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傳統作文7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們的傳統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們的傳統作文7篇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1

古代老年人的家庭地位很高,諸如老夫人、太君皇太后等在在家族中可謂德高望重。人們都很在意家裏的長輩。但這是敬嗎?字典中尊爲地位或輩分高的意思,敬爲有禮貌的對待。或許在古代對老人的百依百順只是在尊老,並非是在敬老。只因傳統封建的思想麻木了靈魂。

現如今,更是談不上“敬”了!經常會聽到空巢老人無人贍養的事,甚至有打罵家中老人,有病不給看,離世也無人管的事發生…我曾聽說有個人的父親落了癱瘓,屎尿也要兒子伺候,妻子跑了。他窮困潦倒,家裏錢全給父親看病,眼看日子過不下去了,便將父親殺了。真是不可思議。難道你也癱瘓,你父親會殺了你?歧視老人的事也是時有發生…

村中有人結婚,他父親就挨家挨戶的叫人幫忙。來我家一看就我和爺爺兩個人在家,沒說啥就扭頭走了。後來竟是鄰居告訴了爺爺這件事。爺爺很熱心,主動去他家幫忙,但總聽道“您老了,這些重活幹不了,您還是待一邊去吧。”“您回家吧,吃飯的時候再來”類似於此的“好聽話”。聽似是敬老的話。後來村中的女人們議論說去幫忙的老人是蹭飯的,那些“蹭飯的老人”聽後都回了家。爺爺只抽菸,臉上的皺紋更加深刻了,嘴裏叨叨:“人老了,幫不上啥,不中用了,不中用了…”頭也低了下去。我看到爺爺這樣我心裏刺刺的疼…

這是在敬老嗎?這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嗎?我們不會老嗎?

幼年、青年、壯年、老年不過是人生中的階段,是不同的風景。不必刻意的理睬或忽視,只需平等的對待,照顧別人的自尊即可。不過這世界裏的美麗還是不能忽視的。公交車上總會有人給老人讓座,而且做得毫無同情,毫不經意。她說“我要下車了,你坐吧”…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2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清明並稱爲中國漢族的四大傳統節日。

相傳古代齊國醜女無鹽,幼年時曾虔誠拜月,長大後,以超羣品德入宮,但未被寵幸。某年八月十五賞月,天子在月光下見到她,覺得她美麗出衆,後立她爲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來。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稱,故少女拜月,願“貌似嫦娥,面如皓月”。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爲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騷人墨客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爲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爲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爲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爲“團圓節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爲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衆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爲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習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在月下,將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個方向,紅燭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後由當家主婦切開團圓月餅。切的人預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樣”。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首先是玩花燈。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節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中秋節這一天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示“團圓”。

今天,月下游玩的習俗,已遠沒有舊時盛行。但設宴賞月仍很盛行,人們把酒問月,慶賀美好的生活,或祝遠方的親人健康快樂,和家人“千里共嬋娟”。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3

元宵節這一天,我們一家三口人去了奶奶家,一大家其樂融融的。到了晚上,我和爸爸拿着鞭炮和禮花出去放。 只聽“砰”的一聲,一束禮花炸開了萬朵小花,像點燃了無數盞明亮的燈一樣,五顏六色的,有時炸開的是不規則圖形,有時炸開的是四散的火花。這時,爺爺拿幾根短繩從屋裏出來,當時我還不知道他要做什麼,後來,我看到爺爺是把一掛大地紅和三個二踢腳綁在一起,然後,他又快速地把繩子繫到欄杆上,爸爸上去敏捷地點燃鞭炮,只聽“噼哩啪啦”地響,我用盡全身的力氣捂住了我的耳朵,但是響聲還是把我的耳朵震得“嗡嗡”作響。

當我們準備放花時,有一個男孩走了過來,他戴着一個帽子,穿着棉襖,手裏拿着一大堆人家放過的鞭的紙盒,這會兒,又來撿我們的。只見他小心翼翼地用腳踢了踢紙盒,當確定裏面沒有火星了,才撿起來。聽媽媽說,他是想把這些鞭炮盒子賣給廢品收購站。

我心想:多可憐哪,我們高高興興地出去放鞭炮,而他卻凍得“哆哆嗦嗦”地出去撿紙盒,這不正是相同的節日,不同的過法嗎?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4

每年的農曆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節日的前幾天,大人們就會提着竹籃上山去採棕葉。等摘好以後,就把事先準備好的糯米、瘦肉、香菇,以及我們這裏的特產——筍乾包糉子。

開始包糉子了,家家戶戶都飄滿了陣陣糉香。糉香,糉香把大街小巷換繞着,變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香味街”。煮好糉子後,孩子順着糉香感到了飯桌前,看見桌子上那一盤盤熱氣騰騰的糉子,垂涎流下三千尺。個個手捧着香噴噴的糉子,大口大口的吃起來,嘴角粘上了粒粒糯米。

看着孩子們狼吞虎嚥的吃相,大人都忍不住會笑。

節日的當天上午,每家每戶門前都插上了艾草、菖蒲、榕樹葉。據說這樣可以驅邪呢!

