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週記搭橋的故事

進入初中,我的第一節語文課上,就佈置初中三年的例行作業:每週寫一至兩則筆記,內容不限,可以記所見所聞,可以寫讀書的感想,也可以與週記交朋友,傾訴自己的喜怒哀樂。

關於週記搭橋的故事

於是,便有了許多值得深思的故事

初三(2)班的朱孟丹這樣寫到:“今夜月光特別明亮,我的心中卻很不平靜,總有一種空空的感覺,總回想起在家時的情景,眼淚止不住流了下來。我不由得恨起媽媽來:幹嘛把我送這麼遠來上學?”讀到這裏,我知道她開始想家了,甚至開始動搖了,這對於剛剛寄宿的學生來說非常正常,但經驗告訴我,如引導不好很可能造成流生甚至輟學。於是我在下面批上這樣一段文字:“你是雛鷹,是鷹就要搏擊長空,整日繞樑的燕雀是永遠感受不到萬里碧空的廣闊與神奇的。期待你早日征服自己,翱翔蒼穹!”也許是孩子年齡小容易轉變,也許是這孩子特懂事,此後的一段時間,她開朗多了,也開心多了。雖然想家的情緒還會時不時地干擾她,但她最終都戰勝了,而且學習成績進步很大。當學到孟子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一文時,她深有感觸地說“啊,當初我想家時的痛、生活中的種種磨難原來都是在‘苦其心志,勞其筋骨……曾益其所不能’,孟子說的太好了!”是週記使老師及時解決了學生心中的疙瘩,引領學生從“山重水複”走向“柳暗花明”。

有時週記又成了師生間傳遞情感的紐帶。

有一天,我批閱週記時,發現一張便條,上面寫道:

老師;

請允許我冒昧地叫你一聲“媽媽”,因爲我總有一種幻覺,您就是我昔日的媽媽,那麼溫柔,那麼慈祥,眼神裏寫滿了關愛。

三年前,我媽得了抑鬱症,後來就精神失常,發病時經常打罵我們,甚至滿村子瘋跑,我和弟弟攔不住,只能哭。爸爸怕影響我學習就把我送到了這裏。這樣,生活是平靜了許多,可我身在教室,心卻牽掛着幾十裏外的.媽媽和弟弟,他們還好嗎?

想起這些,我心中老想哭。我能趴在你的懷裏哭一場嗎?

我心中涌起一種感動,一個年僅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本該是依偎在父母懷裏撒嬌的,可她,卻要承受如此巨大的心理壓力。

找了個合適的時間和地點,我找她交談。談起家庭,她一臉的焦慮與淒涼。我告訴她,對於她的不幸我感同身受,同時我寬慰她,上帝是公平的,他給你磨難的同時也會給你堅強,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我指着風雨中的一棵小樹告訴她,經歷了風雨之後,這棵小樹會更加茁壯地成長。她聽了會心地點了點頭。她叫趙娜娜,現在已坐在高級中學高一的課堂上。幾天前還收到她的一封來信,信中說:“還記得那個一直想哭卻沒哭出聲的小姑娘嗎?是您讓她堅強起來的。告訴您,老師——不,是慈祥的媽媽,我已經長大,我媽的病也好多了,我弟弟在實驗中學讀初中,正像您所說的那樣,一切都好起來了,我堅信今後的生活會更美好。謝謝您,老師!”

是啊,對於孩子來說,老師不經意的一句話可能會改變他(或她)的一生,但有些話寫出來容易說出口難,週記是最好的紐帶。

說實話,批閱週記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情,不僅可以瞭解信息,有時還能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記得2010年年初的某一天,辦公室裏的幾個老師正在爲班裏的優等生魏之擔心,因爲大家都發現有一個品行很壞的男生給她寫情書,怕她自己不能把握好,影響學習,而老師介入又會適得其反。正在進退兩難之時我打開了她的週記,一行娟秀的小字映入眼簾:

魚對鳥說:“我愛你,我們在一起好嗎?”

鳥回答:“我生活在天上,你生活在水裏,我們不是一個世界的。如果硬要在一起的話,那麼就會有一個要死去。”

魚無語,悄然離去。

鳥很睿智,我就是那隻鳥。

文字很簡短,但表達很曉暢。我告訴我的同行們不必杞人憂天了,班主任看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此後的一段時間裏,再沒有令人擔憂的事情發生。一篇週記折射出孩子豐富的內心世界,也解決了一個棘手的問題。

週記,這個小小的練筆形式竟能發揮如此巨大的作用,它架起了一座聯繫師生間心靈的橋樑,無聲卻有情,它是我們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