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家風作文(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教家風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家教家風作文(15篇)

家教家風作文1

家風是一個家庭的主旋律,是給家中後人們樹立的價值準則,也是這個家庭的道德標準,是一個家庭必不可少的成分,更是社會這個大家庭傳揚美德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及先決條件。下面我介紹一下我們家的家風吧!

爸爸經常跟我說“百善孝爲先”。讓我最難忘的是我6歲那年,那是剛過完年,最疼我的爺爺突發腦出血住院了,一住就是兩個月。我們一大家人每天都要輪換着守在醫院。不得已姥爺每天送我上幼兒園,我幾乎一個禮拜才能看到爸爸媽媽。過了一段時間爺爺終於出院了,可是成了偏癱,生活不能自理。爸爸的身上便多了份責任,每天要伺候生病的爺爺。還記得爸爸每次給爺爺洗完澡,他自己也都會出一身大汗,尤其是在夏天,那種滋味可想而之。看着已溼透全身的爸爸,我暗下決心也要幫着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看着奶奶和爸爸臉上的笑容,我才真正體會到“孝”的含義。

爸爸還說過“人無信則不立”。他規定我每個星期六、星期日只能玩一個小時的電腦。開始的時候我記不住時間,而且經常也忘了時間。後來爸爸說事不過三,提醒了我三次後,我想到了個辦法:上鬧鐘,時間一到,鬧鈴一響,我立馬關電腦,洗腳睡覺。從此後爸爸媽媽在玩的方面對我很放心。

父母的言行舉止,總能影響到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培養起來的。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他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品質。我覺得這樣的家風,值得傳揚!

家教家風作文2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就是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家規是一家的道德標準,就像糧食一般,不可缺少。而當我呱呱落地時“孝順、誠實”就伴我隨行。

我家的家風首先是誠實之風。從小爸爸就教育我要誠實守信,因爲它是做人的道德標準。記得有一次,我把媽媽的花瓶拿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花瓶一不小心被我們打碎了,回到家我並沒有立即向媽媽承認錯誤。過了兩天,媽媽說她的花瓶不見了,怎麼也找不着。這時我顯得特別緊張,站在那不敢動,爸爸看出了端倪,拉着我說:“馨方一定知道媽媽的花瓶去哪了,是不是?”我低下了頭,說出了事情的經過。可是爸爸並沒有批評我,還表揚我是誠實的好孩子。爸爸說:“花瓶打碎了還可以再買,而誠實是用金錢也買不到的。”我看着爸爸,用力的點了點頭,並把他的話深深的埋藏在心靈的深處。

我家的另一個家風是孝順之風。百善孝爲先。從我記事那天起,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就刻在我腦海裏。他們從不和爺爺奶奶頂嘴,家裏的大小事情,爸爸媽媽都會聽取爺爺奶奶的意見。有時奶奶發脾氣,爸爸總是陪着笑臉,不停的哄奶奶開心。事後還不忘教育我:“奶奶年紀大了,有時事情做得多,就會有脾氣,我們要讓着她。”去年暑假爺爺生了一場大病,一個暑假,媽媽在照顧病重的爺爺,因爲這場病爺爺不能說話了,媽媽在背後不知流了多少眼淚。這些我都看在眼裏。就在這一刻,我暗暗下定決心,以後也一定會像爸爸媽媽一樣,做孝順的女兒。

樹立和繼承端正的家風,是正能量的傳遞。有了這些優良的品質,我們的家,我們的社會一定會更加和諧,更加幸福。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家教家風作文3

“家風”,我偶然看到了這個詞。可是是什麼意思呢?我連忙打開百度,搜“家風”這個詞。哦,原來是這樣啊!“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俗話也叫門風。我們這個中華民族有重視家風的傳統。講究道德,勤儉持家,看重親情,嚴於教子。隨着社會的發展,在新的條件下,繼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尤爲重要。