吃過午飯後,大人們用艾草泡上一盆溫水,讓我們痛痛快快地洗了個午時澡。聽媽媽說,用艾草洗澡不但可以讓皮膚變得更加細膩光滑,還可以防止蚊蟲叮咬呢!洗完午時澡,孩子們都穿上了耀眼的新衣服。媽媽還會在我的口袋裏塞上兩個熱乎乎的紅雞蛋。

最有趣的龍舟賽即將要開始了,我們穿着新衣服,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地來到九龍江邊觀看賽龍舟,九龍江兩岸,人山人海,彩旗飄揚,鑼鼓喧天,熱鬧非凡。前!一條條五彩繽紛的龍舟在爭先恐後地向終點飛馳而去。看!鼓手打着鼓,喊着號子。忽然,一條綠色的龍舟急劇加速,一“龍'當先,不一會,他就成了羣”龍“之首。聽老人說,賽龍舟是爲了祈求這一年風調雨順,保佑人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5

誠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民族精神的精華之一。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永遠都不可能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誠信以人爲本,不虛美,不隱惡,有一是一,有二是二。如果一個人連最起碼的誠信都沒有的話,肯定會一事無成。失足,你可能馬上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但許多人爲了眼前一時的利益,不惜採用欺騙的手段贏得上級、同事、朋友、客戶的信賴。許多聲譽好的商店,也往往要掩飾自己商品的缺點,登載各種欺騙人的廣告。他們可能永遠都不會明白“誠實永遠都不會吃虧”這句話的意義。在他們多得一分錢的同時卻損失了誠信的品格。天下沒有一種廣告能比誠信的美譽更能得到他人的青睞。欺詐者是墮落的人,因爲這樣的人不誠實,不能夠與人相處長久,更不能達成自己的幸福和成功的願望。要知道,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一個農夫把斧頭不小心掉進河裏,他坐在河邊傷心地哭起來。財神便跳進水中幫他打撈,很快拿出了一把金斧頭。農夫說:“這不是我的。”財神又拿出一把銀斧頭來,農夫還是搖頭。最後,財神拿出一把鐵斧頭,農夫說:“這纔是我失去的斧頭。”財神就把金斧頭和銀斧頭一起送給了農夫。一個貪心的人知道了,他故意把斧頭扔進河裏。很快,財神拿出一把金斧頭來,沒等財神向他詢問,他馬上說:“這就是我失去的那把斧頭”。財神厭惡他的不誠實,就和金斧頭一起消失了。最後,這個人連自己的斧頭也找不到了。

誠信是一種美德,雖然誠實的'人有時會被人嘲笑,但最後會像斧頭掉進河裏的農夫那樣得到獎賞。有時有的實話可能會引起對方的不快與誤會,但終究會被人理解,博得對方的信任。

誠信不止是要誠實,還要講究信用。如果你向他人輕易地許下一個諾言,而沒有去做,那你將是一個不守信的人。要信守和尊重一個諾言,或許要比登一座山還難。

在一座城市的冬夜,一位正要趕末班車回軍營的軍官被一位婦女攔住,軍官有些生氣,婦女趕忙解釋:她在行人漸漸稀少的街頭看到一個孩子,他是黃昏玩打仗遊戲時被派到街角站崗的,他的“指揮官”說過,沒有命令,不得撤退。婦女明白,這個時候,已忘記這件事的其他孩子可能已熟睡在被窩裏了,就勸他趕快回家,但執拗的孩子堅持接到命令才離開。無奈中她想到請一位軍人幫忙。軍官沒說什麼,臉上充滿柔和、肅穆的神情。他邁着軍人的步子走到孩子面前,敬了一個軍禮,報上軍銜道:“你已經出色完成任務,我命令你立刻撤崗回家。”孩子信服地看了看軍官,回了一個軍禮歡跳着離去。

誠信是人世間最珍貴的寶物,是每個人都應該信守的偉大情操。即使是向人誠實承認了自己的錯誤,而受到嚴厲的懲罰,你也應該這樣做,因爲做人理應如此。

誠信是待人處事的絕妙法寶。雖然對人誠實,你可能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但日後你得到的,將遠比付出的多得多。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6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公爵,今夕是何年。”每每聽到蘇軾的《水調歌頭》時,我都認爲中秋節要到了,現在竟然真的就是中秋節了。

