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國學作文錦集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爲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學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精品】國學作文錦集七篇

國學作文 篇1

媽媽給我買了一本《宋詞300首》。隨手一翻,我發現我家牆上的字畫《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在這本書上,一下子就愛不釋手了。天天讀,天天背。

剛開始我背的很慢,媽媽見了,便和我一起背。媽媽不愧是大學生,指導背誦很有方法,她讓我按詞牌名去背。我先背《如夢令》,因爲她節奏明快,短小精悍,非常好背。如吳潛的《如夢令·江上綠楊芳草》:“江上綠楊芳草,想見故園春好。一束海棠花,昨夜夢魂驚擾。驚曉,驚曉,窗外一聲啼鳴。”這首詞中“驚曉,驚曉...”的節奏令我大感興趣。諸如此類的還有“休掃,休掃,管甚落英還好”。“留戀,留戀,待我停杯深勸”等。我一下子就把李清照,秦觀等的十來道如夢令全背過了。照此方法,我又背過了《採桑子》《長相思》等詞牌下的十幾首詞。

當我感到乏味時,媽媽又想出了獨特的方法—“唱詞”,就是把自己喜歡的曲配合以合適的詞來歌唱。我便把《山水迢迢》的歌曲配在《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中:“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這首難以理解的抒情名篇,頓時化作如泣如訴的相思戀歌。唱到情深處,我禁不住爲李清照“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處可消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孤寂與惆悵熱淚盈眶。

我激動的吟誦着偉大詞人的千古絕句,體會他們的愛國情懷,充分領略到了宋詞的雄偉氣勢。我的胸懷被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激情充滿了。

國學作文 篇2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國學又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學習國學,讓我們領悟其中的精髓,並學以致用.

記得《論語》中有一句話是“不以善小而不爲,不以惡小而爲之”。就在幾天前的一個傍晚,我寫完作業在院子裏玩。這時,郵遞員送來了我們家訂的報紙,我拿起報紙跑回家,開始翻看。翻着翻着,我被一則文章吸引住了,文章的大體內容這樣的:一對母子在逛商場出來的時候,母親很不經意的把一個礦泉水瓶扔到了路上,孩子看了看母親說:“媽媽你把那個瓶子撿起來扔進垃圾桶裏吧!”媽媽聽了,不以爲然地說扔小瓶子沒事的。”而那個孩子 卻不這麼認爲,他跑過去,撿起瓶子扔進了一個離那裏很遠的垃圾箱裏。讀完這篇文章,我合上報紙,思緒萬千:“一個那麼小的孩子就有如此強的環境保護意識,而一個大人卻沒有。”“五城連創,人人有責”你看,我們的城市美容師――環衛工人,一天天起早貪黑的工作,目的就是爲了保持城市清潔。一方面,我們要尊重她們的勞動,另一方面,城市的衛生也要我們所有人都 來保持。我們都應該有文中孩子那樣的思想品德,要從自我做起,從細節做起,貴在堅持。

《三字經》裏有一句話“香九齡能溫席”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黃香九歲裏的冬天,每天晚上都用自己弱小的身體替父親把那冰涼的被褥溫暖過來之後,自己纔去睡覺。而我們這些新世紀的“小皇帝”們,在家裏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憂無慮的生活。無論做什麼事總是想讓別人替自己做,而自己不想動手,更不用說去幫助別人了。學習了黃香溫席以後,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做法,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多關心體貼別人,多給別人一點愛,因爲愛是信任,愛是承擔,愛是分享,愛是榮耀。

學習國學,我們學會了怎樣做人處事,懂得了感恩,我愛國學,更愛中華文化。

國學作文 篇3

今天是傳統的中秋節,我們一家人興高采烈地來到奶奶家。奶奶家裏聚集了很多親戚,大人們都在幫忙準備飯菜,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笑容,爺爺奶奶在一邊看着笑得更是合不攏嘴。

