氣的好轉,讓我們繼承良訓,從點滴小事做起,讓家庭美德成爲社會的主旋律。

我們的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就像綿綿春雨,小苗只有在春雨滋潤下,才能健康的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變得出類拔萃。最近,“家風”一詞火了起來,我家也有很多家風呢!比如,每天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吃飯時不能總說話,不挑食,不剩飯;尊老愛幼,不能衝撞父母,從小養成懂禮貌的孩子。不能說謊話,不能佔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好孩子。

在我很小的時候,曾發生過一件很可笑的事情。那天,我和媽媽一塊兒去超市買東西,看到一塊兒很好吃的糖,於是我停下來,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糖就放進了兜裏,可是,這一小小的舉動被媽媽發現了,她蹲下來認真地對我說;“孩子,這不是咱們的東西,咱們不能拿,你想吃,我可以給你買,不要偷偷摸摸的,要養成不偷東西的好習慣。”聽了媽媽的話,我感到有一些慚愧,於是,我和媽媽又把糖送回了超市。雖然吃不到糖,但是,我聽了媽媽的話去做心裏舒服了很多。

我一直都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現在社會的“正能量”得以傳遞,如果再加上優良的家風以打造,那麼我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地純潔,人們的生活將會更加的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的繁榮,更加的昌盛。

這就是我家的家訓,更是我家的家風,家風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呀!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題記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爲受到感染,左右着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小學時,每次去學校之前,奶奶對我叮嚀囑咐:“翼兒,到學校別跟別人打磕絆,要是有人要欺負你,你就回來告訴我,我領着咱們一家上學校找老師去!” 奶奶特別怕我和同學發生矛盾,有事沒事就給我上課,從小“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這樣的話已經久聞了。在奶奶的敦敦教誨下,我從來沒有跟老師同學產生過矛盾,好幾次被評爲班裏的三好學生!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6

家風,一個令人深受感悟的詞語成就了我,使我不禁覺得心中滿滿都懷着感激之情。在生活中,我薰陶着那獨一無二的好家風。它伴着我成長,讓我從一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公主變成一個積極向上、謙虛、誠實守信的好孩子。

俗話說“父愛是船,母愛是帆。”父愛破着浪前行,母愛引導我在茫茫人海中不迷失方向的行駛,他們讓我在成長的海洋中乘風破浪,讓我不畏前險。”誠實守信,誠信待人”隨着時間的腳步潛移默化地成了我的好家風,他就像春天柔和的雙手溫暖着我的心田,讓我心中的花朵絢麗地綻放,讓傳統的文明美德發揚光大。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是我的家風之一。深深的教導:在生活中,我們不能有一點兒害人的想法,也不能丟了那麼一點兒預防壞人的一種正確的心裏”。而且,要尊敬長輩、勤勞節省、誠實守信、樂於助人、不驕不躁。記得那次我還小,去郊外遊玩過程中,閒着無所事事的我,一邊用小手牽着媽媽的大手,一邊觀賞着唯美的畫面,突然,"呸"的一聲,一口痰調皮的從我的小嘴跳了出來,隨即,又不聽話地蹦到了地上,這時媽媽的順風耳和千里眼察覺到我的動靜,立馬張口就急的着火了似的“哎呀”!你怎麼能這樣破壞環境呢?你知道嗎?環衛工人早出晚歸,不管什麼節日都沒有假期,可辛苦了!你的不文明的行爲會深深的刺痛他們的心!害人之心不可有呀,!聽着媽媽喋喋不休的教訓中,我漸漸的把紅的像小蘋果的小臉低到了地上――那次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中微不足道的

小事有可能把“害人之心不可有”改成了“害人之心不可無”了,所以即使這件小事有多麼的小,也教導了我待人處事。最後,我想說“好家風養育着我,成就了我!”

