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作文彙編9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爲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華傳統作文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華傳統作文彙編9篇

中華傳統作文 篇1

誠實,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現在的社會中,誠實守信,對一個人,甚至一個國家是至關重要的。

在生活中,誠實,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它是一種美好的品德。有了誠實,就有了朋友,有了堅強,臉上就洋溢着笑容;沒了誠實,就多了敵人,多了灰心,臉上就愁眉苦臉的。有了它我們的人生不會一帆風順,但我們邁出的每一步都會是踏踏實實,腳踏實地的。

據說,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名叫賈科莫的小孩,他全身是透明的,像是水晶做的,他想什麼,別人都能看見。於是,賈科莫養成了一個品德——誠實。後來,他的國家被一個暴君統治,賈科莫說出了百姓們對他的恨,就被暴君抓了起來。當賈科莫住進牢房時,整座牢房變得透明瞭!爲什麼?因爲誠實是堅韌無比,不可磨滅的。

那時,我還小。放暑假了,爺爺在睡覺,爸爸媽媽上班去了,我懶得彈琴,便把音樂打開,自己去玩了。過了一會兒,我把音樂關了,跑去爺爺房裏,說:“爺爺,你聽見我彈琴了嗎?”爺爺聽到了一段音樂,以爲是我彈的,便說:“聽見了,聽見了,你去玩吧!”我興高采烈地跑下樓去。我回來時,看見爸爸正一臉陰雲地看着我,質問道:“你彈琴了嗎?”

“我……我彈了。”我心裏有些發虛。

“什麼?”爸爸一拍桌子,大聲說:“不說實話別吃晚飯!”

我不作聲了,低着頭,心想:爸爸怎麼知道的?難道他有“千里眼”?過了一會兒,爸爸對我說:“有錯誤,改了就是了。再說,這也是爲你好,你好好的練琴,爭取取得一些成績!”

後來,我每天紮紮實實地彈琴,越練越有信心,琴聲也越來越動聽。我覺得自己可以考一個級了,果然,琵琶六級一下子就通過了。

這時,我才正真懂得了誠實的重要。

看,這就是誠實的力量。

中華傳統作文 篇2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但我最喜歡過春節。每到新年,人們喜貼對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辭舊迎新的活動,熱鬧非凡,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悅。

街道上熱鬧非凡,有的人在賣春聯,有的人在賣煙花,有的人在賣鞭炮,非常熱鬧。每家每戶都在貼春聯,我們把“福”字倒着貼,寓意福到了,迎接美好的新年。

一家人圍着桌子包餃子,我看到奶奶包的餃子很好看,就讓奶奶教我包。我學着奶奶的樣子,把餃子皮放在手上,放一些餡在餃子皮上,向裏捲一捲,然後把兩角輕輕的捏好,結果餡放的太多了,一下子把肚子給撐破了。我又試了一次,一個餃子就做好了,像元寶一樣。吃着我親手包的餃子,感覺格外香。

突然聽到了外邊噼噼啪啪的巨大聲響,我連忙跑到院子裏一看,原來是爸爸在放煙花呢!煙花拖着長長的尾巴升到空中,在空中綻放。有的像仙女灑下的美麗花朵,紅色、藍色、黃色;有的像美麗的小星星一樣,慢慢的變成了絢麗的線落下來。絢爛的夜空變成了美麗的大花園。

中國的傳統節日豐富多彩,它是中國的文化,我們要記住這些節日,並永遠地傳承下去。

中華傳統作文 篇3

大年三十這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外婆家吃年夜飯,要過年了,我非常得開心,因爲今天外公外婆要給我壓歲錢。

到了外婆家,我們先把我寫的春聯貼到大門上。媽媽先把橫批“一帆風順”帖在大門最上面的中間,然後我把第一句對聯“安定清平世”貼好,再貼中間大大的“福”字,最後把“祥和幸福家”貼上。

貼完春聯後,我們就開始吃年夜飯了。今天吃飯的.人可真多呀,有阿太、外婆、外公、小阿公、小阿婆、舅舅、舅媽、小舅舅、還有哥哥和我,真是大團圓啊。今天的年夜飯可真豐富啊,有美味的炒年糕,有香噴噴的牛排,有新鮮的魚蝦,有金黃的春捲,有鮮美的雞肉,還有團團圓圓的湯圓,我們都吃得津津有味。

吃完年夜飯,我們還一起看了春節聯歡晚會呢!我們還去放了煙花!

春節真是開心熱鬧的節日啊!

