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民族傳統作文7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民族傳統作文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精華】民族傳統作文7篇

民族傳統作文 篇1

“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稱呼長輩,不可直呼其名,在長輩面前,要謙虛有禮,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聯繫這個社會,可以理解爲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爲人定要懂得明珠暗藏、韜光養晦。簡單的來說就是做事做人要低調謙虛,尊重別人,不可班門弄斧。

“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爲偷。”要用別人的東西,必須明確地向物主提出請求;假如你不經過別人的允許就拿,那便是偷竊了。“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借不難”這句話的理解就是我們常掛在嘴邊的“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了!

“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讀着這些朗朗上口再也熟悉不過的《弟子規》,我聯想到了我們的泱泱中國,這個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古往今來以“禮儀之邦”聞名的國度,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然而,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生活在快餐文化中的人們也開始漸趨浮躁。傳統美德在逐漸淪喪、人性冷漠在滋生蔓延、禮儀之邦漸行漸遠。中華的傳統美德,在物質利益的誘惑下變得一錢不值,道德的淪喪讓人心寒。

20xx春晚中,庾澄慶53歲,李敏鎬27歲,有人說庾澄慶在他面前又矮又醜,是的,但是請不要忘了他們合唱的是庾澄慶的經典《情非得已》。黃渤穿着一身愛馬仕連體褲,沒有穿出模特的味道,被吐槽,但是請不要忘了:他是一個一步步從草根憑實力成就的影帝。Yif的魔術有幾處穿幫,被黑到爆,但是你可否知道,他的旁邊沒有董卿。你們只看到小彩旗的美麗,卻沒看到她4小時背後的付出。你們只看到相聲的無趣,卻沒看到兩位演員在舞臺上的堅守。春晚是中國人的晚會,中國人卻不願接受,我們花了大把大把的時間用來各種吐槽,各種尋找穿幫,各種黑,然後洋洋得意,也許等到所有的演員都因爲輿論的壓力再也不會參加春晚的時候,我們纔會停止。我想我們沒有資格去評論春晚舞臺上的任何一位演員,當我們吃着團圓飯,喝着酒,對着電視指指點點的時候,我們應該想到,他們沒有和家人團聚,沒有吃上年夜飯,而這些都是爲了讓我們有一個快樂的晚上。尤其是《扶不扶》這個小品讓我久久不能平靜。這是一個短小的節目,這更是一個發人深省的號召與呼籲!郝建扮演者結束時的那句“人倒了,可以扶,人心倒了,還扶的起來嗎?”我想着就是最好地對社會不良現象的譴責,這就是最真切地對道德良心的質問!

古代的孝心感天、黃香溫席、孔融讓梨,無一不是值得我們學習的例子。我們是21世紀的接班人,那麼爲什麼就不能做21世紀的“活雷鋒“呢?我們爲什麼不繼續傳承這些中國文化,讓我們的文化走向世界的舞臺,在世界獨霸一方呢?

當良心、羞恥心、責任心和事業心在我們的心靈中永遠紮下根來的時候,我們就會形成一種有道德的個性。中華文化,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需要我們年輕一代去繼承、去發揚。這是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責任。讓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之花齊放吧!

民族傳統作文 篇2

中國城市化進程就如一列高速前進的火車,身爲乘客的我們在車上還未能仔細觀看沿途的風景我們便一嘯而過。我們的文化亦是如此,那些傳統優秀文化還未來得及被我們帶上車,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去吸收新文化。

“愛蓮堂”,“飲冰室”……一個個作爲文化載體的名人故居屢遭被拆的'厄運,一個個文化的烙印成爲教科書上的記憶卻消失在現實中。隨着它們的消逝,我們的文化記憶也將被時間淘盡。如果我們不在肩負傳承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我們將成爲精神的流浪兒,無家可歸。

端午節,我們用以紀念偉大詩人屈原的節日,在我們中國存在了幾千年的節日,竟被韓國人申請爲他們的專屬節日,這個消息一出,許多國人都爲之氣憤,忍不住破口大罵。我在聽到這則消息時憤慨之餘也不禁感到悲哀。緣何這個在中國歷史存在了這麼久的節日,我們卻不懂得珍惜,不去重視,現在被別人捷足先登卻又在痛心疾首?