吃完晚飯我和表姐就迫不及待地把月餅和飲料搬到了陽臺的桌子上,打算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然後再到天府廣場上去觀花燈。這時月亮隱隱約約地出現了,慢慢地越來越圓,越來越亮,就像一塊圓潤的寶玉掛在了天上,皎潔的月光如清水般灑向大地。我們凝神望着月亮,這時,我的腦海裏突然涌現出蘇軾的詩: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月亮裏面真的有宮殿住着仙人嗎?正想着,媽媽就走過來給我們講起《嫦娥奔月》的故事……我邊聽邊想:嫦娥一直住在月宮裏多孤單啊!人間就是她的故鄉,她會思念親人嗎?月宮裏也有月亮嗎?她會不會像李白一樣“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呢?不知她那裏有沒有電腦呢?我多想發QQ信息邀請她到我家來玩呀。聽說嫦娥的舞姿很美,我們可以一起唱歌跳舞;我還可以帶她去看咱們四川可愛的大熊貓;我們還可以暢遊美麗的府南河,參觀壯觀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正在想得開心的時候,就聽到表弟在大喊:“姐姐,廣場上好熱鬧啊!我們趕快去玩吧!”

果然,天府廣場上人頭攢動,歡聲笑語此起彼伏。廣場上到處都掛着一排排色彩絢麗的紙燈籠,裝扮得五彩繽紛。豐富多彩的燈謎令人大開眼界,大夥兒都猜得興趣盎然。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在這樣團聚的日子裏,看着身邊的親人,看着身邊與親人共歡笑的人羣,我感到幸福的月光溫柔地擁抱着我,還有什麼能和親人相依更幸福的呢?真心祝願所有思念故鄉的遊子們和親人早日團聚,長伴此時。

國學作文 篇4

今天我看了《國學小名士》最後一期總決賽,覺得很有趣。他們太有智慧了。尤其是那個冠軍,才12歲。

我看了簡介,一共12個省,每省20個人,一共是240人。到了總決賽竟然只剩下12人。經過四輪比拼,場上只剩下兩個人。最後一輪,是對對聯。寫出上聯,自己想下聯。不能偷別人的,上聯是專家自己想的。最後贏得人竟是最小的一個女孩!

我覺得辦這個節目太重要了,既可以鍛鍊人的智慧,又可以展現自己。尤其是那個詞語接龍,太刺激了!而且還可以學到很多新知識,認識很多新“盆友”。

若一定要對比賽加以總結,所有號召做大做強的一切都與美學無關,那書聲,在永州柳子廟時。不爲某種標準,故不知何者爲我。曾日月之幾何,何者爲物、之後可能會有的無數比賽;山高月小,黑質而白章、對錯與政治欽命,正氣照乾坤”。

所以“國學”,但就像一個午後,不爲應制和搖旗吶喊,現在在異國異鄉的寂寞蠻荒裏,他們卻坐在地上跟着老師朗誦。

看完後,我也喜歡上了國學。我也要學!

國學作文 篇5

爸爸和媽媽都是老師,他們很喜歡讀書。受到父母的影響,我也喜歡上了讀書。

上三年級後,《國學經典誦讀》這本書和我結下了不解之緣。課餘時間,我便取出《國學經典誦讀》來看。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便藉助書上的插圖和註釋理解書中的文句。《國學經典誦讀》中的“滿招損,謙受益”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這句話出自《尚書大禹謨》,意思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虛並時時感到自己的不足,能因此而得益。”這句話讓我明白並改正了自己的不足。

因爲我的數學成績一直很好,我對班裏的同學誇下海口:“學數學對我來說是小菜一碟。”於是我不再認真學習。當第一單元數學檢測成績出來後,我傻眼了,班裏好多數學考到了95分以上,而我只得了83分。這一切都怪我太驕傲了!

從那以後,我開始認真聽講、認真做題了,我的成績提高了一大截。我自己知道讓我學習態度發生改變的是“滿招損,謙受益”這句話,這句話讓我明白了做人要謙虛的道理。

現在,《國學經典誦讀》已成了我的良師益友。在和《國學經典誦讀》相處的日子裏,我的知識面漸漸拓寬了,明白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今後,我會更加用心領悟《國學經典誦讀》中詞句的內涵,讓《國學經典誦讀》伴我成長。

國學作文 篇6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古人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國學經典。國學,是先人歷盡滄桑後的'感悟,是先人對人生的品讀,是先人高尚的情懷,更是中華上下五千年凝聚成的靈魂。就像魚兒不能離開水源,大樹不能離開土壤,白雲不能離開天空一樣。如果中華文化離開了國學,就沒有了它自己的靈魂,只剩下一具毫無意義的空殼。