看完這些,我也想知道自己家的家風是什麼?別人家的家風又是什麼?我聽有的叔叔阿姨說,做事勤奮,守信,待人有禮貌是他們的家風。那我家的家風到底是什麼呢?於是我去問了爺爺,爺爺說我們的家風就是要做一個有用的人。“做一個有用的人”,原來這就是我家的家風。

後來在一次品德課上,老師也爲我們講了家風是什麼。並讓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的家風。老師又對我們說了爲什麼要有家風。老師說:“有家風我們才能好好做人!”更讓我明白了家風的重要意義。

做一個有用的人!既然說了,就要做到。那就從現在開始吧,就從學習開始,每到了上課時,我就要做到專心聽講。決不走神兒。在生活上要勤儉節約,珍惜時間,不講粗話等等。不能虛度光陰,碌碌無爲,傷害他人。真正做一個有用的人,一個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做一個有用的人,這就是我的家風。你的呢?快來曬曬你的家風吧!

家教家風作文4

家是人們最溫馨的港灣,給予人們溫暖。但是,家也要有家的樣子,不能沒有規矩,正如名言上所說,“沒有規則,不成方圓”。

我們家的家教家風是什麼呢?一回到家,我就坐在沙發上冥思苦想着。“雨露,你怎麼還不去做作業呢?快點,先去做。”媽媽的話在我耳邊響起。唉,這句話從小到大我已經聽得耳朵都快生繭子啦!我一邊想着作文怎麼寫,一邊朝房間走去。哦,對了!這不就是我們家的家教家風嗎?

記得有一次,我放學回家正做着作業時,耳邊突然傳來了小夥伴們嬉戲玩耍的笑聲,在笑聲的引誘下,我再也忍不住了,放下筆朝門外跑去,加入到遊戲裏,和小夥伴們又蹦又跳,玩得開心極了。漸漸地,夜幕降臨了,我們都活蹦亂跳地回家了。剛到家門口,我就看見了像老虎一樣瞪着我的媽媽,“跟你說過多少回了,做完作業才能玩……”我懷着忐忑不安的心,低着頭,聽着媽媽的訓責。

我乖乖的聽着媽媽的批評,可誰知肚子卻不爭氣的“咕咕咕”叫了起來。在媽媽的准許下,我飛快地跑到飯桌前,拿起筷子就準備狼吞虎嚥時,耳邊又響起了媽媽的聲音“你怎麼沒叫爺爺奶奶就先吃呢?”哦,百善孝爲先,這是媽媽常教我的,我怎麼能給忘了呢?我急忙放下筷子,去叫爺爺奶奶吃飯了……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教家風,它讓我從中養成了許多好習慣,讓我在成長的過程中變得越來越優秀,將來成爲國家的棟樑之才!

家教家風作文5

每個家都有屬於自己家的家風、家訓,要說起我家的家風、家訓,那可就要跟我小時候的幾件事有關了。

從我懂事起,媽媽就告訴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學,意思就是要好學,奮發學習;其次是上進,要不斷地上進,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我能行;然後是誠實,不誠實的人,哪會讓別人信任你,依賴你呢;最後是善良,沒有一顆善良的心,只有一顆狹隘的心,怎麼爲別人着想?怎麼會在別人有困難時去幫助他呢?

五歲時,我就可以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但是吃飯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而且還常常剩飯。並且我洗手時,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費半盆水,洗完後水龍頭也不關,白白浪費了很多水。媽媽知道了我這兩個不好的習慣以後,對我說:“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以後就不要再挑食了,而且也不要再剩飯了,並且要節約水資源。”從那一刻起,我知道了要“勤儉節約”。

過年時,我到爺爺家去拜年。向爺爺說了聲“新年快樂”。爺爺從口袋裏掏出了一個紅包,放在我手上,並語重心長地對我說:“孫女啊!你已經六歲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級了。我要告訴你三句話,第一句話是尊敬長輩,無論你將來走到了哪兒,你看到長輩都要有禮貌,尊敬長輩;第二句話是孝順父母,父母將你帶到了世上,並養育了你。長大你一定要報答他們,孝順他們;第三句話是自強自立,將來你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要依賴別人,靠着自己的實力工作,還要安於現狀,勤奮進取。這就是我對你的期望,希望你時時刻刻地記住。”

