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中之樂-議論文700字_初三議論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生活中,大家對論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論文是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那要怎麼寫好論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苦中之樂-議論文700字_初三議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苦中之樂-議論文700字_初三議論文

羅曼·羅蘭說過:“痛苦這把犁刀一方面割破了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生命的新水源。”這新水源就是樂。真正有成就的人不是沒經歷過苦難、挫折,而是他們能從中挖掘出樂來,他們就因此能繼續奮鬥而獲得成就。

苦中取樂的一個優秀事例就是居里夫婦對鐳孜孜不倦地探索與研究。從1898年到1902年,在這短短的幾年內,居里夫婦在一個簡陋的棚屋中開始了對那幾乎不存在的鐳的研究與提煉。只有兩人的實驗工作量卻極大,而且棚屋環境極差。但他們沒想過放棄,他們完全被鐳迷住了,誓要揭開它神祕的面紗。他們有時候離開儀器去閒談,他們談的總是他們所迷戀的鐳,他們還曾經幼稚地幻想鐳擁有美麗的顏色……終於,在1902年,他們終於從數噸殘渣中分離出微量氯化鐳,它確實有着美麗的'顏色。

試想一下,如果居里夫婦不從枯燥又艱辛的實驗中得樂,他們能提煉出鐳嗎?關於自己的實驗居里夫人這樣說道:“雖然我們的工作條件帶給我們許多困難,但是我們仍然覺得很快樂。”這是一件枯燥的工作,但他們在這幾年中苦中作樂,以樂觀的態度揭開了鐳的神祕面紗。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宋濂是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被譽爲“開國文臣之首”。宋濂自幼多病,家境貧寒,但他聰敏好學,號稱“神童”。他自述從師求學的經歷,行深山巨谷中,嚴冬烈風,皮膚凍裂也不知。在客舍,沒有鮮肥的美味可享,穿的是破爛的衣服;而同學們個個穿着華麗的衣服,光彩照耀好似神仙一般。但宋濂心中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穿不如別人,專心於求學,終於成爲一代大家。

謝覺哉說:”快樂常常不是要等艱苦之後,而在艱苦之中。”無論有什麼艱難險阻,只要有一顆樂觀的心,就能發現苦中之樂,不說取得巨大的成功,也能在事業上有所成績。