家風,正像“播下了一種行爲,收穫了一種習慣,播下了一種習慣,收穫了一種性格,播下了一種性格,收穫了一種命運”這句話。是啊,家風給我們播下、收穫了一種習慣、性格、命運,最終成就了這麼一個我,它還讓我有一技之長立足之地,讓我的生活多彩多姿、無憂無慮、井井有條。現在的我,就是你澆灌過的樹。你就是一頂小傘幫我擋過那一陣陣風,一滴滴暴雨。謝謝你,你成就了我,你的恩情我一定用行動涌泉相報!

醇美,家風也就會醇正。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7

現在,教育我的人變成了父母。我以升入初中,但樂於助人、勤奮刻苦的好習慣已經常伴與身。認真想一想,這都和我家的家風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爺爺依舊時不時在解釋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我非常樂於聆聽他們的一言一語,因爲那正是我們家的好家風。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沉澱着我們中國人特有的民族氣魄:聰明、禮貌、見義勇爲、謙恭禮讓。在歷史的薰陶下,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有出息。要想讓孩子手中的“火炬”點的又大又熱,就須有一個良好的“引火器”——家風家訓。我家也不例外,多讀書,讀好書,好學習是我家的家風。

爸爸媽媽對我的期望一直很高,可是我的學習成績一直是不穩,忽高忽低。每次考試過後,不是“天怒人怨”,就是“歡呼雀躍”。印象給我最深的一次是那次期中考試後,我拿着已被叉“畫”的面目全非的成績單,這一結果像天打雷劈地打擊了一朵正在成長的花朵,是他失去了往日的色彩、信心與自豪。一路上,我想好了媽媽那張金剛怒目的臉,準備好挨一頓罵。就在我把成績告訴媽媽的時候,卻沒有出現我想象的事,而是聽到了一句:“是什麼原因考的這麼低?那一點沒有掌握好?”分析完試卷後,媽媽又耐心的勸導我,不能因爲一次小小的失敗就灰心喪氣,如果你以後繼續努力,也可以成功。如果你放棄了,那就真的失敗了,成功是汗水和辛勞的結合體。聽了媽媽的諄諄教導,我又重拾信心,駕着幸福小船飛馳。

尊老愛幼,互相尊重是我家的家訓。我的爸爸媽媽都提倡敬老愛幼,我在爸爸媽媽的耳濡目染下,也學會了幫助老人,尊敬老人。媽媽常要求我們對自己可以艱苦點,但絕不能虧對他人。媽媽規定每年過年時的壓歲錢,我和姐姐每人必須出200元給奶奶,每人給姥姥200元。每次放假回老家的時候都要家鄉的老人們帶去禮物,給他們買一些合適的衣服和日用品,回去後還要幫着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尊老愛幼是我們這一代人共同的責任。

我們家的家風——多讀書,讀好書,好學習,願它飄進千家萬戶!

我們家的家訓——尊老愛幼,互相尊重,願它常駐我家!

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茁壯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家風、家訓。且中華民族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向來重視家教,家風、家訓更重要。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8

家庭是藍天,我是小鳥,沒有它我將無法飛翔;家庭是雨點,我是小草,沒有它我將無法生長;家庭是陽光,我是樹苗,沒有它我將無法成長。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如同糧食一般,是一個家必不可少的成分。

我家的家風就是:做事情不能放棄。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對我說“做一件事,如果半途而廢,那還沒有不做好。”

從小到大,這句話一直都鼓勵着我,比如,在操場跑步的時候,我要是跑不動了,開始就會選擇跟在後面走,但是隻要想起我家的家風,就會在隊伍後面慢跑。還比如,老師留的家庭作業裏有不會的題,自己想了半天都不回,剛想問大人,只要一想起我家的家風,就會努力的想,直到會爲止。還有…… 最讓我難忘的一次,是那次。那天我的舅舅和媽媽商量去爬山,因爲當時不知道爬山有多麼艱難,就大聲的喊着:“同意,同意。。。”然後,下午我們就出發了。