上學以後,我感覺自從有了家風、家規、家訓,無時無刻不在謹記着,約束自己。

家教家風作文6

家風其實就是一道道德標準,約束着我們,讓我們和這個家的精神融合,蔚然成風。在我們家,當然也有家風,我們家的家風教會了我如何做人。

做人,肯定要做到善良。有一句話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而父母也從小這樣教育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我故意向一條小道扔小石頭。雖然小道又窄又偏僻,爸爸看見了,急忙上前制止了我,並教育我道:“怎麼能這樣子呢?”“怎麼了……”我感到爸爸在生氣,但又委屈地說。“你這樣可能會讓騎車的人摔倒,這等於是在陷害別人!”爸爸激動地說着,我在一旁默默地聽着,慢慢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看到我好像意識到了錯誤,爸爸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兒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摔倒的痛吧?騎車摔倒比那樣還痛!”我下意識地捂了捂左手,那道傷,令我難忘。這時,爸爸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那些小石子撿起來吧。”“好!”

一個教訓,讓我知道,我應該小心地做每一個細節,我生怕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傷害到他人。

當人,做人還要守時,雖然媽媽沒有給我講這個道理,但卻總是用行動告訴我這個道理。每次,和別人約定出行時間時,媽媽總是要提早幾分鐘到達。她說,這樣,纔不會讓別人等我們。有一次,我還戲謔道“寧教我等天下人,休教天下人等我”。但是,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學着媽媽,養成了守時的好習慣!

父母的一些舉動,總能影響孩子。優秀的品質,就是從中培養起來的。

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它讓我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你家的家風是什麼,趕緊分享一起吧!

家教家風作文7

我們國家是禮儀之邦,有五千年的傳統文化至今,可謂是國有國風,家有家風,正所謂無規矩不成家園,

百善孝爲先,爲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這是我們家,家訓的第一條。但有一次家裏來了好多客人,媽媽做了好多好吃的,其中那個紅燒肉是我最愛吃的,還沒等長輩們動筷子,我就迫不及待的夾起一塊放在了嘴裏,誰知平時善良、溫柔媽媽,這時看見了我的樣子狠狠的說:“孩子,長輩沒動筷子,你就不能吃!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這個道理難道你不懂嗎?”這時我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知道自己錯了。從此以後家裏有什麼好吃的我都會讓長輩們先吃。

尊老愛幼更是我們的優良傳統,記得上次我和媽媽乘坐公交車,車上人不多,但是過了一會,車上人越來越多,這時上來一位阿姨抱着孩子,我毫不猶豫站起來,大聲的說:“阿姨您坐”。阿姨感激的說:謝謝你小朋友!“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這時我的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乘客們也像我投去了讚許的眼神,媽媽也在一旁給我豎起了大拇指!這時我想起了家風,媽媽經常給我講人與人之間要互相關心關愛這樣我們彼此心裏纔會感到甜蜜和溫暖。這時我的心裏暖暖的。

好的家風是孩子的財富,它充滿了正能量,激勵孩子們健康成長,好的家風傳遞正能量使我們社會風氣更加純潔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會更加繁榮昌盛,我們的中國夢定能早日實現。

家教家風作文8

吃晚飯的時候,爸爸突然神祕地對我說:“小子,我給你找了一個家教,全能的以後你就不用整天纏着我問東問西了。”我一聽完了都怪自己,平時老問爸爸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這下好了給我找家教了,萬一家教很兇的話那可怎麼辦啊!