或許這次的“端午節”事件只是一條導火索,它點燃了國人漠化傳統文化所帶來的危機,它一下子將某些崇洋媚外,中國傳統文化的缺失等等潛/在的危險都炸了出來,迫使人們去面對它,去深思,去解決它。

然而對於傳統文化的冷落問題,我們也不是沒有采取過措施。教育部就曾經擬定將15首京劇列入中小學生音樂課的教程。這消息一出,的確有許多人拍手讚賞。京劇,是我國的國粹,能夠傳承下去的確是一件好事。但是任何藝術都不是短期可以速成的技巧,它需要在濃郁的藝術氛圍下滋生,成長,盛開乃至遍地開花。

京劇具有濃郁的地域風情,這是它的魅力所在。然而這一優點卻是其在此次的傳承過程中遭遇尷尬。粵劇在廣東都面臨着觀衆流失,人才青黃不接的窘境,字正腔圓的京劇在廣東的境地可想而知。

弘揚傳統文化需要循序漸進,在孩子們都還沒有了解一首曲目的背景,含義,就要求學唱,這樣的傳承根本毫無作用。文化的傳承不是一次性地動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教學生。

京劇是國粹,但傳統文化沒有高低優劣之分,每一種傳統文化都鐫刻着中華文化的烙印。弘揚傳統文化的真正意義在於使傳統文化不要淹沒在歷史的洪流中,而要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盛景。

民族傳統作文 篇3

這一天,我們一家又忙乎起來。瞧,爸爸、媽媽和我在房間裏整理舊衣服,給它們找“新主人”。

“這可是一件我非常中意的衣服,現在長胖了,穿不下了,哎!”媽媽拿着她那件綠色的運動衫在自己身上比量,非常惋惜。媽媽看了我一下,眼睛一亮,把運動衫套到我身上,拉着我前前後後地看了一通,興奮地大叫:“正好合適!”爸爸也在一旁連聲稱讚。

我們將一些舊衣服重新洗乾淨、曬乾,然後疊好、打包,送到小區樓下的“愛心捐助站”。而我那些比較小的衣服,則是送給五歲大的表妹穿。

還有一些衣服送到外婆家,他們家裏也挺熱鬧的,二舅媽也正忙着整理舊衣服。

我招呼表妹過來,給她套上一條我穿過的草綠色毛衣。表妹有一個圓嘟嘟的大肚子,所以衣身正好合適,只是袖子長了一大截。外婆剛好走過來,她邊幫表妹挽起過長的衣袖,邊說:“小孩子嘛,個子長得快,現在將袖子用線給縫起來,過兩年長高了,把線挑掉,這又可以穿兩年。”說完,立馬找來針線,親手將袖子縫起來。

二舅媽也整理出表妹一些週歲時穿的衣服,讓我搬到大舅房間。房間裏,纔剛六個月大的二表妹小可可在搖籃裏睡得正香。衣服是大了些,但再過幾個月,基本上都可以穿了。小可可在睡夢中露出了甜甜的微笑,好像在說:“這些衣服我真喜歡!”

就這樣,我們的舊衣服又找到了它們的“新主人”。“大手牽小手,節約我先行。”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需要我們一代一代地傳承下去。

民族傳統作文 篇4

這幾天我很高興,因爲端午節就快到了。每當端午節時我都可以吃上美味地糉子,吃着吃着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端午節的故事。