我和家人們來到了八仙山,我大聲一叫:“啊!這麼高!”只見八仙山高聳入雲。我的腿開始發軟了,媽媽看見了說:“當初誰喊着要來,怎麼?怕了?”爲了不讓媽媽發現我的膽小,就說:“我纔不怕呢!”舅舅說;“開始爬吧。” 雖然嘴裏說着不怕,但是但是我的心裏還是有點兒害怕。爲了不輸在起跑線上,我一個健步衝上山。

爬到半山腰的時候,我已經是大汗淋漓,溼透了的衣服緊貼在背上。太陽火辣辣地烤着我,我的腳上彷彿綁着塊千斤巨石似的,寸步難行。“砰!”我重重地坐在地上,像得了心臟病似的,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氣。媽媽說:“快點再有15

分鐘就爬到了山頂了。”我吞吞吐吐地說:“可,可是我實……實在爬不動了。”媽媽語重心長的說:"你難道忘了我們的家風嗎?快起來,繼續爬,堅持才能勝利!。”我的心中暗暗對自己說:對,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放棄,我要堅持下去!於是,我又鼓起勁兒,一步一步地向上爬去……

終於,我汗流到滿地爬上了山頂。在這裏,似乎伸手便可以觸碰到藍天,變化多端的雲海如夢如幻,猶如仙境一般,一陣清風撫摸着我的臉頰,我的心隨之盪漾起來……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放棄,才能成功。這就是我的家風家訓。它在我想要打退堂鼓的時候提醒我,是我成功路上的良師益友,伴隨着我一步一步向前走去!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9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這是爺爺常說的一句話。其實,這也是我們家族的家訓,教育我們從小擁有一顆寬容的心。

寬容就像清涼的甘露,可以澆灌乾涸的心靈;寬容就像溫暖的壁爐,可以溫暖冰冷麻木的心;寬容就像不熄的火把,可以點燃冰山下將要熄滅的火種。 因此,在我們成長過程中,要學會寬容。

有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去菜市場買菜。可是,剛到菜市場下了車,就有一個人撞了我一下,我看到撞我的那個人,連忙抓住他的袖子,而且拽得緊緊的。我正想狠狠地罵他一頓,正好被要下車的媽媽看見了,她急忙跑過來,問我:“發生了什麼事?”“這個人撞了我。”我回答道。“那人家又不是故意來撞你的。”“但他就是撞了我,我咽不下這口氣!”我充滿抱怨的語氣說道。媽媽對那個撞我的人說:“沒事了,你走吧!”媽媽話音剛落,我就對媽媽吼道:“你在做什麼,我還要教訓他呢!”“你不應該這樣做。”媽媽說。“爲什麼?”我問。“因爲別人不是故意的,只是不小心撞到了你,算不上有錯,而你卻糾纏這麼一點小事就不肯放手,你應該有一顆寬容,包容他人的心。”聽了媽媽的話,我覺得有點不好意思,說:“嗯,媽媽,我知道了,以後我會寬容待人的。”

記得還有一次,在學校裏,那天是個晴空萬里的日子。下課的時候,在教室裏打鬧的一位同學把我的椅子弄翻了,我的書包也掉在了地上。我打算把這位同學找出來,可我找啊找,找啊找,也沒找出來。後來,終於把那位弄翻我椅子和書包的同學找出來了,當時,我真想把氣都發在他身上。可是一開始就是因爲不小心造成的,所以我不能把氣都撒在他身上。同時,我也想到了爺爺和媽媽對我說過的話。於是,我就讓他回到座位上了,並且告訴他以後不要在教室裏打打鬧鬧了。後來,我和他成了最要好的朋友呢!