晚上我做了個夢,一個凶神惡煞長着一臉大鬍子的傢伙,正在惡狠很地給我講課。我一開小差被他發現了,正當那金箍棒似的杆子打過來時我被下醒了。

一天晚飯媽媽燒了一桌子好菜,可是左等右等也不見爸爸回來,正當我擔心那盤豬頭肉涼了就不好吃的時候,突然傳來了一陣敲門聲, 我連忙去開門是爸爸和一個不認識的叔叔抱着一個大箱子,爸爸笑呵呵的對我說:“小子家教給你請來了,快把書桌收拾收拾去。”看見那箱子上大大的“聯想”兩個字,我高興極了也顧不上那香噴噴的豬頭肉,飛快的把書桌整理的乾乾淨淨。

電腦很快被那個叔叔裝好了,黑白相間的機箱,黑色的19寸液晶顯示器,安靜地坐在書桌上我正要衝上前去,爸爸一把拉住我:“小子 電腦是用來幫助你學習的,絕對不能用來打遊戲要是不然家法從事。”雖然網線要過兩天才能裝上,電腦裏面什麼都沒有,可我還是忍不住輕輕拂摸着顯示器,直到媽媽動怒我才極不情願地去吃飯。

飯桌上,老爸給我“約法三章”回家後必須先寫作業電腦只能用來查資料,週末的時候纔可以打會遊戲,但是一定要掌握分寸。從此,電腦就成了我的新家教,雖然它不會說話可它懂的可比爸爸多極了。不懂的問題基本上都可以在它那找到答案,而且在學習累的時候,可以在網上聽聽音樂,看看新聞,我們一起學習,一起相處。

它就是我的良師益友。

家教家風作文9

家庭是組成社會的一分子,而家長對孩子的教育小則影響家庭,大則影響社會。家庭文明是社會文明的縮影,良好的社會風尚是由千千萬萬個文明家庭所組成的。

我們家是一個普通的家庭,但對孩子的教育也有一套標準,也對孩子劃了一些底線,那些可爲那些不可爲,越過了這些線就要對其批評懲戒。這些標準和底線就是所說的家風家訓吧,歸納起來就幾個字:“孝、誠、禮、勤、儉”。

孝,即教育孩子孝敬長輩,孝敬師長。我們家有高齡的外公和外婆,平時就以兩位老人爲例對孩子進行教育,我的感觸是,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則,這樣才更易接受,易信服。孩子他媽做了什麼好吃的總是教育孩子讓老人先吃,同時讓孩子親手給鄰居老人送去一份,這樣久而久之,在孩子心裏種下了要“孝敬長輩”的觀念;誠,即教育孩子爲人要誠實、誠信。每當孩子撒謊時,我總是以孩子易於接受的方式耐心地引導他說說事情的真相,並告訴他做人要誠實,誠信即守信,家長以自己爲榜樣,對答應孩子的承諾要實現,反之也要求孩子要守信。禮就是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禮貌的人。關於這一點,我孩子做得還不錯,,每遇到我們街上的人無論老少,總是恭敬地問聲好,以致於全街的人都說他真是一個懂禮貌的好孩子。勤就是教育孩子要勤奮努力,不能好逸

惡勞。儉即要求孩子節約,不要鋪張浪費。另外,我還經常諄教孩子,要學會擁有一顆“愛心”,愛生活,愛環境,愛他人,愛社會……

總之,只要我們對孩子的家庭教育有一個正確的方向,相信孩子長大以後一定會成爲一個有用的人材。

家教家風作文10

我家的家風家訓-——孝、儉、勤

“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每個幸福的家庭裏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我家的家風和家訓可以概括爲“孝、儉、勤”三個字,雖然簡單普通,但是讓我受益匪淺。

首先是孝,在我的眼裏,父母都很孝順,每天,爸爸媽媽都要給爺爺奶奶和姥姥姥爺打個電話,問問他們在做什麼,身體怎麼樣,叮囑他們要注意鍛鍊身體。只要有時間,他們就會回家看看老人,陪着聊天、散步、購物。爸爸媽媽的每一句話和每一個舉動,都在影響着我,我也十分關心爺爺奶奶、姥姥姥爺,是他們的開心果。

其次是節儉,小時候,爺爺就常講:“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影響着我的言行:我的鉛筆總要用到抓不住爲止;書包也是從一年級一直用到現在;至於穿的衣服大多是哥哥姐姐穿過的;過年的壓歲錢我從不亂花。我養成了不攀比,不浪費的好習慣,這得益於我嚴格的家教。