古代春秋時期有個愛國詩人屈原。他很受楚懷王的器重,然而屈原的主張卻遭到了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手動派的反對,他們不斷在楚懷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楚懷王也漸漸地的遠離了屈原。有着遠大抱負的屈原倍感痛心,他懷着難以抑制的悲憤寫了,等不朽詩篇,最後投入了汨羅江。江邊的人紛紛拿來了糉子,雞蛋投入江中,還有人把雄黃酒倒進江中,以便藥昏蛟龍水獸,使屈原的身體免遭傷害。這時我一看十點了,賽龍舟開始了。我立刻打開電視,賽龍舟剛剛開始。只見叔叔們穿上了一件件統一的衣服,聽着龍舟上的指揮員喊着:“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划船的叔叔們動作整齊奮力的向前劃去。觀衆們也大聲吶喊:“加油,加油,快點,動作再快點......”。我喜歡端午節,因爲端午節體現出了中華人民古老的傳統,我要把這個傳統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名師點評:端午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佳節,小作者在文中講述了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讓讀者既知道了端午節的由來,又認識了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而且小作者還通過講述自己看電視的經歷,讓讀者瞭解到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大習俗。文章有豐富的知識,敘述也很生動,可讀性較強。但文章有些句子不太通順,有些標點符號使用不恰當,這是需要改進的。

“每當端午節時我都可以吃上美味地糉子,吃着吃着我就不由自主的想起了端午節的故事”改爲“每當端午節時我都可以吃上美味的糉子,吃着吃着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端午節的故事”。“然而屈原的主張卻遭到了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手動派的反對”改爲“然而屈原的主張卻遭到了以上官大夫靳尚爲首的反動派的反對”。

“楚懷王也漸漸地的遠離了屈原”改爲“楚懷王也漸漸地遠離了屈原”。“動作再快點......”改爲“動作再快點……”“我要把這個傳統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建議改爲“希望這個傳統一代一代地流傳下去”。

民族傳統作文 篇5

中國的傳統文化從古至今,有五千多年了,中國的傳統美德,很受外國人的喜愛和俗話說得好:授人玫瑰,手有餘香。”這句話的意思是誰人不知,誰人不曉。答: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學習雷鋒好榜樣”從老師的教導,要學習雷鋒叔叔的樂於助人,現在,長大了更要明白。

這雷鋒叔叔的英勇事蹟中,我明白樂於助人的重要性,嚴重性。所以,我們必須明白,這樂於助人的這真正的意念/

可如今在社會,這21世紀,還像新的實際嗎?這個路上還有好心人嗎?還有:“釘子精神”嗎?

去年,一個叫樂樂的小女孩,在路邊玩耍,不慎被車撞倒,開車的人跑了,可憐的小樂樂還躺在路上,深情的看着她,可是沒有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可馬路上的車一刻也沒有停下來。最後一位檢垃圾的老太太把她帶到路邊的時候,他已經沒有了呼吸,從之一事件,可以看出,現在得人心是多麼的險惡。

現的人心的險惡並方向以前一樣乾淨,現在得人心是烏黑的,令人厭惡的。

讀完樂於助人,我們再來談談救死扶傷。

救死扶傷,只要病人有一口氣在醫生就不能放棄。

而今,就醫生的一句話,而大打出手,將醫生告上法庭,醫生不能就人,更不要說扶傷了。

一張病危的通知書,家長不肯簽字,最後失去寶貴的生命,而家長將此罪壓在了醫生身上。

有一個人說過一句話讓我至今深藏,那裏“沒有殺過人的醫生,不是好醫生。

從這裏可以看出,中國的美德正在逐不得減少,我們要控制美德的減少。

“只要人人都現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的更美好。”

民族傳統作文 篇6

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她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獨特風采,是我們民族的瑰寶,她魅力無窮,價值無限,我們有責任讓傳統文化傳承下去。

她是我們民族的精神營養,她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子孫,她讓我們懂得如何做人。岳母刺在岳飛脊背上的“精忠報國”四個大字,讓一代又一代的兒女懂得了什麼是對國家忠誠;李密在《陳情表》中深情哀婉的哭訴,讓世世代代的子孫明白了什麼是對長輩的孝敬;“頭懸樑,錐刺股”激勵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子;季布的一諾千金,讓後代懂得了“誠信”的重要性;孔子、孟子、王陽明、張居正等先賢留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智慧。傳統文化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滋養着我們的民族。我們要珍視她並把她傳承下去。