在日常生活中,出現摩擦、不快和委屈,是常有的事。如果我們以針尖對麥芒,怨恨就像是一隻氣球,越吹越大,最後會膨脹到無法控制的地步。所以,我們需要寬容來做調和劑,這樣,任何的菱角都會變得圓滑。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10

有人說,家是我們理想的港灣。我們像是剛播種下的小豆苗在家人精心灌溉培育下茁壯成長。良好的環境孕育出豐碩的種子。家風家訓也像這樣。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現在我就要求你牢牢記在心中。”母親一臉嚴肅。我每天睡覺前不由自主地走到客廳牆前默唸好幾遍。時間久了,似乎滿腦子都是這句話,怎麼也忘不了。

長大後,母親依然記得讓我在她面前背誦,我一字不落地背給她聽。漸漸地,我又明白了它的意思。我想母親是想告訴我:人生下來都是好的,只是由於成長過程中,後天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好與壞的差別。她也想給我一個好的學習環境。

一直到了我上小學。母親又告誡我“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我並不很理解這是什麼意思。還記得小時候自己對這句話有很可笑的理解——少年時候,你的強壯是不努力得來的,老了以後悲傷的是自己的徒弟。現在想想,幼年的我怎麼這麼天真!

差不多一年級上冊沒讀幾天也漸漸明白了這句話的意思——小時候不努力,長大後悲傷的是自己。大概意思就是現在好好努力學習,絕不錯過一分一秒。

到了初中,我真正的理解了這句話的含義,並且我也因這句話拿過好的成績並沒有失敗。就比如初中新生考才八十幾名,就因母親的這一句話讓我在今後的考試中考進了前四十。

說實話,真的有很多付出,就因爲這句話。每當我在學習時陷入困境,腦海中總浮現出這句話,因此也可以說是我學習的動力。

還記得有那麼一次吧,別人總是看不起我,不愛和我玩,說我家沒她們家有錢。畢竟都是同齡人,我沒什麼不敢的,就和他們吵了起來,到了傍晚我纔敢回家。

母親總愛爲我做些好吃的。那天傍晚回到家她看我臉色很差,就問起了我原因,我便清清楚楚地告訴她所有。後來母親在餐桌上告訴我:“那只是別人,我們是沒有他們家有錢,可我們家有這麼多的人哪,以後呀,我們就可以一起努力,一起奮鬥。”

現在,我終於明白母親教會我的不僅僅是做人的道理,還有更是讓我看的起自己。她教會了我很多很多……

這些事早已忘記,可是母親教會我的那些永遠銘記在心。我的父親總不愛說話,似乎我們之間隔了一座海峽。平常我們之間都只是短短的幾句問候,但是我知道父愛如山。別看他人特別老實,其實愛起孩子來誰都比不上。但教育起孩子來那嚴厲的態度彷彿波濤般的洶涌。

就這樣,我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逐漸成長,從小豆苗長成參天大樹……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11

一直陪伴我們成長的是什麼呢?我認爲是優良的家風和家訓。

有的家庭的家風是“誠實、守信”,有的家庭的家風是“勤儉節約”,有的家庭是“認真務實”……總之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只不過有的大家庭把他們的家風總結並記錄起來,一代一代傳下去,有的家庭沒有進行總結,就這樣口口相傳下來了。我家的家風是什麼呢?我曾經問過爸爸,爸爸一下子也答不上來。後來我在生活中細細觀察,發現並總結了我家的家風,那就是“勤儉、向善”。我的媽媽就給我們做了許多這樣的事。下面我就來說說其中的一兩件事。

我的媽媽是廣東汕頭人,每年暑假她只要有空就帶我和妹妹去汕頭看望外婆和其他親人。今年暑假我們又去汕頭看望外婆。路上,媽媽買了許多小山竹,妹妹想吃,媽媽便幫她打開了山竹。可是吃到一半,妹妹發現這個山竹的另一半有點糊了,她就馬上推給了媽媽。媽媽一看山竹還可以吃,就叫妹妹繼續吃,可是妹妹死活不願意。媽媽實在沒辦法,就自己吃給妹妹看,妹妹這才相信山竹沒有壞。我在旁邊看了,心想:媽媽真節約,我也要向媽媽學習。