“勤”就是勤奮。“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勤奮的重要性不難理解,在我家勤不僅僅體現在學習上,也體現在生活中。爸爸媽媽工作很努力,媽媽很少看電視,忙完家務,大多時候她總是看些有關教育類的書籍,她總說要與時俱進,不斷給自己充電。爸爸愛鼓搗他的電腦,媽媽不會操作時,爸爸輕點鼠標,就把問題解決了;很多時候,爸爸的同

家教家風作文11

家,給人以溫暖。它是人們唯一定所,是人們避風的港灣。但是,家要有家的樣子,不能亂七八糟,沒有規矩。有句話說得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我記得寒假臨近過年時,電視上出現了一個新詞“家風”。這一詞最早出現在新聞聯播中,記者隨機提問:“家風是什麼?家訓是什麼?”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和家訓。家風對每個人都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它就像春風風人,夏雨雨人一般滋潤,影響着人們。沒有家就沒有這個社會,家風對整個社會的影響都是巨大的,無數好的家風必然可以引起好的社會風氣。我們家的家風便是“誠信”二字。誠就是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的做誠實的人,自己做的事情就要勇於承擔,不能向別人身上推卸責任。而信就是要守信,說出去的話就如同潑出去的水,不能收回來,說過的話自己要做到。除了家風,還有另一個引導着人們的——家訓。我們家的家訓也是“誠信做人,踏實做事”。做事要踏踏實實,如果做事情光想着一步登天,那麼幹出的事也不會有太大的成就。總之,家庭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成功的`人必定有好的家風和家訓。而良好的家風家訓需要每個家庭成員來共築,只有嚴格築好家風家訓,我們才能少走彎路。

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我們的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養文明文。這樣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家教家風作文12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今天,我想和大家討論一下家風的問題。

俗話說的好:仗着出,斯出矣。媽媽經常教導我:“不管什麼時候,如果有老人,讓老人先行。”在日常生活中,我牢記媽媽的話,不管是上下電梯,進門……我都會讓長輩先行,做個懂事的好孩子。

孔子在《論語》中講: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凡是不合禮節的話不要聽,不好禮節的話不要說。在生活中,每當我激動,憤怒,想說過激言語時,我總是努力剋制自己的情緒,想到媽媽對我說的話:“衝動是魔鬼,這樣做會被別人笑話,說你自身素質不高,沒有家教,給家長丟人。”每當我想起這句話,我都會馬上鎮靜下來。是啊,父母在外工作含辛茹苦,想讓孩子優秀,我這樣怎能對起父母的養育之恩?

不僅要懂禮貌,有規矩,還要有上進心,孝順長輩,報答祖國,也是我們的主要任務。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着,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現在稱作的孝,是僅僅能供着父母就行了。在家裏,我可從不這樣。孝順父母是一種美德,在家裏,我儘量幫助媽媽做家務,不讓媽媽費心,每次吃雪糕,零食,第一口準會給媽媽先吃,以表達我的孝心,做一個孝順的孩子。

我們家的家風:仁愛之風。“愛的奉獻”這首歌裏唱到: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家教家風作文13

今天,媽媽教給我一個詞語,叫誠實守信。她說: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教。而我們家的家教是:誠實守信。

從小,我的家人就教育我要做一個人誠實守信的好孩子。很小的時候,爸爸就給我講過《狼來了,狼來了》的故事。故事中,放羊的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說謊,結果他的羊被狼都咬死了。這是一個沒有誠信的人所得到的慘痛教訓。

爸爸說:“守信的好孩子會讓更多人喜歡,你們一定要成爲一個好孩子。”媽媽也總告訴我和哥哥:誠實就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定要誠實做人。平時,就連我的哥哥也學爸爸媽媽的樣子來教育我“做人一定要厚道,厚道!”雖然我以前還小,並不太懂是什麼意思。可是我現在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已經慢慢的瞭解了這個詞的意思。並且嚴格的要求自己。