但是,在當今外國文化的影響下,我們的傳承出現了問題。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西洋風,他們淡忘了李白、王守仁、張居正、于謙等人;他們淡忘了那清新自然、那沉鬱頓挫、那豪放飄逸的詩風。對他們而言,傳統文化正在漸行漸遠

在埃及和韓國爭奪我們造紙術的發明權時,在我國的馬頭琴成爲蒙古非物質文化遺產時,中華民族的子孫該何去何從?我們的文化正被別人以非暴力的方式任意踐踏,當下又該何去何從?我們應該在情人節的玫瑰中和聖誕節的鈴聲中覺醒了!

想起一句名言:忘記就等於背叛。我們應當守住中華民族的瑰寶,讓優良的傳統文化傳承下去,讓她在新時代裏煥發生機!

民族傳統作文 篇7

古人云:“言而有信,一諾千金。”即要誠信待人。生活中,誠實待人是每個人一輩子都應該恪守的基本道德規範,是人們彼此交往中最重要的品德,它是人類溝通的橋樑,是交友、爲人之道。誠實,是爲人處事的基本原則。它小到爲人誠實不說謊話,大到對社會、對國家的忠誠,它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各個層次。

片斷一:考試

“哎,怎麼辦呀!明天又要考試了,考不好可怎麼辦呀!”同學xx我的耳邊嘮叨道。“你有時間在這裏說,還不如去複習,說不定考得更好。”我邊看書邊對她說。“xx,我聽說別的同學都作弊,我也想作弊,明天記得教我,知道了?不然我就跟你斷絕關係,”說完,她便走了,我站在原地,若有所思地想着……

第二天,同學xx在考試時扔了張紙條,要我寫上答案遞給她。我這時的心裏彷彿有一隻惡魔和一個天使在吵着,沒有結果。突然想起老師對我們說過的話:“同學們,考試只是一次小小的測評,考試並不代表着一切,誠實,纔是基本原則,不要爲了那所謂的名譽而失去做人的誠信。最終,天使戰勝了惡魔,我偷偷遞迴了紙條,繼續做我的試卷,不再理會一切。

考試後,面對同學xx的憤怒,我並不對剛纔的行爲感到後悔,幫她等於害她。

通過上述事件,誠信能使人立足以校園、立足於社會,否則只會害人、害已。

片斷二:經商

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終於迎來了一個暑假。

“喂!是xx嗎?我是你叔叔。”電話裏傳來了一個聲音。“叔叔?你怎麼打電話來?有事麼?”“你爸說你放暑假,讓你歷練歷練,讓你明天來我店裏工作,你什麼意見?”“我?隨便。”“那這麼說了,明天見。”掛斷電話後,我自我鼓勵一下,就去準備了。

第二天,我發現對面的餐館沒有多少人去吃,而叔叔的店時常有人光顧,讓人忙不過來。經過幾天的思考,還是沒想出個所以然,只好去問叔叔。“xx,你認爲開店的條件是什麼嗎?”“是店裏物質的質量吧!”“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最重要的是誠信,經營店的基本是要顧客們放心,只要你違背了這個基本,無論你做得多好,做得多棒,消費者也不會再相信你了。”我恍然大悟。我感覺這個暑假不僅是對我的一個歷練,更讓我上了一堂老師無法授出的教育,更讓我明白了只有誠信才能使個人立足、只有誠信才能使事業成功。

承諾,是誠信待人的基礎,它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承諾而不兌現,是不誠信的開端,漸漸地就會失信於人,會產生信任危機。所以說,踐約守信是誠信待人的核心。

世界因誠信而清晰,人生因誠信而成功,生活因誠信而多姿多彩!

希望大家能夠做一個誠信待人、誠實守信的人!

誠信待人乃中華民族傳統之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