媽媽經常教育我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她自己就是一個特別善良的人。鄰居遇到點事情,她總是熱心地幫助,公交車上她總是會給那些需要座位的老人讓座……有一次,鄰居家小朋友放學回家,發現家門鎖着,爸媽都沒下班回來。媽媽看見了就把她叫到家裏,給她喝水,削水果,安排她一邊寫作業,一邊等媽媽。可是那天不知怎麼的,鄰居一直到晚飯時間都沒回家,媽媽便叫小朋友在我家吃了晚飯。到了晚上8點鐘,鄰居家纔回家,原來那天他家老人突發重病送去醫院搶救了,知道老人脫離危險纔想起家裏的小孩。鄰居阿姨握住媽媽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感謝媽媽。

媽媽就是這樣言傳身教的。她總是教育我和妹妹不要浪費,要節約;不要偷懶,要勤勞。長大了什麼都會做才重要,不要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要自己動手勞動,纔有成就感。爸爸就是一個自己創業的做保溫水杯的個體戶,由小打小鬧到現在的小有規模,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也給我們創造了美好的生活環境。

我家的優良家風還不止勤儉和向善,我一定要在以後的生活中細細觀察,並把這些優良家風傳承下去。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12

從孟母三遷到岳母刺字,處處彰顯着家風家訓的重要性。我相信每個家庭都一定有着自家的家風家訓,或許它沒有時時刻刻都在提醒着你,但它一定在潛移默化中影響着你。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憫農》,是我們從啓蒙開始就最先接觸的,這也是作爲我家家風中的一條。

父母從小就教育我,糧食粒粒都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不能浪費。但從小到大,一直都衣食無憂的我,何曾在乎過這句話,只覺得飯菜剩餘,不是很正常嗎,我不過浪費了一些,沒什麼大不了的,更何況又不止我一個人浪費,所以我也從未認真去秉承過這條家風。

但在一次家庭聚會上,我徹底改觀了。五歲的表妹來我家玩,吃飯時我倆坐在一起。我早早地吃完飯,因爲吃飽了,所以碗裏剩餘的菜我按照平時的習慣,正打算拿去倒。可此時,我看到表妹正在撿起桌上從她碗裏掉出來的飯,放進嘴裏。我以爲她沒有吃飽,就對她說:別吃桌上的了,你要是沒吃飽,就去再盛些吧。

只見她搖搖頭說:不是的,姐姐。我今天在幼兒園裏,老師教我們,我們碗裏的米飯,粒粒很辛苦。老師還說這米飯,是農民伯伯在大太陽下,很辛苦才得來的呢,所以我也要把飯全都吃完,一粒也不剩。不然,農民伯伯會很傷心的。說完,她又繼續把碗裏的飯吃的乾乾淨淨,果然一粒也不剩。我看着她的碗,再看看旁邊自己的碗,碗中的飯還有一大半,菜也剩了好多,而且在碗的旁邊,那一粒粒掉出來的米飯,是那麼白,白的耀眼,作爲一個快畢業的初中生,竟不如一個上幼兒園的小朋友。碗裏剩下的白白的米粒真真刺痛了我的眼。

看着表妹那張稚嫩的臉,我突然覺得之前那個一直在浪費食物的我是多麼醜陋,作爲一個姐姐,我應該當妹妹的榜樣纔是,作爲家中的一份子,我應該謹遵家風纔是。所以,我下定決心,也要當一個明白粒粒皆辛苦的人。即使現在生活再優越,也不應該去忘記傳統,忘記家風,忘記中華的美德。

想到這兒,我又坐回座位,把碗裏的飯菜全部吃乾淨,把之前掉出來的飯也吃乾淨。吃完,只覺得心中輕鬆了不少。

這時,妹妹走到我身邊,我抱着她,只見,她伸出手指,指着我的臉說:姐姐這還有一粒。我聽見後,趕緊把我嘴邊的那粒飯也吃掉。看着妹妹那張笑嘻嘻的臉,我忽然又想起,她之前說的粒粒很辛苦。所以,我看着她,對她說:妹妹,今天老師說的應該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而不是你說的粒粒很辛苦。誰知妹妹聽了,像靈光乍現一般,笑道:反正都辛苦,所以我要把飯吃光。對,沒錯,要吃光光。我又重複了一遍。

