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國學經典有感作文

“國學”是中華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結晶,國學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小編收集了讀國學經典有感作文,歡迎閱讀。
 

讀國學經典有感作文

第一篇:讀國學經典有感

最近,我們讀了一本書《國學經典》,從中我感悟良多。

孝百善孝爲先

在中國儒家文化中,特別提倡孝道,出則孝,入則悌。孔子認爲,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那麼要怎樣去孝順自己的父母呢?孔子曾強調孝的關鍵,在於和顏悅色。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乎。這句話告訴我們,在父母面前要和顏悅色,有好東西要先給父母品嚐。身爲人子父母在,不遠遊。孝順父母的思想在《弟子規》及其他國學中均有體現,古人也有很多孝順父母的典範,如:爲父溫席的黃香,臥冰求鯉的王祥。身爲二十一世紀的少年,與古人相比,我倍感自愧不如,但我會以先人爲楷模,不斷改進自己。

誠言而無信,不知其可。

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意思是,世界萬物都以誠爲信,爲本,不誠者就失去了萬物。這是我想起了我爸爸。我的爸爸是個生意人,一直堅守以誠爲本的信念。有一次做生意,爸爸如果以次充好,就能牟暴取利,可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語重心長得說:我們不能因爲一時的好處,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真正的財富誠信。正因爲他的誠信,生意纔會做得風生水起,可見誠信於人是多麼的重要了!

《國學經典》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爲人爲子的道理。我覺得:當今社會經濟越來越快,可人們的人文素質卻每況愈下,讓人擔憂。而正掀起的《國學經典》學習熱潮用又讓國人看到了希望,我相信,中華民族一定會擁有嶄新的明天!

第二篇:讀國學經典有感

《弟子規》,是古人寫的`,這本書是聖人對學生的訓示,這本書說了許多我們從小就要明白的道理,如:孝敬父母、關心兄弟姐妹、在言行中要謹慎講信用、要博愛衆生、多親近品德高尚的人、向他們學習,如果精力充足,還應該多看書學習。《弟子規》中我最喜歡的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幾句話的意思是:在家中,父母叫喚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慢吞吞地答應,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要立即行動不要藉故拖延,或者偷懶不去做;父母要我們學好而教導我們時,必須恭敬而不可隨便,要將話聽在心裏;我們犯錯了,父母責備我們時,應當順從並且承擔過失,不可強詞奪理,讓他們生氣,傷心。

看,廖廖幾句話,卻有着這麼深奧的含義,由此可見,古人是多麼的聰慧。在學習《弟子規》之前,我是一個不聽話的女生。記得有一天中午,我在臥室裏看書,媽媽讓我去掃地,但我卻和媽媽頂嘴,後來還離家出走,我記得當時媽媽嚇壞了的表情。那時,我覺得自己好任性,惹媽媽生氣、傷心。但是,現在我學習了《弟子規》,一定不會再那麼任性了,《弟子規》是一位良師,它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弟子規》指導人們的言行,它是中國的活寶,我離不開它。

第三篇:讀國學經典有感

“國學”是中華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結晶,國學透射着人文的光芒,其價值歷久而彌新。

《弟子規》作爲國學經典,對世人的影響自是不必多言,同時也讓我受益匪淺。弟子規雖淺顯卻極富哲理,能夠給人以生活上的指點、學習上的教導,成長中的導航……它教會我們:爲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方面應有的禮儀與規範;它還特別講求家庭教育與社交禮儀,這也是我們父母長輩的行爲準則,因爲只有以身作則,才能教育好下一代。國學激勵着我們,當發現自己不如別人時,應樂觀積極,努力爭取向上,不要被挫折打倒,要從中吸取經驗教訓,指導自己的人生。古人所言:“百善孝爲先。”《二十四孝》記載:“周朝閔損因母親早逝,父親憐他衣食難周全,便再取了後母,而後母卻虐待子騫。

在寒冷的冬天只給他穿單衣,父親知道子騫受後母虐待後,便要休了她,子騫便爲後母求情,最終一家人生活和諧美滿——單衣順母。想想我們呢?身爲人子,我們對父母卻知之甚少,關心更是不多,任性的我們往往忽略了父母對我們的關心,還天真地說着他們不理解我們的話語。真的覺得自己不懂事。細細體會,其中包含着尊重師長、孝敬長輩、誠實守信等可貴的品質,它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傳承下的民族精神,是流淌在中華民族文明血管中生生不息的血液,是中國人民代代相傳的傳世之寶。

讓我們一起了解國學,一起走進知識的海洋;跟我們共同走進《弟子規》,體會國學的經典;讓我們一起誦讀經典國學,品味精彩人生;讓我們一起倡導經典國學,完善自己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