中華傳統作文 篇4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涵豐富而深刻。它有‘憂國憂民、爲民請命’的愛國精神;它有‘默默豐獻、不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它有‘力克不難、振興中華’的堅定信念;它有‘孝敬父母、尊敬父母、尊敬師長’的道德規範;它有‘立志勤學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它有‘見利思義、助人求樂’的崇高情操;它有‘律己寬人、懲惡揚善’的處世準則;它有‘誠實可信、質樸守法’的生活信條;它有‘自等互敬、和睦相處’的禮儀風範……

我小時候聽了一個很感人的故事,我不想自己分享這個感人的故事,所以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下:

東漢人黃香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於是他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夜寒冷,黃香就到父親被窩裏,用自己的身體把被窩捂熱;夏夜炎熱,黃香就用扇子把父親的枕蓆扇涼。人們都稱讚他是一個孝順的孩子。黃香長大後,擔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特大水災,百姓苦不堪言。黃香拿出自己的錢財賑濟災民,百姓非常感動,稱讚他:“天下無雙,比下黃香。”

千百年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國人崇尚的家庭倫理準則,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我們要多一點情趣,多一點高雅,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

中華傳統作文 篇5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但是我還是喜歡熱熱鬧鬧的除夕夜。

除夕夜這天,我早早的起牀,和爸爸一起貼春聯,爸爸先搬來梯子放在門前,我小心翼翼的幫他扶着。在大門中央貼了一個大大的福字,大門兩邊貼了春聯,上聯是:“春含畫意繪新天”,下聯是“雨露天情吟狀景”。我們很快貼好了,看着自己的勞動成果非常開心,然後我們又開始掛燈籠,燈籠在微風的吹拂下晃來晃去,像一個個福娃娃。

這一天不僅要貼春聯,掛燈籠,還有一件更重要的事也是最得我們小朋友歡心的就是放爆竹,迎接新年的到來。下午我在鄰居家玩,爸爸走過來讓我一起賣鞭炮。我們來到小店,小店裏的鞭炮樣式各種各樣:有金箍棒型的,大炮型的,飛機型的,蝴蝶型的……我買了大炮型的和金箍棒型的,拿到手後我迫不及待的就想放,爸爸對我說到白天看不出顏色,晚上再放吧。我只好耐着性子等到了晚上。吃完了晚飯,我拿着一根香菸衝向外面的空地上,把大炮型的鞭炮放在地上,然後點着引火線後趕緊跑出一米多遠。只聽轟的一聲,炮彈飛出十多米,在空中變成了一簇煙火 落在了地上。我又拿起金箍棒行的點着後只見從金箍棒中衝出好幾個火球,直衝天空,天空中頓時像綻開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兒:紅的,白的,粉的……紅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看着天上噼裏啪啦的煙火,我不禁想起詩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入暖入屠蘇”,放完鞭炮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春節聯歡晚會。

春節的習俗豐富多彩,除了這些習俗,還有貼窗花 ,拜年……都非常好玩。

作者簡介

大家好,我叫王雨宸,來自柯橋區實驗小學新校區三(10)班。我是一個活潑開朗的男孩,興趣愛好比較廣泛,喜歡閱讀、書法、籃球、編程等。我的信仰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中華傳統作文 篇6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新的一年終於來了。這會是一番什麼樣的景象呢?

你瞧,廚房裏的大廚們忙得不可開交。我嗖地一下竄了進去,東瞧瞧,西摸摸,廚房可真是個有意思的地方!快出去,別搗亂!唉,真無聊啊,乾點什麼好呢?

有了,放煙花!我迫不及待地拉着弟弟妹妹衝出了門。來到院子裏,我固定好煙花,急忙拿出打火機,準備工作做好了,誰來放煙花呢?妹妹蜷縮在牆角,竊竊地說:我,我不敢。我瞅了瞅大家,拍着胸膛一本正經地說:怕什麼?看我的!我鼓足了勇氣,搓着小步向前走去,眼睛不自主地眯成了一條線,一隻手哆哆嗦嗦地伸了出去,另一隻手緊緊地捂着耳朵。突然,啪的一聲,嚇得我直哆嗦,連連後退,一不小心還絆了一跤呢。一旁的弟弟一臉得意地叫着:哈哈,瞧把你嚇的!哼,就知道是他搞的鬼。我趕忙爬起來插着腰,怒吼着:你們別瞧不起人,走着瞧!我又一次走上了戰場,此時,我的心像打鼓似的咚咚直跳,小聲嘟囔着:不怕!不怕!到位置啦,我顫抖着腿蹲了下去,擦點燃了,我撒腿就跑。嗖嗖嗖煙花一個接一個飛上了天,有的像一朵朵綻開的花瓣,有的像一顆顆劃過天際的流星,還有的像開屏的孔雀紅的、黃的、紫的天空像是打翻了五彩的顏料似的,真是美麗極了。

開飯啦,開飯啦!我們一窩蜂地衝進了屋。來到飯桌前,一大桌美味佳餚都是我愛吃的,我們大快朵頤地吃了起來。過年真是太棒啦!