中秋節,是指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人們都會選擇和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爲了慶祝這個節日,各地都有習俗,人們會擺上香案,祈求平安,吃月餅祈求團圓等。

中秋的來歷有很多種,其中有兩種說法比較流行:

第一種;由古代祭月慢慢演變而來,我國古代曆法,把每個季節分爲三個月,分別是孟月、仲月、季月,而農曆八月份正好是秋季的第二個月,所以被稱爲“仲秋”,而且農曆八月十五正好是秋季的一半,所以被稱爲“中秋”。先開始這一天被定爲古代帝王祭月的節日,慢慢的演變稱爲“中秋節”。

第二種;嫦娥奔月的故事演變而來,這個我們最熟悉了,先是後裔射掉了多餘的九個太陽,然後上天賞賜他一個成仙的藥,他不捨得自己的妻子(嫦娥),把藥交給嫦娥保管,在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吃了仙藥,然後奔月亮去了,後裔對嫦娥十分思念,所以每年這一天,都會在園子裏擺上嫦娥最愛吃的東西,後來演變成習俗,也有說人們聽說嫦娥成仙之後,紛紛在月下設香案,向成仙的嫦娥祈求平安,之後,年年如此,代代相傳,就演變成了節日,由於這天時值中秋,所以,人們稱“中秋節”。

無論是那感人的嫦娥奔月,還是那莊嚴的祭月習俗,中秋節在人們的眼中是閤家團圓,國泰民安的象徵,這一天即使是在海外的遊子也會趕回家中,與家人共度中秋,即使再忙,也會寫一封信,打個電話,與家人拉拉家常,或者望着那一輪金黃的月亮,將思念帶到家鄉。

中秋之夜,圓滿的月亮,團圓的家人,坐在院子裏,享用着象徵幸福團圓的月餅,欣賞着宛若玉盤的圓月,沐浴着如銀的月光,交談着暖心的家常話,迴盪着一家人的歡聲笑語,那將是怎樣的一種溫馨與幸福啊!

我們的傳統作文 篇7

我最喜歡的一個傳統佳節

中國有許多節日,這些節日承載着悠長的民族文化,有鮮明,獨特的節日風俗。節日讓人喜歡,節日讓人快樂,節日讓氣氛活躍,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春節讓我快樂無比。

春節————在這節日裏我們穿上了新衣服;長輩們給我們紅包;看煙火放鞭炮,好快樂!

我記得去年和哥哥姐姐們拿着煙火,炮,煙花,在門口玩。哥哥突發思想,拿了一個瓶子,把炮裝進瓶子裏,然後點燃。“嘭”炮爆了。但瓶子沒有炸破。哥哥還要試一次“我今天一定要把瓶子炸破。”看着哥哥在玩,我的好奇心不知不覺冒上來!“哥,能不能讓我試試。”哥哥似乎有點猶豫“你不要害怕的哭了。”“嗯,我沒有那麼膽小。”但是心裏還是有點害怕。哥哥把炮放到瓶子裏,讓我點燃,我越來越害怕,萬一點到手怎麼辦,如果沒點着哥哥會不會嘲笑我,如果。

我心裏忐忑不安,不知怎麼,我一點,炮就點燃了。我嚇死了,以爲沒點着,沒想到我把瓶子都炸破了。我開心極了!

接着,天空放起來煙花,在天上像五彩的星星,有的好像在對我眨眼睛,有的好像在對我揮手,還有的好像對我說話。突然,只聽到“轟隆”一聲巨響,擡頭一看,天空已掛着一個巨大的綵球。綵球閃爍着耀眼的金光,向四周擴散開來。我想,可能是天上的神仙從天宮拋給我們一個吉祥綵球。你看,那流光溢彩四散開來的點點金光,把夜空裝點得如此燦爛奪目。又聽得“咚”的一聲脆響,一朵巨大的金黃的秋菊又在天空盛開了。它彷彿一位仙女,舒着腰身、探着脖頸,擠着媚眼在千萬目光的青睞中徐徐盛開。快看!它那捲着的頭髮,掩着黃,露着白,映着紫,散着耀眼的流金,全着魔了似地一層嵌着一層,一卷扣着一卷,一環套着一環,構成了一幅巨大的祥和壯麗的流彩畫。

春節是喜慶的,是吉祥的,是開心的。它讓我懂的只要不斷挑戰自己,不斷攀登命運險峯的人,纔會有成功。春節——我最喜愛的傳統佳節。你們喜歡嗎?你們也一定喜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