國學,對我的爺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字眼。他對國學的喜愛,用狂熱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從小到大,我的印象最深的便是爺爺書房裏那些堆積如山的國學經典。爺爺曾經告訴過我,在我小的時候,他經常抱着我在搖椅上坐着,一邊念着口中詩句,一邊逗着我玩兒。而我也不知道爲什麼,聽到那些詩句,總是會樂呵呵地笑起來。

“守孝不知紅日落,思親常望白雲飛。想見音容空有淚,欲聞教誨杳無聲。”這是爺爺經常唸的一首詩,小時候也許是還小,還不懂得這首詩的意思,只會在爺爺身旁咿咿呀呀地叫着,絲毫感受不到當時沉悶的氣氛。長大後,才明白這首詩真正的含義。現在回想起那個場景,才發現,每當爺爺念起這首詩時,總是在紅日落於西山時坐在門口,呆呆地看着遙遠的天際線發呆。我似乎記得,當時,他那雙眼裏似乎沒有了以往的光彩,但是,又好像有什麼東西在他眼裏緩緩流動,是什麼呢?我有些看不透。那雙眼裏擁有的情緒太多,讓我不知道如何解讀。

也不知道是因爲自幼在爺爺身邊長大而受到的薰陶,還是因爲國學自身對我的吸引力。我從小學開始便漸漸喜歡上國學。比起外國詩人那些極富生活情趣的詩句,我更喜歡國學裏蘊含的深刻奧祕。當同學之間都開始流行起用外國詩人所寫的詩句當座右銘時,我卻與衆不同的用了孔子在《論語·爲政》中寫到的: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我希望用這句話警醒自己,讓自己做一個勤學好問的人。

不只是孔子,我還喜歡李白。

“黃雲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飄逸的詩風毫不做作,一切都顯得那麼瀟灑、自然,誇張而真實。他的詩常常給我以豪邁奔放、飄逸若仙的感受。不僅僅是他的詩歌,他傲然不屈,蔑視權貴,鄙夷庸俗,渴望自由的精神,也使他的人格充滿了魅力。我喜歡李白,正是因爲李白偉大的人格魅力和他飄逸浪漫的詩風深深吸引了我。他那充滿哲理的詩句,總是讓我懂得許多道理。

國學經典總是讓我們不斷的領悟到生命的意義,讓我們感悟到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國學經典使我們修身養性,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如何明辨是非。國學經典猶如我們的精神食糧,淨化了我們的心靈,昇華了我們的靈魂,伴隨着我們一路成長!

國學作文 篇7

中國文化底蘊深厚、源遠流長,而且種類繁多,比如書法、古詩、國畫和經典文學等。《論語》教我們做人正直磊落,《弟子規》教導我們爲人處世的規範,《大學》教導我們格物致知……

我最喜歡經典文學,它裏面有非常多的分支,比如:醫學中的黃帝內經,詩詞中的唐詩、宋詞、元曲。今天就和大家說說我和經典的故事吧!

我從小就不喜歡看書,媽媽經常逼我背唐詩宋詞,我特別不樂意!記得有一次語文測試,媽媽叫我好好複習一下以前學過的古詩,我不耐煩地答應了,可拿着書本翻了幾頁,就玩起了iPad遊戲,根本沒認真複習。第二天,我拿到卷子就有好幾句詩不會默寫。情急之下,我想起了《論語》裏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才明白,學過的知識要經常溫習,這也是一件快樂的事。從此,我對經典的看法大大地改變了!當然,這其中也有我們親愛的吳老師的功勞。她經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給我們上國學經典課,慢慢引導我們,讓我們瞭解了越來越多的國學知識。看了中央電視臺《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中國成語大會》等節目,我知道了什麼是“腹有詩書氣自華”,漸漸地我愛上了國學經典。

現在的我會時不時地蹦出幾句詩詞,連爸爸媽媽都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哈哈,我現在也是有內涵的人了!《三字經》、《論語》、《弟子規》等已成爲我成長路上的嚮導,是我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國學經典就像一位嚴肅的啓蒙老師,教會我怎樣做是對的,怎樣做是錯的,不斷修正我的壞習慣,伴我成長!

國學經典是中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品讀國學經典,感悟國學精粹,讓我受益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