新年中一張張笑臉,碰杯聲、炮竹聲、歡笑聲、祝福聲,交織在一起,奏成了一首新年交響樂。

中華傳統作文 篇7

今天下午第三節課是閱讀課,老師讓我們把自己查的關於中華傳統文化的資料讀給大家聽。

第一組說的是陶瓷工藝,李思琪還帶來一個陶瓷碗,這個陶瓷碗是棕色帶條紋狀的,雖然很舊,可是也挺好看的;第二組馬淑文讀的是有關京劇的知識;第三組……終於輪到我們第七組了,我們組只有我和範玉堯、薛宇恆三個人查了資料,範玉堯讀的是“天津狗不理包子”如何的好,我真沒想到“狗不理包子”會那麼好吃,有機會的話得嚐嚐真正的“天津狗不理包子”。薛宇恆講的是一道——空心河鰻,聽的我都想流口水了。該我讀了,我心裏有點緊張,猶豫了一下,因爲我平時不經常上講臺發言,怕自己說不好。可是,爲了能給我們組加分,爲了集體榮譽,我鼓足勇氣自信地走上講臺,給大家讀了唐宋八大家之一蘇東坡描寫玉米餅的一首詩:

纖手搓來玉色勻,

碧油煎出嫩黃深。

夜來春睡知輕重,

壓扁佳人纏臂金。

叮鈴鈴……放學了,時間過的真快啊,這一節課真有趣!

中華傳統作文 篇8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至今仍保留着許多傳統節日。每個傳統節日都傳承着一種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和優良崇高的傳統美德。不但充滿民族特色,還富含教育意義,源遠流長,經久不息。

我喜歡中秋節的天氣和美食。中秋初涼未冷,朗月當空,不少詩人在中秋佳節賞月之時,寫下像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樣的千古佳作。我喜歡吃月餅和中秋節的時令水果,特別是石榴、柿子、釋迦果、柚子和楊桃,清爽可口,每次想到都直流口水。

幾陣秋風,絲絲涼意,一輪圓月,幾個燈籠,加上滿桌佳餚和一家老少的歡聲笑語這就是每年中秋我跟家人一起團圓賞月的溫馨畫面。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年中秋我們忘記買燈籠彩紙,爸爸教我做了個柚子皮燈籠。首先我們取一個柚子,用小刀十字形從上往下切,不切到底;然後輕輕地把柚子皮往四面剝開,呈一朵四個花瓣的花型,取出裏面的柚子不要;再用小刀在每瓣柚子皮上開個小窗口透光;最後在每瓣柚子皮的頂部扎個小孔,穿上細繩子,栓在一根竹子上,中間點上蠟燭,柚子燈籠就大功告成了!真沒想到柚子皮能做出一個如此別緻的燈籠啊!還不時發出陣陣柚子清香呢!那天晚上我們還用這個燈籠玩了手影遊戲,猜了燈謎,一家人坐在大陽臺一邊品嚐中秋美食,一邊賞月聊天,說着中秋節的各種民間故事:嫦娥奔月,玉兔搗藥,吳剛伐桂,月餅起義熱熱鬧鬧,樂也融融,直到深夜,才依依不捨地各自回房間休息。

中國人對家是那麼的重視,對家人團圓是那麼的嚮往。難怪偉大詩人蘇軾在仰望明月,思念親人時寫下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樣的千古名句。每個家庭溫馨和睦,健康平安,國家才團結福強,國強了,人們就更安居樂業了。中秋節弘揚的正是這種思親感恩,愛家愛國的民族精神啊!

中華傳統作文 篇9

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是我國最隆重、重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民都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忙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不但不走,還笑着說:“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山。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裏燈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快到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呯呯啪啪”的炸響聲,“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走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花和炸響聲。從此每年除夕,家家戶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燈火通明、守更待歲。

春節的習俗豐富多彩,你瞧,有貼春聯、吃餃子、發壓歲錢、看春晚等等。最有趣的要數貼春聯了,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選一幅大紅春聯貼在門上,爲節日增加喜慶氣氛。在貼春聯的時候,有些人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生活的祝願。有的人把“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這就是美好的春節,我期待着20xx年春節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