我從小就受到了媽媽和爸爸誠實守信的影響。生活中,我尊敬長輩,時常會幫老爺爺老奶奶拎東西,他們會很高興的誇我一聲好孩子;過馬路時,我會扶着爺爺奶奶幫助他們,收穫他們一句小小的謝謝;家裏,我會經常幫爸爸媽媽幹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聽到他們誇我一聲好孩子。在學校,答應了同學的事一定會盡心做好,大家都愛和我交朋友。

正因爲這些簡單而質樸的家風家教的影響,我才收穫如此豐富。所以,我一定要牢記長輩的話,將我家良好的家風發揚下去。這樣,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美好。

家教家風作文14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正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一個國家要想發展、富強,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規,一個家庭同樣要有家規,形成良好的家風。我家的家風就是“誠實、孝順、謙遜”。

從小爸爸就教育我做人要誠實守信。記得有一次,我把媽媽喜愛的香水拿出去和小夥伴們一起玩,香水瓶被我們一不小心打碎了,我回到家立刻向媽媽承認錯誤。媽媽並沒有怪我,而是對我說:“你是一個誠實的孩子,香水瓶打碎了沒有關係,而誠實是再多的錢也買不到的。”從此我便把“誠實”二字牢記心中!

俗話說:“百善孝爲先”。從我記事起,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的孝順,就被我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他們從來不和爺爺奶奶頂嘴,家裏的大小事情,爸爸媽媽都會徵求爺爺奶奶的意見。有時候奶奶發脾氣,爸爸總會笑着向奶奶不停的討好。事後還會教育我說:“奶奶年紀大了,有時候做事會發脾氣,甚至不合情理,但我們一定要讓着奶奶,多順着奶奶。”我暗暗發誓,我也一定要做一個向爸爸媽媽那樣具有孝心的人!

有人說成功來自於謙遜。因爲“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去年的一次期末考試,我考了全班第二名。我非常得意,我那狐狸似的尾巴又翹了起來。家庭聚會時,我還在舅舅、舅媽面前賣弄,媽媽用警示的目光看着我,我卻不以爲然。回到家中,媽媽先是嚴厲的批評了我,之後又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取得一點小成績,就在別人面前賣弄是不對的。你還有很多的不足需要去改正,還有很多的知識要學習,要謙虛才能不斷進步。”我慚愧地低下了頭。

因爲有了這些簡單而質樸的家風家訓的影響,我才收穫如此豐富,我要牢記長輩的話,將我家良好的家風傳承下去,使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充實美好。

家教家風作文15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說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即構成了家風。換一句話說,當一個家庭的家規、家訓形成家庭的公衆行爲習慣即構成了家風,家風也就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的家文化。家規,是指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爲規範,,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講規矩。家人違背家規就要像國民觸犯法律一樣受到處罰。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訓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標準,違背家訓,就會遭受道德的譴責。

尊重師長,孝敬老人是我家的家風。孩子在平時耳濡目染,看樣學樣,從小就知道孝順。上學後接觸了《弟子規》、《孝經》通過背誦及聽故事對孝順有了更深地理解。記得從很小的時候,周欣逸就知道尊重和心疼長輩。深得長輩的喜愛,喜愛她的懂事乖巧。 待人真誠、寬容、善良是我們的家訓。真誠、善良可贏得大家的友誼與信任;寬容可修養自己性情,遇事不鑽牛角尖。孩子自小都能和孩子們好好相處。在交往中只要不違背原則,我們也不妄加干涉。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我們的家規。從幼兒園開始自己穿衣洗臉、洗腳到後來自己洗頭、整理自己的小屋,都做得很好。獨立、

自立的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難題不會困惑,在無人能幫助時不會難過。

有了家規家訓後,教育過程中貴在堅持,並在堅持中也得學會放手。在不違背原則情況下,讓孩子自己去體會,自己去總結。去形成自己的爲人處事風格,將家風在傳承的同時,發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