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端午節週記500字

忙碌而又充實的一週又過去了,一定有不少的收穫,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週記了。週記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端午節週記5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端午節週記500字

初中端午節週記500字1

這個星期天是端午節,我和爸媽要回外婆家吃飯。

到了外婆家,二姨小姨帶着弟弟妹妹們都回來了,家裏真熱鬧。外婆說超市的糉子沒有糉子味,還不如自己包的吃着香。所以她提前買回來了糉葉打算我們自己來包糉子。有些好奇:以前都是吃包的好好的糉子,沒見過它到底是怎麼被“五花大綁”到餐桌上的`。所以我搬了個凳子坐在外婆身邊看着她忙活。她在包糉子之前,先把蘆葦的葉子放在水裏煮了一下;然後把準備好的糯米和棗,葡萄乾,花生分別洗一洗,準備工作就做好了。等蘆葦的葉子涼了以後,她就開始包糉子了。她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夾在中間,然後把這三片葉子捲成一個圓雉體的模樣再往裏面放上糯米,中間夾幾個棗或是葡萄乾什麼的,最後把葉子用線捆好,一個糉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個老佛爺在睡覺。等她把糉子包完後,把它們放在高壓鍋裏蒸了一會兒就上桌了!雖然外婆包的糉子的原料極其簡單,但是包出來的糉子卻是香噴噴的。

開飯了!除了吃糉子,外婆還爲我們準備了鴨蛋。爺爺說:今天除了吃你外婆包的糉子外還要統統都要喝點黃酒,因爲是祛毒氣的。我們一家人圍着桌子一邊吃着糉子和鴨蛋一邊有說有笑地聊着天,別提有多熱鬧。現在爸爸媽媽上班都很忙,平時沒有多少時間回來陪外公外婆,全家人能聚在一起吃頓飯,真是不容易。所以,我覺得過節的真正意義不是在於那天吃什麼,玩什麼,而是一家人能提熱熱鬧鬧的經常回家團聚!

初中端午節週記500字2

今年的端午節到了,但比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傳統節日也放假了,這可樂壞了我們這些整天讀書學生,但在這放假期間,更讓我們學到了更多的知識。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到親戚家去吃晚飯,這一去還真學到了不少呢!

在吃飯前,姑姑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鴨蛋;吃飯時,大人放棄了自己喜愛的白酒,而是每人先一杯雄黃酒;吃完飯,姑姑還給我們小孩每人一個糉子。我拿了一個赤豆糉,那香甜的糯米紅紅的赤豆再加上雪白的砂糖,真是讓人陶醉呀!

我突然想到了些問題:爲什麼再多按誤解要做這麼多事兒?怎麼會有端午節的呢?我想去問大人,可看他們聊得熱火朝天的,也沒去打擾他們,心裏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說幹就幹!

我首先打開電腦,搜索問題。啊哈,終於找到了:端午節那天人們賽龍舟、吃糉子是爲了屈原。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在那天投進江河,龍舟競渡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河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糉子投進江河,是爲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還了解到,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糉子和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和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我們邊吃糉子變長:“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啊,這真是個五彩繽紛的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