是啊,家風很注意,但去做才最重要。現在的我,從不剩飯菜。在三光政策後,我亦是如此。希望,我可以一直秉承着家風家訓,並把我的家風發揚下去!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13

家風,第一次聽說它時,理解還是十分膚淺,認爲只是家庭中一代代都一樣的風氣而已。可現在,我對家風有了真正的理解,它不僅是家裏的風氣,還是我生活中的指路燈。

我家一直都崇尚誠實守信的原則。在我有記憶的時候,爺爺就說經常和我說誠信。在爺爺認爲,誠信是做人和交友的基礎,如果沒誠信,我們的生活將會非常的糟糕,沒有朋友,沒有分享。以前的我並不是十分理解爺爺的這句話,但從親身經歷的幾件事後,我終於明白了爺爺所說的誠信的真正含義。

一次,我和爸爸去做公交車,就在上車時,我突然在司機的座位下發現有一疊散錢,我當時所想的就是爺爺所說的話,我必須要誠實,把錢還給他。我拉拉爸爸的衣角,然後指指那一疊散錢,爸爸看到那疊錢,立即走上前,撿起錢遞還給司機。那位司機愣了一愣,趕緊在站臺前停下車,趁乘客下車的空檔,接過那疊錢,一個勁的向爸爸道謝。爸爸只是一笑,說了句不用謝之後,就拉着我下了車。在下車的那一刻,我回望了司機,發現整車的乘客和司機都向我們投爲了讚許的目光,肯定了我們的行爲,我心中充滿了自豪感。

還有一次,我和朋友約好下午一點一起去江邊玩,可就在我準備出發的時候,媽媽卻說要和我一起去街上買新衣服。我一下子陷入兩難的抉擇中:我是該和朋友一起玩呢,還是享受購物的收穫呢?算了,朋友應該也不會等待太久,我還是和媽媽去購物吧。這麼想着,我也就安心的和媽媽去了。第二天,我高興的來到學校,看見朋友一臉的不高興,我趕緊走過去問她怎麼了,她擡頭看了我一眼,你昨天失約了,害我等你了一下午,打你手機也關機,我也不敢走開,就在江邊曬了一下午。我頓時臉紅了,沒有守信即將使我失去一位好朋友。我趕緊道歉,說:“對不起,昨天是我錯了,我沒有守信。”這件事對我觸動非常大,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失信過,一直堅持着守約,即便有事不能守約,我也會提前電話解釋。我深深體會到爺爺說的那句話,誠信是多麼重要,是需要我們去守護,去遵循的。

只有誠實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只有誠信才能獲取他人的信任,獲得更多來自信任的朋友的幫助。今後,我也會一直堅持誠實做人,誠信做事的原則,把我們的家風傳承下去。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14

在雨露的滋潤下家庭是圃,我們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才能健康成長,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

每個家庭的家風都截然不同,家風不僅決定着一個家族的興衰,還決定於一個國家的成敗。有的家風是“家和萬事興”,有的家風是“勤勞補拙是能訓”,有的家風是“堅持就是勝利”……古今中外,多少能人志士得益於他們良好的家風,他們的家風也是各有千秋的,岳飛驍勇善戰,精忠報國,他的家風便是“忠”;林則徐則以“儉''爲家風,他說過“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曾國藩便以“勤”爲家風……可見,一代英才往往是出自於有着一個良好的家風的家庭裏。

從小爸爸就教導我,做人應該誠實,不能說謊,要“以實待人,非惟益人,益己尤人。”小時候,我特別喜歡。有一次,因爲爸爸、媽媽剛去親戚家喝喜酒,所以家裏多了幾盒喜糖,但爸爸把糖藏了起來。啊!糖的誘惑太大了!我太想吃糖了,就趁爸爸不在時,偷偷溜進房間,找到爸爸藏的地方—衣櫃上,踩着高背椅,把糖拿下來。望着這幾盒糖,我喜不自勝,津津有味地吃起來。可是,正巧這時爸爸從外面回來,進入房間,剛好撞見我吃糖的一幕,我來不及收拾了,只得不知所措地站在一旁。爸爸盯着我,問:"你又吃糖了?〃我緊張地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爸爸看神色不對,已心明意曉,表情很嚴肅,那張臉就像凍結了的冰,全然無表情,說:"人做了一件錯事,並不可怕,因爲每個人都會犯錯,但最可怕的是犯錯,卻不承認,推卸責任,如果是那樣的小朋友,可是誰都不喜歡了!〃我慚愧地低下頭。爸爸又說﹕"人如果沒有誠信,就像沒有雙腳那樣無法立足。所以,爸爸常對你說,"要以實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我聽了爸爸的話,主動承認錯誤,說﹕"爸爸,對不起,糖是我吃的!〃爸爸摸着我的頭,說:"好孩子爸爸不怪你,但你一定要知道要誠實守信。〃我點着頭答應着。從這件事後,我更加深刻認識到了誠實的可貴。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是一個人的做人準則,更是一個國家的根基。一個國家是由無數個家庭組成,正因爲有這些家風正能量的傳遞,纔會使我們對祖國更加穩定、和諧、繁榮、強大。

家風家訓伴我成長作文15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們家裏也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不管大事還是小事,也不管有償還是無償,只要能幫上一星半點兒的忙,就多多少少幫上一點,要助人爲樂。媽媽時常把一副嘴角咧到耳根子的笑容掛在嘴邊,也時常以身作則的教育我們助人爲樂。

助人爲樂這個詞我們並不陌生,但是想真正做到這一點,卻實在是有點難,有些時候,要是隻是爲了幫助人而耽誤了時間的話,那人們恐怕就算是扶老人下個車都懶得去做,但是我的媽媽卻不會這樣。

一個星期六,媽媽陪着我去上小提琴課。正走在一個略微有些陡的上坡路上。忽然,一個略微有些奇怪的人影映入眼簾。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個坐着一把輪椅的老爺爺。他的頭髮花白,瘦骨嶙峋的身子努力的往前探去,他的手緊緊抓着兩個大輪子上的把手,用力地向前轉去。輪椅剛爬上去了點兒,又停住不動了,就這樣持續了幾分鐘,可也沒能上去多少米,倒是人已經氣喘吁吁了。媽媽見了此狀,急忙上前跑去。“媽媽,還有五六分鐘就遲到哩呀”我一把拉住媽媽的手,輕聲說道。“不行,你沒看見他上去得多費勁呀,像遇到這種事,就別管時間了,馬上去幫忙,知道嗎?”,媽媽一說完,就向前跑了過去。我就站在這裏,看着媽媽推着他往前走……真是的,都遲到哩呀,媽媽怎麼還沒回來呀。我不禁在心裏抱怨道。又過了三四分鐘,媽媽終於小跑着回來,媽媽並沒有露出疲累的表情,反而露出了她那“專屬”微笑。望着那個微笑,我心中不由得升起一種莫名的感覺。

還有一次,媽媽來參加班級新教室的大掃除工作,老師讓她幹什麼,她就幹什麼,哪個老師叫她幫忙她就幫忙,還不抱怨一句,要不是她那天身體不太好,她肯定還要幹好多活呢!

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果真是這樣,從小到大,整天看着媽媽在身邊幫助別人,慢慢的,不用媽媽說要樂於助人,我也時不時會幫助別人。雖說沒有媽媽那樣十分喜歡幫助別人,但終究有一天會和媽媽一樣樂於助人。並且,我堅信:這種樂於助人的優良家風,定當會永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